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Se小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红霞 杜思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5,共7页
文章研究了小尺寸的(ZnSe)n团簇(n=2-16)的结构和电子性质.通过手工搭建得到团簇结构,用DMol软件包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最后分析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2-4,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5,非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 文章研究了小尺寸的(ZnSe)n团簇(n=2-16)的结构和电子性质.通过手工搭建得到团簇结构,用DMol软件包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最后分析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2-4,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5,非平面环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6-12,空心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13,核-壳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对于n=14-16,依旧是空心笼状结构的能量最低.通过分析(ZnSe)_n团簇(n=2-16)的电子性质,我们可以得到,(ZnSe)_9团簇、(ZnSe)_(12)团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 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掺杂ZnO纳米线电子性质和磁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童巧英 陈红霞 庄国策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7-952,共6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的研究了Cr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两种尺寸ZnO纳米线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所有掺杂纳米线的形成能都比纯纳米线的形成能低,表明掺杂增强了纳米线的稳定性.研究发现Cr原子趋于替代纳米线表面的Zn原子.所...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的研究了Cr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两种尺寸ZnO纳米线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所有掺杂纳米线的形成能都比纯纳米线的形成能低,表明掺杂增强了纳米线的稳定性.研究发现Cr原子趋于替代纳米线表面的Zn原子.所有掺杂纳米线都显示了金属性.纳米线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Cr原子3d轨道的贡献.由于杂化,相邻的O原子和Zn原子也产生了少量自旋.在超原胞内,Cr和O原子磁矩反平行排列,表明它们之间是反铁磁耦合.表面双掺杂纳米线铁磁态能量比反铁磁态能量低149 meV,表明Cr掺杂ZnO纳米线可能获得室温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电子性质 磁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水产养殖溶解氧预测模型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成云 刘星桥 +2 位作者 李慧 宦娟 杨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78,共6页
为准确预测溶解氧变化趋势,降低水产养殖风险,提出混沌变异的分布估计(CMEDA)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R),提高了溶解氧预测精度。并对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优化的LSSVR模型(PSOLSSVR、GA-LSSVR)以及传统的LSSVR模型与CM... 为准确预测溶解氧变化趋势,降低水产养殖风险,提出混沌变异的分布估计(CMEDA)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R),提高了溶解氧预测精度。并对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优化的LSSVR模型(PSOLSSVR、GA-LSSVR)以及传统的LSSVR模型与CMEDA优化的LSSVR模型(CMEDA-LSSVR)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扬中市红鲷鱼工厂化养殖鱼塘溶解氧含量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CMEDA-LSSVR的预测精度高于其他3种算法,CMEDA-LSSVR、PSO-LSSVR、GA-LSSVR、LSSVR 4种模型预测精度评价指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2%、1.27%、1.98%和2.56%。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鱼塘水质决策管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水产养殖 溶解氧 预测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分布估计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透地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彦景 吴天琦 +3 位作者 施文娟 徐胜 王晓琳 牛洪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53,共8页
综合分析了现有无线透地通信研究现状,比较了地电极、弹性波及磁感应透地通信的性能,得出磁感应透地通信性能优于其他2种透地通信方式;重点阐述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信道模型,提出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 综合分析了现有无线透地通信研究现状,比较了地电极、弹性波及磁感应透地通信的性能,得出磁感应透地通信性能优于其他2种透地通信方式;重点阐述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信道模型,提出了磁感应透地通信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同时,综述了现有的磁感应透地通信发射机与接收机设计方案。结合当前研究和应用热点,提出了透地通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磁信号本身衰落较大是制约磁感应透地通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磁感应透地通信的发射机、接收机及传输机制都需要完善;应用在矿井下的透地通信系统不仅要将发射功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考虑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的折中关系,还要考虑如何抑制复杂的井下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透地通信 磁感应通信 超磁材料磁感应通信 中继磁感应通信 多天线协作磁感应通信 信道模型 传输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地下磁感应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彦景 徐胜 +3 位作者 施文娟 吴天琦 王晓琳 牛洪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4-908,共5页
无线磁感应通信通过准静态磁场耦合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可以克服传统电磁波无线通信在地下环境中信道不稳定、天线尺寸大等问题,更适用于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针对无线地下传感网络的应用需求,本文建立了基于收发线圈的磁感应耦合式无... 无线磁感应通信通过准静态磁场耦合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可以克服传统电磁波无线通信在地下环境中信道不稳定、天线尺寸大等问题,更适用于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针对无线地下传感网络的应用需求,本文建立了基于收发线圈的磁感应耦合式无线通信模型,分析了发射磁场的分布特点,设计了无线地下磁感应通信系统,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地下环境中可以实现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通过增大收发线圈的半径和增加匝数可以延长通信距离,改善系统通信性能,为无线地下传感网络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 磁感应通信 磁场分析 耦合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的自学习导航游弋式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星桥 陈海磊 朱成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水质监测系统单点定位测量范围有限,多点定位测量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导航游弋式水质监测系统。首先,采用CC2530芯片作为游弋船的运动主控制器和小船的遥控控制器,其中船上的CC2530模块作为Zigbee网络的汇聚节点,遥控器中的... 针对水质监测系统单点定位测量范围有限,多点定位测量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导航游弋式水质监测系统。首先,采用CC2530芯片作为游弋船的运动主控制器和小船的遥控控制器,其中船上的CC2530模块作为Zigbee网络的汇聚节点,遥控器中的CC2530模块作为终端节点,通过遥控器实现测量船的现场手动路线示范遥控;其次,将小船运动控制芯片,数字传感器和GPS定位模块通过485总线连接到GPRS模块,再通过GPRS网络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对水质参数信息进行解码还原存入数据库,对各测量点GPS地理信息进行存储,自学习出合理的自动导航测量路径;最后,自动方式下,根据自动导航测量路径,测量船自动运行,服务器与Android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水质信息的多点移动监测。该系统不仅增加了测量范围,也降低了测量成本,可以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江河管理和城市供水的水源取水口的水质安全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监测 水质 GPS定位 GPRS通讯 Android客户端 CC25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环境下无线磁感应传感网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施文娟 孙彦景 +3 位作者 李松 翟文艳 谭泽富 蔡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5,共6页
针对挑战条件下复合介质中安全与环境监测的需求,为了克服路径损耗严重、信道条件动态变化和电源条件受限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复合介质应用的基于无线磁感应通信和磁感应波导通信的理论模型,给出了无线磁感应传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对无... 针对挑战条件下复合介质中安全与环境监测的需求,为了克服路径损耗严重、信道条件动态变化和电源条件受限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复合介质应用的基于无线磁感应通信和磁感应波导通信的理论模型,给出了无线磁感应传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对无线磁感应传感网的研究方向及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无线磁感应传感网的研究对地下环境监测、长距离或人口密集区输油、输气、输水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环境 磁感应 磁感应波导 无线磁感应传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IM的无线视频码率变化聚类识别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施文娟 孙彦景 +3 位作者 李松 曹起 谭泽富 代妮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02-2306,2313,共6页
为动态识别无线视频传输过程中视频码率变化情况,结合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的图像失真评价测度,根据终端视频帧质量数值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无线视频码率变化聚类识别算法SBVCRA(SSIM based bitrate va... 为动态识别无线视频传输过程中视频码率变化情况,结合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的图像失真评价测度,根据终端视频帧质量数值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的无线视频码率变化聚类识别算法SBVCRA(SSIM based bitrate variation clustering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video)。使用结构相似度(SSIM)计算视频帧质量,计算相邻帧质量数据之间的相似程度;基于二叉树分裂方法,以相邻帧质量相似度值最小的帧序号为分裂点对帧区间进行递归分裂;依据分裂结果完成无线视频码率聚类,实现码率变化情况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根据视频帧质量数值分布特性对相同码率自动聚类,码率变化情况的识别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变化识别 无线视频 结构相似度 视频帧质量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SF模型及边缘检测LOG算子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文杰 夏海英 刘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2,共5页
针对强度不均的图像,采用可变区域拟合能量模型(RSF)进行分割效果较好,但这取决于初始轮廓的位置,初始轮廓选择不好,直接导致分割结果出错。文中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可变区域拟合(Adaptive RSF)能量和优化的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LOG)结... 针对强度不均的图像,采用可变区域拟合能量模型(RSF)进行分割效果较好,但这取决于初始轮廓的位置,初始轮廓选择不好,直接导致分割结果出错。文中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可变区域拟合(Adaptive RSF)能量和优化的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LOG)结合的活动轮廓模型,进行图像分割。首先,计算闭合曲线内外信息熵,使其RSF模型自适应调整权值;其次,提出一个能量泛函优化LOG项,它可以平滑同质区域,同时增强边缘信息;然后,将优化后的LOG能量项与ARSF能量项结合起来,利用局部区域信息将曲线驱动到边界,在LOG项的加入下,实现了初始轮廓的自由设定,实现轮廓精确提取;最后,通过单个细胞图像进行实验,证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图像 自适应RSF模型 LOG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端的口袋式人体脉搏诊断仪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韵慧 唐健 +2 位作者 施文娟 王晓亮 高君益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7期188-193,共6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众多生理病理信息。现代医学通过脉搏波获取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我国传统医学通过脉搏诊断人体各个器官、经络的健康状况。本系统采用科学的手法采集并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众多生理病理信息。现代医学通过脉搏波获取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我国传统医学通过脉搏诊断人体各个器官、经络的健康状况。本系统采用科学的手法采集并分析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述法因其无创、便宜、方便等优点,在评估血液动力学参数方面应用较多。尤其是用于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输出量的测量。本系统在光电容积描述法采集脉搏波信号后利用专业算法,提取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同时结合传统医学分析人体12经络健康状况,最后将历史数据保存并通过TCP远程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 口袋实验室 云诊断 12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机对象控制中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丽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6-58,61,共4页
结合球磨机制粉系统的特点,提出球磨机对象控制中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结合混合优化算法,在混沌粒子群优化的同时实现粗线调,并应用BP算法做好在线细调,进而得到PID控制的最佳参数。通过Matla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 结合球磨机制粉系统的特点,提出球磨机对象控制中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结合混合优化算法,在混沌粒子群优化的同时实现粗线调,并应用BP算法做好在线细调,进而得到PID控制的最佳参数。通过Matla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球磨机复杂对象的控制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算法的快速收敛,并有较快的跟踪速度以及较小的超调,解耦较好,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球磨机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滑模自适应控制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开明 史宏俊 郭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150,共8页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强干扰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为了实时估计发电机电动势以及系统转速和转矩,文中结合滑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滑模控制...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强干扰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为了实时估计发电机电动势以及系统转速和转矩,文中结合滑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和自适应观测器,并研究了渐变风、阵风、随机风3种风速下的滑模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能实现对发电机转子角位置的准确估算,以及系统转速和转矩实时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控制 非线性 滑模控制 自适应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亮亮 沈法华 +1 位作者 刘成林 童巧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9-704,共6页
建立了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分析模型。基于衍射光学元件所具有的独特的消色差和消热差性质,设计了一个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工作在3.7~4.8μm和7.7~9.5μm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建立了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分析模型。基于衍射光学元件所具有的独特的消色差和消热差性质,设计了一个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工作在3.7~4.8μm和7.7~9.5μm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焦距为100mm,F#为2,采用像元数为640×512、间距为15μm的制冷型探测器。该系统在空间频率33lp/mm时,中、长波红外MTF分别高于0.52和0.16,最大RMS半径小于9.88mm,波前像差小于0.0705λ,最大离焦量小于焦深,在-40℃~71℃范围内实现了无热化设计。系统中采用的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双波段的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高于99.15%。入射到衍射面上的角度为0°~10°,该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中波和长波波段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分别为97.70%和9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双波段 双层衍射光学元件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磁感应通信天线模型及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施文娟 王亮 +3 位作者 孙彦景 徐华 徐胜 吴天琦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53,共9页
针对磁信号传播具有显著的方向性,而目前相关研究没有充分考虑磁通信过程中天线位置、角度对传输性能影响的问题,研究了2D天线阵列模型中的双线圈阵列、四线圈阵列,以及3D线圈这3种地下磁感应通信天线模型的磁信号传播特性。首先,根据3... 针对磁信号传播具有显著的方向性,而目前相关研究没有充分考虑磁通信过程中天线位置、角度对传输性能影响的问题,研究了2D天线阵列模型中的双线圈阵列、四线圈阵列,以及3D线圈这3种地下磁感应通信天线模型的磁信号传播特性。首先,根据3种天线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和收发线圈的互感表达式;其次,对磁感应强度进行仿真和特性分析,并根据磁场分布情况对接收天线的位置和角度进行了优化设置;最后,比较了3种天线模型的传输性能,给出了各发射线圈偏移量和收发线圈所在平面垂直距离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D天线阵列模型和3D线圈模型的磁感应强度具有对称性和方向性。(2)随着收发线圈所在平面垂直距离的增大,2D天线阵列发射信号的传输方向由多个变为1个。(3)当发射线圈参数相同时,2D天线阵列模型的传输距离大于点对点通信模型和3D线圈模型。发射线圈个数越多,2D天线阵列模型的传输距离越远,但磁感应强度随收发线圈所在平面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4)3D线圈模型在3个坐标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磁感应强度分布。3D线圈模型的磁场分布范围最广,但磁感应强度模小于2D天线阵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通信 天线模型 二维天线阵列 三维线圈模型 双线圈阵列 四线圈阵列 磁感应强度 场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出瞳距折衍混合目镜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亮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6-809,共4页
针对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提出了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计算公式。为了满足军用仪器上瞄准镜的光学性能需求,设计了两个结构参数相同的50mm长出瞳距的目镜。目镜系统的焦距为25mm,视场角为30°,出瞳直径为... 针对工作在一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提出了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计算公式。为了满足军用仪器上瞄准镜的光学性能需求,设计了两个结构参数相同的50mm长出瞳距的目镜。目镜系统的焦距为25mm,视场角为30°,出瞳直径为8mm。基于Erfle目镜结构形式,首先设计了一个传统折射式长出瞳距目镜。在此基础上,引入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了一个折衍射混合式长出瞳距目镜。该混合目镜的畸变小于7.77%,在40lp/mm处,中心视场的MTF(调制传递函数)高于0.85,最大视场的MTF高于0.2。系统中采用的单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面上的入射角度为0°~30°,对应的复合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为95.23%。对比折射式目镜,折衍射混合目镜不仅成像质量得到改善,而且总长减小了22.87%,重量减轻了38.79%,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镜 长出瞳距 光学设计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射光学元件斜入射衍射效率的测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亮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7-211,共5页
针对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测量的双光路实验装置,当次级衍射光通过孔径光阑由探测器接收时,为保证测量精度提出了测量衍射效率的修正公式。针对所研制的含有衍射光学元件的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选取可见光波段中的3个激光波长,当衍... 针对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测量的双光路实验装置,当次级衍射光通过孔径光阑由探测器接收时,为保证测量精度提出了测量衍射效率的修正公式。针对所研制的含有衍射光学元件的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选取可见光波段中的3个激光波长,当衍射面上入射角度为12°时对该衍射光学元件进行了衍射效率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由于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和斜入射时遮挡效应的影响,实际测得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比理论计算结果低。根据测量结果拟合曲线,在473~632.8 nm波段范围内的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对比理论值存在12.84%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光学测量 衍射光学元件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环境安全监测无线磁感应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松 潘东跃 +2 位作者 孙彦景 徐华 王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安全监测的应用需求,采用无线磁感应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了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原理,阐述了基于FSK调制方式的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平台设计方案,并在模拟水下环境中进行了通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下无线磁...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安全监测的应用需求,采用无线磁感应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了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原理,阐述了基于FSK调制方式的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平台设计方案,并在模拟水下环境中进行了通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平台能够实现在水下环境中的无线信息传输;采用单向天线的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平台在接收天线位置、角度变化情况下会出现通信中断现象,而采用全向天线的水下无线磁感应通信平台在接收天线位置、角度变化过程中能正常通信,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环境安全监测 水下无线通信 无线磁感应通信 单向天线 全向天线 FSK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扰动观测器的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史宏俊 张开明 郭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142,共8页
针对额定风速以下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扰动观测器控制DOBC策略。该方法针对风力发电系统负载的实时转矩和速度估计误差引起的扰动,设计了一种基于速度估计的负载转矩扰动观测器LDOB,并将其... 针对额定风速以下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扰动观测器控制DOBC策略。该方法针对风力发电系统负载的实时转矩和速度估计误差引起的扰动,设计了一种基于速度估计的负载转矩扰动观测器LDOB,并将其应用于阵风、渐变风、随机风3种风速系统的扰动观测器的控制,用于实现对系统转矩的估计补偿,以提高负载转矩突变情况下扰动观测器观测精度。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复合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复合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非线性 扰动观测器 永磁同步发电机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移动终端视频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文娟 孙彦景 +1 位作者 左海维 曹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0,共8页
针对无线网络中压缩编码及无线丢包等因素对移动终端视频的降质影响,在分析视频相邻帧差信号空-时感知统计特性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移动终端视频质量评价(NMVQA)算法。进行视频帧差空-时自然统计规律分析... 针对无线网络中压缩编码及无线丢包等因素对移动终端视频的降质影响,在分析视频相邻帧差信号空-时感知统计特性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移动终端视频质量评价(NMVQA)算法。进行视频帧差空-时自然统计规律分析,确定移动终端视频失真类型对视频相邻帧差系数统计特性的影响;计算水平、垂直、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方向的帧差相邻系数乘积分布参数的时域统计特性;以多尺度帧差相邻系数的时域统计特性相关程度来衡量移动终端视频失真程度。在LIVE移动视频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的结果与主观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准确反映人类对视频失真程度的视觉感知效果,可为实时在线调节信源码率和无线信道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质量评价 无参考 移动终端视频 自然统计特性 相邻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救援的多输入单输出磁感应透地通信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艳芬 王亮 +3 位作者 孙彦景 张亮 徐华 潘东跃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为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扩大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研究了多输入单输出(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建立了MISO模型,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KCL方程,获得了MISO模型的收发功率,分析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路径损... 为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扩大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研究了多输入单输出(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建立了MISO模型,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KCL方程,获得了MISO模型的收发功率,分析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路径损耗;研究了MISO模型磁感应强度分布特性,得出了MISO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射线圈具有相同电流时,MISO模型较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的路径损耗明显降低,发射线圈越多,则路径损耗越小;当发射功率相同时,接收功率近似与发射线圈个数呈正比,接收端磁感应强度随发射线圈个数的增加而增大;MISO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磁感应透地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当各发射线圈通有相同电流时,MISO(1,2)模型的传输距离约为SISO模型的1.11倍,MISO(2,2)模型的传输距离约为SISO模型的1.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应急救援 透地通信 磁感应透地通信 多输入单输出模型 磁感应强度 路径损耗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