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研究
1
作者 杨延栋 周凯 +3 位作者 周建军 王承山 李帅远 杨国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7,共7页
为了评价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的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针对深大城际铁路先开段隧道工程左右线479~562环全断面微风化花岗岩的盾构掘进段,采用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双模盾构在基本相同地层、不同掘进模式条件下的掘进参数与滚刀磨... 为了评价双模盾构在不同模式下的掘进性能与滚刀寿命,针对深大城际铁路先开段隧道工程左右线479~562环全断面微风化花岗岩的盾构掘进段,采用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双模盾构在基本相同地层、不同掘进模式条件下的掘进参数与滚刀磨耗数据。结果表明,当盾构推力、贯入度、贯入指数3个参数接近的情况下,TBM掘进模式比EPB掘进模式掘进工效提高约50%,破岩能效提高约15%;双模盾构在TBM模式下提高刀盘转速是提升掘进效率的重要措施,降低土仓内岩渣的堆积高度是提升破岩能效的重要措施;刀盘上绝大部分位置的滚刀在TBM模式下的累计磨损量和破岩体积磨损速率均小于EPB模式,EPB相比TBM模式滚刀寿命缩短44%,TBM相比EPB模式滚刀寿命提高78%,双模盾构在EPB模式下降低土仓内岩渣的堆积高度是提高滚刀寿命的重要措施。建议双模盾构在EPB模式下尽量降低土仓底部岩渣堆积高度,在TBM模式下尽量提高刀盘转速,有利于提高双模盾构掘进性能、延长滚刀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双模盾构 掘进性能 滚刀寿命 掘进参数 滚刀磨耗 掘进工效 破岩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盾构智能驾驶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卫社 谢韬 +4 位作者 王凯 李凤远 李叔敖 包鹏 贾连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9-1248,I0005-I0024,共40页
阐述隧道建造中盾构智能驾驶的技术路径与存在的问题,介绍泥水盾构智能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形成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研究显示:1)传统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盾构驾驶方式在极端复杂隧道施工时的安全、效益瓶颈逐步显现,人工智能为解决多... 阐述隧道建造中盾构智能驾驶的技术路径与存在的问题,介绍泥水盾构智能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形成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研究显示:1)传统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盾构驾驶方式在极端复杂隧道施工时的安全、效益瓶颈逐步显现,人工智能为解决多参数耦合的盾构复杂系统协同问题提供了研究范式与技术路径。2)地质环境感知、基础数据挖掘、算法模型泛化和执行机构响应是盾构智能驾驶技术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3)搭建基于“云-边-端”的智能驾驶技术架构,研发盾构/TBM智能掘进控制系统,在单一地层、特定隧道场景下,通过泥水盾构“掘进-姿态-环流”多系统的智能算法控制,实现盾构姿态自巡航、泥水舱压自适应、环流出渣自调整,为推进隧道行业智能建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4)构建盾构智能驾驶行业大模型,搭建开放友好的二次开发环境,提升关键工序的自动化和多智能体协同能力,突破“数据+机理”算法及“端到端”控制技术是推进更高水平盾构智能驾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建造 泥水盾构 智能驾驶 “云-边-端”架构 智能掘进控制系统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盾构智能掘进实验系统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瑞祥 李凤远 +3 位作者 刘永胜 王凯 张合沛 秦银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92-200,共9页
为解决盾构智能掘进控制系统开发面临的缺乏测试环境、系统测试与正常掘进时间相互干扰、特殊工况测试难等问题,结合泥水盾构工程施工地质环境多变、工序流程复杂、涉及大量设备和系统协同作用的特点,在总结智能掘进系统开发经验的基础... 为解决盾构智能掘进控制系统开发面临的缺乏测试环境、系统测试与正常掘进时间相互干扰、特殊工况测试难等问题,结合泥水盾构工程施工地质环境多变、工序流程复杂、涉及大量设备和系统协同作用的特点,在总结智能掘进系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泥水盾构智能掘进多系统协同控制、多工况综合测试等需求,提出一套基于实际盾构及历史工程数据构建泥水盾构智能掘进系统实验测试环境的技术方案;开展实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关键参数计算分析、详细结构设计研究;研制包含刀盘阻力矩加载、推进阻力加载、泥水环流控制等多种功能的实验系统,并开展初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实验系统可对盾构进行加载测试,开展不同地质、不同工况掘进的模拟,为盾构智能掘进算法研究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提供安全高效、灵活多样的实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泥水盾构 智能掘进 多工况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水中接收关键技术研究——以汕头海湾隧道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林 秦银平 +2 位作者 张文新 高会中 王发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富水淤泥、砂层接收洞门的涌水、涌砂、涌泥地层存在的技术难题,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富水地层采用的接收关键技术为例,分析超大直径与小直径盾构水中接收的区别。基于超大直径盾构接收流...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富水淤泥、砂层接收洞门的涌水、涌砂、涌泥地层存在的技术难题,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富水地层采用的接收关键技术为例,分析超大直径与小直径盾构水中接收的区别。基于超大直径盾构接收流程,阐述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接收工作中端头加固、接收井封堵墙施工、接收基座施工、单层玻璃纤维筋洞门破除、贯通测量、接收掘进与注浆、洞门封堵等方面的解决方法,从盾构姿态控制、掘进参数控制、注浆控制、管片复紧、洞门临时封堵几个方面对超大直径盾构接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通过采用设置砂浆接收基座为盾构接收提供足够的反力,保证盾构机出洞安全;借助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封闭补强质量,加强管片复紧,确保盾构隧道结构强度稳定;在最后5环使用多孔特殊环管片,提高注浆效果。然后,通过排水清砂并从上及下逐次施作钢筋骨架加喷射混凝土封堵洞门、降低无封堵洞门暴露时间、确保洞门施工安全等措施,保障水中接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接收流程 端头加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直径盾构关键技术及智能建造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秦银平 李站国 +3 位作者 刘永胜 谷田鑫 万雪钰 张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5,共11页
为阐明大直径盾构智能化建造方向,解决建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以大直径盾构关键技术特点及智能建造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国近年来大直径盾构智能化建造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立足大直径盾构存在的典型关键技术问题,从主驱动轴承损坏因素... 为阐明大直径盾构智能化建造方向,解决建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以大直径盾构关键技术特点及智能建造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国近年来大直径盾构智能化建造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立足大直径盾构存在的典型关键技术问题,从主驱动轴承损坏因素、刀具磨损状况、刀盘结泥饼原因、管片上浮问题等方面,探析大直径盾构建造过程的关键技术难点。基于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特征,从隧道装备机器人研发、感知系统研制、智能化掘进系统开发、智能化运维技术开发等多个角度,分析大直径盾构智能化建造的发展方向与趋势,阐述隧道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建设方案,为智能建造技术在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中的深度应用,推动隧道建设“智能化、精细化、协同化、高效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智能建造 主轴承密封 智能化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式脉冲水射流冲击花岗岩破坏机制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洋凯 汤积仁 +7 位作者 葛兆龙 卢高明 凌远非 上官剑铭 杨延栋 范文超 卢智勇 许自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0-147,共18页
增压式脉冲水射流因其可对硬岩产生良好的破坏效果,在辅助滚刀破碎硬岩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揭示2种典型工况条件下增压式脉冲水射流(PPWJ)冲击花岗岩破坏机制,明确初始压力、驱动压力、靶距和冲击时间等关键参数对PPWJ破... 增压式脉冲水射流因其可对硬岩产生良好的破坏效果,在辅助滚刀破碎硬岩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揭示2种典型工况条件下增压式脉冲水射流(PPWJ)冲击花岗岩破坏机制,明确初始压力、驱动压力、靶距和冲击时间等关键参数对PPWJ破岩结果的影响趋势,开展2种典型工况(工况Ⅰ:增压腔有初始压力;工况Ⅱ:增压腔无初始压力)条件下PPWJ冲击花岗岩破坏实验,并对破岩结果进行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三维重构以及断裂面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况Ⅰ时PPWJ对花岗岩冲击破坏以“孔眼”为主,射流轴向剪切冲击作用致使花岗岩产生初始“孔眼”破坏直至冲蚀停滞,极小部分射流通过“孔眼”周围原生微裂隙发生小范围水楔涨裂破坏,此时PPWJ对岩体以穿晶破坏为主;工况Ⅱ时PPWJ对花岗冲击破坏以“起裂坑”为主,射流脉冲尖端冲击花岗岩时产生的拉伸应力波在岩体内产生拉伸微裂隙,射流沿轴向剪切作用产生的初始“孔眼”进入拉伸微裂隙,流体依靠水楔张力向结晶弱面扩展,此时PPWJ对岩体以沿晶破坏和穿晶破坏为主;初始压力是2种典型工况的区分点,工况Ⅱ无初始压力时对花岗岩破坏效果更佳;随着驱动压力的提升,花岗岩破坏效果逐步提升,但增益有限;冲击时间60 s时PPWJ已对岩体产生可观破坏;PPWJ最优无量纲冲击靶距约为400 mm,远远大于常规水射流;PPWJ在工况Ⅱ时对花岗岩的综合破坏能力远大于工况Ⅰ。研究结果为硬岩的高效破碎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式脉冲水射流 花岗岩 冲击破坏 水锤效应 水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切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模拟试验及应用
7
作者 许华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2-1790,共9页
为解决宁波地铁7号线盾构穿越淤泥地层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群施工难题,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开展盾构在不加固地层和MJS加固地层2种工况下直接切削管桩的模拟试验,对比分析盾构在2种工况下直接切削管桩的效果、刀具磨损及掘进参数... 为解决宁波地铁7号线盾构穿越淤泥地层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群施工难题,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开展盾构在不加固地层和MJS加固地层2种工况下直接切削管桩的模拟试验,对比分析盾构在2种工况下直接切削管桩的效果、刀具磨损及掘进参数。试验表明:1)在不加固的淤泥地层中直接切削管桩容易发生位移,切削较困难,不利于掘进;2)齿形中心鱼尾刀与软土贝壳撕裂刀分层布置能有效切削C50强度的管桩,且对切削预应力钢筋和管桩法兰接头的适应性良好;3)采用MJS水泥土加固能有效固定管桩并提供支撑力,有利于刀具对管桩进行切削,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风险;4)刀盘转矩与刀具贯入度基本呈正相关性,合理设置掘进参数可减小刀盘阻力、降低转矩。建议在相似地层加固工况下切削混凝土管桩,推进速度宜控制在10 mm/min左右,刀盘转速为1.0~1.2 r/min,贯入度不宜超过10 mm/r,以兼顾掘进效率与平衡设备负荷。试验结果经工程应用验证良好,为施工现场配置盾构和选择掘进参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试验 MJS加固地层 贝壳撕裂刀 刀具配置 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岩机作用载荷研究
8
作者 洪开荣 王凯 +4 位作者 李站国 陈瑞祥 李凤远 陈桥 秦银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盾构岩机作用载荷(盾构推力、刀盘转矩)对于装备设计、现场施工等尤为重要,但现有理论或统计模型参数多、计算繁杂,为提升盾构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水平,高效精准地进行载荷赋值仍需探索。针对已有机器学习算法重视各地层比例与力学参数... 盾构岩机作用载荷(盾构推力、刀盘转矩)对于装备设计、现场施工等尤为重要,但现有理论或统计模型参数多、计算繁杂,为提升盾构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水平,高效精准地进行载荷赋值仍需探索。针对已有机器学习算法重视各地层比例与力学参数等,却忽视地层空间位置关系的现状,融合图像、数据序列进行多特征信息表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数据驱动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岩机作用载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K-means算法对地质纵剖面图进行地层信息提取并切片,对切片图像进行CNN特征提取,结合装备运行数据形成多特征融合数据集;其次,采用BiLSTM网络提取输入特征的双向时序信息,以注意力机制为后续特征进行权重再分配;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gray wolf optimizer,GWO)对深度学习网络超参数寻优。研究结果表明:GWO-CNN-BiLSTM-Attention模型相比BP(BP神经网络)、PSO-BP(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对盾构推力、刀盘转矩的预测效果更佳,R2均超过0.9,平均相对误差<1%;由于融入了地层位置信息,模型对岩机作用载荷问题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岩机作用 载荷 数据驱动 多特征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掘进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9
作者 李帅远 周建军 +2 位作者 常振 周凯 王利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获取隧道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关键动态性能,采用多位测点法采集振动、温度和油液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进行多方位测量,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构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通过盾构轴承综合性能试验平... 为获取隧道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关键动态性能,采用多位测点法采集振动、温度和油液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进行多方位测量,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构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通过盾构轴承综合性能试验平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简便、准确,可实时监测、采集主驱动轴承的振动、温度和油液等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获取主驱动轴承的运行状态,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评估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转盘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掘进机 综合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相关数据清洗算法在盾构刀盘数据清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永胜 杨光 +1 位作者 李伟森 宋宇博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0-1842,共13页
盾构施工过程中,刀盘监测数据受多作业模式切换、复杂地质条件及多源传感器耦合干扰等因素影响,常包含大量异常值与噪声,严重影响刀盘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提高刀盘监测数据质量,提出一种融合动态分段建模与多维关联分析的刀... 盾构施工过程中,刀盘监测数据受多作业模式切换、复杂地质条件及多源传感器耦合干扰等因素影响,常包含大量异常值与噪声,严重影响刀盘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提高刀盘监测数据质量,提出一种融合动态分段建模与多维关联分析的刀盘监测数据清洗方法。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段,通过推进力与转矩条件的组合判别,将原始时序作业数据划分为停机、拼装和正常掘进3种不同作业模式,建立带标签的基础数据集;然后,在初步分段的基础上,以地质综合指标与掘进能量综合指标为分段依据,采用Fisher分割方法对监测数据开展多尺度自适应分段,提取关键特征并刻画不同工况下的时序变化特性,将分段结果和数据相关性信息存储在相关性立方体中;最后,基于分段结果和数据相关性信息开展异常值检测与修复,即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推导预测区间实现异常数据的精准识别,并将异常数据所在位置信息以索引形式存入相关性立方体中,再引入图论方法完成异常值的加权修正,保证修复结果在多维相关性和时序连续性上的一致性与合理性。不同数据规模、数据维度及异常值占比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精确率、召回率、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等多维性能指标上均显著优于传统统计方法、聚类方法及典型插值策略,在复杂、高维、时变监测数据清洗中表现出更优异的异常检测准确性与数据修复的鲁棒性,验证了该数据清洗方法在复杂施工工况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刀盘 数据清洗 数据分段 Fisher分割方法 最小二乘法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方法的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龚国芳 洪开荣 +2 位作者 周天宇 侯典清 王林涛 《隧道建设》 2014年第7期608-613,共6页
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姿态主要依赖操作人员施工经验手工调整、掘进轨迹精度主要依赖人员熟练性的情况,提出基于双闭环反馈自动控制盾构掘进轨迹的方法,通过主反馈实现掘进斜度的实时更新,局部反馈实现液压缸的速度控制。分析表明,局部反... 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姿态主要依赖操作人员施工经验手工调整、掘进轨迹精度主要依赖人员熟练性的情况,提出基于双闭环反馈自动控制盾构掘进轨迹的方法,通过主反馈实现掘进斜度的实时更新,局部反馈实现液压缸的速度控制。分析表明,局部反馈精度决定了预调偏差大小,在掘进轨迹控制中至为关键,因此以球铰支撑推进系统为例分析单环掘进前后液压缸的几何关系,推导左右推进液压缸速度关于掘进斜度、掘进速度的数学解析式,采用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工具搭建了推进速度控制的模糊PID模型,仿真分析非均载荷下推进液压缸的速度控制,并以盾构模拟推进试验台为例进行推进速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策略的推进液压缸速度控制可实现较准确的盾构掘进轨迹,为盾构失准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掘进姿态控制 模糊PID 推进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机滚刀岩机作用实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启伟 李凤远 韩伟锋 《隧道建设》 2013年第6期437-442,共6页
为了观测滚刀破岩的全过程和监测岩石的微破裂,研制隧道掘进机滚刀岩机作用实验台,对立式和卧式2种实验台研制方案进行总结并作出对比选择,对实验台组成、主要构造及安装调试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归纳出实验台可开展的实验项目如下:1)盘... 为了观测滚刀破岩的全过程和监测岩石的微破裂,研制隧道掘进机滚刀岩机作用实验台,对立式和卧式2种实验台研制方案进行总结并作出对比选择,对实验台组成、主要构造及安装调试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归纳出实验台可开展的实验项目如下:1)盘形滚刀受力预测公式的研究;2)探寻滚刀作用在不同岩石类型的最优破岩刀间距;3)研究滚刀压力、贯入度及刀间距等关系曲线。结合国家973课题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台的应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实验台的成功研制为滚刀高效破岩机制研究提供公共开放的实验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盘形滚刀 岩机作用 实验台 研制方法 研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条件下盾构刀盘特种焊接修复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善辉 陈馈 王振飞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了解决压缩空气条件下盾构刀盘的焊接修复和掌子面稳定问题,阐述、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开舱气密性条件及掌子面稳定措施等。研究认为应该:1)选择专业带压进舱焊接队伍;2)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及专家审查制度;3)制定严格的... 为了解决压缩空气条件下盾构刀盘的焊接修复和掌子面稳定问题,阐述、分析、研究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开舱气密性条件及掌子面稳定措施等。研究认为应该:1)选择专业带压进舱焊接队伍;2)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及专家审查制度;3)制定严格的过程控制措施,密切注意带压进舱补气量、泥膜质量、掌子面及作业孔稳定情况等;4)制定严格的技术领导值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 盾构刀盘 焊接修复 气密性 掌子面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技术在盾构施工领域内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欢欢 陈馈 张兵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2期51-55,共5页
模糊控制技术不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利用专家的经验建立控制规则,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盾构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掘进姿态难以及时调整、地层严重变形甚至塌方等工程事故。在简要阐述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控制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 模糊控制技术不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利用专家的经验建立控制规则,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盾构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掘进姿态难以及时调整、地层严重变形甚至塌方等工程事故。在简要阐述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控制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介绍其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地层移动与变形、掘进姿态控制、地质条件判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模糊控制技术在盾构领域内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模糊控制技术 风险评估 姿态控制 地质条件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盾构刀具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宏波 周建军 王助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46-150,175,共6页
针对声发射信号研究中声发射的有效信号特征如何区分、如何利用声发射多特征信息进行状态评判问题,以盾构岩机作用试验平台为研究背景,采集不同磨损程度的盾构滚刀声发射信号,将自适应滤波降噪及声发射检测结合用于盾构刀具检测;利用信... 针对声发射信号研究中声发射的有效信号特征如何区分、如何利用声发射多特征信息进行状态评判问题,以盾构岩机作用试验平台为研究背景,采集不同磨损程度的盾构滚刀声发射信号,将自适应滤波降噪及声发射检测结合用于盾构刀具检测;利用信息熵多特征融合技术评估刀具状态建立信息熵刀具磨损状态评估曲线,据刀具多特征融合后的信息熵及刀具磨损状态数据库可清楚了解盾构刀具磨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滚刀 声发射 自适应滤波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盾构隧道硬岩处理与对接技术 被引量:25
16
作者 洪开荣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为了对盾构隧道(尤其是水下盾构隧道)施工中遇到的特殊地层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特别是阐明水下盾构对接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借类似工程参考。结合目前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分析在软硬不均地层、孤石地层、卵砾石地层中利用盾构法修建隧道的... 为了对盾构隧道(尤其是水下盾构隧道)施工中遇到的特殊地层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特别是阐明水下盾构对接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借类似工程参考。结合目前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分析在软硬不均地层、孤石地层、卵砾石地层中利用盾构法修建隧道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基本措施和技术对策。结合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位于海域中)盾构施工中遇到的微风化花岗岩硬岩(最高强度达197 MPa)和球状风化孤石,提出了水下爆破法和冲击钻冲孔2种方法进行基岩突起和孤石处理,盾构顺利通过该基岩段,没有进行刀具更换。结合3次穿江越洋的狮子洋盾构隧道的水下对接(国内首次)问题,分析总结了"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的关键技术,对接非常成功,对接点的围岩相对稳定,精度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软硬不均地层 孤石地层 卵砾石地层 硬岩处理 盾构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施工超高水压换刀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陈馈 《隧道建设》 2013年第8期626-632,共7页
为适应水底隧道盾构法技术的大深度化施工需求,通过研究带压换刀装置、超高水压条件下常压进入刀盘轮幅的常压换刀装置、超高水压作业设备的配置、超高水压进舱换刀开挖面透气控制标准与降低开挖面透气性的措施、超高水压作业程序、超... 为适应水底隧道盾构法技术的大深度化施工需求,通过研究带压换刀装置、超高水压条件下常压进入刀盘轮幅的常压换刀装置、超高水压作业设备的配置、超高水压进舱换刀开挖面透气控制标准与降低开挖面透气性的措施、超高水压作业程序、超高水压换刀压缩气体压力确定及超高水压作业模式的确定等,以解决超高水压条件下刀具检查与更换的技术难题。得出饱和气体盾构进舱换刀的作业原理与饱和气体潜水作业基本相同,具有实施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超高水压 换刀 饱和气体 带压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州海峡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新技术展望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馈 《隧道建设》 2014年第7期603-607,共5页
为适应跨江越海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盾构正在向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大埋深方向发展。以琼州海峡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其超大埋深、超高水压、超大断面、特长距离及地质复杂多变等特点,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技... 为适应跨江越海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盾构正在向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大埋深方向发展。以琼州海峡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其超大埋深、超高水压、超大断面、特长距离及地质复杂多变等特点,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琼州海峡隧道等类似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工程所面临的超大直径盾构设计制造、盾构特长距离掘进、超高水压条件下盾构密封及特长隧道水下对接等技术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预期可望获得的大埋深超高水压条件下的超大直径盾构总体设计及集成技术、高效破岩及长寿命刀盘刀具优化设计技术、盾构防水密封设计与制造技术、常压换刀装置设计技术、特长距离掘进地中对接施工装备技术等盾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州海峡隧道 跨海通道 大埋深 超高水压 超大断面 超大直径盾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支持向量机的盾构滚刀岩机实验台轴承状态趋势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宏波 周建军 +2 位作者 王助锋 张合沛 任颖莹 《隧道建设》 201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以盾构滚刀岩机作用实验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盾构轴承状态评估及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一维时间序列重构到高维相空间中,利用相点作为支持向量机输入,自适应地对特征进行选取,并结合支持向量机非线... 以盾构滚刀岩机作用实验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盾构轴承状态评估及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一维时间序列重构到高维相空间中,利用相点作为支持向量机输入,自适应地对特征进行选取,并结合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的优点,可有效预测轴承的运行状态。对实际采集的盾构滚刀岩机实验台的轴承信号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本算法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将本文算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以对盾构关键轴承状态评估和预测,能够为盾构轴承的定期保养和维修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盾构滚刀岩机试验台 相空间重构 支持向量机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盾构新技术 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 被引量:4
20
作者 洪开荣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在盾构/TBM(隧道掘进机)技术被国外垄断的阶段,以中铁隧道集团为代表的我国交通建设企业,首创我国复合盾构隧道施工法,解决软硬不均地层困扰盾构施工的国际性难题;突破了TBM不适应软岩施工的困境,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并坚持不懈地推... 在盾构/TBM(隧道掘进机)技术被国外垄断的阶段,以中铁隧道集团为代表的我国交通建设企业,首创我国复合盾构隧道施工法,解决软硬不均地层困扰盾构施工的国际性难题;突破了TBM不适应软岩施工的困境,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并坚持不懈地推动盾构/TBM设备自主研发,掀起中国盾构/TBM技术领域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 中铁隧道集团 隧道掘进机 应用领域 国际性难题 地质条件 盾构施工技术 交通建设 刀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