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数据挖掘中医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智斌 老膺荣 +3 位作者 魏裕涛 林锦荣 刘奇 陈延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克罗恩病中医方法医治的用药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挖掘,进而得到该病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本文通过收集从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收录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医学文献数据库的中医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对文献按排除... 目的通过对克罗恩病中医方法医治的用药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挖掘,进而得到该病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本文通过收集从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收录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医学文献数据库的中医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对文献按排除标准筛选后,把文献中相应的处方进行提取和整理,运用了描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总结中药处方中的配伍、组方特点与规律。结果方中出现频次最高中药依次为甘草、白术、当归、茯苓、白芍、党参、黄连、黄芪、薏苡仁,中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最为常用,药性温寒并用,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多入脾、肺、胃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出黄芪四君子汤为常用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所得的研究结果总结出克罗恩病配药以及组方规律,并从该规律中初步总结了克罗恩病中医病因和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数据挖掘 中医药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的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秦书敏 张海燕 +5 位作者 吴皓萌 郑欢 占凯 黄马养 杨元明 黄绍刚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89-394,共6页
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UC相关文献,筛选具有辨证信息的临床研究类文... 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UC相关文献,筛选具有辨证信息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UC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结果(1)纳入104篇文献,共12792例患者,来源于26个不同的省或直辖市,男性稍多于女性。(2)UC疾病总体证候分布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23.32%;病位证素以脾占比最高,为46.08%,其次为大肠20.25%;病性证素以湿占比最高,为26.18%,其次为火(热)(23.13%)、气虚(22.99%)。(3)活动期UC中大肠湿热证的占比优势更为明显,为36.09%;病位证素仍以脾(39.87%)和大肠(36.00%)为主;病性证素则以湿(30.16%)、火(热)(28.20%)和气虚(19.23%)为主要类型。(4)缓解期UC证候分布相对均匀,占比前六的证候频率在10%~15%之间,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阻证、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脾在其病位证素中占据绝对优势,为60.19%;其次为肾(12.23%)和大肠(10.08%);病性证素则以气虚(34.35%)、湿(24.55%)和火(热)(16.35%)为主要类型。结论UC疾病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不同疾病分期证候及证素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活动期以实证为主,尤以大肠湿热证最为突出;缓解期以虚证为主;脾虚和湿贯穿在疾病的始终,是UC最主要的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证候 证素 湿 脾虚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祛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单臂探索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枚芳 张青 +6 位作者 黄恺琪 黄佳蕙 盛泓沁 陈俊辉 谢小宁 张蕾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观察糖肾祛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臂探索性临床研究方法,所有病例来自于2020年05月—2021年08月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DKD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按入组先后予糖肾祛湿方中药饮片汤剂... 目的:观察糖肾祛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臂探索性临床研究方法,所有病例来自于2020年05月—2021年08月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DKD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按入组先后予糖肾祛湿方中药饮片汤剂一天一次,联合西医基础治疗6个月,每月随访1次,每3个月收集血液、尿液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肾小球滤过率(eGFR)年下降速率、尿蛋白/肌酐比值(P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清白蛋白、血常规、肾功能(BUN、Scr)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估糖肾祛湿方治疗DKD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最终纳入本临床研究的病例共有79例,进入统计分析共59例(剔除5例,脱落11例,中止1例,进入透析终点3例)。患者平均年龄(62.42±9.65)岁,女性患者23人占总体的39%,平均病程(14.52±7.16)年,平均体重指数为(24.30±3.48),eGFR的中位数为39.42 ml·min^(-1)·1.73 m^(-2),PCR的中位数为1.10 g/g,HbA1c%的中位数为7%。接受糖肾祛湿方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eGFR由基线的(46.39±24.91)ml·min^(-1)·1.73 m^(-2)升至(50.00±27.05)ml·min^(-1)·1.73 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eGFR为(47.96±29.98)ml·min^(-1)·1.73 m^(-2),较第3个月轻微下降,但仍高于基线;经分析,eGFR的年下降速率为(-2.61±2.58)ml·min^(-1)·1.73 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较前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与单核细胞比值(MONO%)较前升高(P<0.05)。患者未出现其他安全性指标异常,亦无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糖肾祛湿方能够有效延缓DKD患者肾功能下降;(2)糖肾祛湿方可能通过改善糖脂代谢、调控免疫途径改善DKD患者的肾功能;(3)糖肾祛湿方治疗DKD的安全性良好,但其疗效和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肾祛湿方 肾小球滤过率 单臂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气不能生长”是岭南湿病核心病机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智斌 老膺荣 +3 位作者 刘奇 郭洁 刘刚 陈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76-1479,共4页
岭南地区四季并不分明,湿度较大,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故而此地居民形成了气阴不足兼夹湿邪的虚实夹杂体质特点。本文从补土学术角度,提出外湿来源于周围环境,岭南以"霉湿"致病为多;内湿来源于脾胃虚弱,与饮、湿、痰、食均停... 岭南地区四季并不分明,湿度较大,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故而此地居民形成了气阴不足兼夹湿邪的虚实夹杂体质特点。本文从补土学术角度,提出外湿来源于周围环境,岭南以"霉湿"致病为多;内湿来源于脾胃虚弱,与饮、湿、痰、食均停而不化有关。通过分析外湿与内湿的病机特点,提出岭南湿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并建立了辨证思维模型,确立了补脾胃、升阳除湿是基本治法。结合岭南居民气阴不足兼夹湿邪的虚实夹杂体质特点,提出岭南地区需要变通运用升阳除湿法,强调岭南外湿的治则为补脾胃,升阳除湿以"开上""畅中"为主,"渗下"为辅;内湿,对脾胃虚弱者,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兼肺阴不足者,可酌加生脉散,并多加甘淡凉平药以补阴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湿病 外湿 内湿 补土 升阳除湿 开上 畅中 渗下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慧娟 姜素芳 +6 位作者 万碧玉 林品励 伍剑锋 谢小宁 汪玲珍 刘旭生 邓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03月—0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量表(HADS)...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03月—0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量表(HAD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中文版(CV-FSFI)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情况和性功能得分,并记录患者血液生化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7例腹膜透析患者,男70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47.42±8.76)岁。其中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5.7%,女性为83.0%。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4.2%,抑郁发生率为2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月收入、原发肾病、认知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危险因素;年龄和认知是影响女性性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其性生活质量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性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IIEF-5 CV-FS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志滨 李李 +1 位作者 陈欣燕 林嬿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7-4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脂异常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采用DAVID6.8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8.0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利用SwissDock数据库对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10个核心活性成分,VEGFA、IL6、EGFR等11个关键靶点,KEGG分析得到影响基础代谢率的HIF-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生成的AMPK信号通路,影响食欲、脂肪代谢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03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泽泻-白术药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靶点可紧密结合。结论泽泻-白术药对的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VEGFA、IL6、EGFR等靶点的表达,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抑制食欲、抑制胆固醇转运及合成、抑制脂肪细胞生长等作用,从而治疗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白术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丁酉年数据挖掘分析老膺荣主任治疗不寐经验
7
作者 周敬文 老膺荣 +2 位作者 李嘉豪 周薇 刘琴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以老膺荣主任丁酉年治疗的不寐医案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探索老膺荣主任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筛选老膺荣主任2017年治疗的不寐医案,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处方药物频次统计、六气时段药物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 目的以老膺荣主任丁酉年治疗的不寐医案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探索老膺荣主任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筛选老膺荣主任2017年治疗的不寐医案,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数据库,进行处方药物频次统计、六气时段药物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录入标准病案255例,涉及处方255首,使用中药160味,高频药物有法半夏、甘草、夏枯草、五指毛桃、首乌藤、茯苓、牛膝、地黄、木瓜、厚朴、石菖蒲、茯神,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4组,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处方为丁年、庚年运气方之化裁。结论老膺荣主任认为不寐的基本病机为卫气入阴不利,常见体质特征为肝血亏虚,主要用药经验为:扶阳助卫以安其寐,调补肝血以调其体,治燥“执中”不忘治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数据挖掘 老膺荣 用药经验 燥从湿化 五运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