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阜宁县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轻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调查:江苏糖尿病眼病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诗逸
杨梅
+4 位作者
刘必红
孙大军
梁从凯
沈亚琴
朱蓉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2-858,共7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7日至4月20日收集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登记的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般资料,并由...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7日至4月20日收集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登记的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般资料,并由眼科医师和技师现场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国际眼科学会理事会的标准以0.3≤最佳矫正视力<0.8为轻度视力损伤的诊断标准,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和视力损伤疾病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拟调查的2 067例糖尿病患者中,实际完成1 909例,应答率为92.4%。至少1眼轻度视力损伤者1 146例,患病率为60.00%;轻度视力损伤共1 832眼,占总受检眼数的47.98%。白内障、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轻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4.90%(896/1 632)、31.61%(515/1 632)和10.19%(166/1 632)。高龄、女性、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日照时间长和经常锻炼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保护因素。结论轻度视力损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白内障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能有助于改善轻度视力损伤。强化血糖控制、加强锻炼和增加户外活动可能减慢轻度视力损伤的进展,防止其发展成为中重度视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视力损伤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管怀进
苏舒
+4 位作者
蒋胜群
张俊芳
朱蓉嵘
刘必红
梁从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背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提示DNA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
背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提示DNA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147名均来自“江苏眼病研究:阜宁县2011年眼病流行病调查”人群,两组人群的年龄均为50~80岁,组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均匹配。应用彗星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含量及Olive尾距(OTM),对两组间测量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50~59岁、60~69岁和≥70岁组,对3个组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人群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年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彗星试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拖尾现象,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大,可见拖尾现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百分比和OTM值分别为(21.75±3.51)%和6.54±1.6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31±3.60)%和2.18±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7,P=0.00;t=28.02,P=0.00);50—59岁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含量和OTM值分别为(20.04±2.86)%和5.92±1.14,60~69岁组为(20.77±2.93)%和6.134-1.14,≥70岁组为(22.79±3.67)%和6.95±1.9l,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8,P=0.00;F=7.94,P=0.00)。两两比较后发现50~59岁组与≥70岁组、60~69岁组与≥70岁组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ilDNA%:q=2.75,P=0.00;q=2.02,P=0.00;OTM:g=1.03,P=0.02;q=0.82,P=0.00)。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
DNA损伤
彗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阜宁县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轻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调查:江苏糖尿病眼病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诗逸
杨梅
刘必红
孙大军
梁从凯
沈亚琴
朱蓉嵘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
医院
眼科
江苏省
盐城市阜宁县施庄眼科医院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2-858,共7页
基金
南通市科技项目(MS12019030、MS12017012-3、JC2019078)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项目(Y2018095)。
文摘
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7日至4月20日收集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登记的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般资料,并由眼科医师和技师现场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国际眼科学会理事会的标准以0.3≤最佳矫正视力<0.8为轻度视力损伤的诊断标准,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和视力损伤疾病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拟调查的2 067例糖尿病患者中,实际完成1 909例,应答率为92.4%。至少1眼轻度视力损伤者1 146例,患病率为60.00%;轻度视力损伤共1 832眼,占总受检眼数的47.98%。白内障、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轻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4.90%(896/1 632)、31.61%(515/1 632)和10.19%(166/1 632)。高龄、女性、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日照时间长和经常锻炼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保护因素。结论轻度视力损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白内障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能有助于改善轻度视力损伤。强化血糖控制、加强锻炼和增加户外活动可能减慢轻度视力损伤的进展,防止其发展成为中重度视力损伤。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视力损伤
患病率
危险因素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Visual impairment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71.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管怀进
苏舒
蒋胜群
张俊芳
朱蓉嵘
刘必红
梁从凯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
医院
眼科
研究所
盐城市阜宁县施庄眼科医院
盐城市
阜宁县
疾病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0718)
江苏省333工程项目(BRA2010173)
文摘
背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提示DNA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147名均来自“江苏眼病研究:阜宁县2011年眼病流行病调查”人群,两组人群的年龄均为50~80岁,组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均匹配。应用彗星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含量及Olive尾距(OTM),对两组间测量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50~59岁、60~69岁和≥70岁组,对3个组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人群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年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彗星试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拖尾现象,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大,可见拖尾现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百分比和OTM值分别为(21.75±3.51)%和6.54±1.6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31±3.60)%和2.18±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7,P=0.00;t=28.02,P=0.00);50—59岁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尾部DNA含量和OTM值分别为(20.04±2.86)%和5.92±1.14,60~69岁组为(20.77±2.93)%和6.134-1.14,≥70岁组为(22.79±3.67)%和6.95±1.9l,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8,P=0.00;F=7.94,P=0.00)。两两比较后发现50~59岁组与≥70岁组、60~69岁组与≥70岁组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ilDNA%:q=2.75,P=0.00;q=2.02,P=0.00;OTM:g=1.03,P=0.02;q=0.82,P=0.00)。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关键词
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
DNA损伤
彗星试验
Keywords
Cataract/age-related
DNA damage
Comet assay
分类号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阜宁县5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轻度视力损伤患病率调查:江苏糖尿病眼病研究
王诗逸
杨梅
刘必红
孙大军
梁从凯
沈亚琴
朱蓉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管怀进
苏舒
蒋胜群
张俊芳
朱蓉嵘
刘必红
梁从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