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研究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秀丽 郑之陈 +6 位作者 张桐毓 周丽 徐宁 赵仁豪 杨腾 王娜 王国凤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探讨血糖波动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佩戴FGM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足的T2DM患者233例... 目的本研究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探讨血糖波动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佩戴FGM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足的T2DM患者233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147)和糖尿病足组(n=8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血糖波动指标,同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血糖波动指标对糖尿病足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病程长,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谷丙转氨酶(ALT)、尿酸(SUA)以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平均血糖(MBG)升高,而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TIR水平与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有关。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HbA_(1c)、MAGE、MODD和MBG是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而TIR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HbA_(1c)、TIR、MAGE、MODD、MBG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6、0.850、0.868、0.764、0.619及0.967,联合预测效果更佳。结论HbA_(1c)、TIR、MAGE、MODD和MBG是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及早干预上述血糖波动指标可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波动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进行性异位骨化症一例报告
2
作者 李政 别谊桥 王春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患儿男,6月龄,因“全身多处结节进行性增大4月”入院,腹部皮肤病损病理检查符合钙质沉积症,基因测序检测显示患儿GNAS基因有一个杂合突变,为移码突变,考虑诊断为进行性异位骨化症。
关键词 进行性骨发育异常 异位骨化 GN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餐后不同时段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谱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政 胡蕴 马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CGM)观察晚餐后0.5 h与晚餐后1 h短时中强度运动分别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谱的影响。方法纳入15例平时缺乏运动的无严重并发症T2DM患者(9名男性,6名女性),且均未使用胰岛素。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晚餐后0.5 h...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CGM)观察晚餐后0.5 h与晚餐后1 h短时中强度运动分别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谱的影响。方法纳入15例平时缺乏运动的无严重并发症T2DM患者(9名男性,6名女性),且均未使用胰岛素。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晚餐后0.5 h运动组和晚餐后1 h运动组,进行0.5 h中强度运动,1周后交叉。运动强度设定为40%储备心律(HRR)。在饮食标准化和药物治疗不变的条件下,通过CGM监测血糖。观察受试者晚餐后2 h平均血糖、高峰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等,同时观察餐后12 h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观察受试者是否出现夜间低血糖。结果晚餐后0.5 h运动组与晚餐后1 h运动组,在餐后2 h平均血糖、高峰血糖及血糖AUC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晚餐后1 h运动组餐后2 h即时血糖明显低于晚餐后0.5 h运动组(P=0.04)。同样,两组间餐后12 h平均血糖、CV及MAGE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无夜间低血糖发生。结论晚餐后0.5 h与晚餐后1 h进行短时中等强度运动对T2DM患者血糖谱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安全有效。晚餐后1 h运动可能对降低餐后2 h血糖更有利,但对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餐后0.5 h运动可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 动态血糖监测 餐后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免疫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边德志 王春雷 +1 位作者 胥柯 刘艳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内皮功能、免疫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内皮功能、免疫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中ET-1、hs-CRP、IGF-1、TNF-α及HbAlc水平显著降低,NO、IgA、IgG、IgM及Vaspin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增强患者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后不同时间点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晓梅 徐大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早餐后不同时间点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早餐后90min运动组)、B组(早餐后120min运动组)、C组(早餐后150min运动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运动方式均采取2.0km的快走运... 目的探讨早餐后不同时间点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早餐后90min运动组)、B组(早餐后120min运动组)、C组(早餐后150min运动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运动方式均采取2.0km的快走运动,速度为4.0~5.0km/h。检测空腹、运动前、运动后即刻、11:00(中餐前)血糖值。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运动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运动后即刻、11:00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组运动后即刻血糖及11:00血糖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组11:00发生低血糖5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后120min和餐后150min运动降低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早餐后90min,但早餐后150min运动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较高,选择早餐后120min运动较好,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 空腹血糖 低血糖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艳梅 任向东 +2 位作者 刁春英 仇颖 于建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3例单纯性肥胖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和降压、降脂药治疗组,治疗12周,...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3例单纯性肥胖伴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和降压、降脂药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对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作用,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而降压药、降脂药治疗组虽然血压、三酰甘油有明显下降,但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可增加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可作为这类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高三酰甘油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