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养殖密度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於叶兵
吕富
+2 位作者
吕林兰
蒋兆林
张延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291,共4页
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单位面积产量、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设150(D1)、250(D2)、350(D3)、450(D4)、550(D5)条/m2等5种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束后挖取沙蚕称质量并计算增质...
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单位面积产量、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设150(D1)、250(D2)、350(D3)、450(D4)、550(D5)条/m2等5种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束后挖取沙蚕称质量并计算增质量率,取水样和底泥分别测定氨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硫化氢(H2S)的含量及化学耗氧量(COD)。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增质量率逐步下降,(y=109.863-0.147x,r2=0.944,P<0.05);D1、D2、D3试验组成活率均为100%,而D5组成活率仅有51%;D4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也显著高于除D3组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水质和底质中的NH+4、NO-2、H2S、COD的含量均与放养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过高密度会抑制沙蚕生长、降低成活率并造成养殖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可知,放养密度以350~450条/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养殖密度
水质
底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爱民
杨文平
+4 位作者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2,共7页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4)在再投喂48 h内,在第6小时时,高脂肪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显著高于中、低脂肪试验组,但随后显著降低,显著低于3.7%试验组;7.7%和3.7%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3.7%低脂试验组;(6)吉富罗非鱼肝体指数、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肝脏LPL表达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LPL mRNA在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高脂饲料显著抑制了吉富罗非鱼鱼种增重;高脂饲料显著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肝脏LPL的分泌,诱导了其肝脏中LPL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与肌肉脂肪沉积;LPL基因参与调节吉富罗非鱼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LPL)
饲料脂肪水平
LPL基因表达
脂肪沉积
吉富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爱民
窦超
+5 位作者
吴文静
刘波
黄金田
吕富
刘文斌
徐维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2,共4页
测定分析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
测定分析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08%、19.18%。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67.7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26.93%,占氨基酸总量的37.74%;其中EAA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中华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47%,4种鲜味氨基酸(DAA)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总量为27.92%(干样),其中特征性的鲜味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干物质含量的18.89%。表明中华鳖幼鳖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平衡的氨基酸,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开发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肌肉
氨基酸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梭鱼白细胞介素-22原核表达及活性蛋白的制备
4
作者
王资生
齐志涛
+3 位作者
黄贝
张启焕
仇明
邵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5,共4页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经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SDS-PAGE显示该IL-22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IL-22重组蛋白主要在菌体培养上清中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成功获得了梭鱼IL-22活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白细胞介素-2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殖密度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於叶兵
吕富
吕林兰
蒋兆林
张延萍
机构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沿海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291,共4页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面上项目(编号:2013GA690330)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434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2675)
文摘
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单位面积产量、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设150(D1)、250(D2)、350(D3)、450(D4)、550(D5)条/m2等5种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束后挖取沙蚕称质量并计算增质量率,取水样和底泥分别测定氨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硫化氢(H2S)的含量及化学耗氧量(COD)。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增质量率逐步下降,(y=109.863-0.147x,r2=0.944,P<0.05);D1、D2、D3试验组成活率均为100%,而D5组成活率仅有51%;D4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也显著高于除D3组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水质和底质中的NH+4、NO-2、H2S、COD的含量均与放养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过高密度会抑制沙蚕生长、降低成活率并造成养殖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性成熟条数可知,放养密度以350~450条/m2为宜。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养殖密度
水质
底质
分类号
S968.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爱民
杨文平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机构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沿海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沿海
养殖
鱼类饲料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8KJD240003)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文摘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4)在再投喂48 h内,在第6小时时,高脂肪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显著高于中、低脂肪试验组,但随后显著降低,显著低于3.7%试验组;7.7%和3.7%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3.7%低脂试验组;(6)吉富罗非鱼肝体指数、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肝脏LPL表达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LPL mRNA在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高脂饲料显著抑制了吉富罗非鱼鱼种增重;高脂饲料显著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肝脏LPL的分泌,诱导了其肝脏中LPL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与肌肉脂肪沉积;LPL基因参与调节吉富罗非鱼脂肪沉积。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LPL)
饲料脂肪水平
LPL基因表达
脂肪沉积
吉富罗非鱼
Keywords
lipoprotein lipase (LPL)
dietary lipid level
LPL gene expression
fat deposition
GIFT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爱民
窦超
吴文静
刘波
黄金田
吕富
刘文斌
徐维娜
机构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沿海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
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2,共4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58)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编号:苏人才(2013)7号]
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编号:BC2013429)
文摘
测定分析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鳖的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脏体比和含肉率分别为10.31%和14.65%。中华鳖幼鳖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11%、0.81%、1.08%、19.18%。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67.77%(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26.93%,占氨基酸总量的37.74%;其中EAA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中华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47%,4种鲜味氨基酸(DAA)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总量为27.92%(干样),其中特征性的鲜味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干物质含量的18.89%。表明中华鳖幼鳖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平衡的氨基酸,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开发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华鳖
肌肉
氨基酸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分类号
S966.1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梭鱼白细胞介素-22原核表达及活性蛋白的制备
4
作者
王资生
齐志涛
黄贝
张启焕
仇明
邵荣
机构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沿海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
盐城
工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院
中国科
学院
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
生态
与生物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418)
江苏省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KJB240001)
盐城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XKR2011007)
文摘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经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SDS-PAGE显示该IL-22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IL-22重组蛋白主要在菌体培养上清中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成功获得了梭鱼IL-22活性蛋白。
关键词
梭鱼
白细胞介素-2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Keywords
Liza haematocheila
interleukin-22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rotein purification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养殖密度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於叶兵
吕富
吕林兰
蒋兆林
张延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爱民
杨文平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华鳖幼鳖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王爱民
窦超
吴文静
刘波
黄金田
吕富
刘文斌
徐维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梭鱼白细胞介素-22原核表达及活性蛋白的制备
王资生
齐志涛
黄贝
张启焕
仇明
邵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