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池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彦东 《农技服务》 2011年第7期1039-1040,共2页
分析了盐池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县实际,从政策、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措施对策,使之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 分析了盐池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县实际,从政策、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措施对策,使之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杂粮杂豆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尚自烨 冒秀凤 +1 位作者 杨生斌 王小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盐池县杂粮杂豆良种繁育在自然地理区位、布局运筹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介绍了盐池县在加快国家级杂粮杂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满足区域性杂粮杂豆生产用种,提高单产水平,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 盐池县杂粮杂豆良种繁育在自然地理区位、布局运筹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介绍了盐池县在加快国家级杂粮杂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满足区域性杂粮杂豆生产用种,提高单产水平,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当地杂粮杂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杂豆 良种繁育基地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吴忠设施马铃薯芽栽技术
3
作者 赵向峰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马铃薯是中国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该文介绍了宁夏吴忠市地区马铃薯芽栽中双垄、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芽栽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明 张清云 +4 位作者 蒋齐 杨彩霞 龙澍普 李生彬 张治科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2期7-11,共5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栽培技术标准的术语、定义、立地条件、种子质量、育苗、移植、甘草采挖、甘草药材产品的初加工、分级标准、贮存及包装。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栽培技术规程 技术标准 立地条件 种子质量 初加工 移植 采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农民创新的发生机制——基于宁夏盐池的案例研究
5
作者 陈莉 左停 李风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3-85,共3页
基于宁夏盐池28个创新农民的案例,对农民创新全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农民创新想法的发生源于不同知识和信息要素的互动;在生计安全的前提下,农民会采用各种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创新可能给其带来的风险;基于自身发展和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认... 基于宁夏盐池28个创新农民的案例,对农民创新全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农民创新想法的发生源于不同知识和信息要素的互动;在生计安全的前提下,农民会采用各种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创新可能给其带来的风险;基于自身发展和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认知,农民开始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新 知识 风险 生计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视角下的草地治理研究——以宁夏盐池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余露 宜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0-1925,共6页
以宁夏盐池县草原家庭承包为例,从产权视角对草原"公地的悲剧"理论进行了剖析。草地资源的公共使用不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唯一原因,"公地的悲剧"理论并不普遍适用于草原治理。草原去公共化亦不是草原可持续利用的良丹... 以宁夏盐池县草原家庭承包为例,从产权视角对草原"公地的悲剧"理论进行了剖析。草地资源的公共使用不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唯一原因,"公地的悲剧"理论并不普遍适用于草原治理。草原去公共化亦不是草原可持续利用的良丹妙药。草地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应脱离其所处区域的区位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应加强推动草原使用家庭化、合作化、社区化等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地的悲剧 牧场治理 产权制度 草地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马铃薯滴灌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久顺 杨朝霞 +1 位作者 任迎萍 何建龙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宁夏盐池县对马铃薯克新1号进行6种不同滴灌节水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盐池县马铃薯不同滴灌节水处理以处理A5[灌溉定额220 m3/hm2、灌水次数2次(在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进行灌水)]灌溉模式最佳,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干旱区 马铃薯 滴灌 节水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对甘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安钰 张清云 +1 位作者 李生兵 王东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目的】为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甘草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甘草对不同钙浓度的适应机制,探究了外源钙对甘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设置0(CK)、5(G_(1))、10(G_(2))、15(G_(3))、20 mmol/L(G_(4))5个钙... 【目的】为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甘草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甘草对不同钙浓度的适应机制,探究了外源钙对甘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试验材料,设置0(CK)、5(G_(1))、10(G_(2))、15(G_(3))、20 mmol/L(G_(4))5个钙浓度,分析比较了不同浓度外源钙处理下甘草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出适宜甘草生长的外源钙施用浓度。【结果】随着钙浓度的增加,甘草主根长、主根直径、单根鲜质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钙浓度为10 mmol/L时,Tr、Pn、Gs、SOD活性、CAT活性均达到峰值,且Pn、Gs显著高于对照(P<0.05)。MDA含量随着钙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钙浓度为10mmol/L时的MDA含量最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钙浓度为10mmol/L时,隶属函数值的均值最大,为0.739。【结论】施用外源钙有利于改善甘草的生理生化特性,促进生长发育;10mmol/L钙浓度是甘草生长的最佳施用量,可为干旱地区甘草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外源钙 生理特性 隶属函数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风沙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娇 梁锦秀 +3 位作者 孔德杰 郭鑫年 魏永东 周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39,共11页
以宁夏贺兰山东路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等碳量秸秆、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和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C)、全磷(P)、速效氮(AN)... 以宁夏贺兰山东路风沙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等碳量秸秆、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和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C)、全磷(P)、速效氮(AN)、速效磷(AP)浓度显著增加,且生物炭还田优于等碳量秸秆处理。而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全氮(N)浓度影响不显著。土壤C/N、C/P、N/P、AN/AP变化范围在10.1~10.9、7.4~8.2、0.7、2.7~3.4。且N/P、AN/AP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显著增加,随生物炭还田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生物炭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显著高于等碳量秸秆还田。而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与胞外酶化学计量比均显著高于等碳量生物炭还田。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AN与碱性磷酸酶(AKP)极显著负相关,与β-葡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MBC、(BG+CBH)/AKP、(NAG+LAP)/AKP、MBN/MBP极显著正相关。生物炭还田后土壤AP与BG、α-纤维素酶(CBH)、LAP、NAG、MBC、MBN、(BG+CBH)/AKP极显著正相关,与MNC/MBN极显著负相关。综上,生物炭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浓度和微生物量,而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与秸秆 风沙土 酶化学计量 微生物化学计量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安钰 安慧 李生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102,共9页
以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和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C、C∶N、C∶P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呈增加趋势,而N及N∶P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不同优势植物... 以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和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C、C∶N、C∶P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呈增加趋势,而N及N∶P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不同优势植物N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度和重度放牧区甘草、砂珍棘豆、山苦荬、牛心朴子N含量明显低于轻度和围封禁牧N含量,牛枝子、短花针茅、中亚白草、刺叶柄棘豆、虫实、猪毛菜、乳浆大戟、骆驼蓬N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和围封禁牧N含量,表明适度放牧会显著增加某些物种的N含量;13种优势植物C∶N和C∶P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与N、P的规律相反,且不同优势植物N∶P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分异性。优势植物P、C∶P与土壤P、C∶P呈显著正相关,而C、N、C∶N和N∶P与土壤C、N、C∶N和N∶P无显著相关性,说明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并非是由土壤养分含量特征直接决定的,而更多是受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体现了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对极端环境具有相对稳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干旱风沙区四种不同结构夯土墙体日光温室内环境日变化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曲继松 冯海萍 +3 位作者 张丽娟 郭文忠 李爱兰 吕志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844-3848,共5页
为了探求适宜的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结构类型,通过对4种不同结构夯土墙体日光温室内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等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和温室建造成本等多因素分析,发现在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 为了探求适宜的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结构类型,通过对4种不同结构夯土墙体日光温室内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等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和温室建造成本等多因素分析,发现在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方面,温室3、温室2明显优于温室4和温室1;在建造成本方面,温室3>温室2>温室1>温室4。因此综合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和温室建造成本等因素得出,在宁夏干旱风沙区夯土墙体(里墙表砖)全钢架结构日光温室(温室2)具有广泛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日光温室 结构 温度 湿度 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皓 李培贵 +2 位作者 李生彬 吕志强 胡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4-217,共4页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胭珠蚧 土壤处理 灌根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碳磷输入对宁夏灌淤土磷素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冒辛平 赵营 +1 位作者 刘汝亮 魏永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4,共5页
以宁夏引黄灌区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为背景,以灌淤土为研究基础,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水旱轮作淹水培养90 d后灌淤土磷素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性鸡粪、秸秆生物炭和磷肥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灌淤土全磷、有效磷含量,增幅在6.4%~16... 以宁夏引黄灌区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为背景,以灌淤土为研究基础,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水旱轮作淹水培养90 d后灌淤土磷素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性鸡粪、秸秆生物炭和磷肥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灌淤土全磷、有效磷含量,增幅在6.4%~165.2%之间,输入外源性鸡粪与对照相比土壤Ca-P提升了88.4%,且随施磷水平增加无机磷(Pi)占土壤总磷比例提高。输入外源性秸秆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O-P含量,与施磷量的高低差异不显著,添加外源性鸡粪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较秸秆生物炭提升45.9%和45.4%。施用外源性鸡粪和秸秆生物炭前者较后者无机磷总量增加176.1 mg/kg,增幅34.5%,但无机磷占全磷相对比例后者较前者平均提高了8.5%,这可能与外源性鸡粪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全磷增量大小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碳磷 宁夏 灌淤土 磷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粉基质栽培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曲继松 冯海萍 +5 位作者 王彩玲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瞿捍泽 彭文栋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柠条粉基质栽培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番茄比对照增产35%,VC含量提高了10.2mg/100g,同时节肥18.7%。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关键词 柠条 基质栽培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清云 龙澍普 +2 位作者 安钰 刘华 李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为探索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最佳的移栽密度,本文分析了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以及种植初期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个不同移栽密度处理,采用宽窄行种植,小... 【目的】为探索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最佳的移栽密度,本文分析了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以及种植初期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个不同移栽密度处理,采用宽窄行种植,小区对比试验,以确定黄花菜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促进叶片长度和宽度的增长,随移栽密度的增大,叶片长度和宽度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移栽密度对黄花菜的抽薹数、花蕾数、单蕾重量以及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合理的密植有利于黄花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不同的移栽密度对黄花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的密植有利于提高黄花菜营养成分的含量,移栽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结论】从不同移栽密度、产量性状以及营养成分变化的整体分析看,黄花菜移栽行距1.4~1.5 m,移栽密度为4450~4760株/667 m2时,其产量和品质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移栽密度 产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甘草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钰 张清云 +1 位作者 李生兵 刘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7期1-5,共5页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显著高...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复水后各干旱胁迫处理MDA含量均降低,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发生变化,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和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复水后SOD、POD和CAT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持续下降趋势,Pn、Gs、Ci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在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下继续下降,Pn、Gs、Tr与Ci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均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复水可以有效降低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造成损害;复水可以使甘草叶片重新开放气孔,迅速提高水分和CO2在细胞内的交换量,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草光合作用的抑制,保证甘草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干旱胁迫 复水 抗氧化酶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开花习性及种子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钰 李明 +3 位作者 李生兵 刘华 张清云 龙澍普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5期1-3,F0002,共4页
通过观察甘草物候期、花部特征、开花顺序、结实情况及测定甘草种子活力,研究甘草开花规律和种子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甘草种子发育较慢;甘草植株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单个花序上的小花也是自下而上开放;小花剥离花瓣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 通过观察甘草物候期、花部特征、开花顺序、结实情况及测定甘草种子活力,研究甘草开花规律和种子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甘草种子发育较慢;甘草植株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单个花序上的小花也是自下而上开放;小花剥离花瓣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当旗瓣开始向外翻卷时,雄蕊和雌蕊基本相平,花药有散粉迹象。从开花特性分析,甘草有很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和种子生产潜力,但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落花、落果及受精后发育不良是引起甘草种子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种子产量是未来甘草良种繁育生产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开花 生物学特性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风沙区白菜型油菜越冬栽培适应性研究
18
作者 曲继松 冯海萍 +5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瞿捍泽 冒秀凤 张慧玲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2X期25-26,共2页
对6种叶用白菜型油菜在干旱风沙区越冬栽培的适应性包括产量、品质、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品冠油菜产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53925kg/hm2,68.2mg/100g,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为0.83g/100g,而亚硝酸盐却没检测出,... 对6种叶用白菜型油菜在干旱风沙区越冬栽培的适应性包括产量、品质、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品冠油菜产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53925kg/hm2,68.2mg/100g,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为0.83g/100g,而亚硝酸盐却没检测出,综合认为,在干旱风沙区品冠可作为叶用白菜型油菜优势品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越冬栽培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毛蒿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怀墨 袁荣贤 +5 位作者 张霞 龙澍普 李明 刘华 安钰 陈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1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猪毛蒿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挥发性成分以及绿原酸含量差异,为寻找猪毛蒿炮制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量法测定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GC-MS/MS测定挥发性成分,HPLC-UV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与生品... [目的]研究猪毛蒿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挥发性成分以及绿原酸含量差异,为寻找猪毛蒿炮制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量法测定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GC-MS/MS测定挥发性成分,HPLC-UV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与生品相比,晒干品的水、醇提取物含量均显著下降;烘干品水提取物含量下降,而醇提取物含量提高;阴干品无显著差异.GC-MS/MS分析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从生品、阴干、晒干、烘干品中分别检出25、21、27、24个色谱峰,共有的组分有13个,且猪毛蒿炮制前后既有含量的改变,也有不同结构的成分出现,晒干与生品差距最大;HPLC-UV方法测定了绿原酸含量,发现炮制后均显著下降,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生品、阴干、晒干、烘干.[结论]猪毛蒿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阴干方法,以防止有效成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蒿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HPLC-UV 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场管理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户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风阳 余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01-3103,共3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通过对比禁牧村农户与开牧村农户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差异,以及对开牧试点村农户自身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剖析,认为开放的制度环境能促进草场治理方式的市场化、村民养殖方式的合作化、养殖业规模化以及...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通过对比禁牧村农户与开牧村农户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差异,以及对开牧试点村农户自身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剖析,认为开放的制度环境能促进草场治理方式的市场化、村民养殖方式的合作化、养殖业规模化以及社区成员的自我治理。有条件的开牧政策,不仅能满足农牧民的生计、推动草场畜牧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草场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管理制度 制度变迁 农户行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