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则、规划和保护:在莫高窟的保护合作
1
作者 内维尔·阿根纽 玛莎·迪马斯 +1 位作者 莎伦·莎莉文 王平先(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9,共12页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和盖蒂保护研究所已经在莫高窟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址有效地协同合作了约35年。在这些年中,双方开展了很多项目和活动。所有活动的指导原则都是通过保护干预、规划和管理、培训、研究和制定广泛适用的...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和盖蒂保护研究所已经在莫高窟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址有效地协同合作了约35年。在这些年中,双方开展了很多项目和活动。所有活动的指导原则都是通过保护干预、规划和管理、培训、研究和制定广泛适用的方法来保护遗址的诸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 盖蒂保护研究所 文物保护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真实性:莫高窟保护与管理中的文化与合作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内维尔.阿根纽 王平先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3,共8页
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关于莫高窟的保护合作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双方进行了很多保护与管理项目,如莫高窟崖体的稳定性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壁画保护研究、莫高窟管理全面规划、国际会议、游客承载量研究... 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关于莫高窟的保护合作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双方进行了很多保护与管理项目,如莫高窟崖体的稳定性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壁画保护研究、莫高窟管理全面规划、国际会议、游客承载量研究以及最近在洛杉矶盖蒂中心举办的敦煌艺术展。合作得以蒸蒸日上是有很多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共同的目的,明确协定的目标和责任,信任和根据双方资源的同等贡献等。这为面临语言、文化与距离障碍的合作树立了一个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 盖蒂保护研究所 合作 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85窟微气象环境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刚 薛平 +1 位作者 侯文芳 Shin Maekawa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1,共6页
8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底层 ,是一个较大型的唐代洞窟。 85窟的气象环境监测始于 1994年 4月 ,在 1998年 5月前 ,在洞窟主室的中央和主室的北壁分别布设 1个温湿度探头和 1个墙温探头 ,分别用于监测洞窟的温湿度变化和窟内壁画表面的... 8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底层 ,是一个较大型的唐代洞窟。 85窟的气象环境监测始于 1994年 4月 ,在 1998年 5月前 ,在洞窟主室的中央和主室的北壁分别布设 1个温湿度探头和 1个墙温探头 ,分别用于监测洞窟的温湿度变化和窟内壁画表面的温度变化。洞窟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环境变化对洞窟壁画的影响 ,从而能够采取相应的固沙保护壁画。本文通过对 1995 - 1997三年数据的分析 ,总结了莫高窟 85窟气象环境的变化状况 ,可为今后对 85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气象环境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樊再轩 斯蒂文.里克比 +3 位作者 丽莎.舍克德 乔海 唐伟 杨金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117-118,共6页
敦煌莫高窟第85窟的壁画病害主要是空鼓、酥碱和起甲等,保护修复人员针对第85窟不同的病害类型,应用现代修复理念研究出了适宜的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对该洞窟的保护修复,解除了壁画进一步劣化的危机,使壁画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第85窟壁画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85窟颜色监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赞峰 郭宏 +2 位作者 王蕙贞 李最雄 Michael Schilling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说明敦煌莫高窟第 85窟颜料目前所处的状态 ,用色度计和CIE1 976年表色系统进行选点监测 ,并进行X衍射分析。分析、监测结果表明 ,第 85窟颜料有 7种颜色 ,其中绿色颜料是最稳定的一种。颜色的色度值不仅反映了颜料当前所处的状态 ,... 为说明敦煌莫高窟第 85窟颜料目前所处的状态 ,用色度计和CIE1 976年表色系统进行选点监测 ,并进行X衍射分析。分析、监测结果表明 ,第 85窟颜料有 7种颜色 ,其中绿色颜料是最稳定的一种。颜色的色度值不仅反映了颜料当前所处的状态 ,而且对了解古代画师调色、技法、配比等提供一定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颜料 色度 X—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文化遗产保护需求与决策的温湿度分析工具比较
6
作者 安尼利斯·科萨特 文森特·劳达托·贝尔特兰 +1 位作者 安程(译) 方毅芳(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04-211,共8页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经形成了各种预防性保护工具,通过对数据的整理、解读,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本文梳理了文化遗产机构常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工具,比较了各工具的功能特点,并对文物保护从业者就相应工具的应用进...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经形成了各种预防性保护工具,通过对数据的整理、解读,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本文梳理了文化遗产机构常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工具,比较了各工具的功能特点,并对文物保护从业者就相应工具的应用进行了访谈。通过工具分析与使用者的综合调研分析,明确了文物保护监测分析的4个关键主题:符合环境标准和指南、具有藏品风险评估能力、提升环境管理实践的可持续性、促进跨学科有效沟通;提出了现有工具存在的不足,如数字化与可视交互需要更大的灵活性、无法将现有环境监测数据与补充数据集集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温湿度分析工具 室内气候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85窟壁画地仗酥碱模拟试验 被引量:53
7
作者 陈港泉 苏伯民 +3 位作者 赵林毅 于宗仁 李最雄 Neville Agnew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6,共5页
本文以莫高窟第85窟壁画颜料、地仗以及地仗中可溶盐分析结果为依据,制作了含盐量分别为1%、6%、13%的模拟壁画试块,并将其放置于模拟空气湿度变化的实验装置中,观察试块在高低湿度循环时产生的变化。实验表明,试块中含盐量为1%时,相对... 本文以莫高窟第85窟壁画颜料、地仗以及地仗中可溶盐分析结果为依据,制作了含盐量分别为1%、6%、13%的模拟壁画试块,并将其放置于模拟空气湿度变化的实验装置中,观察试块在高低湿度循环时产生的变化。实验表明,试块中含盐量为1%时,相对湿度的变化不会造成酥碱。而含盐量为6%和13%的试块,经过一个高低湿度循环后,就开始产生酥碱的现象,且含盐量13%的较6%的试块发生酥碱的速度快。经过30多个循环后,6%和13%含盐量的试块其酥碱严重程度趋于相同。该模拟试验得到了与莫高窟85窟内相似的酥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地仗 酥碱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85窟空鼓壁画灌浆加固材料筛选实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樊再轩 史迪文.瑞克比 +3 位作者 丽莎.席克德 乔海 唐伟 杨金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1,123,共7页
壁画空鼓是莫高窟第85窟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空鼓壁画的具体特征,选择多种充填材料,以不同配比配制的81种灌浆材料,经过性能测试及现场模拟试验,最终筛选出了以澄板土(一种当地河床沉积黏土)为主、掺加适量浮石和玻璃微珠作为充填剂,水... 壁画空鼓是莫高窟第85窟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空鼓壁画的具体特征,选择多种充填材料,以不同配比配制的81种灌浆材料,经过性能测试及现场模拟试验,最终筛选出了以澄板土(一种当地河床沉积黏土)为主、掺加适量浮石和玻璃微珠作为充填剂,水中加适量蛋清为主剂配制的灌浆材料。这种浆液具有容重小、流动性好、结石体透气性好、收缩率小、黏结强度适中并且可调等特点。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材料是莫高窟第85窟空鼓壁画灌浆加固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空鼓壁画 灌浆材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85窟现状调查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淑青 王旭东 +3 位作者 孙洪才 郦伟堂 郑军 Francesca Pica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4-180,共7页
莫高窟第 85窟的保护是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第二期合作项目。洞窟现状调查是该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现状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 ,为探讨病害机理以及今后的保护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莫高窟 85窟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光显微镜在壁画颜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赞峰 李最雄 +2 位作者 苏伯民 Michael R Schilling 林博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7,共5页
近年来偏光显微镜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壁画地仗、颜料成分及病害分析等方面 ,本文列举了偏光显微镜在颜料分析中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偏光显微镜 颜料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崖顶的化学固沙实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最雄 NevilleAgnew 林博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9-107,119,共20页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大泉河出山口西岸的陡壁上,崖壁南北长约1600米,高约20米左右。山崖前是较平坦的砂土、砾石层平地,崖体离大泉河河床最宽处约180米,最窄处约90米,呈柳叶形,这块平地现已种植树木。莫高窟大量有壁画、塑像的洞窟开凿在...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大泉河出山口西岸的陡壁上,崖壁南北长约1600米,高约20米左右。山崖前是较平坦的砂土、砾石层平地,崖体离大泉河河床最宽处约180米,最窄处约90米,呈柳叶形,这块平地现已种植树木。莫高窟大量有壁画、塑像的洞窟开凿在南区约1000米长的崖面上,北区的洞窟除个别有壁画、塑像外,大部分洞窟无壁画、塑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剂 胶结体 抗压强度 化学加固 分析结果 敦煌莫高窟 岩体 硅酸钠 化学固沙 渗透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参观对莫高窟洞窟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海玲 陈港泉 +6 位作者 Neville Agnew Martha Demas 薛平 侯文芳 苏伯民 前川信 王旭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
洞窟微环境相对湿度是影响壁画保存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开放参观对莫高窟洞窟相对湿度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莫高窟南区四个相似洞窟进行长达10年(2004~2013年)的定期监测,对比分析了开放洞窟和关闭洞窟其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放... 洞窟微环境相对湿度是影响壁画保存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开放参观对莫高窟洞窟相对湿度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莫高窟南区四个相似洞窟进行长达10年(2004~2013年)的定期监测,对比分析了开放洞窟和关闭洞窟其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放洞窟相对湿度在开放时段波动频率与游客参观频次正相关,发生降雨时开放洞窟相对湿度迅速上升,关闭洞窟可有效阻隔窟外相对湿度波动的影响。开放洞窟在参观量大的旅游旺季,其相对湿度月极大值、日较差月均值以及日极大值超过60%的频次均明显高于关闭洞窟。将开放洞窟关闭,关闭洞窟开放后,其相对湿度呈相反规律变化。开放参观会导致洞窟相对湿度水平显著升高,日波动幅度明显增大,从而增加壁画劣化风险。这些结论可为洞窟的预防性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开放参观 监测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流程和版画:德加《在大厅练习的舞者》
13
作者 凯瑟琳·施密特·帕特森 戴维·奥孟德 +1 位作者 莱恩·克劳森·彼德森 李涛(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7-53,共7页
1917年,埃德加·德加死后,人们在他的工作室里发现了一幅画——《在大厅练习的舞者》。这幅画显示了种种有关多重构图变化的迹象,为重建这位以绘画技术复杂而闻名的艺术家的历史提供了研究案例。鉴于这幅画层层叠加的复杂结构,准确... 1917年,埃德加·德加死后,人们在他的工作室里发现了一幅画——《在大厅练习的舞者》。这幅画显示了种种有关多重构图变化的迹象,为重建这位以绘画技术复杂而闻名的艺术家的历史提供了研究案例。鉴于这幅画层层叠加的复杂结构,准确确定其完成日期颇有难度。不仅如此,后来人们又发现这幅画与1888年乔治·威廉·索恩利创作的石版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一项技术分析的结果确证了原画和该石版画之间的联系。该研究还发现德加可能在1888年索恩利石版画问世前的十多年就创作了这幅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加 索恩利 技术成像 XRF扫描 铜、砷和铁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地区生物固沙植物种选择试验报告
14
作者 汪万福 李云鹤 +1 位作者 阿根纽 林博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8-103,116+123-124,共9页
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画廊”的敦煌石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和世界友好人士。然而,由于强烈的西南及西北风被运沙物质,常以风沙流的形式沿崖壁泄流而下,使许多洞窟前室或洞窟外露壁画受到沙割、沙打、磨蚀和掏... 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画廊”的敦煌石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和世界友好人士。然而,由于强烈的西南及西北风被运沙物质,常以风沙流的形式沿崖壁泄流而下,使许多洞窟前室或洞窟外露壁画受到沙割、沙打、磨蚀和掏蚀,洞窟安全受到威胁。早在六十年代,技术人员就采用草方格、碎石、挡风墙等方法进行防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植物种选择 沙拐枣 沙生植物 花棒 梭梭 六十年代 物候相 特征日 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可持续性:图坦卡蒙墓的监测和维护
15
作者 洛丽·黄 萨拉·拉迪诺伊斯 +3 位作者 哈尼·侯赛因 拉马丹·默罕默德·萨利姆·贝戴尔 内维尔·阿格纽 韩霈泽(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60-166,共7页
近年来,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合作开展了一项针对帝王谷的图坦卡蒙墓(KV62)的保护和管理项目。这座可追溯到公元前1323年的陵墓,自1922年发现以来,游客便络绎不绝。游客的造访对陵墓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陵墓内部微气候的... 近年来,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合作开展了一项针对帝王谷的图坦卡蒙墓(KV62)的保护和管理项目。这座可追溯到公元前1323年的陵墓,自1922年发现以来,游客便络绎不绝。游客的造访对陵墓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陵墓内部微气候的改变,机械性破坏、原始材料丢失等。该项目包含了应对这些影响的策略,包括保护壁画、安装新的基础设施、稳定环境条件和管理游客的建议。为了确保这些措施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在设计文物保护方案,以及制定和实施持续的陵墓总体计划时都考虑了监测和维护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帝王谷 图坦卡蒙墓 预防性保护 监测 维护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完美的粘接:评估修复透明PMMA制品潜在的胶粘剂
16
作者 安娜·拉加纳 迈克尔·杜特 +4 位作者 梅丽莎·大卫 米夏·卢科姆斯基 埃拉·亨德里克斯 马丁·范博梅尔 张然(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6-144,共9页
本文对用于艺术和设计领域透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的潜在修复胶粘剂进行了广泛研究。因为很难找到能够复原透明度和强度而不损害塑料的胶粘剂,这种材料寥寥可数,所以修复该材质的文物是一项挑战。本研究旨在为文物保护人员提供... 本文对用于艺术和设计领域透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的潜在修复胶粘剂进行了广泛研究。因为很难找到能够复原透明度和强度而不损害塑料的胶粘剂,这种材料寥寥可数,所以修复该材质的文物是一项挑战。本研究旨在为文物保护人员提供更多成功且安全的选择,对13种不同类别的胶粘剂产品在浇铸和挤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分别进行了测试,通过对胶粘剂光学和机械性能、老化行为,以及诱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应力开裂的能力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以下胶粘剂能够安全和成功的适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的修复:水性胶粘剂Aquazol 500、丙烯酸树脂类的Paraloid B-67、Paraloid F-10和Paraloid B-67的1:1混合物、Plexisol P550-40和Paraloid B-67的1:1混合物、Plexigum PQ611,和环氧树脂类的HXTAL NYL-1。结果汇总在胶粘剂对比列表中,旨在为保护人员提供一个根据破损PMMA制品粘接需求来选择合适胶粘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胶粘剂 胶接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