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台西瓜主要品种特征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差异分析
1
作者 高歌 王依莹 +6 位作者 李勇 陈健 刘广 陈小龙 宋立晓 焦琳舒 余向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215,共8页
为明确东台西瓜的主特征营养成分及特征代谢物,探究特征营养成分及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以东台西瓜主栽品种4K、苏蜜518、美都、8424为研究对象,利用营养指标检测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其特征营养成分及典型差异代谢物,并通过KEGG富集... 为明确东台西瓜的主特征营养成分及特征代谢物,探究特征营养成分及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以东台西瓜主栽品种4K、苏蜜518、美都、8424为研究对象,利用营养指标检测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其特征营养成分及典型差异代谢物,并通过KEGG富集解析其代谢通路差异。结果表明,4K西瓜的总糖、葡萄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甜度较高,苏蜜518中瓜氨酸含量最高,美都中的精氨酸含量最高。代谢物分析结果表明,4个西瓜品种果肉中共鉴定出97种代谢物,其中氨基酸类代谢物23个,占比23.71%,氨基酸类代谢物是4个西瓜品种间的主要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2-酮戊二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氰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通路,美都和8424这2个品种代谢物差异较小。明确东台西瓜不同主栽品种的特征营养品质及代谢物,可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东台西瓜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对促进东台西瓜产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东台 营养品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作抗菌剂使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韩晗 李雪敏 +3 位作者 王爽 张体瑶 姜金仲 王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23,共6页
噬菌体因其病毒本质,作抗菌剂使用时其安全性常倍受质疑,为探究与论证噬菌体的安全性,综述了近年来噬菌体相关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结果。以往研究中,无论是动物试验,还是人体临床试验,均证实噬菌体不会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而最新的研... 噬菌体因其病毒本质,作抗菌剂使用时其安全性常倍受质疑,为探究与论证噬菌体的安全性,综述了近年来噬菌体相关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结果。以往研究中,无论是动物试验,还是人体临床试验,均证实噬菌体不会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而最新的研究揭示了人体内源性噬菌体的存在及其可能的益生作用。噬菌体的应用被认为安全性较高,对于噬菌体的传统认知,可能将被颠覆与更新,不过仍有必要深入开展更为系统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噬菌体对人体细胞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治疗 安全性评价 毒理性 内源性噬菌体 抗菌剂 动物试验 人体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桃果实上的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欣 陈健 +4 位作者 李勇 宋立晓 王冬兰 余向阳 陈小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2-1969,共8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中国桃生产中,但在桃树上已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仅多效唑·甲哌鎓,且中国无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于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少,缺少安全间隔期、用药间隔期等信息,可能会导...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中国桃生产中,但在桃树上已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仅多效唑·甲哌鎓,且中国无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于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少,缺少安全间隔期、用药间隔期等信息,可能会导致盲目用药,增加残留与膳食风险。为明确中国桃主产区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现状,本研究采集中国13个桃主产区420份样品,针对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展残留情况调查与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对不同产地、不同时间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桃主产区果实样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出率达到71.4%,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检出率分别为多效唑60.0%、矮壮素21.7%、胺鲜酯8.1%、复硝酚钠6.7%、赤霉素5.0%、噻苯隆1.0%、氯吡脲1.0%、烯效唑0.7%。样品总体残留检出率较高,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1 0%~0.360 8%,对一般人群为“无不可接受风险”。中国桃不同主产区、不同时间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种类与残留量差异较大,南方地区应重视露地栽培桃树7月份的多效唑的使用,北方地区应关注设施栽培桃树5月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建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地域、栽培模式、环境气候的差别,指导种植户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保障中国居民膳食安全,应尽快制定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残留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弱毒疫苗病毒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华涛 唐波 +5 位作者 黄江 常晨 刘国阳 张雪花 侯继波 张道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3-78,共6页
根据伪狂犬病毒的gB基因设计引物,将含gB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伪狂犬病毒PR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与PCV2、PPV、CSFV、JEV和PRRSV发生反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滴度... 根据伪狂犬病毒的gB基因设计引物,将含gB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伪狂犬病毒PR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与PCV2、PPV、CSFV、JEV和PRRSV发生反应。用该方法对不同滴度病毒液的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发现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采用该方法对7种商品化PRV弱毒疫苗进行病毒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商品化弱毒疫苗的病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与说明书标注的病毒含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B基因 荧光定量PCR 病毒滴度 基因拷贝数 疫苗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结合近红外光谱用于大米产地溯源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勇 严煌倩 +1 位作者 龙玲 余向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93-195,共3页
对江苏、辽宁、湖北、黑龙江4个省份的169个大米样品,利用波数测定范围为10 000~4 000 cm^(-1)的Thermo Antaris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采用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进行产地溯源分析。结果表明,PC... 对江苏、辽宁、湖北、黑龙江4个省份的169个大米样品,利用波数测定范围为10 000~4 000 cm^(-1)的Thermo Antaris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采用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进行产地溯源分析。结果表明,PCA方法基于前2个主成分可基本区分大米产地,但各类样品有部分重叠;采用PCA-LDA法可更有效区分大米产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随机重复选取训练集和预测集判别4个省份的大米产地准确率在93.00%以上,识别准确率相对较高。因此,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结合红外光谱用于大米产地溯源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溯源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PCA) 线性判别分析(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方式对其降解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程金金 孙星 +2 位作者 田莉莉 王亚 余向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8-1256,共9页
为准确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DBP污染方式[高剂量(20 mg/kg)单次污染处理(S处理)、低剂量(1 mg/kg)累积污染(每7 d污染1次,连续污染20次)处理(R处理)、CK(无污染母土)]对DBP降解及土壤细菌群落的... 为准确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DBP污染方式[高剂量(20 mg/kg)单次污染处理(S处理)、低剂量(1 mg/kg)累积污染(每7 d污染1次,连续污染20次)处理(R处理)、CK(无污染母土)]对DBP降解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对不同DBP污染方式的响应较不敏感;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S处理对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R处理对黄棕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在2种污染方式处理下,红壤、黄棕壤中部分具有氮素转化、有机物分解、拮抗病原菌和植物促生等重要功能的细菌群落产生了显著扰动;此外,2种污染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对DBP的降解能力,与S处理相比,R处理的红壤、黄棕壤中DBP的降解半衰期分别缩短了77.18%、28.57%,表明低剂量累积污染处理方式对土壤中DBP的降解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累积污染 微生物群落结构 红壤 黄棕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松菜对土壤中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收转运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龙玲 李勇 +2 位作者 严煌倩 任立云 余向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205-208,共4页
为探究小松菜对土壤中不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收转运差异,采用小松菜(Brassica rapa var.perviridis)与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啶虫脒等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利用灌根法对土壤进行施药,采集不同暴露时间的土壤、蔬菜根、茎叶,利用Qu Ch ... 为探究小松菜对土壤中不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收转运差异,采用小松菜(Brassica rapa var.perviridis)与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啶虫脒等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利用灌根法对土壤进行施药,采集不同暴露时间的土壤、蔬菜根、茎叶,利用Qu 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简称HPLC-DAD)对4种农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松菜可以从土壤中吸收4种新烟碱类农药并向茎叶中转移,但不同农药的吸收转运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简称RCF)和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简称TF)表明,噻虫嗪最易在根中富集,不易向茎叶中转移;啶虫脒最易向茎叶中转移而不易在小松菜根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吸收 新烟碱类杀虫剂 噻虫嗪 噻虫胺 噻虫啉 啶虫脒 富集因子 转移因子 蔬菜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噻虫嗪和戊唑醇农药对蔬菜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希平 田菊 +3 位作者 木其尔 余向阳 李拖平 李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700,共8页
农药是保障农业丰收的重要手段,然而农药对农作物生理代谢影响报道很少,尤其是对植物的指纹代谢图谱影响。以杀虫剂噻虫嗪和杀菌剂戊唑醇为例,向上海青青菜喷施推荐剂量农药,采集茎叶组织,并用于生理生化指标及代谢组学分析,解析农药喷... 农药是保障农业丰收的重要手段,然而农药对农作物生理代谢影响报道很少,尤其是对植物的指纹代谢图谱影响。以杀虫剂噻虫嗪和杀菌剂戊唑醇为例,向上海青青菜喷施推荐剂量农药,采集茎叶组织,并用于生理生化指标及代谢组学分析,解析农药喷施对青菜代谢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农药喷施均对青菜造成一定胁迫响应,致使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及膜脂过氧化提高。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两种农药均可以影响青菜指纹代谢图谱,共鉴定出9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类黄酮、硫代糖苷、有机酸、氨基酸等物质种类最多。两种农药均可以促进叶片中类黄酮(异鼠李素、杨梅苷和异鼠李素3,4’-二葡萄糖苷等)含量增加,其可能与青菜抵御农药胁迫有关;噻虫嗪导致大部分氨基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和N,N-二甲基精氨酸等)、酚酸(奎宁酸、阿魏基奎宁酸和芥子酸等)含量累积,而戊唑醇处理组则相反;戊唑醇可以增加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而降低糖类组分(松三糖和棉子糖)含量。此外,两种农药还影响青菜叶片中有机酸、核苷、硫代糖苷等组分代谢。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农药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并对农药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农药 噻虫嗪 戊唑醇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及代谢指纹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晴晴 李勇 +3 位作者 张明霞 余向阳 杨晨晔 武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3-820,共8页
为深入了解桑葚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重点比较了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样品中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代谢图谱差异。结果表明,2种颜色的桑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紫色桑葚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白色。基于LC-QTOF/MS的代谢组学分... 为深入了解桑葚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重点比较了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样品中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代谢图谱差异。结果表明,2种颜色的桑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紫色桑葚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白色。基于LC-QTOF/MS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2种颜色的桑葚代谢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共筛选出13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类黄酮、花色苷、酚酸、氨基酸、核苷类、有机酸、糖类、脂类等。紫色桑葚样品中类黄酮、花青素物质含量比白色桑葚多。白色桑葚中常见酚酸含量(阿魏酸、二咖啡酰奎宁酸、香豆酸和绿原酸)明显高于紫色桑葚。紫色桑葚中糖醇和糖磷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二糖和三糖物质含量较高;紫色桑葚中葡萄糖酸、哌啶酸、黏液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奎尼酸、柠檬酸、苹果酸、马来酸含量较高,说明2种颜色的桑葚糖酸风味来源可能不同。紫色桑葚中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与次级代谢物的合成前体相关的苯丙氨酸、色氨酸、络氨酸含量较高。此外,紫色桑葚中核苷类物质含量较高,而白色桑葚中生物碱及脂类物质含量较多。基于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紫色桑葚和白色桑葚差异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类黄酮代谢、亚油酸代谢、异奎宁生物碱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代谢组学 总酚含量 抗氧化能力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