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一一评《工程教育认证与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1
作者 张雨清 顾珈维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18-I0018,共1页
在全球化工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与高危险性特征,决定了从业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复杂工况下的应急... 在全球化工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与高危险性特征,决定了从业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复杂工况下的应急决策能力以及适应技术快速迭代的学习能力。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材料开发、碳捕集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崛起,进一步凸显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紧迫性。陈雪琴编著的《工程教育认证与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2020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聚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福建省四所高校为研究样本,系统剖析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化工专业实践的互动逻辑。通读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专业 化学工程理论 校企协同育人 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
作者 翟建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改理念和学校实际打造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推动全校师生主动创设、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已成为评价新时代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改理念和学校实际打造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推动全校师生主动创设、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已成为评价新时代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深化课程改革和打造学校特色的内在要求。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就提出要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办学质量 教育体系建设 校本课程 课改理念 开发与实施 学校育人 综合课程 深化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