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密度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於叶兵 吕富 +2 位作者 吕林兰 蒋兆林 张延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291,共4页
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单位面积产量、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设150(D1)、250(D2)、350(D3)、450(D4)、550(D5)条/m2等5种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束后挖取沙蚕称质量并计算增质... 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单位面积产量、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设150(D1)、250(D2)、350(D3)、450(D4)、550(D5)条/m2等5种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束后挖取沙蚕称质量并计算增质量率,取水样和底泥分别测定氨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硫化氢(H2S)的含量及化学耗氧量(COD)。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增质量率逐步下降,(y=109.863-0.147x,r2=0.944,P<0.05);D1、D2、D3试验组成活率均为100%,而D5组成活率仅有51%;D4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也显著高于除D3组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水质和底质中的NH+4、NO-2、H2S、COD的含量均与放养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过高密度会抑制沙蚕生长、降低成活率并造成养殖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可知,放养密度以350~450条/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养殖密度 水质 底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爱民 杨文平 +4 位作者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2,共7页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4)在再投喂48 h内,在第6小时时,高脂肪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显著高于中、低脂肪试验组,但随后显著降低,显著低于3.7%试验组;7.7%和3.7%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3.7%低脂试验组;(6)吉富罗非鱼肝体指数、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肝脏LPL表达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LPL mRNA在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高脂饲料显著抑制了吉富罗非鱼鱼种增重;高脂饲料显著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肝脏LPL的分泌,诱导了其肝脏中LPL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与肌肉脂肪沉积;LPL基因参与调节吉富罗非鱼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LPL) 饲料脂肪水平 LPL基因表达 脂肪沉积 吉富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爱民 窦超 +5 位作者 吴文静 刘波 黄金田 吕富 刘文斌 徐维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2,共4页
测定分析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 测定分析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08%、19.18%。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67.7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26.93%,占氨基酸总量的37.74%;其中EAA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中华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47%,4种鲜味氨基酸(DAA)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总量为27.92%(干样),其中特征性的鲜味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干物质含量的18.89%。表明中华鳖幼鳖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平衡的氨基酸,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开发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肌肉 氨基酸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白细胞介素-22原核表达及活性蛋白的制备
4
作者 王资生 齐志涛 +3 位作者 黄贝 张启焕 仇明 邵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5,共4页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经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SDS-PAGE显示该IL-22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IL-22重组蛋白主要在菌体培养上清中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成功获得了梭鱼IL-22活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白细胞介素-2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