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眉山市8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曲倔 黎秋芬 +1 位作者 徐力超 曲俊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了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4日共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9~63岁,中... 目的了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4日共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为50岁,3例有武汉地区旅居史及确诊患者接触史,4例为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为7~20d,中位数14d,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7例(87.5%)、头痛、乏力、腹泻各3例(37.5%),口干、头昏、食欲减退各2例(25%),鼻塞流涕、膝关节疼痛各1例(12.5%),气促1例(12.5%)。2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分别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室检查方面,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3例淋巴细胞数减少,2例降钙素原轻度升高,所有患者甘油三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胸部CT主要以单侧肺及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间质性改变为主,累及双肺6例、累及单侧肺2例,以右肺为主。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治疗,5例继发细菌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33d/6次深部痰液呼吸道标本监测)。结论本地区所有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大多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输入型为主,胸部影像大多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尚需对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CD80 DNA疫苗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治疗及机制
2
作者 李燕 夏晓群 +5 位作者 史小玲 王晓燕 唐利 陈枫 钟森 陈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97-2600,共4页
目的:观察HSP70/CD80 DNA疫苗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建立慢性哮喘模型。HSP70/CD80 DNA疫苗治疗后,ELISA检测眼球血OVA-Ig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5的含量,HE染色、AB-PA... 目的:观察HSP70/CD80 DNA疫苗对哮喘小鼠气道重构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建立慢性哮喘模型。HSP70/CD80 DNA疫苗治疗后,ELISA检测眼球血OVA-Ig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5的含量,HE染色、AB-PAS染色和PCNA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肺组织气道重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T-bet、GATA-3在脾脏中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小鼠较对照小鼠血清OVA-IgE升高,气道壁增厚,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增多,平滑肌细胞数增多明显(P<0.05),且IL-5的含量增加,T-bet/GATA-3表达比减低(P<0.05);疫苗治疗能减低血清OVA-IgE,减轻气道壁增厚,杯状细胞增多和平滑肌细胞增生(P<0.05),且减少IL-5含量,T-bet/GATA-3表达比升高(P<0.05)。结论: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GATA-3平衡,HSP70/CD80 DNA疫苗可能对哮喘气道重构存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免疫疫苗 哮喘 气道重构 T-BET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菌败血症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曲倔 杨尧 +2 位作者 曲俊彦 廖志鸿 吕晓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1月共13例经血培养确诊的李斯特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13例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免疫... 目的分析总结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1月共13例经血培养确诊的李斯特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13例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重要器官损害。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李斯特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仅为33.3%。13例中8例治愈、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李斯特菌感染患者多系高龄或有基础疾病,早期的病原微生物诊断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也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单核李斯特菌 败血症 抗菌药物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刚 卓萍 +2 位作者 余顺水 张勋 杨汉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203-2204,共2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方法将白藜芦醇分为160,80,40,20μg.L-1四个浓度组,同时给予LPSI?g/ml刺激24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ELISA法检...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方法将白藜芦醇分为160,80,40,20μg.L-1四个浓度组,同时给予LPSI?g/ml刺激24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ELISA法检测IL-6、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提高HUVEC,提高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抑制IL-6、TNF—α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提高LPS刺激后HUVEC细胞存活率,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和提高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HUVEC细胞 线粒体跨膜电位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秦 罗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的联合组以及接受TEC新辅助化疗的对照组。手术切除后,取... 目的:研究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的联合组以及接受TEC新辅助化疗的对照组。手术切除后,取乳腺癌病灶并测定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管新生分子的蛋白含量。结果:手术切除后,联合组患者乳腺癌病灶内USP39、CyclinD1、c-myc、Sema4D、CatB、ADAM17、uPA的mRNA表达量以及VEGF、Ang-2、bFGF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CEAL17、MFN2、TIMP1、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MMRN2、PEDF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前消癌平联合TEC新辅助化疗能够较单用TEC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消癌平 增殖 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2例
6
作者 王曲倔 黎秋芬 +1 位作者 廖菊兰 曲俊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8-491,共4页
血吸虫病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人类血吸虫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与马来血吸虫6种。我国以日本血吸虫病为主(简称血吸虫病)[1]。... 血吸虫病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人类血吸虫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与马来血吸虫6种。我国以日本血吸虫病为主(简称血吸虫病)[1]。日本血吸虫病是患者因皮肤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导致主要以虫卵沉积于肝脏门静脉系统、肠道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病变,依据患者病情缓急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及异位血吸虫病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异位损害 误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