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佘世雄 苏碧桃 +2 位作者 杨燕 敏世雄 雷自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0-904,共5页
将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糠醇-苯酚(PFP-0)及聚对苯撑(PPP-0)分别在一定条件下热活化处理后,成功地用作为染料废水处理催化剂PFP及PPP;利用DTA-TG、TEM、FT-IR、UV-Vi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FP及PPP在自然光照射... 将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的共轭高分子聚糠醇-苯酚(PFP-0)及聚对苯撑(PPP-0)分别在一定条件下热活化处理后,成功地用作为染料废水处理催化剂PFP及PPP;利用DTA-TG、TEM、FT-IR、UV-Vi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FP及PPP在自然光照射及空气氧存在的温和条件下,很短时间内就能使染料亚甲基蓝(MB)几乎完全脱色降解和大部分矿化;材料共轭结构对其稳定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横向比较分析发现,极性基团的存在,对材料的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 纳米材料 制备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PSB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佘世雄 苏碧桃 +2 位作者 杨燕 马占营 雷自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将共轭高分子聚西弗碱PSB,经适当条件热活化处理后成功地用作染料废水处理催化剂。利用DTA-TG、TEM、FT-IR、UV-Vis、COD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结构及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在自然光照射及空气氧存在的温和条件下,几分钟内... 将共轭高分子聚西弗碱PSB,经适当条件热活化处理后成功地用作染料废水处理催化剂。利用DTA-TG、TEM、FT-IR、UV-Vis、COD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结构及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在自然光照射及空气氧存在的温和条件下,几分钟内就能使染料亚甲基蓝(MB)几乎完全脱色降解,矿化度达到65.7%,而且所得材料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可被重复使用9次以上。材料共轭性主链结构和C N、C O等极性基团的存在,是其表现优良催化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PSB 纳米材料 制备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高分子改性TiO2在自然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水溶液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占营 慕红梅 +1 位作者 苏碧桃 雷自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原位分步法制备了TiO2/共轭高分子(CPFA)纳米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复合微粒中TiO2含量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PFA的掺杂极大地提高了TiO2的催化活性... 采用原位分步法制备了TiO2/共轭高分子(CPFA)纳米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复合微粒中TiO2含量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PFA的掺杂极大地提高了TiO2的催化活性。在自然光条件下,2 min即可将MB完全脱色并降解。当热处理温度为460℃、TiO2的质量分数为42.48%时,复合催化剂对MB的降解效果最好,且重复利用3次后对MB的脱色率依然可达90%以上。TEM观察表明,原位分步法在合成该类纳米复合材料方面是成功的;所合成的复合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6 nm,且在无水乙醇中分布均匀。XRD分析表明,复合催化剂中的TiO2呈混合晶型,其中金红石晶型的含量约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性能 TIO2 共轭高分子 纳米复合微粒 自然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TiO2光催化纤维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6
4
作者 苏碧桃 孙佳星 +3 位作者 胡常林 张小红 费鹏 雷自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1-1566,共6页
以棉花纤维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Fe3+掺杂的、具有中空纤维结构的TiO2光催化材料(Fe3+/TiO2),利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结... 以棉花纤维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Fe3+掺杂的、具有中空纤维结构的TiO2光催化材料(Fe3+/TiO2),利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结构、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Fe3+掺杂量的样品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模板法制备的Fe3+/TiO2中空纤维结构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纳米微粒(平均尺寸约12nm);Fe3+可能均匀分散于锐钛矿结构的TiO2中,部分取代Ti4+的晶格位置,既拓宽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又形成了TiO2晶体结构的缺陷,使其表面带负电荷.在太阳光条件下,该纤维结构材料较纯TiO2对MB溶液具有更好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且Fe3+的掺入量显著影响该纤维材料的催化性能;当Fe3+掺杂量为0.15%(w),在500℃焙烧2h所得中空纤维材料的催化性能最好,2h即可使MB溶液的脱色降解率达93%;重复使用5次仍可使MB溶液的脱色降解率保持在90%以上,且该催化剂材料易于离心分离去除.因此,以该模板合成法,通过Fe3+的掺杂有望使TiO2成为一种低或无能耗、高活性的绿色环保型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Fe3+掺杂 棉花纤维 模板法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被引量:11
5
作者 佟永纯 胡常林 +3 位作者 王清云 白洁 雷自强 苏碧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5-418,共4页
采用界面自组装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采用TEM,FTIR,XRD及TG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苯胺单体浓度、TiO2的活化与否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活化处理是影响该复... 采用界面自组装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采用TEM,FTIR,XRD及TG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苯胺单体浓度、TiO2的活化与否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活化处理是影响该复合材料形貌的主要因素,活化处理后的TiO2能进入PANI纳米纤维的内部,且分散得更加均匀;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的直径随着苯胺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TiO2的加入改善了PANI的耐热性能.采用该法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合成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纯化简单、省去了使用模板/消除模板的过程及能够一步得到大量产品等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TiO2 纳米复合纤维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利用天然废弃材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云普 梁燕 +4 位作者 张继 刘汉功 李智文 申永前 张守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利用天然废弃物野山杏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野山杏肉接枝聚合丙烯酸/丙烯酰胺(AA/AM)的高吸水性树脂。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对其合成工艺进行... 利用天然废弃物野山杏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野山杏肉接枝聚合丙烯酸/丙烯酰胺(AA/AM)的高吸水性树脂。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合成了吸水倍率为802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75g/g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应用红外、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野山杏肉废弃物 微波辐射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化学发光法测定蔬菜中的马来酰肼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敏 米娟 +2 位作者 刘彩云 王树伦 马永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5-209,共5页
马来酰肼对高良姜素-高锰酸钾-多聚磷酸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据此结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建立测定蔬菜中马来酰肼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以马来酰肼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马来酰肼对高良姜素-高锰酸钾-多聚磷酸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据此结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建立测定蔬菜中马来酰肼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以马来酰肼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热聚合法合成了马来酰肼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此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成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固相萃取后进行发光检测。在最优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马来酰肼的质量浓度在5.0×10-5~3.0×10-2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2.6×10-5mg/mL(3σ),相对标准偏差2.7%(1.0×10-3mg/mL马来酰肼,n=10)。将该法应用于马铃薯、洋葱及大蒜中马来酰肼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2%~11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4%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酰肼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MBC)_2(H_2O)_2(DMBC:3,5-二甲基苯氧基乙酸)配合物层状超分子的水热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
8
作者 张有明 谢永强 +4 位作者 姚虹 耿志远 刘江龙 贺晓旋 魏太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0-1016,共7页
用聚乙二醇400为相转移催化剂,由3,5-二甲基苯酚和氯乙酸合成了3,5-二甲基苯氧基乙酸(DMBC),用水热法将它与氯化铜合成了配合物Cu(DMBC)2(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其... 用聚乙二醇400为相转移催化剂,由3,5-二甲基苯酚和氯乙酸合成了3,5-二甲基苯氧基乙酸(DMBC),用水热法将它与氯化铜合成了配合物Cu(DMBC)2(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其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26(2)nm,b=0.7092(11)nm,c=1.0942(17)nm,β=104.567(15)°,V=1.146(3)nm3,Z=2,F(000)=478。在分子中,Cu(Ⅱ)分别与2个配体的羧基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配位,中心离子构成稍微变形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分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成稳定的二维层状超分子。利用Gauss03程序,在B3LYP/6-31G水平上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量化计算,给出了配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净电荷布居,计算结果与测定结果吻合。测试了该配合物对油菜籽发芽生长促进活性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芳氧乙酸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抑菌活性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聚合制备PBMA/AA-SiO_2杂化纳米材料
9
作者 王芳平 张珺瑛 +4 位作者 李晚霞 袁婷 王其召 俞洁 杜新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以三硫代二[4-(甲氧羰基)苄基]碳酸酯为链转移剂(CT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修饰丙烯酸(AA)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制备了PBMA/AA-SiO2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并通过FT-IR、GPC、... 以三硫代二[4-(甲氧羰基)苄基]碳酸酯为链转移剂(CT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修饰丙烯酸(AA)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制备了PBMA/AA-SiO2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并通过FT-IR、GPC、TGA、TEM表征和分析了杂化材料的结构、分子量、SiO2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BMA/AA-SiO2杂化微球粒径约为22 nm,分布均匀;TGA分析表明此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PBMA接枝率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RAFT 杂化材料 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_2TiO_4中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春娥 费鹏 +3 位作者 钟明 邓超 陈亚丽 苏碧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3-27,共5页
利用棉花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了ZnO-Zn2TiO4中空纳米纤维结构光催化材料,利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晶体结构、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B)的... 利用棉花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了ZnO-Zn2TiO4中空纳米纤维结构光催化材料,利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晶体结构、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B)的降解脱色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的钛-锌元素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ZnO-Zn2TiO4纳米纤维材料保留了棉花纤维的形貌;Zn2TiO4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ZnO材料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元素质量比为8%的前驱体在650℃焙烧2.5h时所得样品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如在紫外光下,可使RB溶液反应2h的降解脱色率达96.44%,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1达到1.142h-1。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重复使用5次,其对RB溶液的降解脱色率仍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Zn2TiO4 中空纳米纤维材料 模板辅助的两步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与磁性CoFe_2O_4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磁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碧桃 左显维 +1 位作者 胡常林 雷自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2-1936,共5页
在利用HNO3处理CoFe2O4磁性纳米粒子使其表面离子化、分散性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采用苯胺在其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具有电磁功能的聚苯胺(PANI)/CoFe2O4纳米复合物.借助TEM、XRD、FT-IR、四探针电导率仪和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手段研... 在利用HNO3处理CoFe2O4磁性纳米粒子使其表面离子化、分散性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采用苯胺在其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具有电磁功能的聚苯胺(PANI)/CoFe2O4纳米复合物.借助TEM、XRD、FT-IR、四探针电导率仪和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物的形貌、结构及其电磁性能.结果表明,CoFe2O4以25nm左右的粒子分散于聚苯胺基体中,被其完全包覆,CoFe2O4与PANI之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复合物同时具有电性能和磁性能,其导电率随CoFe2O4含量增加而降低,饱和磁化强度随之升高,而矫顽力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则先增大而后又减小,且均高于CoFe2O4的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COFE2O4 纳米复合物 原位聚合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邻苯二酚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慧 王九春 +3 位作者 周敏 马永钧 陈俊辉 李玉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邻苯二酚在高良姜素-高锰酸钾-多聚磷酸(PPA)体系中能产生强的化学发光,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一种测定邻苯二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对数值与邻苯二酚浓度的对数值在2.0×10-8... 邻苯二酚在高良姜素-高锰酸钾-多聚磷酸(PPA)体系中能产生强的化学发光,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一种测定邻苯二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对数值与邻苯二酚浓度的对数值在2.0×10-8-1.0×10-6mol.L-1和2.0×10-6-5.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1(3σ),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10-6mol.L-1邻苯二酚,n=11).将该法应用于自来水、黄河水及实验室废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回收率在97.0%~105.3%之间.同时初步探讨该发光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高良姜素 高锰酸钾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土壤中的多抗霉素B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玉杰 周敏 +4 位作者 马永钧 司长代 米娟 刘彩云 陈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2,548,共7页
以稀土铕离子(Ⅲ)掺杂的类普鲁士蓝膜(Eu-PB)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对土壤中的多抗霉素B进行检测。分别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了体系产生电致化学发光的机... 以稀土铕离子(Ⅲ)掺杂的类普鲁士蓝膜(Eu-PB)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对土壤中的多抗霉素B进行检测。分别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了体系产生电致化学发光的机理。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多抗霉素B可在4min内得到分离,其ECL强度值与多抗霉素B浓度的对数值在质量浓度为1.0×10-4~5.0×10-4 g/L和5.0×10-4~5.0×10-2 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方法的检出限(3σ)为9.2×10-5 g/L。对5.0×10-3 g/L多抗霉素B溶液进行5次平行测定,ECL强度和迁移时间的日内及日间RSD值均小于5%。将该法用于膨润土、高岭土及黄土中多抗霉素B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4%;多抗霉素B在3种土壤中吸附2 h后的吸附率分别为89.0%、45.5%和40.4%,表明3种土壤对多抗霉素B的吸附能力依次为膨润土>高岭土>黄土,其原因可能与土壤自身的特性、比表面积及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多抗霉素B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碳酸钴的水热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莉婧 金小青 +3 位作者 付国瑞 张子瑜 杨玉英 胡中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5-988,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碱式碳酸钴。在反应体系中,硝酸钴为钴源,尿素为沉淀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通过调整结构导向剂的种类、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经水热处理可实现对碱式碳酸钴的形貌和尺寸大...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碱式碳酸钴。在反应体系中,硝酸钴为钴源,尿素为沉淀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通过调整结构导向剂的种类、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经水热处理可实现对碱式碳酸钴的形貌和尺寸大小的控制。用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样品的组分进行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四种样品都各自呈现一种独特而有趣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碳酸钴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增敏碱性鲁米诺-高碘酸钾化学发光法测定五氯酚钠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敏 吴小玲 +3 位作者 李聪 马永钧 王爱连 母爱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6-439,共4页
在强碱性介质中,CdTe量子点对鲁米诺-高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加入五氯酚钠又会对CdTe量子点增敏后的鲁米诺-高碘酸钾体系的化学发光产生猝灭效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和黄土中五氯酚钠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在强碱性介质中,CdTe量子点对鲁米诺-高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加入五氯酚钠又会对CdTe量子点增敏后的鲁米诺-高碘酸钾体系的化学发光产生猝灭效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和黄土中五氯酚钠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考察了试剂浓度和泵速等试验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的改变值与五氯酚钠的质量浓度在8.0×10-5~1.0×10-3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5×10-5g·L-1。将该法用于水样、黄土样中五氯酚钠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5.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58%~2.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量子点 鲁米诺 高碘酸钾 五氯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磷酸与SBR复配改性国产90号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云普 张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56,共5页
研究了多聚磷酸复配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的复配条件及工艺。考察了交联剂、增塑剂、制备工艺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粘韧性、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能够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但对粘韧性和韧性产生负面影响;交联剂能够提高沥青的粘韧... 研究了多聚磷酸复配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的复配条件及工艺。考察了交联剂、增塑剂、制备工艺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粘韧性、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能够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但对粘韧性和韧性产生负面影响;交联剂能够提高沥青的粘韧性、韧性,但会降低沥青的低温延度,在SBR用量较大时,适当的制备工艺能显著改善沥青老化后的低温延度;将SBR6%和S0.04%先加入熔融的沥青,低温(120~130℃)剪切40~50min,加入多聚磷酸2%,高速剪切40min,转速5000r/min,控温160~170℃,能够生产达到交通部对于SBR类改性沥青要求的道路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韧性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均匀沉淀法合成Cd(OH)_2和CdO纳米带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碧桃 胡常林 +1 位作者 左显维 雷自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6-1440,共5页
以硝酸镉为前驱物、氨水(25-28 wt%)为沉淀剂,在无模板的条件下,采用配位-均匀沉淀法成功地合成了Cd(OH)2纳米带。将Cd(OH)2纳米带在350℃下煅烧4 h得到形貌相似的CdO半导体纳米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 以硝酸镉为前驱物、氨水(25-28 wt%)为沉淀剂,在无模板的条件下,采用配位-均匀沉淀法成功地合成了Cd(OH)2纳米带。将Cd(OH)2纳米带在350℃下煅烧4 h得到形貌相似的CdO半导体纳米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SAED)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OH)2纳米带是由尺寸约25 nm的Cd(OH)2纳米粒子组成,其宽度为100-200 nm、长度达1.5 um、厚度约为30 nm;Cd(OH)2为六方晶系结构;CdO纳米带由更小的CdO纳米粒子组成,CdO为面心立方晶型。本文还初步探讨了Cd(OH)2纳米带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OH)2 CDO 纳米带 配位-均匀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聚醚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交流阻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云普 刘汉功 +3 位作者 杨超 刘汉士 魏玉丽 高祥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7-49,55,共4页
合成了1种线性聚醚聚氨酯,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加入O/Li=16(摩尔比)的锂盐,分别掺入纳米SiO2、纳米TiO2制备了两类复合聚合物固体电解质(CSPE)。在室温下,纳米SiO2复合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最大,达到6.40×10-6S/cm。通过红外... 合成了1种线性聚醚聚氨酯,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加入O/Li=16(摩尔比)的锂盐,分别掺入纳米SiO2、纳米TiO2制备了两类复合聚合物固体电解质(CSPE)。在室温下,纳米SiO2复合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最大,达到6.40×10-6S/cm。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及交流阻抗等手段研究了电解质本体,以及掺入无机氧化物粒子之后其质量分数与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SiO2质量分数达到15%,纳米TiO2质量分数达到25%时,离子电导率最大。在室温下,加入纳米SiO2比加入纳米TiO2的离子电导率要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差距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交流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和CTAB对聚糠醇膜形貌的影响
19
作者 苏碧桃 慕红梅 +2 位作者 左显维 王克 佟永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17,共3页
本文采用静态界面聚合法,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聚糠醇(PFA)膜,用SEM、TEM及TG-DTA等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催化剂酸的种类及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可得到不同形貌的聚糠醇膜。该法具有合成条件温和、易于控... 本文采用静态界面聚合法,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聚糠醇(PFA)膜,用SEM、TEM及TG-DTA等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催化剂酸的种类及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可得到不同形貌的聚糠醇膜。该法具有合成条件温和、易于控制、能一步合成大量不同形貌的聚糠醇膜等众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界面聚合 聚糠醇 表面活性剂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5,5’-四甲基联苯-4,4’-二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20
作者 张鹏云 李攀 +4 位作者 陈卫东 杨文龙 张有明 刘志铭 魏太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55,89,共4页
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4,4’-二丙烯酸酯,探讨了原料配比、缚酸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n(TMBP)∶n(丙烯酰氯)∶n(三乙胺)=1... 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4,4’-二丙烯酸酯,探讨了原料配比、缚酸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n(TMBP)∶n(丙烯酰氯)∶n(三乙胺)=1∶3.0∶3.0,先在0℃下反应1h,然后在室温下反应8h,经后处理得到了无色针状晶体,为目标产物,收率为77.1%。并用红外和核磁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5 5’-四甲基联苯二酚 3 3’ 5 5’-四甲基联苯-4 4’-二丙烯酸酯 丙烯酰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