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市幽门螺杆菌感染及vacA和cagA基因型的流行特征及其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成秀梅 杨留才 +6 位作者 宋曙 徐康 吕强声 王亚东 顾芹 杨煜 吴育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研究盐城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特征,并探讨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江苏盐城确诊的1 892例常见胃肠疾病的近幽门胃黏膜组织,培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的vac ... 目的:研究盐城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特征,并探讨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与常见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江苏盐城确诊的1 892例常见胃肠疾病的近幽门胃黏膜组织,培养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的vac A和cag A基因型。结果:2 682例消化病患者,胃肠疾病确诊率为70.54%,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1 892例样本,胃肠疾病Hp总感染率为41.81%,良性胃肠疾病Hp感染率之间无差异(P>0.05),胃癌低于良性胃肠疾病,差异显著(P<0.05);各县区Hp的临床感染,市区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P<0.05),而各县区无差异(P>0.05);Hp基因型中,cag A阳性率盐城地区为88.85%,各市县区无差异(P>0.05),响水达95.92%,与最高的射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vac A阳性率各县市区无差异(P>0.05);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cag A阳性而vac A阴性、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三者各县市区比较,均无差异(P>0.05)。盐城市Hp的vac基因亚型中,各市县区均无差异(P>0.05)。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胃癌和胃淋巴瘤与其他胃肠病之间,Hp的cag A阳性率比较,有差异(P<0.05),Hp的vac A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Hp的cag A和vac A均为阳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Hp的cag A阳性和vac A阴性的比率及Hp的cag A阴性和vac A阳性的比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各种胃肠病Hp感染的vac基因亚型,各种胃肠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s1b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盐城胃肠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盐城地区市区Hp感染率低于其他县区;盐城地区Hp的vac A和cag A亚型以cag A、vac A均阳性和cag A阴性而vac A阳性两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盐城市 流行特征 vacA和cagA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兰建云 成秀梅 +1 位作者 袁苏娟 陈海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1)Runx3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3)Runx3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蛋白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Runx3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UNX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制”在病理检验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桂芳 崔玉宝 兰建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188-189,共2页
高职院校的"双师制"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实行"双师制"的具体实施,以及实行这种校企合作的"... 高职院校的"双师制"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实行"双师制"的具体实施,以及实行这种校企合作的"双师制"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效果,为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制 病理检验技术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海欧 石群立 +2 位作者 孙桂勤 陆珍凤 严小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对 11例原发于大脑及脊髓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进行研究。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弥漫原始的小细胞 ...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大脑和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对 11例原发于大脑及脊髓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进行研究。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弥漫原始的小细胞 ,并形成Homer Wright菊形团和明显的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免疫组化标记 :NSE阳性 ,Syn阳性 ,部分瘤组织中散在GFAP阳性。电镜 :瘤细胞胞浆内可见致密核心的分泌颗粒。结论 :该肿瘤和小脑髓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标志物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相同 ,同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脊髓肿瘤 神经外胚叶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型别和年龄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贤海 黄健 +7 位作者 耿建祥 丁康 兰建云 叶梅 王志蕙 韩春荣 王德望 季月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53家医院病理科的310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鳞癌的患者。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基因芯片法对3101例患者宫颈鳞癌组织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HPV致癌风险型别的排序、≥60岁的老年女性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01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879例(92.8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2460例(79.33%)。排名前8位单一型别高危HPV型别依次是16型、18型、58型、31型、33型、52型、59型、45型。其中16型感染人数比18型高(P<0.05),58型感染人数比31型明显增高(P<0.05),52型感染人数比59型明显增高(P<0.05)。40~49岁和50~59岁患者中患病人数、HPV感染人数、单一型别16型及18型感染人数均排名前两位。≥60岁的老年女性占宫颈鳞癌患者的30.44%。结论将HPV16、18、58型和HPV31、33、52、59型及其他HPV型别分别列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致癌组,便于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要重视对40~59岁年龄段女性的筛查工作,加强≥60岁老年女性宫颈鳞癌的筛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年龄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6
6
作者 兰建云 邵伟伟 +1 位作者 袁苏娟 胥传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型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HPV低危型(6/11)DNA,HPV高危型(16/18)DNA。结果PEAC不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同时伴异型增生组织中HPV低危型(6/11)DNA感染率分别为16.7%、80.6%、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16/18)DNA感染率分别为0%、16.7%、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型(6/11)DNA的检出率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HPV感染是PEAC致病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抗HPV感染的治疗对减低PEAC的发病,防止其复发及癌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外耳道 乳头状瘤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季洪爱 王靖华 +3 位作者 周晓军 赵海鸥 吉耘 孟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研究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7例淋巴瘤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并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2 7例淋巴瘤中 ,细胞学确定诊断淋巴瘤 12例 ,... 目的 :研究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7例淋巴瘤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并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2 7例淋巴瘤中 ,细胞学确定诊断淋巴瘤 12例 ,霍奇金淋巴瘤 3例 ,分类诊断准确率为 5 5 .6 % (15 / 2 7) ;细胞学高度怀疑淋巴瘤 8例 ,均经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瘤 ,细胞学分类诊断符合率为 85 .2 % (2 3/ 2 7) ;细胞学诊断转移性癌 3例 ,2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 ,1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学诊断反应性增生 1例 ,组织学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全部病例诊断阳性率 96 .3% (2 6 / 2 7)。 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组织学检查能确定肿瘤的性质、组织起源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22和miR-12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玉洁 王微微 +1 位作者 商安全 魏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探讨液体活检外周血清miR-22和miR-126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确诊的127例NSCLC患者,设健康对照112例,采用q 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22和miR-126的... 目的:探讨液体活检外周血清miR-22和miR-126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确诊的127例NSCLC患者,设健康对照112例,采用q 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22和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及ROC曲线分析miR-22和miR-126在NSCLC发展与转移预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iR-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miR-12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腺癌患者相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miR-22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miR-126显著降低(P<0.01);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血清miR-22水平升高、miR-126水平相对降低(均P<0.01);与未转移患者相比,转移患者血清miR-22水平升高,而血清miR-126水平降低(均P<0.01);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与没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相比,血清miR-22水平升高但miR-126水平降低(均P<0.01)。血清miR-22与miR-126水平对NSCLC预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9.11%和84.30%、82.68%和96.40%。血清miR-22与miR-126水平对NSCLC转移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59.74%和96.00%、84.00%和62.30%。结论:在NSCLC患者血清中,miR-22呈高表达而miR-26呈低表达,液体活检miR-22和miR-126可作为预测NSCLC的发生及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croRNA-22 microRNA-126 血清 液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质谱法研究女性肺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留才 刘洪 宋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5-830,872,共7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 目的:分析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显示与正常淋巴结蛋白质表达水平相比,肺腺癌转移淋巴结有23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增蛋白点4个,缺失1个,14个蛋白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4个蛋白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共鉴定了11个肺癌转移相关蛋白,其中,候选蛋白膜联蛋白1(ANX1)、细胞骨架蛋白(CK18)、Rho-GDP解离抑制剂1(GDIR)、原肌球蛋白3(TPMF)、蛋白谷氨酰胺γ-谷氨酰转移酶(TGLC)和白介素18(IL-18)在肺腺癌转移淋巴结显著低表达,而候选蛋白核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1)、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ER60)、肌酸激酶、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PDX1)和热休克蛋白60(CH60)在肺腺癌转移淋巴结表达水平比正常淋巴结明显提高。结论: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11种蛋白质可能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淋巴转移 蛋白质组技术 差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β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钱春野 杨留才 +1 位作者 周娟 宋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研究ERβ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100例原发性胃癌为实验组,90例胃溃疡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β蛋白,限制性酶切法检测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G1082A多态性。结果:ERβ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 目的:研究ERβ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100例原发性胃癌为实验组,90例胃溃疡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β蛋白,限制性酶切法检测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G1082A多态性。结果:ERβ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68.0%和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分化程度低、浸润深、有淋巴结转移和5年死亡者的ERβ阳性率分别高于分化程度高、浸润浅、无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者,且Ⅰ、Ⅱ期低于Ⅲ期(P<0.01,P<0.05),而与初复发、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ERβ基因CA重复序列对照组和实验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基因型SS、SL、LL分布和等位基因S、L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G1082A多态性中,RsaⅠ和AluⅠ酶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两组基因型rr、Rr、RR分布和等位基因r、R和a、A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基因型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情况、5年生存情况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初复发、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中仅a/A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ERβ与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及5年存活率密切相关,并且ERβ的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A与胃癌的关系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临床特征 ERβ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蛋白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辉 高璀乡 +2 位作者 俞敏 宋曙 邱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RhoA阳性率为67.4%,其中强阳性率为24.4%,而正常对照组RhoA...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RhoA阳性率为67.4%,其中强阳性率为24.4%,而正常对照组RhoA均为阴性(P<0.05);高、中、低分化直肠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47.6%、64.9%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直肠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54.5%、70.0%、87.5%和94.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Rho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组中,随着浸润加深,RhoA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直肠癌不同组织类型中,RhoA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RhoA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可能作为直肠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转移、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RHO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抑制脑缺血再灌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竞 方吟荃 +2 位作者 宋曙 张陆勇 廖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胶质瘢痕,主要是由增殖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研究证实胶质瘢痕不利于神经再生,由其构成的物理化学性屏障一方面会阻碍轴突再生,另一方面由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神经发育抑制因子也会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 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胶质瘢痕,主要是由增殖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研究证实胶质瘢痕不利于神经再生,由其构成的物理化学性屏障一方面会阻碍轴突再生,另一方面由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神经发育抑制因子也会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为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源性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胶质瘢痕的影响,本文使用大鼠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样本中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标记物Neurocan、以及Notch-1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分子的表达进行检测。为研究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联合使用了大麻素Ⅰ型受体拮抗剂rimonabant。结果表明:WIN55,212-2在大麻素Ⅰ型受体的介导下,通过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Jagged-1的表达水平,抑制了胶质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55 212-2 激活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大麻素Ⅰ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1场校正T1 mapping测量肺癌初始T1值的可重复性及其与表观弥散系数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建芹 符益纲 +4 位作者 周笑 朱明明 徐高峰 胡春洪 邵伟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 观察B1场校正MR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 mapping)测量肺癌初始T1值的可重复性及其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6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包括33例单发及3例多发共39... 目的 观察B1场校正MR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 mapping)测量肺癌初始T1值的可重复性及其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6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包括33例单发及3例多发共39个病灶;采集胸部B1场校正T1 mapping及DWI,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评估病灶组织Ki-67表达水平。由2名影像科医师(观察者A、B)独立测量病灶初始T1值和ADC,评估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T1值的一致性及其差异,分析肺癌初始T1值、ADC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者A所测肺癌初始T1值为(1 436.38±222.26)ms及(1 449.58±229.9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P=0.343);观察者B所测肺癌初始T1值为(1 461.30±236.44)ms,与观察者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2,P=0.134);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0.963,95%CI(0.928,0.980)]与观察者间[ICC=0.948,95%CI(0.901,0.973)]测量肺癌初始T1值的一致性均较好。肺癌初始T1值与Ki-67表达呈中度正相关(r=0.448,P=0.004)、与ADC呈中度负相关(r=-0.558,P<0.001),ADC与Ki-67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605,P<0.001)。结论 B1场校正T1 mapping测量肺癌初始T1值可重复性好;肺癌初始T1值与ADC、Ki-67表达均呈中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T1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跨膜蛋白81基因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虎 杜欣娜 +3 位作者 庄莹 孙海燕 樊伟平 赵小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揭示乳腺癌组织中跨膜蛋白81(TMEM8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的门户网站cBioPortal、UALCAN以及癌症多组学和临床数据库LinkedOmics分析TMEM8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c BioPor... 目的揭示乳腺癌组织中跨膜蛋白81(TMEM8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的门户网站cBioPortal、UALCAN以及癌症多组学和临床数据库LinkedOmics分析TMEM8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c BioPortal分析结果显示26%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MEM81基因发生了改变,包括突变、拷贝数畸变和mRNA水平上调,mRNA水平上调超过默认阈值(EXP≥2)的比例为18%,且TMEM81 mRNA水平上调不利于患者预后(P〈0.05);UALCAN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TMEM8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LinkedOmics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TMEM81 mRNA水平分别受到乳腺癌PAM50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病理分期、病理T分期、组织学类型、种族和年龄的影响(P〈0.01, 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5)。最后,TMEM81 mRNA水平与其基因拷贝数畸变正相关(P〈0.01),而与其DNA甲基化水平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MEM81基因拷贝数增加和甲基化水平降低促进其表达,TMEM81高表达不利于预后,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跨膜蛋白81 预后 拷贝数畸变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C6-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欣娜 兰建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1-882,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腋窝疼痛,初始未予重视,症状一直未好转,半个月前患者出现右半身麻木,于当地医院行颈胸段MRI示脊髓异常信号影(图1),后至上海华山医院行全身PET检查提示:椎管内占位,考虑脊髓内原发恶性病变...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腋窝疼痛,初始未予重视,症状一直未好转,半个月前患者出现右半身麻木,于当地医院行颈胸段MRI示脊髓异常信号影(图1),后至上海华山医院行全身PET检查提示:椎管内占位,考虑脊髓内原发恶性病变。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术前1天出现左臀部及左下肢麻木,于2018年7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脊髓内背侧,大小1 cm×1 cm,质较软,边界欠清,取少量肿瘤(直径约0.5 cm)送快速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肿瘤,之后行肿瘤完整切除术,血清学及生化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生发中心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