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细毛羊养殖现状及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昱成 王晶晶 +1 位作者 石国庆 万鹏程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细毛羊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细羊毛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原材料。细毛羊产毛的同时也生产优质的羊肉产品,肉用与毛用兼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基于当前国家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大背景,本文对新疆细毛羊的养殖现状、未... 细毛羊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细羊毛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原材料。细毛羊产毛的同时也生产优质的羊肉产品,肉用与毛用兼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基于当前国家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大背景,本文对新疆细毛羊的养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新疆细毛羊产业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遗传资源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cBE4max系统精准编辑绵羊成纤维细胞FGF18基因
2
作者 蒙亚琦 王嵩 +7 位作者 杨鹏 于航 姚旭东 郭延华 唐红 张译元 王立民 周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3-320,共8页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作为毛囊周期的关键调控分子,对毛发生长、毛囊发育具有核心调控作用,而在绵羊等家畜中,其调控羊毛生长的功能与分子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建立一种精准的绵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单碱基突...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作为毛囊周期的关键调控分子,对毛发生长、毛囊发育具有核心调控作用,而在绵羊等家畜中,其调控羊毛生长的功能与分子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建立一种精准的绵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单碱基突变系统,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对绵羊FGF18基因进行定点编辑,探索该技术在农牧业基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为未来提高羊毛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绵羊成纤维细胞FGF18基因的第3、4外显子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个单导向RNA(single guide,sgRNA)及其互补链,将退火连接形成的sgRNA分别克隆至pGL3-U6-sgRNA-PGK-puromycin表达质粒中。通过电转染方式,将含有特异性sgRNA的U6表达质粒与AncBE4max质粒共转染至绵羊成纤维细胞,转染72 h后对细胞进行测序验证。【结果】PCR扩增的FGF18基因片段经T-A克隆后,测序结果表明在FGF18基因的第3、第4外显子内成功引入了终止密码子。通过筛选和鉴定,成功获得了2个可有效定点编辑绵羊成纤维细胞FGF18基因的sgRNA(sg1和sg3),其编辑效率分别为13.8%和36.4%。【结论】建立的基于AncBE4max系统的绵羊成纤维细胞FGF18基因单碱基编辑系统,可实现外显子区域终止密码子的精准引入,并筛选出sgRNA-sg1和sgRNA-sg3两个有效编辑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BE4max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 基因编辑 单碱基编辑 绵羊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核心基因和关键lncRNA的筛选与分析
3
作者 杨杨 李良远 +6 位作者 万鹏程 卢守亮 刘长彬 杨华 王立民 代蓉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4-1277,共14页
旨在筛选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核心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选取2~3岁空怀的中国美利奴羊和湖羊母羊(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各3只),采集卵巢组织样本,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 旨在筛选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核心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选取2~3岁空怀的中国美利奴羊和湖羊母羊(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各3只),采集卵巢组织样本,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lncRNAs,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PPI分析及ceRNA网络构建鉴定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核心基因和lncRNAs。结果,构建了6个不同生理状态下的RNA文库,筛选得到149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454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共性DEGs和lncRNAs分别为313个和435个,特有DEGs和lncRNAs分别为1182个和19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性DEGs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等方面显著富集,而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富集于细胞内信号转导及负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等。特有DEGs在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中富集,lncRNAs的靶基因集中于细胞间粘附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通过PPI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基因在乏情期表达量较高。ceRNA网络进一步揭示基因在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的富集。RT-q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一致。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和28个lncRNAs,并发现42个lncRNA-miRNA-mRNA靶向关系,为理解绵羊季节性繁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潜在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季节性发情 RNA-SEQ 核心基因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羊副结核血清学调查
4
作者 姜美奇 赵文娟 +10 位作者 黎雪勤 党士荣 徐雪可 吴桐忠 王莉莉 韩猛立 张星星 张倩 黄新 钟发钢 周霞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
为阐明新疆部分地区羊场副结核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从新疆8个羊场采集424份羊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羊副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受检的424份羊血清样本中,阳性样本13份,抗体阳性率为3.07%;按不同羊场分类统计,MAP血清抗体群体... 为阐明新疆部分地区羊场副结核病流行情况,本研究从新疆8个羊场采集424份羊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羊副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受检的424份羊血清样本中,阳性样本13份,抗体阳性率为3.07%;按不同羊场分类统计,MAP血清抗体群体阳性率为37.50%(3/8),个体阳性率为0%~6.34%;按不同养殖方式统计,规模化养殖场阳性率为3.00%(9/300),散养阳性率为3.26%(4/124);以不同年龄羊统计,4月龄以内未检测到阳性样本,2岁以上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08%(8/99)。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羊场存在不同程度的MAP感染,散养户的阳性率略高于规模化养殖场,且羊MAP抗体阳性率与羊年龄成正比(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副结核病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
5
作者 杨鹏 蒙亚琦 徐梦思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70-74,共5页
绵羊脂肪可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如饮食、化妆品、工业原料等。因此了解绵羊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由于绵羊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加剧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沉积,导致其饲料转化率下降,为避免经济效益低廉的皮下脂肪和内脏脂... 绵羊脂肪可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如饮食、化妆品、工业原料等。因此了解绵羊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由于绵羊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加剧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沉积,导致其饲料转化率下降,为避免经济效益低廉的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沉积,增加提升绵羊养殖产业生产价值的肌内脂肪的沉积,该文分析品种、性别、营养水平、不同部位对绵羊脂肪沉积调控机制的影响作用,对于在绵羊脂肪沉积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及KEGG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解析绵羊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非编码RNA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新 吴桐忠 +3 位作者 韩猛立 张星星 何延华 钟发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从石河子的3个地区已确诊PED猪场采集病料,分别获得了3株PEDV S基因序列和ORF3基因序列,将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根据3株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XJ-SHZ148、XJSHZ146株与韩国QIAP1401株(... 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从石河子的3个地区已确诊PED猪场采集病料,分别获得了3株PEDV S基因序列和ORF3基因序列,将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根据3株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XJ-SHZ148、XJSHZ146株与韩国QIAP1401株(KX793713)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7.4%和98.7%;XJ-SW株与广东GD-03 2012株(KP870115)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8.5%。3个分离株与PEDV疫苗株AF353511(CV777)性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5%、94.2%和94.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XJ-SHZ148、XJ-SHZ146与韩国的KPV1406(KM108353))、QIAP1401(KX793713))同为一群。XJ-SW株与广东GD/03/2012((KP870115))、GD/2011株(KP870115)同为一群;3株PEDV ORF3基因序列与疫苗株(CV777)序列比对多个位点存在突变,序列相似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遗传进化 S基因 ORF3基因 新疆石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华 周华倩 +5 位作者 黄新 齐宇 余乾 张文喆 杨永林 侯扶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建立了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临床阳性病料肺脏、肺淋巴、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皮肤、小肠和外周血检测以及疑似样本肺脏组织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扩增出86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肺脏和肺淋巴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临床样本巢式PCR检出率与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巢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养殖模式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文娟 张星星 +5 位作者 杨庆勇 钟发钢 韩猛立 黄新 张倩 吴桐忠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新疆是羊肉的重要生产地和消费地,肉羊产业对新疆农牧业增效及农牧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地区羊肉供给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当地消费需求,养殖模式与方法相对分散与落后,与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存在很大差距。该文分析了新疆... 新疆是羊肉的重要生产地和消费地,肉羊产业对新疆农牧业增效及农牧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地区羊肉供给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当地消费需求,养殖模式与方法相对分散与落后,与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存在很大差距。该文分析了新疆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发展肉羊智慧化养殖的趋势及意义,对新疆肉羊产业发展智慧养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饲草料产业发展、推广智慧化养殖技术、打造规模化羊场智慧管理云平台等建议,为新疆肉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肉羊产业 发展现状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MYL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杨 余乾 +6 位作者 刘昱成 杨华 赵卓 王立民 周平 杨庆勇 代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1564,共14页
为了解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YL)基因家族在绵羊中的分子进化关系及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MY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各选取了3只军垦白肉羊、新疆细毛羊和湖羊成年公羊各组织样品,采用qRT-PCR方... 为了解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YL)基因家族在绵羊中的分子进化关系及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MY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各选取了3只军垦白肉羊、新疆细毛羊和湖羊成年公羊各组织样品,采用qRT-PCR方法验证家族成员MYL1、MYL6B和MYLPF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2个MYL基因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编码由147~211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根据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分布等特征,可以将这些基因家族成员分为3个组。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MYL2和MYL10、MYL2和MYLPF存在片段复制,且这些片段受到较强的选择压力。蛋白互作网络显示MYH10与绵羊MYL家族成员均存在互作关系。MYLs的组织表达模式差异较大,其中MYL1、MYL2、MYL6B和MYLPF在骨骼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的CDS全长,qRT-PCR结果表明,MYL1、MYL6B和MYLPF在军垦白肉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001),并且在军垦白肉羊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湖羊和细毛羊(P<0.0001)。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绵羊MYL基因家族的功能以及优化绵羊肉用性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YL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初蕾 李星瑶 +4 位作者 张译元 唐红 郭延华 王立民 周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 FECB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建立绵羊多胎经济性状分子改良体系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云生 靳勇 《草食家畜》 2017年第3期9-18,共10页
新疆绵羊产羔率低是限制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地品种绵羊的多胎性状改良和培育是当前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绵羊多胎分子改良以快速建立多胎生产母羊群体为目的,将多胎品种绵羊携带的Fec B基因直接导入新疆本地商品肉用... 新疆绵羊产羔率低是限制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地品种绵羊的多胎性状改良和培育是当前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绵羊多胎分子改良以快速建立多胎生产母羊群体为目的,将多胎品种绵羊携带的Fec B基因直接导入新疆本地商品肉用羊生产群体,通过多胎Fec B基因的快速扩散和纯合,并采用回交方式恢复回复新疆本地品种绵羊遗传特性,分阶段组建多胎导入自繁群体和多胎生产自繁群体,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肉羊养殖提供大量适应性强、放牧性好的商品化多胎生产母羊群体。这将有效解决新疆肉羊产业发展中优质多胎品种羊的来源问题,快速提升大规模肉羊群体繁殖率,增加新疆肉羊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绵羊多胎分子改良方法操做简单、投入少和容易规模化,极大降低了饲草料成本,提高了群体产羔率,保障新疆肉羊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分子改良 FECB基因 多胎导入自繁群体 多胎生产自繁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GSTA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丽霞 林秀 +4 位作者 曹忻 杨华 杨永林 余乾 张文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阐明绵羊谷胱甘肽S转移酶α2(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lpha 2,GSTA2)基因功能,利用牛GSTA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绵羊皮肤组织总RNA,应用RT-PCR、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对GSTA2基因进行研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 为阐明绵羊谷胱甘肽S转移酶α2(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lpha 2,GSTA2)基因功能,利用牛GSTA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绵羊皮肤组织总RNA,应用RT-PCR、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对GSTA2基因进行研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应用qPCR技术检测GSTA2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到绵羊GSTA2基因672 bp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OR440604.1),编码2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39 ku。氨基酸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绵羊与牛的GSTA2相似度最高,达87.39%。GSTA2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STA2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后,GSTA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 <0.001)。说明成功克隆了绵羊新基因GSTA2的CDS序列,并成功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GSTA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胎绵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优化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文华 李国保 +8 位作者 杨华 倪建宏 周华倩 杨永林 余乾 张文喆 赵宗胜 闫佳许 王政力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为建立多胎绵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以404只多胎萨福克经产母羊为研究对象,通过CIDR+PMSG法同期发情、人工输精、B超早期妊娠诊断施行两年三产,比较分析子宫颈口输精和腹腔内窥镜输精母羊的妊娠率,优化操作流程,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 为建立多胎绵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以404只多胎萨福克经产母羊为研究对象,通过CIDR+PMSG法同期发情、人工输精、B超早期妊娠诊断施行两年三产,比较分析子宫颈口输精和腹腔内窥镜输精母羊的妊娠率,优化操作流程,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法实施同情发情母羊的发情率为95%,腹腔内窥镜输精母羊的妊娠率为87%,子宫颈口输精母羊的妊娠率为80%,腹腔内窥镜输精优于子宫颈口输精。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母羊的产羔率为318%,比一年一产(212%)提高106%;同期发情及子宫颈口输精处理的成本40元/只,只均经济效益334.04元。说明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多胎绵羊的繁殖效率,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两年三产 高频繁殖技术 产羔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传因素对羔羊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全心 李军 +4 位作者 周华倩 樊文华 杨华 黄佐兴 李国保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羔羊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的影响。以408只多胎萨福克羔羊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出生月份的羔羊初生重、断奶重进行测定,计算日增重,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全同胞数、出生月份、性别、断奶月份、断奶天数5个非... 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羔羊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的影响。以408只多胎萨福克羔羊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出生月份的羔羊初生重、断奶重进行测定,计算日增重,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全同胞数、出生月份、性别、断奶月份、断奶天数5个非遗传因素对羔羊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同胞单羔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极显著大于双羔、三羔、四羔和五羔(P<0.01),双羔初生重极显著大于三羔、四羔和五羔(P<0.01)。4月出生的羔羊初生重最大,3月和4月出生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大于9月、10月和11月(P<0.01)。公羔初生重和日增重极显著大于母羔(P<0.01)。30~40 d断奶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大于其他4个断奶期(P<0.01),41~60 d断奶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大于61~90 d、91~120 d、121~150 d(P<0.01)。说明全同胞数、性别、出生月份、断奶月份、断奶天数非遗传因素影响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在羔羊早期生长的选择育种中要综合考虑非遗传因素,为准确制定育种方案和绵羊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因素 生长性能 相关性分析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绵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昱成 王晶晶 +3 位作者 杨杨 王福泉 万鹏程 石国庆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4团的畜牧业主要以发展养羊业为主,建成了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罗米尼·希尔斯肉用羊养殖为主的种羊场,采用农区半放牧半舍饲方式进行规模化饲养。文章概述了该团绵羊品种现状、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采取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4团的畜牧业主要以发展养羊业为主,建成了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罗米尼·希尔斯肉用羊养殖为主的种羊场,采用农区半放牧半舍饲方式进行规模化饲养。文章概述了该团绵羊品种现状、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采取的改良措施,即应用胚胎移植、发情调控技术实行两年三胎,结合高效繁育配套技术,提高了品种繁育效率,加快了纯种繁育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生产现状 改良措施 胚胎移植 高效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建议
16
作者 李维蓬 王正荣 +2 位作者 张艳艳 孙艳 薄新文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2期51-52,共2页
通过对一起由养殖户报告的疑似牛布鲁氏菌病案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及血清学检测,浅析布鲁氏菌病现场处理办法、防控措施和建议,为基层养殖场工作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部分规模牛场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7
作者 赵鹏鹏 王正荣 +3 位作者 米青婕 董彤彤 夏春芳 高亮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26-28,共3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伊犁河谷部分规模牛场中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率,并探究其是否与牛的品种和日龄相关,以期为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防控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具代表性的饲养不同品种牛的规模场,采集273份来自不同日龄的牛粪... 本研究旨在明确伊犁河谷部分规模牛场中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率,并探究其是否与牛的品种和日龄相关,以期为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防控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具代表性的饲养不同品种牛的规模场,采集273份来自不同日龄的牛粪便,应用巢氏PCR扩增对两种致犊牛腹泻原虫感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选取的三个规模场均存在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且不同日龄牛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隐孢子虫感染率随牛日龄增加而下降,而断奶后犊牛更易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不同品种牛对十二指肠贾第虫易感性不同,荷斯坦奶牛断奶后犊牛相较于安格斯牛和新疆褐牛更易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试验结果表明,伊犁河谷规模场普遍存在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3.44%和1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隐孢子虫 十二指肠贾第虫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晶晶 刘昱成 +6 位作者 张振良 卢守亮 王靖哲 倪建宏 刘长彬 傅祥伟 万鹏程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75-83,4,共10页
羊定时人工授精技术综合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和同步排卵,以便固定时间进行人工授精,或根据发情行为征兆进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或引导交配。该文重点总结了羊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方法、定时输精程序及未孕母羊... 羊定时人工授精技术综合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和同步排卵,以便固定时间进行人工授精,或根据发情行为征兆进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或引导交配。该文重点总结了羊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方法、定时输精程序及未孕母羊的重复同步排卵效果,可为生产中母羊发情不集中、非繁殖季节发情率低、常规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以期提高不同生产系统中母羊的妊娠率和产羔率,促进动物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输精 同期发情 同步排卵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4种病毒性病原多重TaqMan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9
作者 徐雪可 张乾义 +10 位作者 赵文娟 何高明 吴桐忠 王莉莉 黎雪勤 姜美奇 韩猛立 张星星 张倩 钟发钢 黄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05,共9页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这4种病原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以BPIV3和BRSV的P基因、IBRV的gI基因和BVDV的5'UT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这4种病原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以BPIV3和BRSV的P基因、IBRV的gI基因和BVDV的5'UT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标准品pUC57-BPIV3-P、pUC57-BRSV-P、pUC57-IBRV-gI和PVC57-BVDV-5'UTR,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等体积比混合作为模板,采用方阵法对引物、探针和各反应条件等的优化,初步建立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4种病毒性病原的多重TaqMan 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qPCR仅能特异性检测BPIV3、BRSV、IBRV和BVDV,与引起BRDC其他病原的牛冠状病毒(BCoV)、牛支原体(M-bov)、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h)均无交叉反应;对1:1:1:1混合的4种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均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以本研究方法和国家标准检测法对149份临床样品平行检测BVDV,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0.85%,以本研究方法和已有专利中的多重qPCR方法对149份临床样品平行检测BPIV3、BRSV、IBRV,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5.07%、100%和92.83%,临床样品中存在4种病原8种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致BRDC的4种病毒多重Taq Man q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好,可用于BPIV3、BRSV、IBRV和BVDV这4种常见牛病毒的鉴别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养殖场BRDC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TaqMan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YtfJ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
20
作者 魏京京 许淑芸 +9 位作者 俞杰 魏增科 何白雪 周霞 吴洁 孙志华 王震 王晓兰 张辉 钟发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1-738,756,共9页
为分析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Mh)YtfJ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YtfJ蛋白部分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YtfJ蛋白(rYtfJ),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rYtfJ的表达和纯化效果及其反应原性。结果显示YtfJ蛋白具有良... 为分析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Mh)YtfJ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YtfJ蛋白部分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YtfJ蛋白(rYtfJ),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rYtfJ的表达和纯化效果及其反应原性。结果显示YtfJ蛋白具有良好稳定的理化性质,并含有B细胞抗原表位与T细胞抗原表位,具有外膜蛋白结构特征。SDS-PAGE结果显示,在32.25 ku处出现目的蛋白,且纯化效果较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YtfJ能与牛源Mh阳性血清反应。将rYtfJ与白油佐剂乳化后以10μg/只、20μg/只和30μg/只经背部皮下注射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经眼眶采血后分离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抗体水平并计算IgG2a/IgG21比值,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显示,3种剂量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逐渐升高,抗体水平于免疫后28 d和35 d达到监测期间内的最高值,整个免疫周期内IgG2a/IgG1均大于1,对照组与白油佐剂组小鼠无抗体产生;免疫后35 d 30μg组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20μg组和10μg组(P<0.001),30μg组和20μg组小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极显著高于10μg组(P<0.001),21 d时30μg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0的含量极显著高于20μg组和10μg组(P<0.001)。首免后38 d对小鼠腹腔注射200μL(含3×10~8cfu/只)的Mh,观察15 d内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率,并剖杀所有存活小鼠,将肺组织研磨后稀释涂布于牛Mh固体培养基,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小鼠肺脏载菌量。结果显示,攻毒后5 d内对照组和白油佐剂组小鼠全部死亡,眼角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且被毛凌乱,部分小鼠鼻部出血,30μg组、20μg组和1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90%(9/10)、80%(8/10)和60%(6/10),死亡小鼠被毛凌乱;各免疫组小鼠肺部载菌量与PBS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其中30μg组(P<0.001)和20μg组小鼠肺脏的载菌量(P<0.01)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白油佐剂组。上述结果首次证实YtfJ蛋白能够与牛Mh阳性血清结合,且可以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可有效抵抗Mh的感染。本研究为研发牛源Mh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YtfJ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