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癫痫发作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敏 周文杰 +3 位作者 汤继宏 师晓燕 张兵兵 肖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ALL伴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ALL患儿978例,其中51例(5.2%)在ALL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症状,男39...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ALL伴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ALL患儿978例,其中51例(5.2%)在ALL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症状,男39例、女12例,中位年龄7.4(3.7~11.1)岁。其常见病因为化学药物神经毒性(12例)、颅内出血(7例)、低钠血症(6例)、白质脑病(5例)、热性惊厥(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4例)。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相对多见,根据引起癫痫发作的病因不同,癫痫发作后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局灶症状等表现。39例在首次癫痫发作后行神经影像学检查,27例异常;在完成随访的30例中,有14例影像学异常,其中8例复查结果提示多数病灶具有可逆性,4例后遗脑软化灶。39例首次癫痫发作后脑电图提示异常28例,以中-高波幅慢波发放为主。在完成随访的30例患儿中,18例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癫痫发作是ALL治疗期间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首次癫痫发作的病因及其伴随表现具有多样性,尽早予神经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癫痫发作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唐红玉 叶巍岭 +2 位作者 杨代秀 徐巧岚 尹同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47-3748,共2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万托林雾化溶液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咳嗽、睡眠障碍、咳痰、两肺痰鸣音、哮鸣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81例,年龄10个月~5岁,病程10d~2个月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普米克、... 目的:观察普米克、万托林雾化溶液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咳嗽、睡眠障碍、咳痰、两肺痰鸣音、哮鸣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81例,年龄10个月~5岁,病程10d~2个月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普米克、万托林)92例和对照组(氨溴索、利巴韦林)89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睡眠改善情况、咳痰、痰鸣音、哮鸣音等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62例(67.39%),显效16例(17.39%),好转9例(9.78%),无效5例(5.4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84.78%。对照组痊愈41例(46.07%),显效20例(22.47%),好转25例(28.09%),无效3例(3.37%),总有效率为68.5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咳嗽、睡眠改善情况、痰鸣音及哮鸣音的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药物不良事件。结论: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吸入对于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咳嗽减轻或消失,改善睡眠、减少或消除咳痰、痰鸣音及哮鸣音等)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咳嗽 普米克 万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非急性发作期52例药学监护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立山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30-931,共2页
目的 :了解儿童哮喘治疗的药学监护现状 ,促进儿科药学监护发展。方法 :调查 5 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治疗方案组成和执行情况 ,并监测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5 2例患儿中用缓解药物 45例 (86.5 4% ) ,控制药物 48例 (92 .3 1... 目的 :了解儿童哮喘治疗的药学监护现状 ,促进儿科药学监护发展。方法 :调查 5 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治疗方案组成和执行情况 ,并监测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5 2例患儿中用缓解药物 45例 (86.5 4% ) ,控制药物 48例 (92 .3 1% )。能完全区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2 4例 (4 6.15 % )。用药依从性好 2 4例 (4 6.15 % ) ,中等 11例(2 1.15 % ) ,差 17例 (3 2 .69% )。在吸入型药物使用方法中 ,定量压力气雾剂使用 42例 ,其中使用技术合格 8例(19.0 5 % ) ,不合格 3 4例 (80 .95 % ) ;干粉剂吸入 48例 ,其中使用技术合格 3 4例 (70 .83 % ) ,不合格 14例 (2 9.17%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 43例中 ,完全按方案执行 15例 (3 4.88% ) ,执行不规范 2 8例 (65 .12 % )。 5 2例中 8例有哮喘日记 ,正确记录 4例。使用峰流速仪 11例 ,用法正确和了解临床意义 8例 ,经常使用 5例。定期来哮喘门诊随访 11例 (2 1.5 4% )。调查使用吸入型药物患儿 47例 ,其中对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药物不良反应了解 9例 (19.15 % ) ,基本了解 2 0例 (4 2 .5 5 % ) ,错误了解 18例 (3 8.3 0 % )。结论 :儿童哮喘未能得到足够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应成为儿童哮喘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抗接触蛋白关联蛋白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敏 汤继宏 +3 位作者 张兵兵 王曼丽 邵艺华 徐巧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合并抗接触蛋白关联蛋白2(Caspr 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ADEM合并抗Caspr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性,7岁10月龄,因发热伴精神差入院,病程中相继出现...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合并抗接触蛋白关联蛋白2(Caspr 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ADEM合并抗Caspr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性,7岁10月龄,因发热伴精神差入院,病程中相继出现癫痫发作、嗜睡、昏迷、认知功能损害、精神性格改变、失眠、神经性疼痛等。头颅磁共振(MRI)表现为T2WI、FLAIR序列双侧大脑半球内多发散在斑片状高信号影。病程第4天患儿脑脊液Caspr 2抗体阴性,病程第21天复查脑脊液Caspr 2抗体转为阳性,诊断为ADEM合并抗Caspr 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并加用血浆置换,患儿临床及头颅MRI恢复良好。结论ADEM合并抗Caspr 2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罕见,及时完善血液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头颅MRI等相关辅助检查有利于及时诊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接触蛋白关联蛋白2抗体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3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立铭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的疗效。方法CMV肝炎患儿54例,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治疗5 mg.k-g1.d-1,每隔12 h静脉滴注1次,每次滴注时间>1 h,连用14 d;维持治疗5 mg.kg-1.d-...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的疗效。方法CMV肝炎患儿54例,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治疗5 mg.k-g1.d-1,每隔12 h静脉滴注1次,每次滴注时间>1 h,连用14 d;维持治疗5 mg.kg-1.d-1静脉滴注,qd,连用7 d,而后再隔天1次,连用7 d,同时辅以护肝、退黄、补充维生素等治疗;对照组仅予传统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CMV IgM的阴转率达80.0%,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减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4例(13.3%)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6.7%)血小板计数下降,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疗效确切,仅少数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是治疗婴儿CMV肝炎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肝炎 巨细胞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莫特罗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8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立山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评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急发作患儿16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81例,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剂,每次9腭μg,bid。对照组84例,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00μg,q 8 h。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 目的:评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急发作患儿16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81例,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剂,每次9腭μg,bid。对照组84例,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00μg,q 8 h。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用药后咳嗽、喘息、睡眠障碍、哮鸣音等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结果:治疗后2 h症状体征改善分数咳嗽、喘息、睡眠障碍、哮鸣音治疗组分别为0.75,0.47,0.15,0.41分。对照组分别为1.25,11.21,0.75,1.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咳嗽、喘息、睡眠障碍、哮鸣音,治疗组分别为2.14,1.01,0.07,1.12 d。对照组分别为5.60,2.46,1.42,3.46 d。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急性哮喘发作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剂能迅速改善症状体征,维持时间长,且用药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莫特罗 沙丁胺醇 哮喘/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治疗婴幼儿细菌性腹泻49例
7
作者 杨立山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1998年第2期87-88,共2页
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婴幼儿细菌性肠炎并与阿米卡星作对照。结果:头孢哌酮组治愈率89.8%,好转率10.2%,平均止泻时间、大便镜检转阴时间等均明显优于阿米卡星组且副作用少,仅发现2例病人有口腔霉菌感染,可作为婴幼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 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婴幼儿细菌性肠炎并与阿米卡星作对照。结果:头孢哌酮组治愈率89.8%,好转率10.2%,平均止泻时间、大便镜检转阴时间等均明显优于阿米卡星组且副作用少,仅发现2例病人有口腔霉菌感染,可作为婴幼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腹泻 细菌性 婴幼儿 疗效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布特罗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92例
8
作者 杨立山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60-661,共2页
目的 :观察班布特罗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81例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92例 ,口服班布特罗溶液 ,每次 5mg ,每日睡前服 ;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口服。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0 .... 目的 :观察班布特罗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81例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92例 ,口服班布特罗溶液 ,每次 5mg ,每日睡前服 ;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口服。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0 .2 2 % ,68.5 4% (P <0 .0 5 )。治疗组咳嗽及喘息缓解情况改善良好 (P <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夜间睡眠改善情况 ,第 3天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第 8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班布特罗可有效缓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布特罗 支气管炎 哮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5期211-212,共2页
报告采用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60例,结果显效率90%,总有效率95%。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肺炎 重症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8例
10
作者 夏宁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2期104-104,共1页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2 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 68例 ,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2mL( 1mg) ,置于空气压缩泵 ,qd ,雾化吸入 ;对照组 5 4例 ,给予地塞米松 0 ....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2 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 68例 ,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2mL( 1mg) ,置于空气压缩泵 ,qd ,雾化吸入 ;对照组 5 4例 ,给予地塞米松 0 .2~ 0 .4mg·kg 1 ,静脉滴注。其他综合治疗两组相同。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2 .3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9.2 6% ,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 ( χ2 =8.0 7,P <0 .0 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缩短病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杨代秀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药物疗法 哮喘 疗效对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杏海 滕宪慧 +1 位作者 叶巍岭 雍其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败血症26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帼英 叶巍岭 李勇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2期82-82,共1页
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MRS)败血症26例,剂量3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14d.结果26例在治疗第3天及疗程结束后血培养均阴性,全部治愈.在治疗中发现轻度恶心、呕吐5例,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一过性皮疹4例,... 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MRS)败血症26例,剂量3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14d.结果26例在治疗第3天及疗程结束后血培养均阴性,全部治愈.在治疗中发现轻度恶心、呕吐5例,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一过性皮疹4例,在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未发现耳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MRS 败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6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寿江 叶巍岭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0期629-630,共2页
目的 :评价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使用头孢曲松基础上每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0 .4~ 0 .6g·kg 1 ,2~ 3d 1次 ,共 5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7.2 % ,80 .0 % ,后遗症发生率 2 .8%... 目的 :评价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使用头孢曲松基础上每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0 .4~ 0 .6g·kg 1 ,2~ 3d 1次 ,共 5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7.2 % ,80 .0 % ,后遗症发生率 2 .8% ,16 .7% ,病死率 2 .8% ,2 0 .0 % (P <0 .0 5 )。结论 :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效果好 ,后遗症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头孢曲松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