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M电解槽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洪捐 魏伟 +3 位作者 刘岩岩 程东亚 王玉杰 陈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9-567,共9页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阳极侧的流场结构对于电解水制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根据电化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深入分析电解槽内部物理场分布,进一步优化PEM电解槽流场结构。首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PEM电解槽多蛇...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阳极侧的流场结构对于电解水制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根据电化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深入分析电解槽内部物理场分布,进一步优化PEM电解槽流场结构。首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PEM电解槽多蛇形流场结构的三维模型,分析PEM电解槽内部电场和流场分布状况对电解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双分流、四分流及五分流3种分流改进结构,并对3种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四分流结构性能最好,相比原来的多蛇形流场,氧气积聚下降约3%,气体排出效率提高22%,并且整体槽电压下降约0.0173 V。在此基础上,搭建具有四分流流场结构的PEM电解槽实验平台,实验证明电解槽电压降低0.0136 V,能耗降低,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数值分析 流场 PEM电解槽 四分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原子的引入和杂化封装对锂离子电池多孔硅阳极的表界面改性
2
作者 刘烊 王丽君 +2 位作者 汪宏玉 陈智栋 孙林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5,共13页
通过高能球磨与静电组装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硅复合材料(pSi/Ge@Gr/CNTs)。该材料以商用Al60Si40合金为原料,经简易酸蚀处理制成多孔硅(pSi)基体,通过球磨引入锗元素(Ge),再借助静电组装实现了石墨烯(Gr)与碳纳米管(CNTs... 通过高能球磨与静电组装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孔硅复合材料(pSi/Ge@Gr/CNTs)。该材料以商用Al60Si40合金为原料,经简易酸蚀处理制成多孔硅(pSi)基体,通过球磨引入锗元素(Ge),再借助静电组装实现了石墨烯(Gr)与碳纳米管(CNTs)的双重包覆。Ge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pSi的电导率和离子传输特性,大幅提升了电极的可逆容量。Gr和CNTs的包覆进一步增强了电极的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导电性。当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pSi/Ge@Gr/CNTs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超过70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电解池中CO_2电化学还原的阳极电解液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 吕伟欣 雷立旭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9,共8页
采用自制的H型电解池开展了KHCO_3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电解池中长时间电解时阴阳两极间的电压(槽电压)会持续升高,导致电解过程不可持续.经过恒电位电解、恒电流电解、pH测试以及电解前后阳极室KHCO_3浓度分... 采用自制的H型电解池开展了KHCO_3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电解池中长时间电解时阴阳两极间的电压(槽电压)会持续升高,导致电解过程不可持续.经过恒电位电解、恒电流电解、pH测试以及电解前后阳极室KHCO_3浓度分析等实验研究,作者发现,这是由以下过程引起的:阳极上的析氧反应产生的H^+与电解液中的HCO_3^-反应生成水和CO_2,导致阳极室的HCO_3^-的消耗,之后阳极室的K^+被迫扩散进入阴极室而导致阳极室电解质浓度下降.因此,阳极室电解液导电性下降,进而引起阳极电位的升高.研究发现,阳极电解液具有碱性时,都可能发生此种现象.因此,为保证电解过程可持续且保持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阳极液的电解质不能含任何具有碱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电解池 质子交换膜 二氧化碳 电化学还原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呋咱并[3,4-b:3',4']氧化呋咱并[3″,4″-d]氮杂环庚三烯及衍生物爆轰性能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褚玉婷 夏成波 石文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46-1451,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础上,全优化计算了双呋咱并[3,4-b:3',4']氧化呋咱并[3″,4″-d]氮杂环庚三烯及其衍生物的几何构型,通过PM6方法计算出物质的生成热,并研究了热力学参数和温度的关系曲线。用Monto-Carl...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础上,全优化计算了双呋咱并[3,4-b:3',4']氧化呋咱并[3″,4″-d]氮杂环庚三烯及其衍生物的几何构型,通过PM6方法计算出物质的生成热,并研究了热力学参数和温度的关系曲线。用Monto-Carlo方法,基于0.001e.born-3等电子密度面包围的空间求得分子平均摩尔体积和理论密度,用Kamlet-Jacobs方程基于理论密度和生成热计算各物质的爆热,爆速和爆压。结果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对R-17N键的键长影响较大;且取代基含有苯硝基时,生成热明显增大;取代基含有氨基时,爆轰性能较好。当取代基是氨基时,其化合物的爆轰性能在所有研究的化合物中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爆速 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基自修复导电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戴超 王娟 +3 位作者 邢正 李昊宇 闫鑫焱 刘鹤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AESO,当AESO用量为0.70、1.00、1.30、1.60和1.90 g时制备的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样品5。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外观和表面化学基团,并测试了其流变性能、导电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ESO用量较少时制备的样品1和样品2可形成透明的凝胶,且样品1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更高、力学性能更好;而样品3~样品5不能形成凝胶,为浓稠的液态产物。样品1和样品2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分别为1884和109.5μS/cm,且样品1的电阻更小,导电性能更好。在凝胶材料结构中引入二硫键,利用二硫键的动态可逆性赋予其良好的可修复性,样品1在室温下12 h就可以完全自修复,如果加热到65℃,只需30 min就可以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 自修复 电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现实困境和优化策略——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视角
6
作者 刘燕 姚冠新 邵荣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8,共10页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度演化,交叉学科建设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研究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为视角分析交叉学科建设的逻辑结构和发展困境。研究发现,交叉学科建设由以解决复杂问题...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度演化,交叉学科建设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研究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为视角分析交叉学科建设的逻辑结构和发展困境。研究发现,交叉学科建设由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的学科知识、以内部治理为特征的学术组织和以内外协调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制度三重逻辑结构构成。目前,我国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生产融合创新不足、学术组织凝聚乏力、学科制度内外协作失衡。为此,我国大学需要以复杂问题为导向,创新交叉学科场域的知识生产;以跨界协同为基础,建构交叉学科场域的学术组织;以内外协作为宗旨,优化交叉学科场域的学科制度,有效破解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场域理论 行动者 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oX催化剂的RWGS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戴卉 蒋洋洋 周昌健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7,共7页
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不仅能够实现CO_(2)转化,也是该转化过程生产CO的关键步骤,开发高效的RWGS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MoO_(3)具有一定的RWGS催化活性,但存在CO_(2)转化率低、活化反应温度偏高等问题。Cu具有良好的CO_(2)催化加氢活性... 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不仅能够实现CO_(2)转化,也是该转化过程生产CO的关键步骤,开发高效的RWGS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MoO_(3)具有一定的RWGS催化活性,但存在CO_(2)转化率低、活化反应温度偏高等问题。Cu具有良好的CO_(2)催化加氢活性,常作为CO_(2)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相,在RWGS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oCe、Cu/MoTi和Cu/MoGa催化剂,通过表征分析和活性测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及构效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n(H_(2)):n(CO_(2))为4:1和空速为30000 mL/(g·h)时,Cu/MoCe催化剂活性相对最高,CO收率为47.9%。Cu/MoCe催化剂中更小的固溶体相CuMoO4晶粒尺寸、载体中形成的Ce-O-Mo不对称氧空位、Ce^(3+)/Ce^(4+)离子对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以及氧空位与活性相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RWGS反应,使Cu/MoCe催化剂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为RWGS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水煤气变换反应 Cu基催化剂 氧空位 CO_(2)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或Zr改性对包埋式Ni@SiO_(2)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邵景玲 李杰 +1 位作者 费兆阳 李雷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3,共8页
包埋式结构催化剂能够有效地阻止活性组分的高温烧结,实现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高效制合成气。采用Stöber法制备了包埋式Ni@SiO_(2)催化剂,并引入Al、Ti或Zr对其进行改性制得相应的改性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 包埋式结构催化剂能够有效地阻止活性组分的高温烧结,实现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高效制合成气。采用Stöber法制备了包埋式Ni@SiO_(2)催化剂,并引入Al、Ti或Zr对其进行改性制得相应的改性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N_(2)吸/脱附等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形貌和织构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对催化剂在POM反应制合成气(原料气组成:V(CH4):V(O_(2)):V(N_(2))为2:1:3、流量为60mL/min、压力为0.1MPa、空速为7.2L/(g·h)和反应时间为22h)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i@SiO_(2)相比,Ni@Al-SiO_(2)可促进甲烷的活化,其催化性能明显提升,Ni@Ti-SiO_(2)和Ni@Zr-SiO_(2)因活性位点的阻碍而催化性能降低。在700℃下,反应稳定后,Ni@SiO_(2)和Ni@Al-SiO_(2)的CH4转化率分别为86%和80%,CO选择性均为90%左右,H_(2)选择性分别为93%和88%。经8 h稳定性测试后,与Ni@SiO_(2)相比,Ni@Ti-SiO_(2)和Ni@Zr-SiO_(2)的CH4转化率、CO选择性和H_(2)选择性均明显降低。活性位点的减少和积炭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积炭未造成活性位点的完全覆盖,催化剂仍能保持稳定的POM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_(2)催化剂 包埋式结构 催化剂改性 甲烷部分氧化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rogen⁃doped 3D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network for efficient lithium storage
9
作者 XIE Jie XU Hongnan +3 位作者 LIAO Jianfeng CHEN Ruoyu SUN Lin JIN Zho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0-1849,共10页
A 3D nitrogen⁃doped graphen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S⁃GO⁃NCNT)crosslinked network 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tilizing chitosan and melamine as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concomitant with the incor... A 3D nitrogen⁃doped graphen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S⁃GO⁃NCNT)crosslinked network 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tilizing chitosan and melamine as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concomitant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and employing freeze drying technology.The material amalgamates the merits of 1D/2D hybrid carbon materials,wherein 1D carbon nanotubes confer robustness and expedited elec⁃tron transport pathways,while 2D graphene sheets facilitate rapid ion migration.Furthermore,the introduction of nitrogen heteroatoms serves to furnish additional active sites for lithium storage.When serv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the CS⁃GO⁃NCNT electrode delivered a reversible capacity surpassing 500 mAh·g^(-1),mark⁃edly outperforming commercial graphite anodes.Even after 300 cycles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1 A·g^(-1),it remained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up to 268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 hybrid material ANODE lithium⁃ion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天冬氨酸共聚物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文艳 颜秀花 +3 位作者 仓辉 许伟 邵荣 刘长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使用的阻垢剂存在难降解、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以衣康酸(IA)、天冬氨酸(AS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IA-ASP二元共聚物,并对产物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单体配比、引发剂... 针对目前国内使用的阻垢剂存在难降解、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以衣康酸(IA)、天冬氨酸(ASP)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IA-ASP二元共聚物,并对产物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采用静态阻垢法考察阻垢剂用量、阻垢实验温度对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碳酸钙垢的晶体形貌,探讨其阻垢机理。结果表明:共聚单体的物质的量比(n_(IA)∶n_(ASP))为4∶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9%,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 h时,合成的IA-ASP共聚物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可达95%以上。IA-ASP共聚物作为阻垢剂适用于中低水温环境,其阻垢率随阻垢剂用量增加逐渐提高,最终趋于平缓。IA-ASP共聚物阻垢机理主要涉及螯合、分散作用及晶格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天冬氨酸 水溶液自由基共聚 阻垢性能 阻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晶体形貌的MD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文艳 王风云 +1 位作者 夏明珠 雷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探讨溶剂对炸药晶体形貌的影响机制和溶剂的选择依据,采用附着能(AE)模型预测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在真空的晶体形貌,确定其主要生长晶面;并运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ANPyO晶面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 为探讨溶剂对炸药晶体形貌的影响机制和溶剂的选择依据,采用附着能(AE)模型预测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在真空的晶体形貌,确定其主要生长晶面;并运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ANPyO晶面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进而通过修正的AE模型预测其在DMF中的晶体形貌。结果表明:ANPyO在真空中的晶体形状接近椭圆,主要生长晶面为(110)、(100)、(11-2)及(10-1)面。溶剂与晶面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径向分布函数分析表明相互作用能主要包括范德华作用,库仑作用和氢键。在溶剂DMF中,晶面的修正附着能绝对值顺序为(110)<(11-2)<(10-1)<(100),ANPyO晶体形貌接近片状,与已有实验结果一致。此外,DMF分子在ANPyO晶面的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系数与修正附着能绝对值成线性关系,晶体生长形貌亦受溶剂扩散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氨基-3 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 晶体形貌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扩散系数 修正的附着能(A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白背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亚松 许伟 +3 位作者 邵荣 朱跃钊 程德林 廖传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2,共4页
以白背三七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白背三七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背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白背三七多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 以白背三七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白背三七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背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白背三七多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白背三七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5∶1(m L/g)、微波功率390 W、微波时间22 min。在此条件下,白背三七多糖的提取率为15.3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因此,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 多糖 微波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I磨机械预处理对精制竹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漫 房桂干 +2 位作者 蔡照胜 邓拥军 周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2-277,共6页
采用Cl2/H2O2深度脱木素和机械法预处理(PFI磨打浆),溶解残余木质素,并松动竹纤维细胞壁多层结构,增加纤维素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游离羟基。采用新型纤维质量分析仪检测预处理过程纤维形态的变化;离心法测定浆料的保水值,评价细胞壁帚... 采用Cl2/H2O2深度脱木素和机械法预处理(PFI磨打浆),溶解残余木质素,并松动竹纤维细胞壁多层结构,增加纤维素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游离羟基。采用新型纤维质量分析仪检测预处理过程纤维形态的变化;离心法测定浆料的保水值,评价细胞壁帚化程度;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揭示预处理程度与纤维素结晶度变化的关系;最后采用氧化法验证预处理对竹纤维素反应性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高转数的PFI机械处理对竹纤维性能影响显著,纤维分丝帚化由0.781%升至1.072%,保水值(WRV)从112.8%升至213.6%。经过PFI的高转速后,纤维素结晶度指数从66.4%降至50.0%。在氧化反应中,纤维素的氧化度从0.85增至1.03 mol/AGU,羟基氧化率增大了约25%,纤维的试剂可达性得到改善,竹纤维的化学反应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PFI磨 分丝帚化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改性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金伟 商士斌 +3 位作者 沈明贵 王丹 付飞 蔡照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51,共6页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重金属离子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含量丰富的可再生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比表面积以及化学可修饰性等优点,在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综述了纳米纤维素及其吸附...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重金属离子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含量丰富的可再生纤维素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比表面积以及化学可修饰性等优点,在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综述了纳米纤维素及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改性和接枝改性等。同时也介绍了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纳米纤维素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纳米纤维素吸附剂可行的改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纳米纤维素 制备 吸附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硅胶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晓萍 周钰 许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5,共5页
以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乙烯三胺(DETA)和四乙烯五胺(TEPA)物理浸渍后的白色玻璃状无定型硅胶(Q)作为CO_2吸附剂,考察了有机胺负载量、有机胺分子链长短和羟基数量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0... 以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乙烯三胺(DETA)和四乙烯五胺(TEPA)物理浸渍后的白色玻璃状无定型硅胶(Q)作为CO_2吸附剂,考察了有机胺负载量、有机胺分子链长短和羟基数量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0%TEPA-Q具有最大的CO_2吸附量,为2.589mmol/g。经过10次吸附-真空脱附循环后,50%TEPA-Q的CO_2吸附能力仅下降了8.034%,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有机胺 CO2 吸附量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烯五胺功能化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CO_2选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晓萍 周钰 许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98-2803,2809,共7页
以九水硝酸铝为铝源,非表面活性剂柠檬酸为模板剂,稀氨水为沉淀剂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OMA)。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活性组分,采用物理浸渍将其负载到OMA的内孔及比表面上,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的OMA用于CO_2的选择吸附研究。采用XRD、BET和TE... 以九水硝酸铝为铝源,非表面活性剂柠檬酸为模板剂,稀氨水为沉淀剂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OMA)。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活性组分,采用物理浸渍将其负载到OMA的内孔及比表面上,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的OMA用于CO_2的选择吸附研究。采用XRD、BET和TEM对合成的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H4/CO_2混合气的吸附分离性能。分别考察了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TEPA负载量为50%的吸附剂、吸附温度为70℃时对CO_2吸附量最大,为2.598 mmol/g,TEPA/OMA经过10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其吸附性能变化较小,仅下降了8.65%,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氧化铝 四乙烯五胺 CO2 吸附性能 分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氨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金伟 商士斌 +3 位作者 沈明贵 王丹 付飞 蔡照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9,共9页
以桉木浆为原料,经TEMPO氧化制得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再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双醛基纳米纤维素(DANC),最后利用二乙烯三胺(DETA)通过席夫碱反应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端氨基纳米纤维素(ANCC)。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和性... 以桉木浆为原料,经TEMPO氧化制得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再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双醛基纳米纤维素(DANC),最后利用二乙烯三胺(DETA)通过席夫碱反应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端氨基纳米纤维素(ANCC)。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ANC含醛基为2.95 mmol/g,ANCC含氨基为1.7 mmol/g,DETA上的氨基成功地接枝到了纳米纤维素链上,使得分子链变长,ANCC的热稳定性提高。ANCC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ANCC吸附剂用量为0.1 g,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且p H值为5.0的条件下吸附3 h,吸附量为210.15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浆 纳米纤维素 氨基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钒酸铁/凹土对染料废水脱色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粉女 许琦 唐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4-136,共3页
把凹土作为载体来制备对废水进行脱色的催化剂,是现在废水脱色处理研究的热点。将CeO_2-FeVO_4/ATP和H_2O_2组成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红色基GP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主要考察研究CeO_2-FeVO_4/ATP的加入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pH值以... 把凹土作为载体来制备对废水进行脱色的催化剂,是现在废水脱色处理研究的热点。将CeO_2-FeVO_4/ATP和H_2O_2组成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红色基GP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主要考察研究CeO_2-FeVO_4/ATP的加入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pH值以及H_2O_2用量对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eO_2-FeVO_4/ATP的加入量为2 g/L,脱色时间为1 h,pH值为6,脱色温度为313 K,H_2O_2用量为9 mL/L时脱色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脱色 CeO2-FeVO4/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迎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3,共3页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及生命的价值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是对于自杀、如何看待死亡等问题有些大学生存在认识偏差。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力度的生命...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及生命的价值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是对于自杀、如何看待死亡等问题有些大学生存在认识偏差。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力度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切实关注每一个自然生命个体,实现其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的二维氮硫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片的快速合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林 谢杰 +3 位作者 程峰 陈若愚 朱庆莉 金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9-1198,共10页
本工作基于工业炼油产品沥青,开发了一种无金属、氮和硫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片(NSPC)的合成方法。获得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高比表面积(339 m^(2)·g^(-1))和优异的固硫能力。同时,高含量氮、硫共掺杂可以有效增强碳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促... 本工作基于工业炼油产品沥青,开发了一种无金属、氮和硫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片(NSPC)的合成方法。获得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高比表面积(339 m^(2)·g^(-1))和优异的固硫能力。同时,高含量氮、硫共掺杂可以有效增强碳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促进多硫化物的高效催化转化。通过熔融法固硫后,制备得到的NSPC/S电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0.6C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容量为762 mAh·g^(-1)),实现了高含量氮和硫共掺杂的二维多孔碳材料的快速批量生产并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二维材料 硫阴极 模板法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