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江苏沿海开发生态实现的生态伦理原则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振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纬度达到生态实现,其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这是沿海生态系统自然价值、自然权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基于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理论的纬度...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纬度达到生态实现,其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这是沿海生态系统自然价值、自然权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基于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理论的纬度,沿海生态开发应该遵循如下伦理原则:遵循自然、尊重沿海生命的伦理原则;善待自然,反对沿海环境法西斯主义的伦理原则;以人为本,生态利用天然资源,确保沿海物种优先的伦理原则;节约、保护沿海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开发的伦理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 江苏沿海开发 生态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推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2-413,416,共3页
以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现状为基础,立足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的优势条件,构建了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的优化路径,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的推进措施。
关键词 江苏 海洋资源 综合开发 推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秸秆发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凌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3,107,共3页
秸秆发电,是江苏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秸秆发电的现实意义、资源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区发展秸秆发电的路径。
关键词 秸秆发电 江苏沿海 新能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量化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云峰 陈洪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江苏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2000-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等层面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江苏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2000-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等层面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城镇化指数逐步提高,呈线性增长趋势,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②生态环境指数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③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数表现出多样化的等级类型,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发 城镇化 生态环境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线资源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以盐城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洪全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减弱,提出科学围垦、节点开发、防护保护、生态利用、严格管理等海岸线保护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评价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国家海洋空间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云峰 张振克 +1 位作者 张静 陈洪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60,共9页
在人类活动向海洋不断扩张和海洋环境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欧美等海洋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空间规划理念。自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一届海洋空间规划国际研讨会以来,国外海洋空间规划比较重视建立... 在人类活动向海洋不断扩张和海洋环境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欧美等海洋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空间规划理念。自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一届海洋空间规划国际研讨会以来,国外海洋空间规划比较重视建立系统的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一方面,注重构建海洋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包括多类型的空间范畴,多目标的规划管理,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跨部门的综合管理等;另一方面,注重建立海洋空间规划的实施框架和方法,包括逐步走向生态系统管理的技术框架,相关利益者的识别,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价值评估等;此外,欧美等海洋发达国家从用海现状、环境影响、海洋生态价值功能等进行区域实践论证,产生了许多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区域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规划 海洋综合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海域使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43-18345,共3页
对苏北阜宁县陈集镇3-6岁留守幼儿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教育严重缺失,身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幼儿 生存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配置调整与经济效率变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9期49-54,共6页
文章引入1994-2010间数据资料,深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配置与经济效率变动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城市化政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差异化影响,县级城镇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对不足;劳动和资本边际产出在1995年达... 文章引入1994-2010间数据资料,深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配置与经济效率变动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城市化政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差异化影响,县级城镇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对不足;劳动和资本边际产出在1995年达到高峰后持续下降,尽管2000年之后有所上升且整体经济规模递增效应持续,但与城市化进程并不匹配。在既有配置格局保持不变条件下,城市要素高度集聚与产出低效、城市就业吸纳力不足相悖现状将持续。鉴于此,文章主张规避对非平衡发展倾向的过度倾斜,以城市要素承载限度为考量前提,构建梯级城市发展体系,将人口迁移、要素配置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起来,以实现要素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要素配置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云峰 张振克 +2 位作者 刘玉卿 张华兵 陈影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29,共6页
人类围垦活动对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自然河势调整和人类围垦活动两个方面分析了长江口北支的演变情况。长江口北支于1970年修建的立新坝使得分流角几乎增大到90°,分水分沙比急剧下降,由1915年之前基本稳... 人类围垦活动对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自然河势调整和人类围垦活动两个方面分析了长江口北支的演变情况。长江口北支于1970年修建的立新坝使得分流角几乎增大到90°,分水分沙比急剧下降,由1915年之前基本稳定的25%下降到目前的5%以下;涨潮流的含沙量远远大于落潮流,水沙倒灌,在大潮时更为明显。根据近百年来长江北支的演化过程,认为长江口的沉积动力环境变化可分为3阶段:①第一阶段(1931年以前)。自然河势调整过程,河势演变缓慢,水动力以径流作用为主。②第二阶段(1931~1970年)。受洪水造床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水动力以径流作用向潮流作用转变。③第三阶段(1970年后)。人类活动对北支沉积动力的变化过程起主导作用,涨潮流大于落潮流,净向上输沙,北支趋于淤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动力 河势变化 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长江口北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2018年东平湖水位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非 陈影影 +3 位作者 于世永 栗文佳 张云峰 陈诗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依据东平湖1954-2018年水位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8-2018年东平湖的水位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8年东平湖水位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现中-低-高的变化特征... 依据东平湖1954-2018年水位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8-2018年东平湖的水位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8年东平湖水位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现中-低-高的变化特征;年际水位周期变化具有28a和40a的时间尺度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入湖径流量变化是东平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也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1958年之前,东平湖与黄河自然联通,水位变化受黄河和大汶河来水影响较大;1958年以后,东平湖与黄河水文系统被人为控制,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汶河入湖径流量变化的影响;1970年以后,气候变暖加剧,降水量增加影响了水位的变化;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趋势分析 周期特征 驱动因素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