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化放归丹顶鹤活动节律、家域特征和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浩 王刚 +3 位作者 王成 薛菲 成海 张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1538,共13页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叠指数,以及栖息地选择。结果表明:(1)丹顶鹤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丹顶鹤活动强度:育成期>越冬期>孵化期>育雏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日间活动强度平稳,育成期和越冬期呈“双峰”模式。(2)丹顶鹤95%家域面积均值介于(111.18±22.15)hm^(2)-(621.28±105.77)hm^(2),育成期((621.28±105.77)hm^(2))>育雏期((226.83±54.86)hm^(2))>孵化期((112.40±7.72)hm^(2))>越冬期((111.18±22.15)hm^(2));核心家域面积均值介于(0.53±0.26)-(45.78±6.66)hm^(2),育成期((45.78±6.66)hm^(2))>育雏期((12.73±3.67)hm^(2))>越冬期((5.18±1.59)hm^(2))>孵化期((0.53±0.26)hm^(2))。不同生活周期家域重叠值为31.08%-46.84%,不同年份重叠值为29.20%-76.21%。(3)家域尺度内,栖息地选择率具有周期性差异。孵化期选择中高覆盖度芦苇生境;育雏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潮沟100 m以内生境;育成期选择水塘生境、低和中低覆盖度生境以及距离水塘0-100 m生境;越冬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0-100 m生境。研究可为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活动节律 家域 栖息地选择 盐城海滨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园绿地玻璃表面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英鹏 李传武 +2 位作者 朱天明 梁峰 刘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69-2977,共9页
为研究上海市公园绿地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6种优控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对玻璃表面PAHs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组成特征和潜在污染源进行了分析.此外,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s)... 为研究上海市公园绿地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6种优控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对玻璃表面PAHs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组成特征和潜在污染源进行了分析.此外,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s)对玻璃表面PAHs进行了毒性当量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表面PAHs面积归一化质量浓度在83.6—1689.6 ng·m^(−2)之间,呈现夏季(599.7 ng·m^(−2))>秋季(533.1 ng·m^(−2))>春季(464.2 ng·m^(−2))>冬季(351.4 ng·m^(−2)).PAHs组成特征季节差异明显,4环PAHs在春季(43%)和冬季(42%)的占比最高;而2+3环PAHs在秋季(57%)和夏季(46%)占比最高.BghiP与T-PAHs强相关性说明汽车尾气是玻璃表面PAHs的主要贡献源;异构体比值表明不同季节玻璃表面PAHs主要污染源相对稳定,即为汽车尾气和扬尘源(降尘和裸露表土).质量归一化处理后的7种致癌性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58.3—1311.8 ng·g^(−1),TEQ的浓度在夏季(466.6 ng·g^(−1))>春季(361.0 ng·g^(−1))>秋季(262.9 ng·g^(−1))>冬季(214.6 ng·g^(−1)).BaP、DahA和B[b+k]F是主要的致癌单体PAH,共计占TEQ浓度的8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玻璃表面 多环芳烃 污染水平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高校玻璃表面多环芳烃浓度特征及源解析
3
作者 于英鹏 李传武 +1 位作者 梁峰 刘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1-327,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高校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富集水平和来源,对中心城区和郊区的7所高校和1座大学城进行了不同季节玻璃表面有机膜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16种PAHs进行了测定,对PAHs质量浓度的季... 为了解上海市高校玻璃表面多环芳烃(PAHs)富集水平和来源,对中心城区和郊区的7所高校和1座大学城进行了不同季节玻璃表面有机膜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16种PAHs进行了测定,对PAHs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组分特征和污染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区高校玻璃表面PAHs年平均面积归一化质量浓度(541.5ng/m^(2))明显高于郊区(290.0ng/m^(2)),其中TJU(同济大学)年均质量浓度最高(998.1ng/m^(2)),而SJUT(松江大学城)年均质量浓度最低(226.6ng/m^(2));SHU(上海大学)玻璃表面PAHs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最小,说明污染物来源比较稳定;夏季,秋季和冬季玻璃表面更易富集低环PAHs;单体Phe是各季节占比最高的污染物;多种溯源指标表明上海市高校玻璃表面PAHs以本地源为主,主要来源于油类燃烧和扬尘,特别是汽车尾气的贡献很大;BaP、DahA和B[b+k]F是玻璃表面PAHs主要的致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高校 玻璃表面 多环芳烃 溯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