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课程在机械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的探索
1
作者 王熙 《汽车维修技师》 2025年第2期96-97,共2页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研发与应用已成为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途径。因此,在机械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引入新能源汽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详细探讨了新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研发与应用已成为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途径。因此,在机械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引入新能源汽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详细探讨了新能源汽车课程在机械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机械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院校机械工程基础实验项目分析与开发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峰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1期57-57,共1页
根据非机械类学生培养目标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特点,分析机械工程基础教学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机械工程基础的教学内容,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构建机械工程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机械工程基础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制动工况下虚拟轨道列车车间铰接力研究
3
作者 王谭明 杨蔡进 +3 位作者 赵煜 徐菁 蔡立雅 张卫华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8期66-74,共9页
围绕一种新型多轴铰接式城市轨道交通工具——虚拟轨道列车,针对路面附着条件变化会造成轮胎制动力不足、车轮抱死和车间铰接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路面附着系数的列车自动紧急制动策略.首先,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原... 围绕一种新型多轴铰接式城市轨道交通工具——虚拟轨道列车,针对路面附着条件变化会造成轮胎制动力不足、车轮抱死和车间铰接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路面附着系数的列车自动紧急制动策略.首先,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设计了上层控制器,基于实时估计的路面附着系数、列车制动舒适性和安全性,确定列车期望制动加速度;其次,基于轴荷比例分配原则和PID反馈补偿控制原理设计了下层控制器,根据列车期望制动加速度确定列车各轮胎的制动力矩;最后,搭建了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研究了列车制动过程中车间铰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列车载重、制动初始车速以及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对车间最大铰接力有影响;本文的制动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减小最大铰接力,提高列车制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轨道列车 车间铰接力 自动紧急制动 路面附着系数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轨道列车全轮主动转向控制研究
4
作者 杨一博 杨蔡进 +3 位作者 陆野 徐菁 蔡立雅 张卫华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6期59-67,共9页
针对多铰接式虚拟轨道列车的转向问题,基于后车跟随首车行驶轨迹运行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全轮主动转向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移位寄存器储存首车的行驶轨迹作为目标路径;其次,根据车体后轴实际路径和目标路径间的横向偏差量,基于PID控制器和S... 针对多铰接式虚拟轨道列车的转向问题,基于后车跟随首车行驶轨迹运行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全轮主动转向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移位寄存器储存首车的行驶轨迹作为目标路径;其次,根据车体后轴实际路径和目标路径间的横向偏差量,基于PID控制器和Stanley算法确定车体后轮转角,进一步利用阿克曼转向几何原理计算后车前轮的转角;最后,搭建Truck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结合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拖车模块对牵引车模块的跟随性能,减小了车间铰接处的作用力、车体的质心侧偏角和轮胎侧向力,从而提高了列车在转弯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轨道列车 路径跟随 全轮主动转向 Stanley算法 阿克曼转向几何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拖拉机变速箱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春燕 石小龙 +1 位作者 刘德仿 王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0-253,共4页
为了实现知识的积累、继承和重用,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减少重复劳动,以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将知识工程技术运用到变速箱设计流程中。在研究了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等变速箱智能设计基础上,以NX为平台开发了基于KBE技术的变速箱智能... 为了实现知识的积累、继承和重用,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减少重复劳动,以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将知识工程技术运用到变速箱设计流程中。在研究了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等变速箱智能设计基础上,以NX为平台开发了基于KBE技术的变速箱智能化设计系统,并且结合了变速箱实例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 知识工程 智能化设计 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程训练中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兆锋 陈青 +4 位作者 夏文胜 刘虎 成岗 陶俊 祝小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8期13-,共1页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做以下尝试:在建设"双师"型队伍上多下工夫,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根本保障;采用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做以下尝试:在建设"双师"型队伍上多下工夫,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根本保障;采用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双师型 开放式教学 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科院校矿业人才培养与教育研究——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许众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矿业工程是工科院校的重点专业,涉及力学、化学和材料等交叉学科,学习内容多样,理解难度大,且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为严格。目前,我国矿业人才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培养大量优秀矿业人才,... 矿业工程是工科院校的重点专业,涉及力学、化学和材料等交叉学科,学习内容多样,理解难度大,且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为严格。目前,我国矿业人才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培养大量优秀矿业人才,从而帮助矿产行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工科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亟待完成的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交叉学科 核心竞争力 实践操作能力 矿业工程 理解难度 培养与教育 矿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车辆配套简易播种机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 冯伟 +3 位作者 刘春晖 邹涵 耿森 张俊杰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2期137-138,159,共3页
文章介绍的旋耕播种机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悬挂装置、动力传输装置、旋耕装置、播种装置、镇压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农用车辆拖拉机前进后镇压装置也向前运行带动链条传动装置,与之另一端连接的播种箱的播种轴也随之转动,使种子从排... 文章介绍的旋耕播种机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悬挂装置、动力传输装置、旋耕装置、播种装置、镇压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农用车辆拖拉机前进后镇压装置也向前运行带动链条传动装置,与之另一端连接的播种箱的播种轴也随之转动,使种子从排种孔中流出顺着播种管与播种开沟器流出最后流入垄沟,从而实现播种机的播种作业。播种机播种后的农作物生长均匀分布排列整齐,这样可以便于人们实现播种过后对田地的管理作业,也是人们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播种机 免耕播种机 联合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模块的设计
9
作者 郝昕玉 姬长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334-33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理论建立的故障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可用于自主移动农业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检测模块的设计思想就是通过对导航系统中定位传感器GPS正常和故障情况下输出的随机漂移信号进行分析,得到一种判断GPS性能故... 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理论建立的故障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可用于自主移动农业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检测模块的设计思想就是通过对导航系统中定位传感器GPS正常和故障情况下输出的随机漂移信号进行分析,得到一种判断GPS性能故障的规律,即建立AR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利用K-L信息测度函数作为判别函数来检测系统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系统 故障检测模块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程训练中的数控教学方法
10
作者 周兆锋 陈青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30期45-46,共2页
在高校的工程训练中,数控加工技术训练已经成为重点,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控设备,提高大学生对数控实习的兴趣和加工技术的掌握,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就数控实践教学的方法和体会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手工编程 自动编程 创新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程训练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高飞 周兆锋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1期34-34,共1页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对高等教学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公众社会、大学生对高校教学体系所寄予的厚望,盐城工学院在原来金工实习工厂基础上升格为工程训练中心,而且正在努力成为省级重点工程训练中心。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对高等教学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公众社会、大学生对高校教学体系所寄予的厚望,盐城工学院在原来金工实习工厂基础上升格为工程训练中心,而且正在努力成为省级重点工程训练中心。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着重说明了工程训练中心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AOA算法在车辆出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刚 吕杰 +2 位作者 董小飞 王斌 牛欣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9,共6页
为促进车辆出入智能化管理技术发展,提出一种基于TDOA、AOA定位算法的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时获取车辆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将测得的各个基站与车辆之间信号传播的时间差与相对角度,代入到TDOA、AOA定位算法以估算出车辆... 为促进车辆出入智能化管理技术发展,提出一种基于TDOA、AOA定位算法的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时获取车辆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将测得的各个基站与车辆之间信号传播的时间差与相对角度,代入到TDOA、AOA定位算法以估算出车辆各移动节点的定位坐标,通过节点坐标变化进而判断车辆出入情况,并结合数据传输、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动态管理。经模块开发与实验仿真,系统可应用于车辆出入智能判断与管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车辆出入管理 射频识别 TDOA A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周峰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2期25-25,共1页
通过对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性质的研究,分析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的特点以及和其他课程实验的区别,提出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工业工程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X软件的典型零件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钰恬 何海飞 +1 位作者 夏建生 许宁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1期187-188,共2页
多工位级进模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通过利用NX软件设计典型零件的级进模,并进行工艺分析,制作三维实体造型,CAE分析,排样设计,模具设计,使级进模... 多工位级进模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通过利用NX软件设计典型零件的级进模,并进行工艺分析,制作三维实体造型,CAE分析,排样设计,模具设计,使级进模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应用NX软件进行级进模设计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X软件 级进模 三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 王平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7期180-182,共3页
在分析L50电机定子外壳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工艺方案,并完成了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基于DEFORM-3D软件,对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掌握了零件成形过程中成形载荷、材... 在分析L50电机定子外壳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工艺方案,并完成了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基于DEFORM-3D软件,对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掌握了零件成形过程中成形载荷、材料流动及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L50电机定子外壳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动均匀、应力应变变化情况良好。经生产实际应用,L50电机定子外壳成形件满足精度要求,模具寿命符合预期,验证了L50电机定子外壳冷锻成形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定子外壳 冷锻成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空腔注蜡用可倾斜滚床设计
16
作者 权冬冬 冯伟 +1 位作者 朱易博 徐宁谦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13期161-163,共3页
文章阐述了可倾斜滚床技术在汽车注蜡生产线上的应用,分析了可倾斜滚床的主要结构、重要部件的选型以及人工控制的研究过程,通过可倾斜滚床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空腔注蜡工艺上的作用可知,可倾斜滚床实现了高效率、高收益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 可倾斜滚床 参数设计 夹紧装置 倾角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LSTM递归神经网络语音端点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铠 陆鹏 《信息通信》 2019年第5期50-53,共4页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往往是基于短时能量以及过零率等实现,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检测算法的准确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LSTM)递归神经网络相结...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往往是基于短时能量以及过零率等实现,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检测算法的准确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LSTM)递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语音信号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的特征属性利用SOM神经网络进行聚类,并根据每个时间节点的语音状态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构造能够判别语音状态和噪声状态的样本作为LSTM递归神经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端点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端点检测 长短时记忆递归神经网络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语音状态堆叠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