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本油料植物无患子SSR特征分析及SSR-PCR反应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宵 蒋丽娟 +7 位作者 李昌珠 陈韵竹 李培旺 熊宇晴 张路红 盛克寨 杨艳 陈景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片转录组共有Unigene条数目为52460条,其中含有SSR的Unigene有7014条,共检索到8654个SSR。经统计,SSR丰富度从二至六核苷酸依次减少,依次有4327、2669、634、208、161个。SSR长度范围在12~250 bp之间,长度小于等于15 bp的有3619个,均为二和三核苷酸;长度大于15 bp的有5035个,以二、三核苷酸居多。所有SSR共有435种不同重复单元。SSR不同类型重复基元频次分布在4~30次之间,主要分布在4~10频次,共有7090个SSR位点,占总频次的89.65%。SSR位点靶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无患子叶片转录组Unigene可分为3大类别51个小组;KEGG功能注释显示5大类别中,代谢通路占比最高为65.18%。通过对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构建与优化,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最佳组合为:循环次数37次、退火温度60℃、引物量2.0μL、DNA模板浓度为40 ng/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 EST-SSR 功能注释 PCR反应体系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油脂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廖阳 李昌珠 +2 位作者 于凌一丹 黄国文 闫荣玲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160,共10页
植物油脂作为重要的油脂类型,在食品、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植物油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油菜、花生等传统草本植物油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木本植物油料油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 植物油脂作为重要的油脂类型,在食品、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植物油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油菜、花生等传统草本植物油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木本植物油料油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木本油料作物种类与分布区域、木本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品质、新木本油料作物资源挖掘、木本油料作物遗传基因发掘与调控、木本油脂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木本油脂资源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脂 地域分布 油脂成分 综合品质 基因调控 产业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木本油料树种光皮树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廖阳 李昌珠 +2 位作者 尹业师 闫荣玲 刘思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8-956,共9页
光皮树是我国重要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其深度开发对我国油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光皮树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显著推进了光皮树生长发育、遗传背景、油脂合成与调控、油脂提取与分析、油脂工业转化等的... 光皮树是我国重要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其深度开发对我国油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光皮树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显著推进了光皮树生长发育、遗传背景、油脂合成与调控、油脂提取与分析、油脂工业转化等的研究进程。本文从农艺性状、组织结构、生理生化、分子遗传、果实发育、内含物累积、油脂提取、油脂成分、油脂应用等方面对我国光皮树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脂 光皮树 组织解剖 农艺性状 基因表达 生物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梾木油的水解工艺优化与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匡曾敏 张喻 +5 位作者 李昌珠 肖静晶 肖志红 李培旺 聂素丽 晁燕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旨在为酶催化光皮梾木油水解制备脂肪酸提供参考,以光皮梾木油为底物,分别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Lipozyme TLIM、Novozym 435和游离脂肪酶F1为催化剂,考察脂肪酶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水量、酶添加量对光皮梾木油水解率... 旨在为酶催化光皮梾木油水解制备脂肪酸提供参考,以光皮梾木油为底物,分别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Lipozyme TLIM、Novozym 435和游离脂肪酶F1为催化剂,考察脂肪酶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水量、酶添加量对光皮梾木油水解率的影响,并进行水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酶催化光皮梾木油水解最优条件为加水量(以水油底物质量计)60%、Lipozyme RMIM添加量(以水油底物质量计)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光皮梾木油水解率可达到98.08%;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以Lipozyme RMIM作为催化剂在最优条件下对光皮梾木油进行水解时,米氏常数(Km)为0.1084 mL/g,最大反应速率(νm)为0.3814 mg/(g·mL·h)。综上,脂肪酶Lipozyme RMIM可以高效催化光皮梾木油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梾木油 脂肪酶 脂肪酸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HSP7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占军 汪虹妍 +5 位作者 杨妍萍 叶青芳 王淑雯 王朝霞 张翼 张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6,共11页
为探究油桐HSP70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关系,本研究对HSP7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分析,包括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染色体定位。同时分析了HSP70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油桐HSP70基... 为探究油桐HSP70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关系,本研究对HSP7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分析,包括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染色体定位。同时分析了HSP70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油桐HSP70基因家族包含24个家族成员,24个HSP70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4.57~8.70,且大部分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SP70家族成员分为5个聚类,油桐与毛果杨亲缘关系较近。24个VfHSP70蛋白氨基酸序列都包含HSP70保守结构域。22条HSP70基因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分析不同时空的VfHSP70基因的表达量发现,VfHSP70-5在开花前30 d、开花前25 d、开花前10 d的花蕾中表达量均较高。VfHSP70-4在油桐根、茎、叶和种子中均有较高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VfHSP70基因可能在调控油桐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HSP70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栀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艳 陈韵竹 +4 位作者 李培旺 吉悦娜 覃晓莉 李力 陈景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为探索栀子幼苗最佳施肥配比,培育栀子良种壮苗,以1年生栀子幼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肥配比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栀子幼苗的苗高、地径、平均叶面积、苗木生物量、根系等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为探索栀子幼苗最佳施肥配比,培育栀子良种壮苗,以1年生栀子幼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肥配比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栀子幼苗的苗高、地径、平均叶面积、苗木生物量、根系等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栀子幼苗生长,但不同施肥配比对栀子幼苗各生长指标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T3和T5能较好地促进栀子幼苗苗高和地径的增长,其苗高增长量均达到39.0 cm以上,地径增长量也均高于3.6 mm;T4施肥处理的栀子叶面积增长量最大,可达38.08 cm^(2),比对照组增加202.22%;T7施肥处理的总根长、侧根数、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在所有施肥处理当中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5.50%、139.29%、57.85%、71.30%、51.28%、132.11%和103.14%。利用隶属函数对栀子幼苗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知,栀子幼苗最佳的施肥处理为T7,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3.0、0.8、1.2 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配方施肥 幼苗 生长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WOX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占军 李玲丽 +7 位作者 张萌 何咏欣 刘新沂 周子寒 杨妍萍 欧祖兰 张翼 张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为探索WOX转录因子在油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油桐WOX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为研究WOX基因家族调控油桐生长发育提供基础资料及参考。经鉴定油桐WOX基因家族共有10个成员,分布在6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该家族成员... 为探索WOX转录因子在油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油桐WOX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为研究WOX基因家族调控油桐生长发育提供基础资料及参考。经鉴定油桐WOX基因家族共有10个成员,分布在6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该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有差异。结果表明,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将油桐WOX基因家族成员分为3个组,其中油桐与大戟科中的小桐子亲缘关系较近。该家族成员的保守结构域Homeobox包含2个保守基序,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VfWOX10和VfWOX13在根、茎、叶、种子及花中均表达,说明它们在油桐整个发育过程中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VfWUS在开花前10 d的雄花中表达量最高,由此推测VfWUS在雄花发育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WOX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占军 李静静 +3 位作者 周子寒 孙婉 王毅 张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2,共9页
植物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是重要的调控激素之一。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生长素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地与生长素应答元件结合,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本研... 植物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是重要的调控激素之一。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生长素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地与生长素应答元件结合,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7个油桐ARF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并且各基因间无片段重复现象。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ARF蛋白长度为587~1 119 aa,均为酸性蛋白质,不稳定系数>40,为不稳定蛋白质,亲水性指数<0,为亲水性蛋白质。根据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将油桐ARF蛋白家族分为4个亚族,与拟南芥的亚族划分一致。每个成员都具有典型的B3型结构域和Auxin_resp中间结构域。分析ARF基因表达特征发现,ARF基因的表达在油桐不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油桐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A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全基因组中RVE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王占军 许聪聪 +5 位作者 余瑾 王爱琴 焦春燕 徐忠东 张翼 张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一种极具经济开发价值的木本油料落叶树种。RVE转录因子的功能与植物生物钟的控制有关,其在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冷胁迫。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油桐全基因组中RVE同源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深...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一种极具经济开发价值的木本油料落叶树种。RVE转录因子的功能与植物生物钟的控制有关,其在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冷胁迫。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油桐全基因组中RVE同源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共鉴定出5个油桐RVE同源基因家族成员,并将其分别命名为Vf RVE1、Vf RVE3、Vf RVE6、Vf RVE7和Vf RVE8,这5个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均为定位于细胞核内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经过对其保守基序分析,结果发现Motif1、Motif3和Motif5很可能是油桐RVE同源基因家族的特征结构域。RVE基因在油桐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之间是高度同源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Vf RVE3在花和种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f RVE7与油桐营养组织的发育,Vf RVE1、Vf RVE3和Vf RVE8与两性花的发育,Vf RVE6与种子晚期发育可能有密切联系。本研究揭示了油桐RVE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为探究油桐RVE基因家族的功能与后续油桐低温适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RV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用植物种子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阳 闫荣玲 +1 位作者 黄国文 李昌珠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34,共13页
药用植物种子含有的脂肪酸及各类活性成分赋予其种子油独特开发优势。文章从我国已被提取获得种子油的药用植物概况,及药用植物种子油提取方法、脂肪酸组成及其随种子成熟过程的动态变化、微量营养成分、生物学活性、常见用途等多方面,... 药用植物种子含有的脂肪酸及各类活性成分赋予其种子油独特开发优势。文章从我国已被提取获得种子油的药用植物概况,及药用植物种子油提取方法、脂肪酸组成及其随种子成熟过程的动态变化、微量营养成分、生物学活性、常见用途等多方面,对我国药用植物种子油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药用植物种子油的基础研究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生物学活性 提取工艺 脂肪酸组成 微量营养 种子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炳洁 刘汝宽 +2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易有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6,31,共6页
详细介绍了木质素功能化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法、界面聚合/交联法、机械法、生物酶解法等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木质素与淀粉、壳聚糖、果胶、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的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展望了木质素纳米复合薄... 详细介绍了木质素功能化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法、界面聚合/交联法、机械法、生物酶解法等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木质素与淀粉、壳聚糖、果胶、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的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展望了木质素纳米复合薄膜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纳米粒子 制备方法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涂覆对多聚磷酸铵改性杉木阻燃性能与抗流失性的影响
12
作者 范友华 康地 +2 位作者 李志高 周向东 袁利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2,共8页
为提高杉木的阻燃性,探讨多聚磷酸铵处理木材对其燃烧性能和抗流失性的影响,获得阻燃处理对杉木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杉木为研究对象,以多聚磷酸铵为阻燃剂,通过满细胞法对杉木进行阻燃处理,再在杉木样品表面涂覆桐油,分别对未处理材和... 为提高杉木的阻燃性,探讨多聚磷酸铵处理木材对其燃烧性能和抗流失性的影响,获得阻燃处理对杉木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杉木为研究对象,以多聚磷酸铵为阻燃剂,通过满细胞法对杉木进行阻燃处理,再在杉木样品表面涂覆桐油,分别对未处理材和阻燃处理材的形貌、热解行为、阻燃性能及阻燃剂的抗流失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杉木试件的极限氧指数为20.2%,经质量分数为5%的多聚磷酸铵处理后的杉木极限氧指数为34.5%,燃烧性能分级达到B1级要求。涂覆桐油对木材的阻燃性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极限氧指数下降到29.3%,燃烧性能分级为B2级。锥形量热仪(CONE)结果表明,较之素材,阻燃样品整个测试过程处于阴燃状态,HRR曲线为一直线,且PHRR下降了85.36%,THR和SPR与HRR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TSP也显著降低。TG-DSC结果表明,涂覆桐油的阻燃处理样品在800℃的失重率仅为素材的74.18%,残炭量由15.75%上升到37.95%。涂覆桐油可提高APP的抗流失性,但对木材的力学性能未产生明显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处理木材对延缓其在火灾中燃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现理论指导综合性功能改良、木材生产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铵 桐油 杉木 阻燃性能 抗流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体系的能源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阮敏 孙宇桐 +8 位作者 黄忠良 李辉 张轩 吴希锴 赵成 姚世蓉 张拴保 张巍 黄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03-1516,共14页
在污泥的厌氧消化中,降低过程能耗与提高甲烷产量是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碳中和”的主要思路之一。热、化学、机械预处理是打破厌氧消化限速水解的有效手段,主要着眼于甲烷增产以形成更多的“碳补偿”。但从热力学角度,预处理是通过消耗... 在污泥的厌氧消化中,降低过程能耗与提高甲烷产量是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碳中和”的主要思路之一。热、化学、机械预处理是打破厌氧消化限速水解的有效手段,主要着眼于甲烷增产以形成更多的“碳补偿”。但从热力学角度,预处理是通过消耗电能、热能、化学能使有机物大量溶解,从而获得更多生物质能的过程,其本身作为一种能量输入形式增加了厌氧消化的能耗。以往的研究通常以污泥液相中有机物溶出、固相中有机物去除以及甲烷产量作为厌氧消化性能的评价指标,难以客观评估各类厌氧消化预处理的实际效益。本文从能源转换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各类污泥预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对厌氧消化的抑制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典型的热预处理、碱预处理、超声预处理及其联合处理分别在甲烷产量、净能量和净利润等指标上的研究结果,并在污泥厌氧消化效率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上述预处理方法在能源和经济层面的可行性,为预处理方法和预处理条件的选择提供多维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能量 净利润 厌氧消化预处理 抑制因子 能源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同步萃取茶油和皂素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汝宽 田莞尔 +2 位作者 易有金 肖志红 李昌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筛选最优“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体系制备条件,以乳化效率为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各单因素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体系形成能力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K m值>S/O值,并且温度和S/O值对乳... 为筛选最优“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体系制备条件,以乳化效率为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各单因素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体系形成能力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K m值>S/O值,并且温度和S/O值对乳化效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优化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为76.40℃,1/K m值为161.79,S/O值为8.61∶1,响应面优化提高了微乳形成能力,其结果与模型预测吻合度高,这为同步提取茶籽榨饼中的油、皂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压榨茶籽饼(油质量分数为10.7%,皂素质量分数为17.4%)为原料,在最优条件下,用含水量为23.43%的正丁醇溶液进行微乳化萃取,得到茶油提取率为(93.61±1.67)%,茶皂素提取率为(56.28±1.21)%,该萃取方法显示出较优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响应面法 茶籽饼 同步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树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吉悦娜 夏栗 +6 位作者 曾霞 张路红 陈韵竹 杨艳 李培旺 李党训 陈景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74-82,共9页
本研究采用F1代群体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技术,构建了光皮树亲本的遗传图谱。统计结果显示,SNP基因分型共57089个,校正后为57071个,基因型为hk×hk、nn×np和lm×ll。过滤与筛选后统计占比,hk×hk为28.59%,nn×n... 本研究采用F1代群体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技术,构建了光皮树亲本的遗传图谱。统计结果显示,SNP基因分型共57089个,校正后为57071个,基因型为hk×hk、nn×np和lm×ll。过滤与筛选后统计占比,hk×hk为28.59%,nn×np为14.52%,lm×ll为12.92%。通过对F1代进行连锁遗传图谱标记,9个连锁群综合遗传距离从93.26到241.02 cM不等,综合覆盖图距为1260.94 cM,平均每个连锁群1091个标记,标记数最大的连锁群是Lg1,标记数为1744个;标记数最小的连锁群是Lg9,只有579个。通过对SNP标记数、标记距离和覆盖图距3个参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SNP标记数与覆盖图距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07。本研究构建了光皮树高密度遗传图谱,为其农艺性状定位与基因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图谱 光皮树 遗传多样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粕蛋白降解菌LYT-1鉴定、促生长和拮抗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培旺 李昌珠 +3 位作者 赵梦瑞 张爱华 黎继烈 曹慧芳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大分子蛋白质菌株,对其促生长及拮抗特性进行研究,为生产富含氨基酸的多功能生物菌肥提供生物资源。菌株LYT-1从发酵油桐粕中分离所得,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表征及16S rRNA分析对其进行系统鉴定,从蛋白... 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大分子蛋白质菌株,对其促生长及拮抗特性进行研究,为生产富含氨基酸的多功能生物菌肥提供生物资源。菌株LYT-1从发酵油桐粕中分离所得,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表征及16S rRNA分析对其进行系统鉴定,从蛋白质降解、产吲哚乙酸(IAA)、产氨和解磷等方面对其促生长特性进行评价,利用油茶炭疽病菌、亚麻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亚麻炭疽病菌等5种病原菌检测其拮抗病原菌能力。结果表明:菌株LYT-1为具有高效降解蛋白质和解磷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其对黄瓜枯萎病菌和亚麻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6 mm和18.6 mm。菌株LYT-1具有高效降解蛋白质、促生长和拮抗病原菌等特性,可用于富含蛋白质油料饼粕的高值化利用和其他植物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饼粕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长 拮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碱赤泥催化剂制备及对秸秆催化热解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轩 王丽红 +4 位作者 柏雪源 易维明 李永军 李志合 张安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23-4732,共10页
赤泥含有具有催化作用的元素,同时含有一定的孔,可用作催化剂。赤泥的强碱性导致催化剂表面烧结、酸性不足等问题。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交换钠及焙烧制备了脱碱赤泥催化剂,赤泥的脱碱率达到96%。表征发现脱碱赤泥结构更稳定,硅铝酸盐聚合... 赤泥含有具有催化作用的元素,同时含有一定的孔,可用作催化剂。赤泥的强碱性导致催化剂表面烧结、酸性不足等问题。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交换钠及焙烧制备了脱碱赤泥催化剂,赤泥的脱碱率达到96%。表征发现脱碱赤泥结构更稳定,硅铝酸盐聚合度降低,Al、Fe、Ti等具有催化作用的元素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增加、中强酸酸性位点增多等。用于催化秸秆热解,产物生物油中醛类、酚类、呋喃类变化明显,其中2,3-二氢呋喃含量增加了15.9倍。脱碱赤泥对生物油的产率影响较小,不可冷凝气体、生物炭产率变化明显。推断与脱碱赤泥促进了脱羟和脱羰基反应、葡萄糖脱水重排,强化了脱甲基和脱甲氧基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催化剂 赤泥 脱碱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饼粕中活性成分对果蔬保鲜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承瑞 刘思思 +3 位作者 易有金 李昌珠 肖志红 刘汝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果蔬采后储藏保鲜过程中极易招致微生物侵染而引起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其货架期与质量安全,因而开发安全、高效、低副作用的天然植物源防腐剂成为研究的趋势。作为油茶籽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油茶籽饼粕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蛋白多肽类、... 果蔬采后储藏保鲜过程中极易招致微生物侵染而引起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其货架期与质量安全,因而开发安全、高效、低副作用的天然植物源防腐剂成为研究的趋势。作为油茶籽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油茶籽饼粕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蛋白多肽类、多糖类、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防腐作用。介绍了油茶籽饼粕的抑菌活性成分及其在果蔬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油茶籽饼粕活性成分在果蔬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粕 活性成分 抑菌活性 果蔬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栀子油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秋霞 梁文斌 +4 位作者 杨艳 汤玉喜 唐洁 黎蕾 黄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27,共6页
为促进栀子的开发利用,以栀子成熟果实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种类、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对栀子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对各种酶提取的栀子油... 为促进栀子的开发利用,以栀子成熟果实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种类、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对栀子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对各种酶提取的栀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7%、液料比3∶1、酶解pH 7、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栀子油得率为7.27%,与空白组(3.34%)相比提高了117.66%;栀子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超过5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左右。不同酶提取栀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实 栀子油 水酶法 均匀设计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皂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承瑞 刘思思 +3 位作者 易有金 李昌珠 肖志红 刘汝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为研究不同来源皂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开发皂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三种不同来源(皂角壳、绿茶、油茶籽)皂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来源皂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开发皂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三种不同来源(皂角壳、绿茶、油茶籽)皂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皂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四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皂角壳来源皂素的抑菌效果最佳,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于两种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4 mg/mL,MBC分别为16 mg/mL和8 mg/mL;对两种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4 mg/mL和8 mg/mL,MBC分别为8 mg/mL和16 mg/mL。该结果可为皂素应用于新型、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素 抑菌 食源性致病菌 油茶皂素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