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3 位作者 魏阿沙 张延华 伊力塔 陈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83-287,共5页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格局的长白山北部森林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健铭 张天汉 +4 位作者 于琳倩 董芳宇 李景文 李俊清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北部景观格局特征,并以此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构建长白山地区整体森林保护格局的依据。基于泉阳和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林相图,利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龄... 本研究旨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北部景观格局特征,并以此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构建长白山地区整体森林保护格局的依据。基于泉阳和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林相图,利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龄组的角度,分析了景观构成要素和森林保护现状,在景观水平和斑块水平上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指数特征。结果表明:有林地主导着土地利用类型,森林景观优势明显,研究区整体景观存在破碎化,优势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森林景观中各优势树种和龄组景观的优势度较弱,景观连通性较差,树种与林龄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更为严重;幼龄林是破碎化最严重的龄组。人为活动对优势树种和林龄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人为干扰是景观破碎化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该区应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引导作物栽培合理开展,改善景观破碎化现状并建立有效的生态廊道,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景观格局 破碎化 优势树种 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辽宁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雪军 黄国胜 +2 位作者 孙玉军 付晓 韩爱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57-4764,共8页
利用辽宁省第3次(1984—1988年)至第6次(1999~2003年)4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按优势树种(组)建立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测算辽宁省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同时,通过植物分子式的方法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量参数,进而对辽宁省... 利用辽宁省第3次(1984—1988年)至第6次(1999~2003年)4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按优势树种(组)建立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测算辽宁省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同时,通过植物分子式的方法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量参数,进而对辽宁省的森林植被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84~2000年,辽宁省森林碳储量从1984年的51.82Tg C增加到2000年的70.30Tg C,年均增长1.16Tg C,森林的碳汇作用显著,尤其是在1990~1995年间的碳汇作用最强。在研究时段内,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0.61Mg C/hm^2,并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低于全国平均值,这与目前辽宁省的林龄结构幼、中龄林所占比重很大有关。随着林龄结构的改善,森林成熟度不断增加,碳储量和碳密度会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德 牛树奎 +3 位作者 龙先华 许格希 王叁 陈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4,共8页
【目的】研究四川省近30年森林火灾重灾区火灾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划分为重度火灾、中度火灾和轻度火灾3个火灾区域;基于1979-2008年的森林火灾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相... 【目的】研究四川省近30年森林火灾重灾区火灾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划分为重度火灾、中度火灾和轻度火灾3个火灾区域;基于1979-2008年的森林火灾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探讨重灾区火灾发生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四川的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凉山州、攀枝花市和甘孜州,其年均火灾面积分别为2 866.99,1 141.84和1 129.00hm2,发生火灾次数占到全省的61.6%,火灾面积占到全省的92.4%;在火灾重灾区,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与林火的发生呈显著相关;各个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都有各自的主导气象因子,并且随时间的发展随机变化,在某些年份火灾的发生可能是某些极端气候所导致。【结论】四川省森林火灾的发生总体上随时间推移呈现下降的趋势,重灾区森林火灾与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呈显著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次数 火灾面积 相关性 气象因子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碳储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志勇 王襄平 +3 位作者 郑景明 刘晓东 李俊清 宋孟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在小尺度范围内计算森林群落碳储量的可行性,确定影响林分碳储量的群落结构参数。【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蓄... 【目的】探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在小尺度范围内计算森林群落碳储量的可行性,确定影响林分碳储量的群落结构参数。【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蓄积量,然后分别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估算2种林分的碳储量。【结果】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的人工针叶林、次生阔叶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48.78和169.98m3/hm2、106.82和120.30m3/hm2,以这2种蓄积量结果为基础,采用3种碳计量方法求得针叶林的平均碳储量分别为71.58和80.50t/hm2,阔叶林为49.74和55.19t/hm2;在针叶林的碳储量估算结果中,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和生物量清单法显著高于材积源生物量法,三者间的变异系数达14.81%(材积表法)~16.68%(形数法);在阔叶林的碳储量估算结果中,3种方法间虽没有显著差异,但变异系数也达到5.65%(材积表法)~6.40%(形数法)。【结论】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材积源生物量法和生物量清单法可用于小尺度范围内森林群落碳储量的估算,其估算结果不受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影响,树高、胸径和基盖度是影响林分碳储量估算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蓄积量 碳储量 碳计量方法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桓 韩海荣 +2 位作者 康峰峰 刘利 伊力塔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 森林健康 指标体系 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勇 宋廷茂 +1 位作者 翟明普 李国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森林培育学需要加强系统科学的指导。这不仅是因为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对其规律的认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林业行业外还涉及经济、土地资... 森林培育学需要加强系统科学的指导。这不仅是因为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对其规律的认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林业行业外还涉及经济、土地资源、农业、水利、畜牧、环保、旅游等诸多方面,要搞好这一系统工程十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人工造林实践表明,缺乏系统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不仅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同时还会限制森林培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以森林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并要处理与多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森林培育学有必要广泛吸收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丰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志杰 伊力塔 +1 位作者 韩海荣 袁位高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8-374,共7页
森林承载力评价是林业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可持续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前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浙江省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2005年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浙江省的森林... 森林承载力评价是林业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可持续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前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浙江省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2005年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浙江省的森林属于超载(森林承载指数IFC为1.003),即森林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在实施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从2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均可得出,未来浙江省林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力和生物量都较小的针叶林和灌木林逐渐被生产力和生物量大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森林承载指数 评价 可持续发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被引量:6
9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1 位作者 伊力塔 程小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3-727,共5页
以1990年TM,1999年ETM和2004年SPOT5等3期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等多种指标,对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全面分析... 以1990年TM,1999年ETM和2004年SPOT5等3期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等多种指标,对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的景观总体的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持续增加,表明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的多样性有所下降,均匀度指数也处于低水平,说明景观中的优势类型逐渐加强其优势地位。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景观破碎化现象,建议调整经营措施,控制人为干扰,延长采伐周期,增加林分郁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梦君 李俊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48-5855,共8页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1976年该地区发生了震级为7.2和6.7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给该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地震遗迹的植被调查,研究了地震后不同干扰强度下,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1976年该地区发生了震级为7.2和6.7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给该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地震遗迹的植被调查,研究了地震后不同干扰强度下,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受地震干扰较严重的群落(群落E1)缺失乔木层,在灌木和草本层中主要由阳性先锋物种幼树、幼苗及部分灌木和草本组成;干扰较轻的群落(群落E2)乔木层物种组成与未受破坏的对照原始林(群落F)相似,但还包含部分先锋物种,而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组成上与群落F没有明显差异;群落E1中植物的科、属及种的丰富度显著低于群落E2和群落F,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种群落类型间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差异是由不同的地震干扰强度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干扰 恢复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态度和脆弱性理论的居民森林意识调查分析——以北京百花山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利 韩海荣 +1 位作者 张丽谦 张彬彬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9-223,240,共6页
为了探讨山地社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减少因人林冲突导致的森林脆弱性,促进社区居民与森林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百花山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并设计山地森林态度调查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 为了探讨山地社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减少因人林冲突导致的森林脆弱性,促进社区居民与森林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百花山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并设计山地森林态度调查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山地森林态度感知差异明显,社区居民山地森林意识认知程度较强、行为倾向明显,但森林行为偏弱,存在"知强行弱"、"知行脱节"和"政府依赖"等现象,提高教育水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森林有机结合起来将能有效地降低森林潜在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人林关系 社区感知 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东部不同种源沙松冷杉种子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腰政懋 徐程扬 +1 位作者 柴源 潘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对辽宁省东部地区7个种源沙松冷杉(Abies hollophylla)种子在表型性状、萌发特性和营养成分等3类品质指标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沙松冷杉种子的长度、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 对辽宁省东部地区7个种源沙松冷杉(Abies hollophylla)种子在表型性状、萌发特性和营养成分等3类品质指标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沙松冷杉种子的长度、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宽度、厚度、长宽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种子的长度与萌发特性(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品质指标对种子品质的影响最大;种子的体积和萌发特性显著相关(P<0.05);种子的形态和萌发特性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纬度变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松冷杉 种源 种子品质 表型性状 萌发特性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1 位作者 刘宏文 李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6-121,共6页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景观占总面积的50.35%,结构紧实,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阔叶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GIS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亦秋 冯仲科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1974-2007年山东省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为时间数据序列,建立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用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1974-2007年山东省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为时间数据序列,建立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用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等级检验,求得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后验差检验值分别为0.15,0.23和0.14,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均为1,预测精度等级为一级好,预测的结果可以作为制订山东省未来林业发展计划的依据,为建立"数字林业"等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26.78%,还达不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生态省建设阶段性目标。因此,山东省应加快森林资源发展,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分质量,避免造成森林资源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资源 非等间距序列 灰色模型预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墨江县森林对虫害和干旱干扰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雪佳 沈欣悦 +1 位作者 沈亲 黄华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3,共7页
在多年连续干旱下,云南省森林植被遭受到了缺水和虫害的双重威胁。为明晰在干旱和虫害干扰下植被的状态及其变化,以墨江县为例,基于2006—2015年间MODIS的EVI产品数据、气象数据和虫害信息,开展了植被指数对气象数据和虫害信息的敏感性... 在多年连续干旱下,云南省森林植被遭受到了缺水和虫害的双重威胁。为明晰在干旱和虫害干扰下植被的状态及其变化,以墨江县为例,基于2006—2015年间MODIS的EVI产品数据、气象数据和虫害信息,开展了植被指数对气象数据和虫害信息的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个新的低谷深度指数DEVI和一个考虑滞后性的EVI预测模型。研究表明:(1)EVI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间尺度效应和滞后性。在月尺度上,EVI与同期降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滞后性分析发现,植被对气候因子响应存在明显滞后效应,对温度和降雨量响应的滞后期分别为2个月和1个月,且植被对温度的滞后响应高于对降雨的滞后响应。考虑降雨量和温度的滞后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下个月的EVI(r=0.84)。(2)虫害和干旱干扰会降低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敏感性。(3)DEVI指数在虫害年份(0.045±0.014)显著高于非虫害年(-0.003±0.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虫害 增强型植被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信息查询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国 杨华 +1 位作者 邓华锋 孟冬梅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3期266-270,共5页
介绍了ArcGIS Server的基本知识和体系结构,阐述了ArcGIS Server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分布式环境下服务器端的配置和管理方法,针对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的Web应用相关问题,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对ArcGIS Server框架(ADF)进行了深入研究,使... 介绍了ArcGIS Server的基本知识和体系结构,阐述了ArcGIS Server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分布式环境下服务器端的配置和管理方法,针对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的Web应用相关问题,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对ArcGIS Server框架(ADF)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NET ADF,并结合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资源,开发了一个高保护价值森林资源信息查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ERVER WEBGIS 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信息查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关系
17
作者 于晓文 康峰峰 +4 位作者 韩海荣 宋小帅 赵金龙 高晶 赵伟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4,322,共6页
利用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在ArcGIS软件和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网格样方的采样方法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利用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在ArcGIS软件和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的支持下,采用网格样方的采样方法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景观总体表现为人工林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天然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与CCA排序图上的分布一致。Monte Carlo检验结果表明海拔、坡度是影响森林景观格局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2)在保护区内,坡向、郁闭度和土壤厚度对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极为有限,海拔是控制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度,二者间接控制水、热条件,影响林分树种的分布,进而影响森林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植被格局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7-2018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17
18
作者 高帆 彭祚登 徐鹏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4期181-188,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受森林资源动态消长的影响,简便有效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可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和生态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耦合第七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全国各省份森林面积、蓄积和同时期森林生态服务功...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受森林资源动态消长的影响,简便有效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可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和生态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耦合第七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全国各省份森林面积、蓄积和同时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价值量的监测数据,构建最优评估模型,预评估不同清查时期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反映森林资源特征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协同关系的最优评估模型为y=aS+bV+c。(2)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第五次清查期间,各项指标增长率波动较大,介于40.50%—139.26%;价值量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各项占总价值量比重的波动较小,其中涵养水源所占比重最大,介于40.30%—40.79%,再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23.76%—32.27%,剩余各项依次为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和积累营养物质。(3)第九次清查期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达3564.17×10^(8)元·a^(–1),相当于该省当年GDP的24.07%。通过评估得到贵州省森林提供生态服务的潜力较大,尤其体现在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物质量 价值量 评估模型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市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佳 李俊清 丛日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53-8654,共2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酒泉市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探讨了该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即要加快水利项目的建设,建立节水、高效、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引导,同时要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 为了更好地保护酒泉市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探讨了该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即要加快水利项目的建设,建立节水、高效、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引导,同时要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确保该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 野生动植物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斌 李青 +1 位作者 薛晓辉 刘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2-1341,共10页
【目的】研究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旨在为研究区内森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设置16块20 m×30 m的... 【目的】研究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旨在为研究区内森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设置16块20 m×30 m的样地,在每个样地中沿对角线分别设置5块2 m×2 m的灌木样方和5块1 m×1 m的草本样方,从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34科62属74种,其中乔木14种、灌木23种、草本37种。群落分层明显,乔木层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槲栎、滇杨、云贵鹅耳枥等,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取决于群落类型及其所处的生境。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垂直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径级结构呈偏倒"J"型、冠幅结构呈倒"J"型,表明群落结构稳定、生长状况良好。群落中重要值>5的6个物种在垂直结构、径级结构和冠幅结构方面差异显著。群落内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结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滇东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顶点区域,森林群落物种较少,多样性较低,但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杉木群落大径级植株较多,属于衰退型群落,将逐渐走向衰退;云贵鹅耳枥群落径级结构缺失严重,特别是大径级植株,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群落的保护和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外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