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十二五”情况及“十三五”展望——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达来 宋文红 +3 位作者 吴建中 徐楷 王珊 徐俊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305-307,共3页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产创建、开展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促进粮食产业安全和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十二五” “十三五”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盐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2
作者 张卫清 张文灿 +3 位作者 侍山林 顾莉娟 张连成 武绍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8期73-75,126,共4页
介绍了2012年盐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全面发动,突击防治;选用对路药剂,用足药量;选择适当防治时期等,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盐都区 201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稻田稆稻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方元 吴建中 +5 位作者 刘蔚华 吴长青 张凤珠 陈忠兰 胥益锋 凌晓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盐城市里下河稻区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全市2005年直播稻面积仅有3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2006年-2007年直播稻面积成倍增加。2008年直播稻面积发展到22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3.2%,部分地方达到90%... 近年来盐城市里下河稻区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全市2005年直播稻面积仅有3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2006年-2007年直播稻面积成倍增加。2008年直播稻面积发展到22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3.2%,部分地方达到90%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田 综合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水稻种植面积 里下河 盐城市 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发展休闲农业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金达来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8期206-206,共1页
休闲农业开展的主要形式是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观光还可以采果,在高强度城市生活之余通过体验农作来释放繁重的生活压力,并从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农民的生活形态,从而享受乡土情趣带来的快乐。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来看,乡镇的休闲农... 休闲农业开展的主要形式是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观光还可以采果,在高强度城市生活之余通过体验农作来释放繁重的生活压力,并从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农民的生活形态,从而享受乡土情趣带来的快乐。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来看,乡镇的休闲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休闲农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辐麦4号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武绍富 张连成 +3 位作者 熊圣国 张卫清 顾莉娟 徐金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2期26-26,80,共2页
介绍了扬辐麦4号小麦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措施,主要包括:适期机械化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高效施肥,防御旱涝灾害、倒伏及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抗逆应变技术。
关键词 扬辐麦4号 特征特性 超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卞爱群 吴建中 +4 位作者 何宜玲 陈高祥 周建军 胥益锋 凌晓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69-70,134,共3页
阐述了播种期与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3日较早播种,茎秆抗倒力较强;10月29日最佳播种期播种,茎秆抗倒力最强;之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抗倒力不断下降。同一播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茎秆抗倒力不断减弱。综... 阐述了播种期与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3日较早播种,茎秆抗倒力较强;10月29日最佳播种期播种,茎秆抗倒力最强;之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抗倒力不断下降。同一播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茎秆抗倒力不断减弱。综合分析,小麦10月下旬播种,基本苗(12-16)万/667m^2,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茎秆抗倒力强,易实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期 密度 茎秆 抗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凤珠 吴建中 +4 位作者 何宜玲 陈高祥 周建军 胥益锋 凌晓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8期68-69,共2页
阐述了大麦不同播种期、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大麦抗倒力增强;不同播种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抗倒力下降。
关键词 大麦 播种期 密度 茎秆 抗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农啤5号”最佳播期的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建中 吴玉涛 +4 位作者 王受荣 刘春来 蔡红俊 胥益锋 何宜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46-47,51,共3页
扬农啤5号最佳播期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其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增加,单株干物重迅速下降,有效穗数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则直线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迅速下降,单产... 扬农啤5号最佳播期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其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增加,单株干物重迅速下降,有效穗数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则直线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迅速下降,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因此,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240万/hm^2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农啤5号 最佳播期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根祥 吴建中 +4 位作者 朱傅祥 陈启平 吴玉涛 胥益锋 张凤珠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期74-77,85,共5页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品质变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因而,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强群体质量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胥益锋 潘玉良 +4 位作者 熊圣国 郭晨成 金文亮 王彩云 邓克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通过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期及基本苗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在10月29日到11月4日之间时结实小穗数较多;播种期在10月29日和11月10日时退化小穗数最多;在11月4日播种时退... 通过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期及基本苗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在10月29日到11月4日之间时结实小穗数较多;播种期在10月29日和11月10日时退化小穗数最多;在11月4日播种时退化小穗数最少。在10月23日到11月4日之间播种时结实粒数较多。在11月4日左右播种时千粒重高。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呈直线下降;退化小穗呈直线上升。11月4日左右播种,穗部性状最理想,结实小穗数较多,退化小穗数最少,结实粒数较多,千粒重高。要想大穗就要降低基本苗,基本苗120万/hm2时,穗部性状最理想,结实小穗数最多,退化小穗数最少,实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4号 小麦 播种期 基本苗 穗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中粳连粳7号直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受荣 孟建武 +4 位作者 吴建中 熊圣国 潘玉良 张卫清 武绍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669-7672,共4页
[目的]研究直播稻(Oryza sativa L.)播种密度对产量结构及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探讨直播稻高产稳产适宜的播种密度。[方法]以中熟中粳连粳7号作为试验品种,按基本苗的不同,设5种密度水平,分别是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株/hm2,... [目的]研究直播稻(Oryza sativa L.)播种密度对产量结构及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探讨直播稻高产稳产适宜的播种密度。[方法]以中熟中粳连粳7号作为试验品种,按基本苗的不同,设5种密度水平,分别是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株/h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种植密度对有效穗的调控作用较小,每穗总粒数、颖花结实率和千粒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基本苗105万株/hm2左右时较适宜。基本苗90万株/hm2处理,植株茎秆第1、2节间长度最短,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小,第3、4、5节间长度最长,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大,茎秆重量、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均最大,茎秆单位长度重量承担的稻穗重较小,茎秆抗倒伏力最强。[结论]从高产稳产两方面考虑,直播稻连粳7号基本苗90万~105万株/hm2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种植密度 连粳7号 产量构成 茎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晖 戴凌云 +5 位作者 王受荣 郭登兄 王珊 朱傅祥 杨帆 吴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42-46,共5页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品种 产量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潘玉良 熊圣国 +4 位作者 郭晨成 张卫清 胥益锋 郭兆兄 凌桂鸿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3期25-30,共6页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提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大幅增加播种密度,个体生长发育受抑制的程度将明显减小。因而,晚播小麦适当提高种植密度,通过强化群体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受荣 周华江 +4 位作者 潘玉良 熊圣国 胥益锋 张卫清 郭兆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该文阐述了不同播种期、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大麦抗倒能力增强;不同播种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抗倒能力减弱。
关键词 大麦 播种期 密度 茎秆 抗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太高 杨钰 +4 位作者 曹方元 仇广灿 宋巧凤 吴长青 杨学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施用15%炔草酯用60 g/667 m2出现药害、施用120 g/667 m2药害加重。药害症状:麦苗叶片上产生褪绿斑块,严重的麦苗稍矮黄化、生长停滞,药后35 d左右逐渐消失症状。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以上,对看麦娘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建议春季用... 施用15%炔草酯用60 g/667 m2出现药害、施用120 g/667 m2药害加重。药害症状:麦苗叶片上产生褪绿斑块,严重的麦苗稍矮黄化、生长停滞,药后35 d左右逐渐消失症状。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以上,对看麦娘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建议春季用15%炔草酯30~60 ml/667 m2为宜;冬季及早春施用15%炔草酯30 ml/667 m2即可,并且要掌握在寒潮之后、气温回升时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草酯 小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麦8号小麦晚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达来 吴建中 +3 位作者 徐楷 孙慧 宋文红 王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苏麦8号小麦为试验品种,播种期分别为11月12日、11月18日、12月5日,播种量分别为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分析不同播种量处理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苏麦8号小麦为试验品种,播种期分别为11月12日、11月18日、12月5日,播种量分别为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分析不同播种量处理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1月12日播种,播种量337.5 kg/hm^2处理的小区倒伏严重,产量较低,其他处理产量均达6 000.0 kg/hm^2以上,且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播种量262.5、300.0 kg/hm^2产量最高,均达6 750.0 kg/hm^2以上。11月18日播种,不同处理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单产均达6 000.0 kg/hm^2以上,其中播种量300.0、337.5 kg/hm^2处理产量较高,达6 750.0 kg/hm^2以上。12月5日播种,因播种过迟,烂耕烂种,出苗严重不全不匀,产量普遍较低,播种量300.0、337.5 kg/hm^2处理产量较高,达5 250.0 kg/hm^2以上。[结论]11月中旬播种,大面积播种量控制在262.5~300.0 kg/hm^2较为适宜;12月上旬过晚播种,大面积播种量控制在337.5 kg/hm^2以上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晚播 苏麦8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大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永超 王受荣 +4 位作者 熊圣国 张卫清 潘玉良 郭早兄 武绍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大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个体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大麦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0℃以上有效积温和齐穗至成熟期的天...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大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个体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大麦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0℃以上有效积温和齐穗至成熟期的天数相对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播期群体总苗数的差距缩小,茎秆粗度及重量增加,抗倒性增强;11月5日播种单产、千粒重及粒叶比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播种期越迟,实粒数越多,淀粉含量越低;播种期越早,有效穗数越多。因此,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29日之后,但以不超过11月5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群体 个体 质量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熟中粳淮稻5号直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胥益锋 王益明 +5 位作者 吴建中 熊圣国 张卫清 潘玉良 王受荣 武绍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基本苗8万/667m2左右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667m2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密度 淮稻5号 产量 茎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直播水稻淮稻5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绍富 张连成 +2 位作者 徐金兰 顾莉娟 张卫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4期41-44,共4页
为探讨直播水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密度范围,以晚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密度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120×104株/hm2密... 为探讨直播水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密度范围,以晚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密度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120×104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各处理产量呈上升趋势,随着直播密度的继续增加,产量下降。在75~120×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的进一步增加,加工品质变差。在75~16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大,胶稠度变小,蛋白质含量升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因此,在江苏里下河稻区,在105~135×104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不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随直播密度的增加,稻米品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圣国 王受荣 +4 位作者 王永超 张卫清 潘玉良 武绍富 郭早兄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6期47-49,62,共4页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4号 基本苗 群体 个体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