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葛建芬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医院 发展 医疗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联合CT影像组学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
2
作者 耿其楠 谢抒含 +3 位作者 邵超 王曼曼 汪洁 陈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标志物并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危险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96例GIST患者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HL)2008改良版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与高风险组(中危、高危...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标志物并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危险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96例GIST患者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HL)2008改良版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与高风险组(中危、高危)。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记录术前一周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结果,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Ki-67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出与危险度分级相关的炎症标志物因素,并构建炎症模型。在术前静脉期图像沿肿瘤边缘划定感兴趣区以提取组学特征,对组学特征进行特征剔除、筛选得到最佳特征及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炎症标志物-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效能。Spearman相关性分析炎症标志物、Radscore与Ki-67值的相关性。结果:中性粒细胞(NE)、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纳入炎症模型。共提取2212个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筛选、降维后筛选出10个最佳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炎症模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训练集AUC=0.799,验证集0.824;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0.935,验证集0.931;联合模型训练集AUC=0.958,验证集0.976。NE、PLT、NLR、PLR、Radscore与Ki-67均成正相关,其中Radscore的相关性最高(r=0.51,P<0.001)。结论:基于术前血清炎症标志物联合CT影像组学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GIST的危险度分级,并在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制订精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影像组学 肿瘤分级 细胞增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原因及其高死亡率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卞洪亮 沈耀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婴儿 发病原因 VLBWI 高死亡率 新生儿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抓行风建设应重在落实
4
作者 夏咸权 张丽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为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发展速度,狠刹行业不正之风,增强服务功能,切实维护好服务对象利益、医院集体和国家利益、绝大多数职工利益,2005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对医院行风建重在落实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医院 行风建设 措施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干预模式在提高产科病原学送检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聪 李占结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8-1404,共7页
目的分析主动干预模式在提高产科病原学送检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产科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病原学送检率和标本合格率实施主动干预措施,2022年1—12月为干预前阶段,2023年1—1... 目的分析主动干预模式在提高产科病原学送检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产科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病原学送检率和标本合格率实施主动干预措施,2022年1—12月为干预前阶段,2023年1—12月为干预后阶段。对比分析主动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主动干预后产科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8%)低于干预前(11.87%);抗菌药物治疗前指向性病原学标本送检占比在主动干预后(54.63%)高于主动干预前(8.04%),其中,干预后血培养(24.67%VS 5.15%)、尿培养(4.41%VS 1.65%)、胎膜培养(11.01%VS 0.41%)、宫颈分泌物培养(5.29%VS 0.41%)和羊水培养(9.25%VS 0.41%)占比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干预后产科微生物培养送检标本合格率(91.13%)高于主动干预前(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主动干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指向性病原学送检的意识,也实现了微生物培养送检合格率的提高,有效提升了产科病原学送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治疗前 病原学送检率 主动干预 送检质量 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女童输卵管积水1例
6
作者 陈晨 顾志成 +1 位作者 潘晓巍 程群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8-1100,共3页
输卵管积水是成年女性输卵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占所有输卵管疾病的10%~30%;但女童输卵管积水十分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女童输卵管积水的诊治经验。
关键词 青春期 输卵管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营 尹芳 +5 位作者 李玲 王美娟 严永东 徐宏 顾国英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比较其检测指标及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结果 HBoV及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和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都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oV、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肺炎与正常对照婴幼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L)形态均有改变,都表现为呼气相高峰提前,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其中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峰度稍有降低。结论 HBoV和MP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致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且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直观的TBFVL表现为呼气高峰左移,降支波谷样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肺炎支原体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潮气呼吸功能测定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新民 唐秀晨 +2 位作者 宋正亮 段满林 杨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阻滞时的时效,与利多卡因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效应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于L2~3椎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并向上置管4cm,仰卧位后随机注入3%氯普鲁卡因450mg或2%利多卡因300mg,记录麻醉前,...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阻滞时的时效,与利多卡因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效应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于L2~3椎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并向上置管4cm,仰卧位后随机注入3%氯普鲁卡因450mg或2%利多卡因300m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min的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阻滞平面,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肌肉松弛程度。结果:450mg氯普鲁卡因和300mg利多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后在10和15min时,血压出现下降趋势,心率出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前者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后者;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阻滞平面和肌肉松弛程度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450mg氯普鲁卡因和300mg利多卡因均可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氯普鲁卡因更适合用于短时间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氯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局麻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新民 方芳 +1 位作者 岳书玉 宋正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每组21例。记录置入喉罩前(T_(1))、置入喉罩即刻(T_(2))和置入喉罩结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每组21例。记录置入喉罩前(T_(1))、置入喉罩即刻(T_(2))和置入喉罩结束(T_(3))3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拔除喉罩的时间、停留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时间和手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 D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75,P<0.001),而HR T_(2)与T_(1)和T3时间点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2.76,P=0.07);C组T_(2)时间点MAP高于T_(1)和T3时间点(F=21.53,P<0.001),HR高于T_(1)和T3时间点(F=46.30,P<0.001),D组T_(2)的HR低于C组T_(2)的HR(t=4.32,P=0.001)。D组拔除喉罩的时间长于C组(t=3.35,P=0.002),两组停留在PACU的时间相似(t=0.17,P=0.97)。D组手术后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t=-2.70,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麻醉置入喉罩时心率的波动,明显减少术后的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喉面罩 麻醉 血流动力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晓娟 张桂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5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45例。两组静脉给予维生素C、喜炎平抗病毒3 d,口服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用药:治疗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和更昔洛韦凝胶涂抺...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5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45例。两组静脉给予维生素C、喜炎平抗病毒3 d,口服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用药:治疗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和更昔洛韦凝胶涂抺,对照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涂抹后锡类散吹敷。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34±0.44)和(2.39±0.75)d,与对照组分别为[(4.58±1.57)和(5.06±0.4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t=5.4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P<0.05)。结论更昔洛韦凝胶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凝胶 利多卡因 口炎 疱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芹 汤继宏 +1 位作者 张兵兵 朱玉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未成熟癫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未成熟脑癫癎发作的意义。方法采用三氟乙醚诱导建立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 目的观察未成熟癫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未成熟脑癫癎发作的意义。方法采用三氟乙醚诱导建立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单次惊厥组和反复惊厥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大鼠发作第1,2,7和15天时血清NSE、S-100B、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血清NSE[(8.57±0.56)μg/L]和S-100B[(0.45±0.06)μg/L]表达水平即升高(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反复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时血清NSE[(9.33±0.61)μg/L]和S-100B[(0.78±0.10)μg/L]表达水平即达峰值(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第7和15天时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血清GFAP表达水平自反复惊厥发作第1天即升高[(0.44±0.05)μg/L,P=0.004],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0.63±0.08)μg/L,P=0.000],此后逐渐下降但至第15天仍高于对照组[(0.40±0.05)μg/L,P=0.018]。结论 NSE和S-100B为单次惊厥发作性脑损伤的高敏感性生物学标志物,反复惊厥发作可使脑损伤程度加重,GFAP表达变化不具有脑损伤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9名江苏农村孕产妇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道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小平 潘毅 +5 位作者 茆玉顺 李小宁 宁魏青 王海琦 王秀梅 葛环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农村孕产妇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生殖道患病情况,以便制订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自制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表,逐级培训调查员,按照分阶段抽样,在淮安、盐城两市抽取两个县,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每个... 目的了解江苏农村孕产妇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生殖道患病情况,以便制订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自制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表,逐级培训调查员,按照分阶段抽样,在淮安、盐城两市抽取两个县,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每个县抽取300名孕产妇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农村孕产妇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很低,除了听说过性病、梅毒的人数超过60%,调查的其他性病和艾滋病知晓率均在20%以下;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如与性病患者握手是否会传染、与性病患者一同游泳或洗澡是否会传染、艾滋病母亲哺乳是否会将艾滋病传播给婴儿的知晓率均在20%以下。性病/艾滋病常见症状知晓率较低,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尿急尿痛、性病患者可能出现生殖器部分溃烂、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皮疹、性病患者生殖器部位长赘生物、艾滋病患者早期可能发热消瘦腹泻等知晓率均在11%以下。安全套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作用的知晓率为7.0%;高中以上与初中以下学历孕产妇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3.01,P<0.01);孕产妇累计生殖道感染率达10.8%。结论农村孕产妇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体作用,控制性病/艾滋病经孕产妇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性病艾滋病 防治知识 生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继超 张碧霞 韩新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0-844,共5页
通过系统查阅近年来中药复方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实验及临床报道,对实验方法、结果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中药复方进行ADHD的治疗以及实验提供参考。从现有临床报道可以看出中药复方对ADHD的疗效确切,已有实验结果也提示中药复... 通过系统查阅近年来中药复方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实验及临床报道,对实验方法、结果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中药复方进行ADHD的治疗以及实验提供参考。从现有临床报道可以看出中药复方对ADHD的疗效确切,已有实验结果也提示中药复方能改善动物多动、冲动等行为学表现,对动物模型血清及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系统相关蛋白具有调节作用。尽管中药复方对ADHD实验及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缺乏中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动物模型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丽 王金竹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00~10000 U/mL TNF-α和10~40μg/mL槟榔碱作用于细胞24~72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ELIS... 目的:探讨TNF-α和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对其影响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00~10000 U/mL TNF-α和10~40μg/mL槟榔碱作用于细胞24~72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ELISA测定细胞中羟脯氨酸的表达。用5~4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2种处理的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的表达。结果:TNF-α促进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P<0.05),槟榔碱抑制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P<0.05)。4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TNF-α和槟榔碱刺激的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在24 h和48 h时抑制细胞增殖(P<0.05)。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TNF-α和槟榔碱刺激的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均能抑制羟脯氨酸合成(P<0.05)。结论:TNF-α可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槟榔碱能抑制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羟脯氨酸蛋白表达,较高浓度姜黄素能减弱TNF-α的刺激作用,增强槟榔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TNF-Α 槟榔碱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糊剂和氢氧化钙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晓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比较Vitapex糊剂和普通氢氧化钙2种材料诱导根尖成形的疗效。方法:选择76颗牙外伤或已有牙髓病变的年轻恒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行根尖诱导术。结果:经2年的随访观察,根尖诱导成功率Vitapex组为94.73%... 目的:比较Vitapex糊剂和普通氢氧化钙2种材料诱导根尖成形的疗效。方法:选择76颗牙外伤或已有牙髓病变的年轻恒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糊剂行根尖诱导术。结果:经2年的随访观察,根尖诱导成功率Vitapex组为94.73%、氢氧化钙组78.95%,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诱导年轻恒牙根尖成形较普通氢氧化钙糊剂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EX 氢氧化钙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孕妇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及干预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松 宁魏青 +1 位作者 王秀梅 葛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孕妇性病/艾滋病(STD/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个县,对599名孕妇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孕妇性病/艾滋病(STD/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个县,对599名孕妇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399例为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效果。结果:农村孕妇的STD/AIDS防治知识匮乏,知道的性病种类在2种或2种以上者只占30.88%,8.01%的孕妇不清楚性病会传染,78.2%的孕妇认为母婴之间不会传播性病。90.48%的孕妇认为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93.48%的孕妇认为哺乳不会传染艾滋病。实验组孕妇健康教育干预后有明显效果。结论:应加强农村孕妇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与干预,有效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性病艾滋病 防治知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CR检查在早产儿PICC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中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CR检查在早产儿PICC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需置入PICC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行PICC置管后,立即行床边CR胸部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对照组在病床不用辅助仪器进行置管... 目的:探讨床旁CR检查在早产儿PICC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需置入PICC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行PICC置管后,立即行床边CR胸部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对照组在病床不用辅助仪器进行置管,比较置入情况。结果:观察组44例位置正常,6例发生导管异位,经床边CR再次摄片纠正;对照组36例位置正常,14例发生异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CR检查对于PICC置管的定位及异位纠正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显著的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床旁诊断化验信息系统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分娩数季节变动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小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产妇 分娩数 季节变动 测定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交替见习方式用于《助产技术》教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海琴 许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0期75-76,共2页
目的提高《助产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级高职助产专业的89名学生按班别随机分为对照班(44名)和实验班(45名),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整体集中式见习模式,实验班采用分段式工学交替见习模式,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班见习效果。结果实验班... 目的提高《助产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级高职助产专业的89名学生按班别随机分为对照班(44名)和实验班(45名),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整体集中式见习模式,实验班采用分段式工学交替见习模式,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班见习效果。结果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对见习模式的评价中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更能充分利用时间、对将来的工作更有帮助等方面的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助产技术教学采用分段式见习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技术 助产专业 工学交替 临床见习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