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1 位作者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72 h内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术后恢复率。结果 40例患者接...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72 h内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术后恢复率。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者35例,所占比例为87.50%,恢复情况较差者5例,所占比例为12.50%,无死亡患者。40例患者中,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12例;Ⅰ、Ⅱ、Ⅲ级28例患者术后恢复率为89.29%(25/28),显著优于Ⅳ级患者的58.33%(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P<0.05)。Ⅲ级患者术后恢复率87.50%(7/8)与Ⅱ级患者术后恢复率90.00%(9/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结论采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死亡患者数量,且Hunt-Hess分级较低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1 位作者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60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49例,占比81.7%;未全切除Ⅲ级患者8例,占...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60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49例,占比81.7%;未全切除Ⅲ级患者8例,占比13.3%;未全切除Ⅳ级患者3例,占比5.0%。其中有40例影响到海绵窦,有22例进行全切除。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46例,占比93.9%(46/49);未全切除Ⅲ级与Ⅳ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2例,占比18.2%(2/11);全切除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率优于未全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随访,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分值均在60~100分,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0.2±2.07)分,其中46例优秀,8例良好。术后出现动眼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功能障碍、癫痫、轻偏瘫患者分别为18、12、9、17例,且其中有4例未能完全恢复。全切除49例患者中10例复发,其中肿瘤影响到海绵窦4例;部分切除11例患者中3例复发,其中影响到海绵窦1例。结论在对鞍旁脑膜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时尽可能选择全切除手术治疗,其复发率较低,手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引起复发的因素多样化,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鞍旁脑膜瘤 临床效果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桂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死亡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语言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语言和运动功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部分切开重睑术与传统埋线法重睑术的优缺点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洪泉 王桂权 +2 位作者 于智涌 邓生玉 刘金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部分切开重睑术与传统埋线法重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80例进行重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各9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部分切开重睑术,对比组患者进行传统埋线法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 目的研究部分切开重睑术与传统埋线法重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80例进行重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各9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部分切开重睑术,对比组患者进行传统埋线法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中满意8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5.56%;对比组患者中满意72例,不满意18例,满意度为80.00%;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0,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重睑线消失1例、线结外露0例、瘢痕明显1例、双侧重睑不对称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对比组患者出现重睑线消失4例、线结外露3例、瘢痕明显2例、双侧重睑不对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12/9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5)。结论对进行重睑手术的患者进行部分切开重睑术可以取得更高的满意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术 部分切开 埋线法 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于洪泉 王桂权 +2 位作者 于智涌 邓生玉 刘金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3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面部轮廓整形中采用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双侧下颌角肥大患者,均采取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治疗,其中1例患者同时进行颧骨缩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患者取得良好的切口愈合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面部轮廓整形中采用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双侧下颌角肥大患者,均采取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治疗,其中1例患者同时进行颧骨缩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患者取得良好的切口愈合效果,且有效改善面部外形情况,面部轮廓匀称,双侧保持对称;1例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一侧血肿的情况,经过再次治疗后两侧保持对称.有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矫正手术后第2天因引流管侧孔脱出,在左侧下颌角处发现血肿,经过再次的加压包扎以及止血药治疗后,血肿情况得到稳定,患者拆线后再进行热敷理疗,手术完成后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在面部轮廓整形中采用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能够使得患者的面下部正面与侧面外观得到有效改善,且切口较为隐蔽,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轮廓整形 下颌角弧形截骨 耳后切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