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化学新教材“跨学科实践活动”编排比较及教学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玉琴 倪娟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共6页
以人教版、沪教版和鲁教版新教材为例,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编排进行比较分析。在主题选择上,3版本教材的选题来源、编排数目及主题名称有所不同;在编排方式上,皆置于相关单元/章最后部分;在内容组织上,大多采用“目标→任务→成果→交流”... 以人教版、沪教版和鲁教版新教材为例,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编排进行比较分析。在主题选择上,3版本教材的选题来源、编排数目及主题名称有所不同;在编排方式上,皆置于相关单元/章最后部分;在内容组织上,大多采用“目标→任务→成果→交流”的思路。教学中需深度理解与把握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属性及育人价值。在深入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实施的主题及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 新课标 跨学科实践活动 教材比较 用教材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表征”思维的概念教学——以“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为例
2
作者 庄山 杨玉琴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4,62,共7页
针对传统教学中符号记忆孤立、宏微认知割裂的教学困境,以“化学式与化合价”为例,借助科学史实、实验技术与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链与分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表达”三重表征的科学思维。课例为突破化... 针对传统教学中符号记忆孤立、宏微认知割裂的教学困境,以“化学式与化合价”为例,借助科学史实、实验技术与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链与分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表达”三重表征的科学思维。课例为突破化学概念教学碎片化问题、实现知识建构与科学思维培养的统一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重表征 科学思维 概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比较及启示
3
作者 葛超 杨玉琴 顾云兰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8,共7页
新课标倡导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单元主题、前后逻辑、知识逻辑和认知逻辑四个维度,对不同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进行比较,以此理解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和思路;整... 新课标倡导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单元主题、前后逻辑、知识逻辑和认知逻辑四个维度,对不同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进行比较,以此理解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和思路;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编排优点,对教材单元进行“二次开发”,建构有逻辑的教学单元,实现知识结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教材单元比较 单元教学 知识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史的“重演式建构”教学设计及价值研究
4
作者 杨小祥 杨玉琴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6,共6页
化学史是化学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它不仅记录了知识的积累过程,还揭示了科学思想的演变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基于化学史,实施“重演式建构”教学,符合教学逻辑和认知逻辑,能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起源和形成脉络,揭示知识的本质... 化学史是化学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它不仅记录了知识的积累过程,还揭示了科学思想的演变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基于化学史,实施“重演式建构”教学,符合教学逻辑和认知逻辑,能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起源和形成脉络,揭示知识的本质、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构建科学观念与模型,从而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追求真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史 重演式建构 科学思维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化学新高考卷的分析及启示——以江苏省2021~2024年化学高考卷为例
5
作者 王明 卜晓仟 杨玉琴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4,90,共6页
高考卷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对日常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具有引导作用。构建思政元素融入高考试题的分析框架,以江苏省新高考卷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卷中课程思政元素试题覆盖面广,思政元素涵盖政治信念、科学观和社会责任多个维度,融... 高考卷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对日常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具有引导作用。构建思政元素融入高考试题的分析框架,以江苏省新高考卷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卷中课程思政元素试题覆盖面广,思政元素涵盖政治信念、科学观和社会责任多个维度,融入路径以情境载体为主,作答和设问为辅。日常教学中需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的有机关联,深度挖掘化学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资源,并在日常学习评价中渗透课程思政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高考 核心素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下化学中考命题趋势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玉琴 陆海燕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化学中考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立意。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趋势体现为:考试功能从重“甄别选拔”到“四位一体”,命题立意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考查载体为真实应用情境,试题呈现从“散点式”到“结构化... 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化学中考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立意。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趋势体现为:考试功能从重“甄别选拔”到“四位一体”,命题立意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考查载体为真实应用情境,试题呈现从“散点式”到“结构化”,考查要求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需做出积极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命题 素养立意 真实情境 引导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蒽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的影响机制
7
作者 赵银兰 秦芷怡 +2 位作者 严媛媛 冯雷雨 陈银广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61-5569,共9页
在探究荧蒽(Flu)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产甲烷效果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Flu对厌氧共消化的作用机制.在适量浓度范围内(≤50mg/kg TSS),Flu对厌氧产甲烷具有促进作用,当Flu为50mg/kg TSS时,共消化系统的甲烷产率达到最高[30.70mL/(gV... 在探究荧蒽(Flu)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产甲烷效果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Flu对厌氧共消化的作用机制.在适量浓度范围内(≤50mg/kg TSS),Flu对厌氧产甲烷具有促进作用,当Flu为50mg/kg TSS时,共消化系统的甲烷产率达到最高[30.70mL/(gVSS·d)],是空白组的1.61倍.机理研究表明,Flu促进了水解、酸化和乙酸裂解产甲烷过程;提高了厌氧共消化系统中乙酸激酶(ACK)和辅酶F420活性,分别是空白组的1.30和1.43倍.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Flu不仅促进了与有机物水解和酸化密切相关的普氏菌属和毛球菌属微生物的富集,还提高了乙酸裂解甲烷化的甲烷八叠球菌相对丰度.宏基因组学进一步揭示Flu的存在提高了与糖酵解(HK,pfk和PK)、挥发性脂肪酸产生(por,ackA及buk)和乙酸裂解产甲烷途径(pta,ACSS12,cdhD和cdhE)中相关基因丰度,促进产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蒽 污泥 厨余垃圾 厌氧共消化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下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芸 钱刚 杨玉琴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是“新课标”建议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主题之一。通过将课前调查、课中探究和课后社区的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家用燃料变迁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燃料的问题,有效达... “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是“新课标”建议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主题之一。通过将课前调查、课中探究和课后社区的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家用燃料变迁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燃料的问题,有效达成素养导向的跨学科实践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践 燃料的变迁与使用 燃烧与灭火 液化气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NAEP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述评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玉琴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35,共14页
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评估项目,于2014年首次对技术与工程素养进行了评估,为STEM中的技术(T)与工程(E)教育改进提供证据。领域、实践和情境构成了评估的三维架构。测试任务或项目由基于真实情境的场景题和独立题所组成,... 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评估项目,于2014年首次对技术与工程素养进行了评估,为STEM中的技术(T)与工程(E)教育改进提供证据。领域、实践和情境构成了评估的三维架构。测试任务或项目由基于真实情境的场景题和独立题所组成,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完成所有项目。评估对测试时间、内容和题型等进行了平衡设计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和可行性。NAEP在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框架开发、"计算机化"及题型等方面的创新为我国STEM素养测量与评价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EP 技术与工程素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下学情分析连续体的构建与应用
10
作者 杨玉琴 徐晓颖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共6页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学全程都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在厘清学情分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情分析连续体,采取恰当的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情进行评估分析,与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深度整合,承载对学生的...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学全程都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在厘清学情分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情分析连续体,采取恰当的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情进行评估分析,与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深度整合,承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诊断、反馈并改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学情分析 以学定教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算的学科本质及其教学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9,共4页
化学计算的本质是对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即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量化过程.传统化学课程中将“化学计算”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过于注重程式化教学,学生过分依赖机械训练、反复练习,并没有真正习得计算能力.基于对化学... 化学计算的本质是对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即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量化过程.传统化学课程中将“化学计算”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过于注重程式化教学,学生过分依赖机械训练、反复练习,并没有真正习得计算能力.基于对化学计算本质的理解,在化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应用情境,凸显化学学科思维,并精心设计样例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算 学科本质 样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杨玉琴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4,共6页
界定了“模型认知”能力其及水平层次,应用Rasch模型开发和优化了测量工具。根据大样本测试数据对中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平均水平较弱,高一学生与高二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 界定了“模型认知”能力其及水平层次,应用Rasch模型开发和优化了测量工具。根据大样本测试数据对中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平均水平较弱,高一学生与高二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皆与高三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认知”能力 RASCH模型 测量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高考试题特征分析及启示——基于二十年全国1卷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爱民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4,共6页
从试题容量、呈现方式、试题情境、学科知识、学习水平、思想方法等角度,对2001至2020年全国高考1卷涉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试题特征进行演进分析,发现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展现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的问题解决能力,并逐年强调学科思想方... 从试题容量、呈现方式、试题情境、学科知识、学习水平、思想方法等角度,对2001至2020年全国高考1卷涉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试题特征进行演进分析,发现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展现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的问题解决能力,并逐年强调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彰显化学平衡思想,体现化学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化学平衡 高考试题 特征分析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化学“定量化”能力的测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6,共4页
对化学"定量化"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基于Rasch模型进行了测量工具的开发及优化、能力测量及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依据大样本测试数据,探讨了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定量化"能力的水平分布,分析了"定... 对化学"定量化"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基于Rasch模型进行了测量工具的开发及优化、能力测量及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依据大样本测试数据,探讨了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定量化"能力的水平分布,分析了"定量化"能力的年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定量化”能力 RASCH模型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大概念:从课标到教材到教学的转化——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玉琴 陆海燕 吕荣冠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共7页
分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大概念体系及层级关系。基于大概念整体建构的逻辑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教学单元,以清晰的目标导向、真实的情境载体、有逻辑的问题结构、实时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在做任务的活动中... 分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大概念体系及层级关系。基于大概念整体建构的逻辑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教学单元,以清晰的目标导向、真实的情境载体、有逻辑的问题结构、实时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在做任务的活动中自主形成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从而实现大概念的教学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学科大概念 教学转化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催化CO_(2)/H_(2)还原羰基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雪华 曹彦伟 +2 位作者 陈琼遥 沈超仁 何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4,共14页
高效利用温室气体CO_(2)资源作为催化合成的C1原料既能有效减少它向大气的排放,又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其中基于CO_(2)还原性转化的化学品合成新路线是拓展其资源化利用的热点。如能以清洁、高原子经济性的H_(2)作为还原剂实现惰性CO_(2)... 高效利用温室气体CO_(2)资源作为催化合成的C1原料既能有效减少它向大气的排放,又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其中基于CO_(2)还原性转化的化学品合成新路线是拓展其资源化利用的热点。如能以清洁、高原子经济性的H_(2)作为还原剂实现惰性CO_(2)还原性转化,通过羰基化构筑C―O、C―N和C―C键,合成醛/醇、羧酸、酯、酰胺等化学品,将极大扩展由CO_(2)高值化利用的范围与种类。近年来,均相催化CO_(2)/H_(2)还原羰基化制备化学品取得长足的进展,但该反应目前仍存在常用贵金属催化剂反应条件苛刻、目标产物选择性低以及底物适用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的发展和应用。因此,设计开发更加高效的催化体系使反应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得以实现仍然是一较大挑战。本文综述近年来均相催化CO_(2)、H_(2)参与的烯烃羰基化、胺羰基化、醇/醚羰基化以及其它羰基化反应研究及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不同种类的金属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氢气 还原 均相催化 羰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14NAEP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试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玉琴 熊新华 辛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3,共6页
技术与工程是STEM教育的重要内容领域,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于2014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8年级学生的技术与工程素养进行了测评。其试题编制以“领域”、“实践”与“情境”的三维架构为理论依据,题型由基于场景的试题和独立... 技术与工程是STEM教育的重要内容领域,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于2014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8年级学生的技术与工程素养进行了测评。其试题编制以“领域”、“实践”与“情境”的三维架构为理论依据,题型由基于场景的试题和独立题组成,且大多是建构反应题。所有的任务皆通过计算机呈现且由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有力保证了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 技术与工程素养 领域 实践 场景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及教学逻辑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玉琴 王彦卿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15,共8页
教学逻辑是教学理性的集中体现。在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高阶性、情境性和迁移性等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其发展机制为:以问题情境为场域、以整合的知识为基石、以深度学习为路径。以此构建了基于学科观念持续建构的目标达成... 教学逻辑是教学理性的集中体现。在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高阶性、情境性和迁移性等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其发展机制为:以问题情境为场域、以整合的知识为基石、以深度学习为路径。以此构建了基于学科观念持续建构的目标达成逻辑,基于观念统整教学单元的内容组织逻辑,基于问题情境深度学习的活动展开逻辑以及基于目标达成证据的评价利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机制 教学逻辑 问题情境 学科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商建波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40,共6页
“溶液的形成”是初中化学学习混合物体系的代表性内容。以“自制盐汽水”为情境,延伸至利用盐汽水配制鸡尾酒、提取鸡尾酒中的色素及屠呦呦提取菁蒿素,学生在真实的系列情境所引发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自主建构结构化知识,而且领悟学科观... “溶液的形成”是初中化学学习混合物体系的代表性内容。以“自制盐汽水”为情境,延伸至利用盐汽水配制鸡尾酒、提取鸡尾酒中的色素及屠呦呦提取菁蒿素,学生在真实的系列情境所引发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自主建构结构化知识,而且领悟学科观念、方法和价值,实现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深度学习 溶液的形成 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刚志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9,共7页
通过学案导学,将学与评任务贯穿在古人眼中的水、科学家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分子这一情境明线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学案串联学习任务,结合化学史,逐步深化对水的组成的认识,学生参与度高,促... 通过学案导学,将学与评任务贯穿在古人眼中的水、科学家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分子这一情境明线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学案串联学习任务,结合化学史,逐步深化对水的组成的认识,学生参与度高,促进了"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学案导学 水的组成 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