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及其限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成长春 冯春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变化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客观现实、思想与行为的相关性特征决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效性评价是可能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效性评价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真正...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变化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客观现实、思想与行为的相关性特征决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效性评价是可能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效性评价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真正实现其教育"首位"定位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模糊性、教育效果归因的不确定性及教育效果体现的长期性、潜在性、多样性等使得实效性评价具有一定的限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需保持合理的期待,将定量与定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全面、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评价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视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春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对话是成功教学的构成性因素。让对话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切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与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入对话精神的"思想道德... 对话是成功教学的构成性因素。让对话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切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与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入对话精神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促进交流与合作、促进体验与感悟、促进发展与超越的教学。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应以对话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为追求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选择合适"话题",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努力创设平等、民主、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教与学的深刻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高校师德修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海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0,共3页
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对教师道德修养预期效果的一种价值限定和观念反映,体现了教师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 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对教师道德修养预期效果的一种价值限定和观念反映,体现了教师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修养目标,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境界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