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都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钰 戴凌云 宋长太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2期69-70,共2页
稻田稳粮增渔环保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实现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对盐... 稻田稳粮增渔环保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实现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对盐城市盐都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历史与现状的回顾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都区 良性循环 永续利用 生态环境 稻渔综合种养 综合种养技术 合理开发 发展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郭猛镇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钰 林芳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32期34-35,共2页
稳定产量、提高品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水稻病虫草害,既是威胁水稻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又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应根据郭猛镇水稻病虫草害的主要种类和发生特点,协调好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之... 稳定产量、提高品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水稻病虫草害,既是威胁水稻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又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应根据郭猛镇水稻病虫草害的主要种类和发生特点,协调好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之间的关系,坚持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控制病虫草的危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病虫草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丰粳1606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成汉高 周正红 +1 位作者 王先旭 刘丰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6期66-70,共5页
丰粳1606是以淮稻5号为母本、华粳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全生育期151 d左右,属迟熟中粳品种,株高90 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成熟转色好,抗倒性强。通过培育壮秧、机械化插秧、病虫绿色防控以及科学肥水运筹... 丰粳1606是以淮稻5号为母本、华粳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全生育期151 d左右,属迟熟中粳品种,株高90 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成熟转色好,抗倒性强。通过培育壮秧、机械化插秧、病虫绿色防控以及科学肥水运筹等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可获得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粳1606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 软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农麦180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成汉高 杨钰 +2 位作者 程卫根 王先旭 刘丰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
农麦180系以镇麦168为母本、华麦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半硬质红粒小麦新品种,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10022)。农麦180具有高产、稳产,高抗白粉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等综合... 农麦180系以镇麦168为母本、华麦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半硬质红粒小麦新品种,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10022)。农麦180具有高产、稳产,高抗白粉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等综合抗性。农麦180株型松散,分蘖力、成穗数中等,穗粒结构协调,成熟期熟相好,商品性好。在栽培管理上,以适期精量播种保证苗足苗齐苗匀;通过生长调控和田间管理构建合理的高产群体,保证农麦180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麦18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义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114-114,共1页
介绍旱直播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旱直播水稻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直播稻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成汉高 《科学养鱼》 2021年第2期35-36,共2页
河蟹是我国目前养殖规模大、产值高和效益好的淡水品种之一,为改变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通过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饵料损失等,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达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优化的目标,笔者近年来... 河蟹是我国目前养殖规模大、产值高和效益好的淡水品种之一,为改变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通过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饵料损失等,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达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优化的目标,笔者近年来开展了河蟹生态养殖方面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河蟹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化 养殖现状 绿色生态养殖 水产养殖 养殖模式 技术创新 模式与技术 养殖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田草相特点及防除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成汉高 徐海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63-63,共1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水稻直播面积也呈逐年扩大趋势;但由于直播稻田杂草与稻苗同步发芽生长,并且种类繁多,故草害防除是决定该技术推广前景与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
关键词 直播稻田 草相特点 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辐麦4号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武绍富 张连成 +3 位作者 熊圣国 张卫清 顾莉娟 徐金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2期26-26,80,共2页
介绍了扬辐麦4号小麦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措施,主要包括:适期机械化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高效施肥,防御旱涝灾害、倒伏及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抗逆应变技术。
关键词 扬辐麦4号 特征特性 超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苄嘧·苯噻酰WP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加春 王太高 +3 位作者 顾慧玲 李红阳 张俊喜 姜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试验表明:70%苄嘧·苯噻酰WP是目前防除水稻移栽田中一年生杂草十分优秀的除草剂,施药后45 d,用70%苄嘧·苯噻酰WP 900 g/hm2对一年生杂草的总株防效达86.79%,对一年生杂草的总鲜重防效达91.95%,高于同期用50%苯噻酰草胺WP 900 ... 试验表明:70%苄嘧·苯噻酰WP是目前防除水稻移栽田中一年生杂草十分优秀的除草剂,施药后45 d,用70%苄嘧·苯噻酰WP 900 g/hm2对一年生杂草的总株防效达86.79%,对一年生杂草的总鲜重防效达91.95%,高于同期用50%苯噻酰草胺WP 900 g/hm2和32%苄嘧磺隆WP 150 g/hm2的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苄嘧·苯噻酰WP 防除 水稻移栽田杂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建中 陈根祥 +4 位作者 朱傅祥 李武权 蔡红俊 孙龙泉 杨学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35-38,共4页
通过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逐渐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长... 通过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逐渐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长度增加,粗度变细,重量及单位长度重量均不断减小,抗倒伏力减弱;淀粉含量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降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为90万~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迅速增加。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万~270万/hm^2的水平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4号 小麦 密度 播种期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播种期和基本苗对经济系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武权 吴建中 +4 位作者 商兆堂 徐金兰 杨钰 王太高 彭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1期66-67,共2页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期和基本苗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经济系数随着基本苗的变化其变幅比较小,最大值为0....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期和基本苗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经济系数随着基本苗的变化其变幅比较小,最大值为0.5411,最小值为0.5226,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1.04倍;经济系数随着播种期的变化其变幅也是比较小的,最大值为0.5404,最小值为0.5254,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1.03倍。[结论]经济系数随播种期和密度的变化其变幅都非常小,相对而言,播种期对其影响要大于密度。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要通过栽培措施,取得最理想的经济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期 基本苗 经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藕田养殖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金兰 宋长太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7期50-51,共2页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通常在浅水环境中生存,是几种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藕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较为成功的综合种养模式。对藕田养殖小龙虾种养模式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通常在浅水环境中生存,是几种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藕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较为成功的综合种养模式。对藕田养殖小龙虾种养模式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致使产量、效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种养模式 克氏原螯虾 生态循环农业 浅水环境 藕田养殖 水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适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建中 王受荣 +4 位作者 朱傅祥 李武权 沈崇操 胡毓 成晓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6-19,共4页
在田间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体、个体动态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9日播种,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较长,一生总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多,植株高,茎秆壮,分蘖发苗快,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 在田间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体、个体动态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9日播种,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较长,一生总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多,植株高,茎秆壮,分蘖发苗快,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偏低,面筋含量较高,沉降值低,淀粉含量中等。从产量、品质两方面综合考虑,10月23日至11月4日为扬麦14号的适宜播种期,最佳播期为10月29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4号 精量播种 适宜播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农啤5号”精量播种适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傅祥 吴建中 +4 位作者 陈启平 李武权 沈崇操 杨军 仇玉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29-32,共4页
不同播种期对扬农啤5号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期0℃以上有效积温、齐穗至成熟期的天数相对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播期群体总苗数的差距缩小,茎秆粗度及重量增加,抗... 不同播种期对扬农啤5号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期0℃以上有效积温、齐穗至成熟期的天数相对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播期群体总苗数的差距缩小,茎秆粗度及重量增加,抗倒性增强;11月5日播种单产、千粒重及粒叶比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播种期越迟,实粒数越多,淀粉含量越低;播种期越早,有效穗数越多。最理想的播种期为10月29日~11月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农啤5号 精量播种 播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基本苗对粒叶比的影响试验初报
15
作者 李武权 吴建中 +4 位作者 商兆堂 王太高 徐金兰 杨钰 彭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36-36,45,共2页
该文阐述了不同播种期小麦基本苗对粒叶比影响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粒叶比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以本试验为例... 该文阐述了不同播种期小麦基本苗对粒叶比影响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粒叶比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以本试验为例,约0.42~0.56时是最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本苗 粒叶比 影响试验 试验初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金兰 李武权 +2 位作者 顾莉娟 武绍富 张连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2期17-18,共2页
介绍了直播水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直播水稻的品种改良、耕作技术、化除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肥水管理等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广直播水稻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直播水稻 发展概况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太高 杨钰 +4 位作者 曹方元 仇广灿 宋巧凤 吴长青 杨学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施用15%炔草酯用60 g/667 m2出现药害、施用120 g/667 m2药害加重。药害症状:麦苗叶片上产生褪绿斑块,严重的麦苗稍矮黄化、生长停滞,药后35 d左右逐渐消失症状。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以上,对看麦娘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建议春季用... 施用15%炔草酯用60 g/667 m2出现药害、施用120 g/667 m2药害加重。药害症状:麦苗叶片上产生褪绿斑块,严重的麦苗稍矮黄化、生长停滞,药后35 d左右逐渐消失症状。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以上,对看麦娘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建议春季用15%炔草酯30~60 ml/667 m2为宜;冬季及早春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即可,并且要掌握在寒潮之后、气温回升时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草酯 小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巫锦森 武绍富 +2 位作者 张连成 顾莉娟 徐金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节约用水;减轻病虫危害;有效分蘖节位多,有利于争取足穗;后期上层根量大,有利于增加粒重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生长期缩短,出苗不齐、不匀,倒伏风险加大,杂草危害重,天气灾害几率大等劣势。分析了目前江...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节约用水;减轻病虫危害;有效分蘖节位多,有利于争取足穗;后期上层根量大,有利于增加粒重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生长期缩短,出苗不齐、不匀,倒伏风险加大,杂草危害重,天气灾害几率大等劣势。分析了目前江苏直播水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播期、密度、肥料、水分等主要栽培措施对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优势 劣势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直播水稻淮稻5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绍富 张连成 +2 位作者 徐金兰 顾莉娟 张卫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4期41-44,共4页
为探讨直播水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密度范围,以晚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密度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120×104株/hm2密... 为探讨直播水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密度范围,以晚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密度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120×104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各处理产量呈上升趋势,随着直播密度的继续增加,产量下降。在75~120×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的进一步增加,加工品质变差。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大,胶稠度变小,蛋白质含量升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因此,在江苏里下河稻区,在105~135×104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不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随直播密度的增加,稻米品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4号小麦密度与分蘖成穗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建中 李武权 +4 位作者 徐金兰 吴玉涛 俞勇权 陶雅萍 钮红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4期76-77,共2页
通过不同密度试验,研究了扬麦14号小麦密度对群体、个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出苗早、肥力足、天气好的条件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总苗数随之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数、成穗率、分蘖穗比例、结实小穗数、结... 通过不同密度试验,研究了扬麦14号小麦密度对群体、个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出苗早、肥力足、天气好的条件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总苗数随之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数、成穗率、分蘖穗比例、结实小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不断变劣,基本苗以240万~270万/hm2易获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4号 小麦 密度 分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