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粒径多花黄精粉物理特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赵晨晨
吕家慧
+7 位作者
刘畅
童若楠
王梦锦
刘恒
邢丽花
于娇
耿璐娜
俞年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多花黄精粉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碎过筛处理制备不同粒径(50、100、200、325目)多花黄精粉末,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物理特性开展研究,同时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粉碎及过筛处理后...
为探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多花黄精粉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碎过筛处理制备不同粒径(50、100、200、325目)多花黄精粉末,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物理特性开展研究,同时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粉碎及过筛处理后,多花黄精粉粒径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粉碎过程仅破坏了粉体的表面结构,并未破坏粉体的分子结构。多花黄精粉的休止角、溶解度随粒径的减小不断增加,而堆密度、润湿时间、持水力不断下降。此外,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活性物质多糖含量为15.37%,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多糖释放量最高,且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综上,多花黄精粉碎时粉体过200目筛时,多糖释放量最高。本实验为多花黄精粉末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超微粉
粒径
粉体特性
模拟胃肠消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明杰
王妍妍
+5 位作者
姚亮
王雷
吕婷婷
郝丽君
张越
陈卫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764-1773,共10页
本研究结合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验证。基于UPLC-Q-TOF-MS/MS数据获取茯苓活性成分37个,通过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301个。联合GEO数据库筛选出乳腺癌差异基因725个,进而获得茯...
本研究结合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验证。基于UPLC-Q-TOF-MS/MS数据获取茯苓活性成分37个,通过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301个。联合GEO数据库筛选出乳腺癌差异基因725个,进而获得茯苓治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30个。PPI分析发现茯苓抗乳腺癌主要作用于PPARG、PPARA等靶点。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发挥作用主要与PPA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稳定,且核心成分相应碳链上的羧基、羟基及酯基是靶点结合的主要功能基团。细胞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茯苓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同时降低细胞中乳酸含量;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PARG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上,且经茯苓提取物刺激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综上,初步研究茯苓对乳腺癌的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G等靶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肿瘤细胞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UPLC-Q-TOF-MS/MS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粒径多花黄精粉物理特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赵晨晨
吕家慧
刘畅
童若楠
王梦锦
刘恒
邢丽花
于娇
耿璐娜
俞年军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省部共建安徽道地
中药
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亳州
学院
安徽敬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亳州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102,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2003a07020011)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亳州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FYP20211205)。
文摘
为探究超微粉碎处理对多花黄精粉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粉碎过筛处理制备不同粒径(50、100、200、325目)多花黄精粉末,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物理特性开展研究,同时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粉碎及过筛处理后,多花黄精粉粒径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粉碎过程仅破坏了粉体的表面结构,并未破坏粉体的分子结构。多花黄精粉的休止角、溶解度随粒径的减小不断增加,而堆密度、润湿时间、持水力不断下降。此外,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活性物质多糖含量为15.37%,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粉碎度为200目(75μm,超微粉Ⅰ)的粉体多糖释放量最高,且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综上,多花黄精粉碎时粉体过200目筛时,多糖释放量最高。本实验为多花黄精粉末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花黄精
超微粉
粒径
粉体特性
模拟胃肠消化
抗氧化
Keywords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superfine powder
particle size
powder properties
simulate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antioxidants
分类号
TS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明杰
王妍妍
姚亮
王雷
吕婷婷
郝丽君
张越
陈卫东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省部共建安徽道地
中药
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中药
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
中药
复方安徽省
重点
实验室
中药饮片
制造新技术安徽省
重点
实验室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亳州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764-177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3988)
安徽省菌类药物研发“115”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1 种基金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907d07050002)
安徽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YJS20210496)。
文摘
本研究结合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验证。基于UPLC-Q-TOF-MS/MS数据获取茯苓活性成分37个,通过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301个。联合GEO数据库筛选出乳腺癌差异基因725个,进而获得茯苓治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30个。PPI分析发现茯苓抗乳腺癌主要作用于PPARG、PPARA等靶点。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发挥作用主要与PPA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稳定,且核心成分相应碳链上的羧基、羟基及酯基是靶点结合的主要功能基团。细胞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茯苓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同时降低细胞中乳酸含量;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PARG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上,且经茯苓提取物刺激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综上,初步研究茯苓对乳腺癌的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G等靶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肿瘤细胞代谢等有关。
关键词
茯苓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UPLC-Q-TOF-MS/MS
作用机制
Keywords
Poria cocos
breast cancer
network pharmacology
UPLC-Q-TOF-MS/MS
mechanism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粒径多花黄精粉物理特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研究
赵晨晨
吕家慧
刘畅
童若楠
王梦锦
刘恒
邢丽花
于娇
耿璐娜
俞年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茯苓抗乳腺癌作用机制
孙明杰
王妍妍
姚亮
王雷
吕婷婷
郝丽君
张越
陈卫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