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FHIT基因与脊索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梁德勇
刘庆阳
韩壮
吕刚
富伟能
张维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盖州市中心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在脊索瘤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FHIT基因内 3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 18例脊索瘤进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orozygosity ,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I)。 结果 :在 18例脊索瘤标本中 ,LOH的总发生率为 44 .4% ,其中在D3S 130 0 ,D3S 4130和D3S 12 34的LOH发生率为 37.5 %、2 6 .7%、2 3.1%。MI总发生率为 33.3% ,3个位点的MI发生率分别为 2 5 %、13.3%、15 .4%。微卫星多态分析表明 ,FHIT基因在脊索瘤中既存在杂合性丢失 ,又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结论 :FHIT基因参与了脊索瘤的发生 ,可能是脊索瘤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
关键词
FHIT基因
脊索瘤
相关性研究
杂合性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
-
Keywords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gene
chordoma
loss of heterozygosit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
分类号
R739.4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侧前方减压治疗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梁德勇
贾长青
刘庆阳
吴振东
张维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
盖州市中心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46-47,共2页
-
文摘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我们对胸腰段骨折伴完全截瘫7例及不全瘫21例,采用侧前方减压术,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结果:经半年至3年的随访,28例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7例全瘫患者在感觉和运动方面均得到部分改善,特别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明显。结论:压迫存在是侧前方减压的主要手术指征。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具有损伤小、减压直接充分、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
关键词
侧前方减压
胸腰段骨折
截瘫
-
Keywords
anterolatteral decompression
thoracolumbar spinal fracture
paraplegia
-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FHIT基因与骨肉瘤的相关性研究
- 3
-
-
作者
梁德勇
韩壮
吕刚
富伟能
西中海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
中国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aminetriad)基因在骨肉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FHIT基因内三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对20例骨肉瘤进行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分析。结果:在20例骨肉瘤标本中,LOH的总发生率为35.0%,其中在D3S1300,D3S4130和D3S1234的LOH发生率为27.8%、25.0%、20.0%。MSI总发生率为30.0%,三个位点的MSI发生率分别为22.2%、12.5%、13.3%。微卫星多态分析表明FHIT基因在骨肉瘤中既存在杂合性丢失,又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但以前者为主。结论:FHIT基因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可能是骨肉瘤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
关键词
FHIT基因
骨肉瘤
杂合性丢失
微卫星序列不稳定性
-
Keywords
FHIT gene Oseteosarcoma Loss of heterozygosity Microsatellite in sta bility
-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Q75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