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南部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32
1
作者 安盼盼 明博 +4 位作者 董朋飞 张秒 黄大召 赵亚丽 李潮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针对近年来黄淮南部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变化,2015—2016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以该区主推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探讨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年际间、播期间气候因... 针对近年来黄淮南部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变化,2015—2016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以该区主推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探讨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年际间、播期间气候因子的差异,玉米产量差异显著,大体表现为春播产量高于夏播,且夏播产量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显著降低。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苗期日均温逐渐升高,粒期日均温逐渐降低,有效积温减少,生育期缩短。试验设定密度下,百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大于穗粒数,而影响百粒重和穗粒数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粒期有效积温。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苗期气温日较差(r=0.696*)和日均温(r=-0.638*)、粒期有效积温(r=0.822**)和日均温(r=0.723**)、生育期有效积温(r=0.843**)。因此,生产上,春播玉米播期由传统的4月15日左右推迟至5月1日左右,可减少花期阴雨和高温热害影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夏播玉米在麦收后抢时早播,不仅可争取更多积温,还可使玉米苗期处于较低日均温、粒期处于较高日均温的有利温度条件下,同时为推迟收获期和机械粒收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产量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下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和氮吸收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祎 汤继华 +3 位作者 付延磊 许恒 谭金芳 韩燕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2-956,共15页
【目的】玉米的根系形态与氮素吸收能力关系密切,利用单片段代换群体对玉米苗期根系形态相关性状和植株氮吸收量进行QTL定位,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控制玉米低氮下优异根系形态和氮吸收的主效QTL奠定基础。【方法】以氮效率差异显著... 【目的】玉米的根系形态与氮素吸收能力关系密切,利用单片段代换群体对玉米苗期根系形态相关性状和植株氮吸收量进行QTL定位,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控制玉米低氮下优异根系形态和氮吸收的主效QTL奠定基础。【方法】以氮效率差异显著的两亲本许178和综3构建的150个玉米单片段代换系(SSSL)群体作为研究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Ca(NO3)2作为氮源,设置高氮(4 mmol/L NO3–)和低氮(0.05 mmol/L NO3–)两个处理,培养20 d后分根、冠收获植株,测定生物量和氮含量。通过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获得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和根尖数等指标。根据代换系与亲本许178表型值的T-test结果,利用该群体SSR遗传连锁图谱,在P≤0.001条件下定位所调查性状的QTL。【结果】高氮条件下SSSL群体除了根直径与总根长和根尖数没有显著相关性以外,其它各性状之间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并且植株氮吸收量也与根系各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低氮条件下,除了根直径以外,植株氮吸收量与其他根系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地上部和根部氮累积量均与根表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在高氮条件下共检测到102个QTL位点,包括40个根形态相关QTL、34个植株生物量QTL和28个氮吸收量QTL;在低氮条件下共检测到85个QTL位点,包括47个根形态QTL、22个植株生物量QTL和16个氮吸收量QTL。所检测到的根形态相关QTL与生物量和氮积累量QTL成簇存在,同一QTL区间多同时检测到根形态QTL和氮吸收量QTL。高氮条件下,在代换系1428、1376、1282、1266和1473的代换区间上检测到高氮特异的QTL簇,同时包括多个根形态和氮吸收量QTL,贡献率从–43%到84%。低氮下,在代换系1419和1314的代换区间上同时检测到低氮特异的多个根形态和氮吸收量QTL,贡献率从–32%到55%。【结论】单片段代换系1419和1314所包含的代换片段bnlg182—bnlg2295和umc1013—umc2047检测到多个低氮特异的QTL,并且这两个区间在前人的研究中均有玉米氮效率相关QTL检测到,说明该区间包含有玉米根系形态和氮吸收量的主效QTL,在玉米氮高效吸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片段代换系 根系形态 QTL 低氮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化学催熟技术现状与玉米化学催熟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朋飞 王群 +2 位作者 苌建峰 赵亚丽 李潮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3,共6页
玉米籽粒田间机械直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黄淮海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偏高,并导致破碎率偏高是当前该区夏玉米田间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上为提高作物的机械收获质量和生产效益,常常使用化学催熟技术促进作物提前成熟,... 玉米籽粒田间机械直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黄淮海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偏高,并导致破碎率偏高是当前该区夏玉米田间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上为提高作物的机械收获质量和生产效益,常常使用化学催熟技术促进作物提前成熟,降低植株或籽粒含水率,以适应机械收获的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催熟剂及化学催熟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机械收获的影响,并对化学催熟在夏玉米上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催熟 玉米 产量与品质 机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丙酸对干旱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丹丹 杨贝贝 +4 位作者 龚璞 任永哲 辛泽毓 王志强 林同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0-1128,共9页
为了解外源丙酸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以豫农2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外源丙酸(拌种5mmol·L^(-1),喷施0.25mmol·L^(-1))对小麦氮代谢相关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干... 为了解外源丙酸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以豫农2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外源丙酸(拌种5mmol·L^(-1),喷施0.25mmol·L^(-1))对小麦氮代谢相关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升高,产量下降。外源丙酸处理可以使受干旱胁迫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GS活性、NR活性和产量均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丙酸处理可减轻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麦的氮代谢和产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丙酸 干旱胁迫 氮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和低氮条件下玉米穗位叶持绿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东亚 王祎 +3 位作者 汤继华 许恒 谭金芳 韩燕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目的】玉米叶片持绿性与籽粒产量、品质性状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对高氮和低氮条件下的玉米穗位叶持绿性状进行了QTL定位,旨在为持绿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相关主效QTL奠定基础。【方法】以氮效率差异显著的两... 【目的】玉米叶片持绿性与籽粒产量、品质性状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对高氮和低氮条件下的玉米穗位叶持绿性状进行了QTL定位,旨在为持绿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相关主效QTL奠定基础。【方法】以氮效率差异显著的两个亲本许178和综3构建的172个玉米单片段代换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高氮(N 240 kg/hm^2)和低氮(N 75 kg/hm^2)条件下,进行了两年大田试验。以吐丝后第10天穗位叶的SPAD值作为玉米持绿性的表型值,根据代换系与亲本许178表型值的T-test结果,利用该群体的SSR遗传图谱,在P <0.01条件下定位持绿性状的QTL。【结果】在基因组范围内,两个氮水平下共定位53个穗位叶持绿QTL (贡献率为–2.45%~–22.65%)。上述QTL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以第1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数量最多(14个),第7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数量最少(1个)。高氮条件下检测的QTL为29个,6个在两年试验条件下被重复检测,分别为qhnSG1d、qhnSG2a、qhnSG3a、qhnSG4a、qhnSG8b和qhnSG10c,其中qhnSG8b和qhnSG10c为高氮特异QTL,两年内QTL的贡献率分别为–4.47%、–9.17%、–9.46%和–5.05%;低氮条件下检测的QTL为16个,2个QTL在两年大田环境被重复检测,分别为qlnSG1f和qlnSG2b。其中qlnSG1f为低氮特异QTL,两年内QTL贡献率分别为–9.70%和–10.85%。【结论】通过对玉米穗位叶持绿性状分析,将高氮特异持绿染色体片段定位到umc1077~umc2350区段内,低氮特异染色体片段定位到umc1013~umc2047区段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片段代换系 氮水平 持绿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精制液浸种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泽平 王祎 +4 位作者 朱学强 李芳 李青松 杨艳霞 韩燕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45-1051,共7页
通过膜分离技术把以稻壳为原料的粗木醋液分离成木醋精制液,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氮肥减施20%和40%条下木醋精制液浸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氮肥减施增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施氮肥(0%N)... 通过膜分离技术把以稻壳为原料的粗木醋液分离成木醋精制液,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氮肥减施20%和40%条下木醋精制液浸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氮肥减施增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施氮肥(0%N)和减氮20%(80%N)处理均显著降低玉米植株生物量和子粒产量,但是80%N配合木醋精制液浸种处理(80%N+M)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100%N)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减施40%时,即使木醋精制液浸种处理也会造成产量显著降低。在大喇叭口期,80%N+M处理下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显著高于100%N处理,而在灌浆期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80%N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氮转运率以及氮转运对子粒氮的贡献率,但是80%N+M处理与100%N无显著差异。此外,吐丝期和收获期,与100%N相比,80%N+M处理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综上,通过木醋精制液浸种可实现夏玉米氮肥减施20%不减产,并且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精制液 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氮条件下玉米SSSL群体生物量、氮浓度及氮累积量的QTL定位
7
作者 梁媛媛 李东亚 +3 位作者 许恒 王祎 汤继华 韩燕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6-1238,共13页
【目的】玉米生物量、氮浓度以及氮累积量与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对高氮和低氮条件下玉米成熟期的生物量、氮浓度和氮累积量进行了QTL定位,旨在为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氮高效相关的主效QT... 【目的】玉米生物量、氮浓度以及氮累积量与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对高氮和低氮条件下玉米成熟期的生物量、氮浓度和氮累积量进行了QTL定位,旨在为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氮高效相关的主效QTL奠定基础。【方法】以氮效率具有显著差异的‘许178’和‘综3’为亲本构建的玉米单片段代换系(SSSL)群体作为研究材料,设置高氮(0.15 g/kg)和低氮(0.05 g/kg)两种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在成熟期取样,测定植株的生物量、氮浓度以及氮累积量。根据代换系与亲本‘许178’表型值的T-test结果,利用该群体SSR遗传连锁图谱,在P<0.05条件下定位所测定性状的QTL。【结果】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共定位到133个QTL(贡献率为–40.75%~12.69%)。其中包括49个生物量QTL,在高氮条件下检测到26个、低氮条件下检测到23个;24个氮浓度QTL,其中17个茎秆氮浓度QTL(包括8个高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和9个低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7个叶片氮浓度QTL(5个高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和2个低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60个氮累积量QTL,包括33个茎秆氮累积量QTL(27个高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和6个低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27个叶片氮累积量QTL(11个高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和16个低氮条件下检测到的QTL)。上述QTL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以第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数量最多(19个),第5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数量最少(6个)。【结论】本研究定位到的生物量和叶片、茎秆氮累积量高氮特异QTL片段有umc1077~umc2350(bin 10.04)、umc2350~bnlg1028(bin 10.04),低氮特异QTL片段有umc2377~bnlg1647(bin 3.01)、end^phi072(bin 4.00)、bnlg1444~umc2041(bin 4.08)、bnlg1863~bnlg2046(bin 8.03)。这些染色体片段中极可能包含控制玉米氮效率相关的关键基因,在后期的试验中我们将逐步对这些QTL进行精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植株生物量 氮浓度 氮累积量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