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高原锢窑民居演变中的生态节能评析——以米脂高家大院新旧共生空间热工性能对比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博 王有为 孙一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2期54-61,共8页
本文以建筑文化传承和绿色发展一体协同为宗旨,传统建筑绿色经验的科学化作为主要研究路径,以锢窑四合院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从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用材、构造处理方面,研究建筑形态和居住模式的本源特征及其历史变迁;二是比较... 本文以建筑文化传承和绿色发展一体协同为宗旨,传统建筑绿色经验的科学化作为主要研究路径,以锢窑四合院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从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用材、构造处理方面,研究建筑形态和居住模式的本源特征及其历史变迁;二是比较研究保存、加建和新建中,存量与增量空间形式与建构的改变对室内热工性能的影响,进而探索陕北高原传统建筑绿色性能优异的科学机理。研究方法上运用了DeST-h客观量的动态模拟分析评价方法,为科学凝练传统建筑绿色经验及其技术提升提供数据支撑,进而为构建基于文化传承的陕北典型地域绿色建筑营建模式与技术体系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锢窑 原型 生态经验 热工性能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镇空间生长及协同发展引导——以陕南古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海钊 陈晓键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4,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旅游、政策驱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镇空间不断生长,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的老区域及富有现代感的新区域共同形成当前城镇的风貌。文章首先以协同发展一般规律及古镇生长一般逻辑为基础,建构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旅游、政策驱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镇空间不断生长,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的老区域及富有现代感的新区域共同形成当前城镇的风貌。文章首先以协同发展一般规律及古镇生长一般逻辑为基础,建构了古镇人地产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其次以陕南古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产业等方面对陕南古镇的生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协同视角对人地产互动作用下的古镇发展进行检视。最后提出多主体协调下的社会发展策略、适应于自然环境的空间发展策略、基于精细化利用的产业发展策略以促进陕南古镇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古镇 空间生长 协同发展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遗产群落组合模式及保护利用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海钊 陈晓键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2期31-38,共8页
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点多面广,呈现出遗产群落的特征。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其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生活环境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红色文化遗产主要以单点的形式进行保护利用,出现整体... 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点多面广,呈现出遗产群落的特征。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其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生活环境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红色文化遗产主要以单点的形式进行保护利用,出现整体保护利用状况较差、碎片化保护等问题,迫切需要从红色文化遗产群落的层面进行整体保护。首先,本文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群落概念及已有遗产群落保护利用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遗产群落应通过时间连续性和空间连续性的分析提取遗产群落的基本特定组合模式,进而提出相应的整体保护利用策略。其次,选取陕北地区为例,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群落的形成阶段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军事转战线路型集聚区、革命根据地型集聚区、战场型集聚区三种基本空间组合模式。最后,提出红色文化遗产结构性串接、强化组合模式的整体保护利用、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差异化应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群落 组合模式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