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2023年盐城市盐都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乐勤 宋介宏 花金顺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研究了7个小麦品种在盐都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产量结构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盐麦1号’‘扬麦39’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增产潜力大,可在盐...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研究了7个小麦品种在盐都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产量结构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盐麦1号’‘扬麦39’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增产潜力大,可在盐都区作为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扬麦25’的丰产性好,仍可在盐都区继续推广种植;其余小麦品种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生育期 茎蘖动态 抗性 产量 盐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食综合生产现状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顾莉娟 吴建中 +2 位作者 戴凌云 巫银国 王军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9期56-60,共5页
针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食综合生产基本情况,介绍了增产技术措施,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对提升该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十二五”情况及“十三五”展望——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达来 宋文红 +3 位作者 吴建中 徐楷 王珊 徐俊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305-307,共3页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产创建、开展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促进粮食产业安全和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十二五” “十三五”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规模化种植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4
作者 戴凌云 蔺亚萍 +2 位作者 张瑞才 孙慧 徐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362-363,共2页
在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563户稻麦规模化(种植规模2 hm2以上)种植大户生产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加速培育新型职业规模种植主体、加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 在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563户稻麦规模化(种植规模2 hm2以上)种植大户生产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加速培育新型职业规模种植主体、加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规模经营的扶持和投资力度、加快农技推广体系的更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稻麦规模化种植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规模化种植 生产要素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盐都区推进稻田综合种养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戴凌云 孙广仲 +1 位作者 杨力 金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67-268,共2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现状,从行政推进、技术跟进、产业促进3个方面对促进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行政推进 技术跟进 产业促进 江苏盐城 盐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推进稻田综合种养的成效、做法及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力 金鑫 +1 位作者 戴凌云 徐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24-26,共3页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表明,稻田综合种养能够一田两用,一水双用,种养共赢,有利于粮食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以及绿色品牌的建立,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本文作者介绍了盐城市推进综合种养的成效、做法及建议。
关键词 盐城市 稻田综合种养 成效 做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盐麦1号’种植表现及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7
作者 乐勤 杨帆 宋介宏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6-68,共3页
‘盐麦1号’是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春性小麦品种,在盐都区3年的品比试验和示范种植中,该品种综合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为促进‘盐麦1号’在盐都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结合‘盐麦1号’在盐都... ‘盐麦1号’是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春性小麦品种,在盐都区3年的品比试验和示范种植中,该品种综合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为促进‘盐麦1号’在盐都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结合‘盐麦1号’在盐都区的种植实践,在农艺性状、丰产潜力、抗性水平、籽粒品质等方面,对该品种的种植表现进行总结介绍,并在精细整地、适期适量播种、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草害、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其相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麦1号’ 农艺性状 丰产潜力、抗性水平 籽粒品质 栽培技术 盐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都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钰 戴凌云 宋长太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2期69-70,共2页
稻田稳粮增渔环保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实现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对盐... 稻田稳粮增渔环保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实现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对盐城市盐都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历史与现状的回顾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都区 良性循环 永续利用 生态环境 稻渔综合种养 综合种养技术 合理开发 发展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稻在盐都的种植表现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红莲 陈志清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59-60,共2页
直播稻具有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压力、缓解夏季农忙时劳动力紧张的优势,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正确引导直播稻发展,笔者简介了直播稻在盐都地区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直播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都区粮食规模化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连成 戴凌云 吴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783-13783,13811,共2页
通过对粮食规模化生产大户的典型调查,摸清了目前粮食规模化生产大户的产量水平、生产效益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如何促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大户平衡健康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规模生产 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都区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傅祥 周婕 +1 位作者 杨帆 成晓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3期36-38,共3页
该文介绍了盐城市盐都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了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拓展粮食产业链条、推行粮食集中烘干、发展"粮食银行"解决储销难题、保险保障抗御灾... 该文介绍了盐城市盐都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了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拓展粮食产业链条、推行粮食集中烘干、发展"粮食银行"解决储销难题、保险保障抗御灾害风险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现状 问题 对策 盐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广仲 陈志清 +1 位作者 胥忠勤 胥益锋 《垦殖与稻作》 2006年第3期75-76,共2页
介绍了番茄水稻轮作中番茄的培育壮苗、合理密度、适时移栽定植、科学管理、防治病虫、及时采摘等栽培技术要点,及与其配套的水稻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番茄 轮作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金和 吴建中 +3 位作者 王受荣 张卫清 郭早兄 孙万纯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4期122-122,137,共2页
分析了目前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大田耕整及移栽、栽后管理等。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稻5号直播生育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金和 吴建中 +3 位作者 王受荣 张卫清 郭早兄 孙万纯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8期79-79,81,共2页
介绍了淮稻5号直播生育特点,提出了其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合理施肥、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
关键词 淮稻5号 直播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下河稻区机插水稻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5
作者 孙广仲 陈志清 +3 位作者 郁祖良 张大友 刘玉春 姜金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机插水稻 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无公害 里下河 稻区 带土移栽 壮苗标准 质量均衡 个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16
作者 胥忠勤 胥益锋 +1 位作者 孙广仲 陈志清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高效种植模式 配套栽培技术 大棚番茄 水稻 粮食生产能力 农民增收 种植面积 结构调整 生产实践 农业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根祥 吴建中 +4 位作者 朱傅祥 陈启平 吴玉涛 胥益锋 张凤珠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期74-77,85,共5页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品质变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因而,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强群体质量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戴凌云 吴建中 +3 位作者 郭登兄 徐冬梅 孙广仲 韦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收集的种植试验结果资料分析,研究了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量、行距对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 [目的]研究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收集的种植试验结果资料分析,研究了播种量及行距对直播稻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量、行距对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程度不同,与其数理关系表达也不同。[结论]在现有栽培管理水平下,南粳9108在播种量105~120 kg/hm2、行距28 cm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种量 行距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傅祥 戴凌云 +5 位作者 郭登兄 徐冬梅 韦玉成 王受荣 周华江 吴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品种 产量构成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20号小麦晚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华江 吴建中 +1 位作者 戴凌云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04-9306,共3页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扬麦20号小麦为试验品种,11月18日晚播(比最佳播种期推迟18~24 d),分析基本苗密度对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为160.95 ~ 214.5 k...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扬麦20号小麦为试验品种,11月18日晚播(比最佳播种期推迟18~24 d),分析基本苗密度对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为160.95 ~ 214.5 kg/hm2时小区产量较高,但不同播种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本苗数低(255万株/hm2)、高(435万~480万株/hm2)时,均能实现0.75万kg/hm2以上产量,但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低种植密度处理群体发展缓慢,个体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结论]扬麦20号小麦晚播,大面积播种量控制在262.5 kg/hm2,基本苗数控制在255万~ 330万株/hm2比较适宜,最高基本苗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有利于控群体、壮个体,在争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增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苗密度 晚播 扬麦20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