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GO-FLOW法的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
1
作者 岳大为 姜毅 +3 位作者 杨明哲 李练兵 商悦阳 张帅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9-437,共9页
由于传统GO-FLOW法存在定常故障率和维修率的局限性,将一种新的可靠性评估算法—模糊GO-FLOW法引入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中。首先,基于梯形模糊数,对GO-FLOW法进行改进;随后,根据并网型微电网系统结构,设计新型操作符并建立微电网系... 由于传统GO-FLOW法存在定常故障率和维修率的局限性,将一种新的可靠性评估算法—模糊GO-FLOW法引入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中。首先,基于梯形模糊数,对GO-FLOW法进行改进;随后,根据并网型微电网系统结构,设计新型操作符并建立微电网系统的模糊GO-FLOW图,同时对操作符的模糊成功概率进行计算;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RBTS BUS6 F4馈线系统,对比分析模糊GO-FLOW法、模糊化前GO-FLOW法和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结果表明,在并网型微电网可靠性评估中,模糊GO-FLOW法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微电网 光伏发电 GO-FLOW法 梯形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的运动特性
2
作者 赵文月 闫荣格 +2 位作者 杨庆新 王学谦 赵浩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5-1694,共10页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电磁推进实验可观测数据与电枢动力学正演模型,建立基于改进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的枢轨间摩擦因数与轨道电感梯度的反演模型,得到其时空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枢轨瞬态电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动态摩擦因数对装备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文考虑动态摩擦因数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精度,为进一步对电磁能装备可靠性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极端工况下材料特性实时原位测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 动态摩擦因数 参数反演 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otstrap-Bayes的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帼巾 王泽 +2 位作者 李想 赵兴洲 缪建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4258,共9页
作为一种高可靠性、长寿命产品,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获得的试验数据很少。为了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ootstrap-Bayes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进行温度为加速应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加速退化试验,利用退化数... 作为一种高可靠性、长寿命产品,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获得的试验数据很少。为了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ootstrap-Bayes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进行温度为加速应力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加速退化试验,利用退化数据外推得到伪失效寿命,经检验,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伪失效寿命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然后,采用灰色GM(1, 1)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扩充作为先验信息,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中的Gibbs抽样结合Bayes公式得到参数估计值;最后,利用Arrhenius加速模型实现正常使用环境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可靠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GM(1 1)模型 Bootstrap抽样 BAYES MCMC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氢混合储能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3
4
作者 岳大为 赵文体 +3 位作者 袁行行 杨明哲 姜毅 李练兵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5,共9页
电-氢混合储能为提高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不同电-氢混合储能策略也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文中针对不同电-氢混合储能运行顺序,对比分析了3种储能策略对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建立氢气储能模型、蓄电... 电-氢混合储能为提高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不同电-氢混合储能策略也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文中针对不同电-氢混合储能运行顺序,对比分析了3种储能策略对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建立氢气储能模型、蓄电池储能模型和微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计及系统元件故障,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法,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采用改进的RBTS BUS6 F4馈线系统对孤岛直流微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对比分析储能策略和电-氢混合储能容量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储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不同的电-氢储能策略和容量对系统可靠性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电-氢混合储能 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洛法 储能策略 可靠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器高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坤 叶楠 +2 位作者 吴锦辉 高新 陶友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4,共8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寿命长且性能退化缓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RV减速器高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与传动精度退化模型建模的方法,对RV减速器可靠性进行评估。对RV减速器薄弱环节的强度进行校核,确定加速试验最大加载值;在该加载值... 针对工业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寿命长且性能退化缓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RV减速器高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与传动精度退化模型建模的方法,对RV减速器可靠性进行评估。对RV减速器薄弱环节的强度进行校核,确定加速试验最大加载值;在该加载值下对3台RV减速器开展加速退化试验,获得加速条件下RV减速器传动精度退化量;根据RV减速器传动精度退化特性,使用样本数据分离的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每台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展开退化轨迹建模;将Wiener退化模型中的初始性能退化量和漂移系数设为定值,获得扩散系数的变异系数,假设扩散系数服从正态分布,求得RV减速器可靠性。结果表明:高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可为RV减速器可靠性分析提供切实可信的试验数据,节约试验时间及成本。基于加速退化试验和传动精度退化模型建模的求解RV减速器可靠性的方法,在体现个体差异的同时,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RV减速器的可靠性分析,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出RV减速器的失效概率,对于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强度校核 高应力加速退化试验 WIENER过程 可靠性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J-A模型的直流偏磁条件下电工钢磁特性模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志刚 姬俊安 +1 位作者 马习纹 李晓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81-2089,共9页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损耗显著增加,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绝缘老化。为研究直流偏磁对铁芯铁磁材料磁特性的影响,在经典Jiles-Atherton(J-A)理论基础上,依据损耗分离理论,建立了动态J-A模型。利用优化算法与损耗分离理论分...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损耗显著增加,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绝缘老化。为研究直流偏磁对铁芯铁磁材料磁特性的影响,在经典Jiles-Atherton(J-A)理论基础上,依据损耗分离理论,建立了动态J-A模型。利用优化算法与损耗分离理论分别辨识与计算未引入直流偏磁量的静态模型参数和动态损耗系数,并通过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搭建电工钢磁性能测试系统,获得不同直流偏磁条件下电工钢的损耗及磁性能数据,并用于分析直流偏磁量对磁滞损耗、动态损耗的影响规律。基于分析得到的规律,提出一种对不同偏磁条件下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及磁损耗进行预测的新方法。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拟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动态J-A模型 磁性能测试系统 磁滞回线 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ergetic模型的直流偏磁条件下电工钢片磁特性模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志刚 马习纹 姬俊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656-4665,共10页
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损耗显著增加,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绝缘老化。为研究直流偏磁对铁磁材料磁滞和损耗特性的影响,该文首先在静态Energetic磁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涡流损耗和异常损耗对磁滞回线的影响,建立动态Energe... 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损耗显著增加,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绝缘老化。为研究直流偏磁对铁磁材料磁滞和损耗特性的影响,该文首先在静态Energetic磁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涡流损耗和异常损耗对磁滞回线的影响,建立动态Energetic模型,并利用优化算法和损耗分离理论分别提取无偏磁条件的静态Energetic磁滞模型参数和动态损耗系数。通过对比磁滞回线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其次,搭建磁性能测试系统,实验获取了不同偏磁工况下电工钢片的磁滞特性和损耗特性数据,并分析直流偏磁量对磁滞损耗、动态损耗(涡流损耗与异常损耗之和)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对不同偏磁条件下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及磁损耗进行预测的新方法。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动态Energetic模型 爱泼斯坦方圈 磁损耗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漏电保护器服役状态及其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奎 郝运佥 +2 位作者 赵成晨 戴逸华 管瑞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061-5076,共16页
漏电保护器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诱发其故障暴露的激励条件不具备时,其故障并不能显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隐藏故障的漏电保护器运行状态划分方法,建立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运行状态转移模型,实现漏电保护器的... 漏电保护器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诱发其故障暴露的激励条件不具备时,其故障并不能显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隐藏故障的漏电保护器运行状态划分方法,建立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运行状态转移模型,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实际服役状态准确描述;设计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漏电保护器可靠性仿真模型,以漏电故障频次、漏电流大小、保护器可靠性水平和运行时间为主要变量,对无检查和有检查下漏电保护器的状态概率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保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条件下的最低定期检查频次。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可靠性水平的漏电保护器的分析与评估,对其定期检查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保护可靠性 激励响应法 马尔可夫过程 定期检查 服役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局部避障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姚芳 郑帅 吴正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5-271,共7页
根据自主车辆的避障动态过程,定义碰撞风险区域及转向失调风险区域,并结合人工势场理论,对自主车辆所受引斥力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将引斥合力函数引入轨迹规划层目标函数作为避障惩罚项,建立基于障碍车辆引斥合力的NMPC轨迹规划控制器。C... 根据自主车辆的避障动态过程,定义碰撞风险区域及转向失调风险区域,并结合人工势场理论,对自主车辆所受引斥力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将引斥合力函数引入轨迹规划层目标函数作为避障惩罚项,建立基于障碍车辆引斥合力的NMPC轨迹规划控制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表明:改进后的避障轨迹规划策略在保证车辆质心侧偏角、侧向加速度、轮胎侧偏角远离约束边界的同时,优化了整车行驶安全性及驾驶舒适性。验证了基于障碍车辆引斥合力的NMPC轨迹规划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 轨迹规划 模型预测 主动避障 CA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条件特征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家安 黄晨旭 李志军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227,共8页
提出一种考虑局部条件特征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对局部条件因素与风力机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风速、风向和对风角度等为影响风电场功率短期预测准确度的关键因素;然后,基于广义极值分布分别对关键因... 提出一种考虑局部条件特征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对局部条件因素与风力机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风速、风向和对风角度等为影响风电场功率短期预测准确度的关键因素;然后,基于广义极值分布分别对关键因素的分布参数进行估计,并构建平均波动系数指标描述各风力机间的参数差异性,基于K-means++算法对风力机进行聚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机群内各风力机功率的关键特征,并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GRU)对机群功率进行预测,进而累加获取风电场的预测功率。以华北某风电场运行数据为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聚类分析 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高频变压器电磁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志刚 白若南 +2 位作者 陈天缘 贾慧杰 刘朝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10-5625,共16页
高频变压器(HFT)作为电力电子变换器等功率变换装备的核心部件,其优化设计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为有效解决高频条件下显著的涡流效应和复杂紧凑的结构使变压器损耗难以准确计算、针对绝缘设计裕量不足的问题... 高频变压器(HFT)作为电力电子变换器等功率变换装备的核心部件,其优化设计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为有效解决高频条件下显著的涡流效应和复杂紧凑的结构使变压器损耗难以准确计算、针对绝缘设计裕量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计及高频效应和结构效应的电磁场建模方法,构建了高频变压器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了低成本与高效率兼备的磁心损耗计算模型。其次,根据面积等效原理推导了考虑绕组结构效应的近似Dowell模型,实现绕组损耗的高精度计算。然后提出了考虑绕组端部效应和频率影响的漏感计算模型,减小漏感对于结构和频率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新型多重绝缘结构,提高绕组间的绝缘耐压水平。最后,基于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SGA-Ⅱ)和自由参数扫描法建立了高频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流程,根据筛选的最优设计方案研制了一台高频变压器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自由参数扫描法 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SGA-Ⅱ) 优化设计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失效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成晨 李奎 +2 位作者 郝运佥 黄少坡 刘政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094-7106,共13页
低压开关电器在其运行过程中同时存在退化失效模式和偶然失效模式,两者实质上是竞争失效的关系。根据低压开关电器失效模式和失效规律的特点,提出基于竞争失效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建模方法,解决低压开关电器难以实现全面可靠性评估的... 低压开关电器在其运行过程中同时存在退化失效模式和偶然失效模式,两者实质上是竞争失效的关系。根据低压开关电器失效模式和失效规律的特点,提出基于竞争失效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建模方法,解决低压开关电器难以实现全面可靠性评估的问题。将累积电弧侵蚀量作为退化特征量,采用带漂移的一元线性维纳(Wiener)过程描述电性能退化过程,采用指数分布描述偶然失效。首先仿真产生偶然失效寿命,并基于Wiener过程仿真产品累积电弧侵蚀量,得到产品的竞争失效寿命,然后建立基于竞争失效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最后在不同失效情况下进行基于退化失效、基于偶然失效和基于竞争失效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评估,实现不同失效情况下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评估。通过模拟试验从理论上验证了基于竞争失效的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建模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和准确地评估产品可靠性,并且在不同的失效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对低压开关电器可靠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开关电器 竞争失效 退化失效 偶然失效 主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应力三维耦合建模及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素贞 陈永博 +2 位作者 张闯 徐志成 金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7-1322,共16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和热应力,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多种形式的力学损伤,进而导致电池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准确获取锂离子电池应力分布和演变情况对研究电池老化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亟须研究一种能够获取锂离子电池工...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和热应力,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多种形式的力学损伤,进而导致电池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准确获取锂离子电池应力分布和演变情况对研究电池老化机制至关重要。因此亟须研究一种能够获取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的方法,以揭示应力对其寿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设计和优化的效率。该文首先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力的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建立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应力三维耦合模型;其次搭建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实验平台并测试不同倍率下电池的表面温度和表面压力,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电池在不同倍率恒流充电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该模型可以有效获取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有助于电池失效机理研究,为电池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维耦合模型 扩散诱导应力 热应力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征重组和BiGRU-Attention-XGBoost模型的超短期负荷功率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练兵 高国强 +3 位作者 陈伟光 付文杰 张超 赵莎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ALIF)的BiGRU-Attention-XGBoost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ALIF-SE实现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重组为周期序列、波动序列和趋势序列;通过Attention机制对BiGRU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XGBoost模型构建基于时变权重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验分析表明,输入模型数据经过ALIF-SE处理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所提组合模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大部分在5%以下;通过在不同负荷数据集下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预测方法的可迁移性。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具有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 样本熵 深度学习 组合模型 超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异常数据识别与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江 范志远 +2 位作者 范仲华 王庆凯 李佩贤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4-853,I0116,共11页
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油中溶解气体含量进行预测是目前评估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重要方法,数据质量是影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变压器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得采集到的气体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类型的异常数据,进而... 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油中溶解气体含量进行预测是目前评估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重要方法,数据质量是影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变压器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得采集到的气体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类型的异常数据,进而造成数据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此外,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是否匹配也是影响其预测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依据人工经验选择参数存在主观性、低效性和不可扩展性等缺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预测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最近邻集成隔离法(isolation using nearest neighbor ensemble,iNNE)进行修正,提出了修正最近邻集成隔离法(modified isolation using nearest neighbor ensemble,MiNNE),利用MiNNE综合考虑局部度量与全局度量的特性实现气体异常数据的准确识别,有效提升数据质量。同时,对鹈鹕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鹈鹕优化算法(improved 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OA),并利用IPOA对影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有效克服了传统依据经验选参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与传统POA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电力变压器实际运行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模型,所提模型在7种特征气体预测中均取得了最佳的预测效果,充分证明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异常数据识别 气体含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流下Ce掺杂AgCuO触头材料转移行为研究
16
作者 王海涛 王彦岭 +3 位作者 李书舸 王景芹 李文华 赵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4-586,共13页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触头试样,借助JF04D电接触测试系统,在18 V电压下设置10、15、20和25 A四个电流等级,对触头进行20000次电弧侵蚀实验。首先对比了15 A电流条件下添加Ce后材料的性能提升情况,然后重点关注AgCuOCeO_(2)触头在不同电流下的燃弧能量与燃弧时间,测定侵蚀实验后阴阳极的质量变化,采用三维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表征阳极和阴极的表面侵蚀形貌,并对不同电流下的材料转移机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结果表明,Ce元素提升了触头性能,电流大小影响电极间金属离子和气体离子的浓度,引发金属相或气体相电弧的产生,导致材料转移方向在电流增大时发生改变。为选用和开发性能优良的AgCuO触头材料,进而提升AgCuO触头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O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材料转移 表面形貌 燃弧能量 燃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双二维镜像法计算模型
17
作者 赵志刚 王凯 +2 位作者 陈天缘 苏楠 巩业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715-5727,共13页
高频变压器漏感是影响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和功率传输特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利兹线绕组复杂的绞合结构使得变压器漏感精确计算面临挑战。由于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过程中对漏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有限元法需要对利... 高频变压器漏感是影响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和功率传输特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利兹线绕组复杂的绞合结构使得变压器漏感精确计算面临挑战。由于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过程中对漏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有限元法需要对利兹线绕组进行精细化建模,对计算机硬件成本要求高,计算耗时长,因此目前常采用解析计算法。基于一维磁场假设的解析计算法虽然能快速计算变压器漏感,但忽略了绕组端部效应和内、外磁心窗口磁场强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此该文建立一种基于镜像原理的双二维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解析计算模型,在考虑内、外磁心窗口磁场强度分布差异的同时,兼顾绕组的端部效应和频变特性。最后,绕制了三台不同型号的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实现圆形和矩形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的精确、高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利兹线 漏感 双二维模型 镜像法 频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多源数据特征提取
18
作者 刘素贞 任佳乐 +2 位作者 袁路航 徐志成 张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49-3361,共13页
磷酸铁锂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SOC)曲线平坦导致仅采用电信号难以实现对SOC的准确估计。鉴于此,该文从不同角度对实验获取的电-热-声多源数据进行全面特征提取,综合考虑不同特征选择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磷酸铁锂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SOC)曲线平坦导致仅采用电信号难以实现对SOC的准确估计。鉴于此,该文从不同角度对实验获取的电-热-声多源数据进行全面特征提取,综合考虑不同特征选择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互信息、分类提升树、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实现对电-热-声特征的联合选择,进而提高SOC估计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数据源特征,使用电-热-声多源关键特征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SOC估计精度,在动态压力测试工况与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SOC估计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91%和0.98%,方均根误差分别为1.03%和1.1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荷电状态 多源数据 特征提取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头电弧侵蚀的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及剩余电寿命预测
19
作者 李奎 张杰凯 +2 位作者 郭泽 牛峰 游颖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30-5342,共13页
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以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直流断路器的结构形式,研究直流电弧的物理特性和变化特征,提出直流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研究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规律,采... 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以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直流断路器的结构形式,研究直流电弧的物理特性和变化特征,提出直流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研究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规律,采用燃弧能量来表征其电性能退化,提出基于电弧侵蚀的直流断路器剩余电寿命预测方法;建立基于性能退化的直流断路器剩余电寿命模型,开展电寿命实验研究,进行退化量的正态分布检验,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建立基于Monte-Carlo法的电性能退化仿真模型,进行直流断路器电流开断过程仿真分析,基于仿真数据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为直流断路器的可靠性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电弧电压 触头电磨损 电性能退化 剩余电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SC-ConvAutoformer模型的区域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
20
作者 李练兵 郭兴辰 +1 位作者 曾四鸣 梁纪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过程中对电网负荷产生波动的问题,电动汽车短期负荷预测可为电动汽车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为更好地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首先,根据每个充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过程中对电网负荷产生波动的问题,电动汽车短期负荷预测可为电动汽车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为更好地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首先,根据每个充电桩上电动汽车充电的时空差异,构建基于受限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的灰关联度模型,将关联度矩阵作为谱聚类算法的度矩阵,构建灰色受限动态谱聚类算法,对所有电动汽车日充电负荷曲线进行聚类,使聚类数据有更好的周期性;其次,对聚类数据分别进行双重卷积化处理,将提取的数据特征分别输入到Autoformer,构建ConvAutoformer负荷预测模型,分别对所聚类结果进行负荷预测;最后,采用实际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特征提取 预测 受限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灰色受限动态谱聚类 ConvAuto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