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中学中低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转化措施初探
1
作者
荆葵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问题分析
转化措施
普通中学
学习动机
感觉统合
社会性发展
元认知能力
认知结构
性别差异
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动节律与行为特征观察
被引量:
18
2
作者
任娟
曹晓莉
+4 位作者
宋鹏飞
祁明大
孔令雪
贾岗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2-867,共6页
2009年3~8月,通过观察和运用无线电遥测对四川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赤腹松鼠为昼行型动物,其春夏活动节律呈晨昏双高峰型。春夏季雄性赤腹松鼠日活动时间分别为5.00h/d±1.39h/d(占日长的3...
2009年3~8月,通过观察和运用无线电遥测对四川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赤腹松鼠为昼行型动物,其春夏活动节律呈晨昏双高峰型。春夏季雄性赤腹松鼠日活动时间分别为5.00h/d±1.39h/d(占日长的39.62%)和7.54h/d±1.20h/d(占日长的55.12%),雌性夏季日活动时间为6.48h/d±0.98h/d,占日长的46.82%。雄性赤腹松鼠春季活动强度为37.38%±8.75%,夏季雌雄性活动强度分别为46.30%±7.04%和53.85%±8.60%。雄性赤腹松鼠春夏季之间以及夏季雌雄之间的日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赤腹松鼠清晨出巢及傍晚回巢时间与日出日落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赤腹松鼠的行为以取食为主,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分别为86.23%和79.54%。赤腹松鼠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亦受天气状况、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腹松鼠
活动节律
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洪雅县赤腹松鼠的食性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玉波
贾岗
+2 位作者
纪岷
孔令雪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6-789,共4页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主要树种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四川省洪雅县林场中,采用直接观察和胃容物分析法对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食性进行研究。发现赤腹松鼠取食的植物共有14科23种,如小柱悬钩子Rubus columellaris...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主要树种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四川省洪雅县林场中,采用直接观察和胃容物分析法对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食性进行研究。发现赤腹松鼠取食的植物共有14科23种,如小柱悬钩子Rubus columellaris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果实,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花及柳杉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树皮。结合往年文献,已知确认洪雅县赤腹松鼠取食的植物共28种。根据胃容物分析,果实种子的比例为秋季(75.60%±0.53%)>夏季(63.32%±0.69%)>冬季(34.02%±0.43%)>春季(14.35%±0.71%),差异显著(P<0.05);而树皮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为7.32%±0.50%和8.30%±0.87%,显著低于冬季和春季的28.13%±0.72%和28.71%±0.84%(P<0.05)。根据结果分析,赤腹松鼠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实种子,在冬春取食较多的树皮可能与果实种子短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
食性
赤腹松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
被引量:
10
4
作者
黄应全
苏宗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
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成为统治权力运行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至今仍然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学说
科学
永恒性
无意识性
主体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36
5
作者
陈高起
傅瓦利
+3 位作者
沈艳
伍宇春
胡宁
文志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选择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中5种土地利用方式(弃耕地、草地、菜地、橘园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性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态...
选择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中5种土地利用方式(弃耕地、草地、菜地、橘园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性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变化,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上下层土壤TOC含量在2.69~13.88 g/kg之间,不同植被覆盖类型、耕作方式和施肥是影响土壤TOC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各组分(DOC、EOC、LFOC、POC和MOC)含量在垂直分布上均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差异较大,主要与植被类型、施肥管理、耕作方式以及人为干扰有关.弃耕地含量均比较低,林地和草地受人为干扰较少含量较高,菜地土壤受施肥和翻耕影响,上下层土壤含量差异不大,橘园地上下层土壤5种有机碳组分含量差异均是最大的.弃耕地受之前耕作影响,弃耕时间短,有机质输入量少,POC/MOC值相对较低,菜地受施肥和翻耕影响上下层土壤POC/MOC值相对比较稳定,草地、橘园地和林地0-20 cm土壤POC/MOC值均高于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比较稳定.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碳及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0-20 cm土壤TOC与LFOC和M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LFOC与POC之间也呈现显著正相关;20-40 cm土层,土壤TOC与EOC、LFOC和M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MOC与TOC以及EOC和LFOC均呈现正相关性,LFOC与POC之间关系由表土层的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极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比上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强,尤其是土壤TOC、LFOC和MOC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可以作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组分
轻组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蓝家程
肖时珍
+1 位作者
林俊清
沈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0-1725,共6页
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的林地、菜地、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分配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菜地和草地土...
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的林地、菜地、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分配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菜地和草地土壤LFOC、HFOC、有机碳(SOC)含量及LFOC/SOC均显著高于弃耕地;而土壤HFOC/SOC以弃耕地最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LFOC、HFOC、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LFOC敏感性最高,其次为SOC,HFOC敏感性最低。LFOC能更敏感地反映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
4
7
作者
蓝家程
沈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
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1)与弃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重量直径(MGD)和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以2~5 mm为主,弃耕地以0.5~1 mm和<0.25 mm为主,表明退耕还林还草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2)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出林地>草地>弃耕地,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草地以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大,弃耕地则以<0.25 mm团聚体贡献为主,表明弃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后,土壤SOC积累主要归功于2~5 mm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以及团聚体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变。(3)与弃耕地比较,林地和草地土壤SOC、E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显著提高,其中土壤EOC含量和CPMI变化较为明显;土壤EOC可作为土壤碳库早期变化的有效指标,CPMI能够良好地表征植被恢复对土壤SOC和EOC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被引量:
14
8
作者
杨智长
王琪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 ,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教育 ;对数学能力 ,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的解决 )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基本技能 ,如运算、作图和简单的推理的训练 ;对学生...
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 ,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教育 ;对数学能力 ,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的解决 )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基本技能 ,如运算、作图和简单的推理的训练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 ,如学习的毅力、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并不是限制个性发展 )。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 ,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因人而异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能力
差异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中学中低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转化措施初探
1
作者
荆葵
机构
峨
眉山
市第一
中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问题分析
转化措施
普通中学
学习动机
感觉统合
社会性发展
元认知能力
认知结构
性别差异
学习方法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动节律与行为特征观察
被引量:
18
2
作者
任娟
曹晓莉
宋鹏飞
祁明大
孔令雪
贾岗
郭聪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洪雅县林业局
四川洪雅县林场
眉山中学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2-86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人类活动与啮齿动物爆发成灾的关系(2007CB109106)
文摘
2009年3~8月,通过观察和运用无线电遥测对四川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赤腹松鼠为昼行型动物,其春夏活动节律呈晨昏双高峰型。春夏季雄性赤腹松鼠日活动时间分别为5.00h/d±1.39h/d(占日长的39.62%)和7.54h/d±1.20h/d(占日长的55.12%),雌性夏季日活动时间为6.48h/d±0.98h/d,占日长的46.82%。雄性赤腹松鼠春季活动强度为37.38%±8.75%,夏季雌雄性活动强度分别为46.30%±7.04%和53.85%±8.60%。雄性赤腹松鼠春夏季之间以及夏季雌雄之间的日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赤腹松鼠清晨出巢及傍晚回巢时间与日出日落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赤腹松鼠的行为以取食为主,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分别为86.23%和79.54%。赤腹松鼠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亦受天气状况、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赤腹松鼠
活动节律
行为特征
Keywords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daily activity rhythm
behavior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洪雅县赤腹松鼠的食性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玉波
贾岗
纪岷
孔令雪
郭聪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眉山中学
洪雅县林业局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6-78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07CB109106)
文摘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主要树种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四川省洪雅县林场中,采用直接观察和胃容物分析法对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食性进行研究。发现赤腹松鼠取食的植物共有14科23种,如小柱悬钩子Rubus columellaris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果实,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花及柳杉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树皮。结合往年文献,已知确认洪雅县赤腹松鼠取食的植物共28种。根据胃容物分析,果实种子的比例为秋季(75.60%±0.53%)>夏季(63.32%±0.69%)>冬季(34.02%±0.43%)>春季(14.35%±0.71%),差异显著(P<0.05);而树皮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为7.32%±0.50%和8.30%±0.87%,显著低于冬季和春季的28.13%±0.72%和28.71%±0.84%(P<0.05)。根据结果分析,赤腹松鼠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实种子,在冬春取食较多的树皮可能与果实种子短缺有关。
关键词
危害
食性
赤腹松鼠
Keywords
damage
food habit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
被引量:
10
4
作者
黄应全
苏宗闰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省
眉山
市实验
中学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文摘
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成为统治权力运行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至今仍然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之一。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学说
科学
永恒性
无意识性
主体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马克思主义
Keywords
ideology
science
eternity
unconsciousness
subjectivity
state machine of ideology
分类号
B565.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36
5
作者
陈高起
傅瓦利
沈艳
伍宇春
胡宁
文志林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四川省
眉山中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79)
重庆市移民局课题项目(200909)
文摘
选择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中5种土地利用方式(弃耕地、草地、菜地、橘园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性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变化,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上下层土壤TOC含量在2.69~13.88 g/kg之间,不同植被覆盖类型、耕作方式和施肥是影响土壤TOC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各组分(DOC、EOC、LFOC、POC和MOC)含量在垂直分布上均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差异较大,主要与植被类型、施肥管理、耕作方式以及人为干扰有关.弃耕地含量均比较低,林地和草地受人为干扰较少含量较高,菜地土壤受施肥和翻耕影响,上下层土壤含量差异不大,橘园地上下层土壤5种有机碳组分含量差异均是最大的.弃耕地受之前耕作影响,弃耕时间短,有机质输入量少,POC/MOC值相对较低,菜地受施肥和翻耕影响上下层土壤POC/MOC值相对比较稳定,草地、橘园地和林地0-20 cm土壤POC/MOC值均高于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比较稳定.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碳及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0-20 cm土壤TOC与LFOC和M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LFOC与POC之间也呈现显著正相关;20-40 cm土层,土壤TOC与EOC、LFOC和MO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MOC与TOC以及EOC和LFOC均呈现正相关性,LFOC与POC之间关系由表土层的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极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比上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强,尤其是土壤TOC、LFOC和MOC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可以作为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组分
轻组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Keywords
karst area land use typ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mineral- 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蓝家程
肖时珍
林俊清
沈艳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
眉山中学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0-172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8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
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600204)
文摘
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的林地、菜地、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分配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菜地和草地土壤LFOC、HFOC、有机碳(SOC)含量及LFOC/SOC均显著高于弃耕地;而土壤HFOC/SOC以弃耕地最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LFOC、HFOC、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LFOC敏感性最高,其次为SOC,HFOC敏感性最低。LFOC能更敏感地反映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
关键词
岩溶山地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性质
Keywords
Karst mountain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propert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
4
7
作者
蓝家程
沈艳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
眉山中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8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
文摘
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1)与弃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重量直径(MGD)和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以2~5 mm为主,弃耕地以0.5~1 mm和<0.25 mm为主,表明退耕还林还草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2)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出林地>草地>弃耕地,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草地以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大,弃耕地则以<0.25 mm团聚体贡献为主,表明弃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后,土壤SOC积累主要归功于2~5 mm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以及团聚体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变。(3)与弃耕地比较,林地和草地土壤SOC、E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显著提高,其中土壤EOC含量和CPMI变化较为明显;土壤EOC可作为土壤碳库早期变化的有效指标,CPMI能够良好地表征植被恢复对土壤SOC和EOC的影响。
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Keywords
karst trough valley reg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ggregate 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被引量:
14
8
作者
杨智长
王琪
机构
峨
眉山
市第二
中学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
中学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摘
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 ,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教育 ;对数学能力 ,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的解决 )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基本技能 ,如运算、作图和简单的推理的训练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 ,如学习的毅力、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并不是限制个性发展 )。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 ,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因人而异的差别。
关键词
学习能力
差异
层次
Keywords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difference
delamination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中学中低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转化措施初探
荆葵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动节律与行为特征观察
任娟
曹晓莉
宋鹏飞
祁明大
孔令雪
贾岗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洪雅县赤腹松鼠的食性观察
孙玉波
贾岗
纪岷
孔令雪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
黄应全
苏宗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陈高起
傅瓦利
沈艳
伍宇春
胡宁
文志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蓝家程
肖时珍
林俊清
沈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蓝家程
沈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杨智长
王琪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