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配乐中的“非连贯性”与观众情感投射机制研究
1
作者 荣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6-49,共4页
“非连贯性”是电影配乐应用的一个重要理念及方式,对观众情感投射有着诸多积极影响,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对电影配乐“非连贯性”及观众情感投射的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探讨电影配乐中“非连贯性”... “非连贯性”是电影配乐应用的一个重要理念及方式,对观众情感投射有着诸多积极影响,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对电影配乐“非连贯性”及观众情感投射的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探讨电影配乐中“非连贯性”的主要体现。通过对电影作品分析,研究电影配乐的“非连贯性”对观众情感投射的实际影响功能。同时,提出电影配乐的“非连贯性”对观众情感投射的未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配乐 非连贯性 观众情感 投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弶港渔民号子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潘龙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254,共2页
弶港渔民号子作为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在2011年入选江苏省"非遗"名录。作为伴随劳动成长起来的一种渔家"小调儿",这种依据长期海上作业劳动生活而形成的渔家的歌谣类型,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有现着... 弶港渔民号子作为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在2011年入选江苏省"非遗"名录。作为伴随劳动成长起来的一种渔家"小调儿",这种依据长期海上作业劳动生活而形成的渔家的歌谣类型,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有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文章从艺术特征、演唱特点、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弶港渔民号子进行了艺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弶港 渔民号子 艺术特征 演唱特点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绿汀音乐作品风格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志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贺绿汀是20世纪初我国杰出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他擅长于把中国的支声旋律与西方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作出不少优秀的钢琴作品,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田园牧歌式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 贺绿汀 音乐作品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转向“文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玉江 李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0-163,共4页
随着我国音乐新课程的出台和实施以及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已渗透到国际音乐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把目标定位在“人”及“文化”的发展方面。但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重技轻理”的现象依... 随着我国音乐新课程的出台和实施以及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已渗透到国际音乐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把目标定位在“人”及“文化”的发展方面。但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重技轻理”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种“见物不见人”的音乐教育必然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必须从片面追求“技术”的藩篱中走出来,在当今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观照中进行高师音乐课程的文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文化 高师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玉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36-140,共5页
本文从当代课程观的范式转向(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一课程研究背景出发,论述了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影响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的实体思维、技术理性和西方中心论倾向,在此基础上对建构以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民族音乐课... 本文从当代课程观的范式转向(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一课程研究背景出发,论述了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影响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的实体思维、技术理性和西方中心论倾向,在此基础上对建构以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民族音乐 课程 实践论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世界”理论视野中的音乐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游驰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哲学理论。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推动下以及当代哲学发展的趋势中,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追寻生活对教育的意义,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生活世界的内涵...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哲学理论。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推动下以及当代哲学发展的趋势中,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追寻生活对教育的意义,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生活世界的内涵和音乐教育中的生活世界的缺失为切入点来探讨音乐教育中的生活世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音乐教育 科学理性 音乐艺术 审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音乐课程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玉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西方许多著名哲学家,如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哈贝马斯等,都从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转向生活世界。我们知道,课程观的形成与发展与特定时代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回... 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西方许多著名哲学家,如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哈贝马斯等,都从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转向生活世界。我们知道,课程观的形成与发展与特定时代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这对于技术理性主宰下的音乐课程观所遮蔽的生活世界来说无疑是一种超越。回归生活世界的音乐课程观追求的是音乐教育的人学意义、生命意蕴、主体间性音乐审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及现实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互构,这些都为我国的音乐课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世界 音乐课程观 技术理性 主体间性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与对话——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玉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音响层面而缺失文化的理解。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来传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音响层面而缺失文化的理解。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来传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如何进行“文化理解”缺乏足够的理论认识。本文主要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理解”进行探讨,指出“文化理解”是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的前提,而“文化对话”则是世界民族音乐教育和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文化理解 文化对话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高到音响——略论20世纪的钢琴音乐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晓岚 《音乐创作》 2008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同以往的大部分作曲家一样,20世纪的作曲家也热衷于把钢琴作为其探索新音乐的首选“工具”。在许多情况下,钢琴是“演练”新思维、“调配”新风格的“实验室”。20世纪的钢琴作品大都使用短小的篇幅,着重于一到两个新技巧的探索和应... 同以往的大部分作曲家一样,20世纪的作曲家也热衷于把钢琴作为其探索新音乐的首选“工具”。在许多情况下,钢琴是“演练”新思维、“调配”新风格的“实验室”。20世纪的钢琴作品大都使用短小的篇幅,着重于一到两个新技巧的探索和应用,每一首钢琴作品都是作曲家的一个“实验成果”,那些令人满意的“实验成果”有时就会被作曲家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创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音乐创作 音响 音高 钢琴作品 作曲家 实验室 新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人之恋》的音乐特征及作品演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龙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57,共3页
《诗人之恋》是舒曼1840年("歌曲年"——共写了168首歌曲)根据海涅的抒情诗作《悲剧附抒情插曲》改编创作的声乐套曲,是一部着重描绘人物情感与心理状态表现的佳作:这部套曲由十六首歌曲组成,除了第十一首(《少年爱上了姑娘》... 《诗人之恋》是舒曼1840年("歌曲年"——共写了168首歌曲)根据海涅的抒情诗作《悲剧附抒情插曲》改编创作的声乐套曲,是一部着重描绘人物情感与心理状态表现的佳作:这部套曲由十六首歌曲组成,除了第十一首(《少年爱上了姑娘》)采用旁叙者外,其他的都采用诗人的自述形式,描述诗人从对少女的爱恋,到恋爱的感受、美好的憧憬以及失恋后的痛苦,最后终将这种爱情装进棺材沉入大海。整部套曲就像一部抒情的叙述诗,音乐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对这部套曲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求歌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之恋》 舒曼 音乐特征 演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指导方案》与高师音乐教育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明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3期41-42,共2页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学习和领会,作者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中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与宴践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古的高师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12
作者 崔晓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如何融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中华民族风格是我国几代作曲家努力追求的目标。近一百年来,我国作曲家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中西共融,创作了大量的经典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在标题的文化内涵、... 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如何融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中华民族风格是我国几代作曲家努力追求的目标。近一百年来,我国作曲家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中西共融,创作了大量的经典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在标题的文化内涵、旋律的线性特征、调式和声的创新及民族乐器音色的模拟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钢琴音乐 传统文化 旋律 和声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琴音乐标题的美学追求
13
作者 崔晓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中国音乐作品有使用文字标题的传统,受其影响,标题性也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好的标题对作品的解读、传播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文章从标题的"民族性"、标题中的传统文学意象、无标题音乐中的"标题"暗示三个... 中国音乐作品有使用文字标题的传统,受其影响,标题性也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好的标题对作品的解读、传播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文章从标题的"民族性"、标题中的传统文学意象、无标题音乐中的"标题"暗示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国钢琴音乐标题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钢琴音乐 标题 作品解读 美学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下的民间戏班可持续发展探析--以盐城地区淮剧民间戏班为例
14
作者 于基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5,222,共6页
民间戏班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其生存状况堪忧。盐城地区淮剧戏班是我国民间戏班的一个缩影,对其进行文献梳理和田野考察,并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进行的生态学分析,可以昭示民间戏班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从... 民间戏班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其生存状况堪忧。盐城地区淮剧戏班是我国民间戏班的一个缩影,对其进行文献梳理和田野考察,并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进行的生态学分析,可以昭示民间戏班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自然生态看,地方政府应重视文化景观顶层设计,城乡建设要为传统文化发展预留空间;从社会生态看,戏班要重视社会效益,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针;从经济生态看,戏班要选择规模小、成本低的剧本进行创演,政府应建立扶持民间戏班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文化生态看,戏班要回应时代文化诉求,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班 淮剧 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歌剧
15
作者 崔晓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118-120,共3页
歌剧是在西方音乐传入我国之后,中外戏剧、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结果。它在秧歌剧、山歌剧、小调的基础之上,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许多表现特点和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经验,充分运用大型乐队的演奏,结合独唱、重唱、合唱、... 歌剧是在西方音乐传入我国之后,中外戏剧、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结果。它在秧歌剧、山歌剧、小调的基础之上,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许多表现特点和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经验,充分运用大型乐队的演奏,结合独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及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经过几代剧作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奋斗,终于在我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调 戏曲 秧歌 歌剧 音乐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两地情——钢琴曲《隔江相望》及其多样性音乐语言
16
作者 崔晓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储望华是当今专注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其钢琴前奏曲《隔江相望》的分析,探寻该曲创作与演奏中所贯穿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技法相结合的规律。
关键词 储望华 标题意境 旋律 结构 双调叠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茶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文化
17
作者 赵建培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262,共1页
在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茶文化早已脱离的单纯的倒茶以及品茶等形式,而直接象征一种文化和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茶音乐成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茶农们在辛苦劳作过程中随口吟唱的歌曲由于朗朗上口而广... 在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茶文化早已脱离的单纯的倒茶以及品茶等形式,而直接象征一种文化和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茶音乐成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茶农们在辛苦劳作过程中随口吟唱的歌曲由于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但是,到了当代由于茶音乐文化性太浓且缺乏现代乐理元素致使其逐渐衰微。因此,如何使茶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满足当前大众对音乐的需求,促进茶文化的传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流行音乐文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评《融媒体与频道节目运营》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燕君 宋克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42-I0042,共1页
融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技术手段以及发展趋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传播策略也将随之而变。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融媒体与频道节目运营》一书,作者为李万才与王孟广。该书围绕融媒体行业发展背... 融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技术手段以及发展趋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传播策略也将随之而变。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融媒体与频道节目运营》一书,作者为李万才与王孟广。该书围绕融媒体行业发展背景与发展趋势,对融媒体本质、内容创作、内容表现形式、创作管理以及创作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内容创作的新形态、新趋势进行了展望,并站在融媒体的角度对相关推广策略进行了模式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节目运营 推广策略 中国广播影视 民族音乐文化 表现形式 传播策略 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饰文化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绎中的运用——评《服饰与演艺》
19
作者 严雅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4,共2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与艺术表现的载体。在璀璨夺目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服饰文化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诗词歌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与艺术表现的载体。在璀璨夺目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服饰文化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诗词歌曲的演绎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服饰文化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便善于通过服饰来描绘人物、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服饰文化 文化传承 身份地位 抒发情感 璀璨夺目 文化内涵 远古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探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丽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45-47,共3页
我国民族声乐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西方声乐艺术的精华,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形成了当今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从现代民族声乐的"本源"——民族声乐的创作及现代民族声乐的"二度创作"—... 我国民族声乐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西方声乐艺术的精华,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形成了当今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从现代民族声乐的"本源"——民族声乐的创作及现代民族声乐的"二度创作"——民族声乐的演唱两个方面,阐述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民族声乐 创作 演唱风格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