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解社会矛盾 构建和谐广东”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晋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141,共4页
关键词 和谐广东 社会矛盾 研讨会综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省委副书记 省委常委 市委书记 宣传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广东”理论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谢坚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广东省 研讨会综述 和谐 省委副书记 社会主义 专家学者 宣传部 茂名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
3
作者 胡正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共2页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次肯定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又建立了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特邀省内专家学者就此进行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四大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人 理论武装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批判与重构是贯串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
4
作者 宛小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113-118,共6页
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视角透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它既不单纯以人为核心诠释马克思主义;也不以历史决定论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形成总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旧世界的道德批判和对新世界的道德重构展开的,... 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视角透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它既不单纯以人为核心诠释马克思主义;也不以历史决定论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形成总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旧世界的道德批判和对新世界的道德重构展开的,在遵重“文本”的基础上,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活思想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提供了经典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批判 道德重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5
作者 杨发民 路高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10,共6页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因受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差距建国以来一直存在,近多年愈拉愈大。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间存在的差距,是事关改革和建设全局的重大课题。缩小差距,加速中西部发展,一要逐步加大遏制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因受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差距建国以来一直存在,近多年愈拉愈大。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间存在的差距,是事关改革和建设全局的重大课题。缩小差距,加速中西部发展,一要逐步加大遏制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二要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地区差距 发展力度 差别发展 经济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创造、资本收入与收入分配——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三题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宏宾 王建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80,共6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的形式、过程与特点等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点未变。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虽不是价值创造的要素 ,但都是财富创造之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随之有了变化 ,需要对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进...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的形式、过程与特点等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点未变。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虽不是价值创造的要素 ,但都是财富创造之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随之有了变化 ,需要对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进行修正。资本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生产要素 ,但毕竟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发展与资本风险性投入方式的日益增多 ,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 ,或者即便劳资关系未变但资本的收入属性也出现了自变。这一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 劳动价值理论 收主分配方式 资本收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 价值分配 按要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理论工作“八五”回顾
7
作者 徐清旭 王中生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3期44-45,共2页
湖北省理论工作“八五”回顾徐清旭,王中生“八五”期间,我省的理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全面正确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联系“抓住机遇... 湖北省理论工作“八五”回顾徐清旭,王中生“八五”期间,我省的理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全面正确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联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工作 湖北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八五”回顾 理论宣传 “八五”期间 理论学习 理论武装 理论研究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序格局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读《中国式关系批判》
8
作者 白群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8-258,共1页
赵建国的新著《中国式关系批判》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从书名可以看出,该书是研究中国社会关系的著作。与以往大多停留在实证性描述和分析上的书籍不同,《中国式关系批判》是一部理论研究性专著,其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的社会关... 赵建国的新著《中国式关系批判》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从书名可以看出,该书是研究中国社会关系的著作。与以往大多停留在实证性描述和分析上的书籍不同,《中国式关系批判》是一部理论研究性专著,其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的社会关系。该书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发展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中国式社会关系的经典概括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赵建国 孝通 新华出版社 中国文化 外围层 单位意识 理论研究 关同 专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政治问题
9
作者 马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共产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 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主观主义 革命和建设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加快实现江苏跨世纪发展目标——“张家港之路暨‘苏南模式’理论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徐之顺 王朔 《学海》 1997年第1期78-82,共5页
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加快实现江苏跨世纪发展目标——“张家港之路暨‘苏南模式’理论研讨会”综述徐之顺王朔1996年8月13日—14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群众》杂志社、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在南京联合... 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加快实现江苏跨世纪发展目标——“张家港之路暨‘苏南模式’理论研讨会”综述徐之顺王朔1996年8月13日—14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群众》杂志社、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张家港之路暨‘苏南模式’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模式” 个体私营经济 集体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跨世纪发展 理论研讨会 张家港 乡镇工业 所有制结构 新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的光辉篇章——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11
作者 王利勤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
关键词 江泽民 人民群众 三个代表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五重关系
12
作者 何国勇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12-15,共4页
谈谈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五重关系何国勇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其中的五重关系,这五重关系既是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应坚... 谈谈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五重关系何国勇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其中的五重关系,这五重关系既是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又是我们掌握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建设 党的思想 新时期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搞争论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基本路线 意识形态斗争 社会主义事业 思想理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暨科学发展观理论讨论会”综述
13
作者 田虎青 邹文红 张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艾思奇《大众哲学》 发表70周年 科学发展观 理论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
14
作者 王喜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思想理论素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素质干部 领导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十五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个代表” 世界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召开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暨科学发展观理论讨论会
15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大众哲学》 科学发展观 艾思奇 高校工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与文化整合 被引量:5
16
作者 温波 王建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5,共7页
差异性社会文化矛盾的产生根源于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带来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文化矛盾,市场化引发了由于利益差别而带来的文化矛盾,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也引发了文化矛盾。差异性社会文化矛盾的内在结构包括三个... 差异性社会文化矛盾的产生根源于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带来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文化矛盾,市场化引发了由于利益差别而带来的文化矛盾,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也引发了文化矛盾。差异性社会文化矛盾的内在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其中意识形态的矛盾是核心。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构成了差异性社会文化矛盾的内在机制。解决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必须实行文化整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实现差异性社会的文化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社会 文化矛盾 文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P估算与湖北经济增长方式判断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光恩 张正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7,共4页
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估算的方法,分离并推算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贡献,实证的结果表明:资本要素投入是主导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劳动力要素投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对... 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估算的方法,分离并推算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贡献,实证的结果表明:资本要素投入是主导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劳动力要素投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起伏很大,但近年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而且湖北经济增长主导力量目前正由资本要素投入转向技术进步。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提高资本投资效率和人力资源素质,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转换,优化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索洛残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玉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6,共5页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是文化自信的缺失。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历史进行唯心化、抽象化的理解。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实质是宣扬“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人民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是文化自信的缺失。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历史进行唯心化、抽象化的理解。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实质是宣扬“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根基。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加强文化建设的话语权、保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强化国家意识形态自觉等途径,筑牢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固文化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历史虚无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晋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6,共6页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鲜明的体系特征,完全符合关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判断条件,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鲜明的体系特征,完全符合关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判断条件,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就必须把握它的科学体系;也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内涵 内部结构 体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意识形态看全球化的本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应云 《湖湘论坛》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全球化现象 ,有利于我们对全球化的本质作出更全面的考察、更冷静的思考和更深刻的把握。全球化在其物质的表象下 ,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本质 ,掩蔽着文化帝国主义的阴影 ,潜伏着意识形态的陷阱。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