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鸟类种群组成及年际变化——探索朱潜在的适宜栖息环境
1
作者 王凯红 阮韵 +1 位作者 李洪磊 李春荣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0期239-243,共5页
鸟类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具有快速认知的功能,所以鸟类生态种群结构常被作为栖息地品质评价与变化的重要指标,并且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择了从2015~2023年在江苏省盐城国家珍禽保护区中的南北实验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 鸟类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具有快速认知的功能,所以鸟类生态种群结构常被作为栖息地品质评价与变化的重要指标,并且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择了从2015~2023年在江苏省盐城国家珍禽保护区中的南北实验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了7年来南北实验区的鸟类种群构成、数量以及多样性的变动。结果表明累计记录了南实验区鸟类402866只,隶属于11目20科122种;北实验区鸟类79873只,隶属于10目21科108种,形目在其中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在多样性与均匀度方面南北实验区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结果表明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实验区的鸟类资源丰富。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盐城湿地曾是朱的分布区域,现再引入朱在盐城沿海湿地能否适应生存,可通过研究盐城珍禽保护区南北实验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以上)鸟类种群数量及多样性增加来综合分析评估。该研究一是对于鸟类的物种保护和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二是探索此地区生境是否适宜朱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禽保护区实验区 鸟类种群组成和多样性 年际间变化 朱栖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建议
2
作者 安玉亭 陈志洲 +3 位作者 陈国远 殷鹏 高志东 李春荣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自然保护地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本文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该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存在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基础扎实、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自然保护地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本文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该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存在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基础扎实、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优势;设施功能布局不合理、保护与发展矛盾、人才与管理机构匮乏、教育模式与课程创新不足是其劣势;自然教育兴起、相关政策助推、世界遗产传播、乡村振兴是其面临的机遇;同行竞争激烈、行业规范欠缺、生态安全威胁、户外风险隐患是其迎接的挑战。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才与机构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功能布局、依托世界遗产赋能发展、降低活动风险的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SWOT分析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天鹅、丹顶鹤禽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薛峰 陈浩 +3 位作者 彭宜 仇保丰 刘文博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燕鸥、天鹅、丹顶鹤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和相应的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共采集咽拭子和泄殖腔标本144份,在野鸭、丹顶鹤中分离鉴定出H4、H3、H6、H9、H5等亚型禽流感病毒13...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燕鸥、天鹅、丹顶鹤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和相应的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共采集咽拭子和泄殖腔标本144份,在野鸭、丹顶鹤中分离鉴定出H4、H3、H6、H9、H5等亚型禽流感病毒13株,分离率为9.0%,其中泄殖腔标本阳性率为12.5%。野鸭血清中H4、H9、H6、H11等抗体呈阳性,燕鸥血清相应抗体检测为阴性,而天鹅由于免疫过AIVH5、H9油乳剂灭活苗,AIVH5、H9抗体平均效价均较高,同样免疫过的丹顶鹤AIVH5抗体却一直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病毒分离 血凝抑制抗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亚楠 赵永强 +1 位作者 李征浩 陈浩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4期28-31,共4页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及指导意见,推进了我国保护地的建设与改革。针对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的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等问题,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凸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及指导意见,推进了我国保护地的建设与改革。针对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的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等问题,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凸显。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为例,根据保护区的价值和地位,为找准其管理的定位,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3点管理的对策与建议:①科学化分类分区管理;②建立完善的科学监测体系,实现分层多点的网格化管理,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并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形成保护区科学发展的基础平台和管理运作体系;③加强保护区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有效管理 资源保护与利用 盐城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滩涂生态修复的景观型盐地碱蓬群落建设与应用——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成海 陈浩 +3 位作者 李建荣 陈亚芹 赵永强 李洪山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2期163-164,共2页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是众多珍禽的栖息地,由于受生物入侵、滩涂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滩涂生态受到了冲击,为此开展了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以本土植物盐地碱蓬开展滩涂生态修复和景观生态建设,在保护区规划设计,并成功种植100hm2碱蓬景观...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是众多珍禽的栖息地,由于受生物入侵、滩涂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滩涂生态受到了冲击,为此开展了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以本土植物盐地碱蓬开展滩涂生态修复和景观生态建设,在保护区规划设计,并成功种植100hm2碱蓬景观型群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生态修复 景观型 盐地碱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旱化湿地修复区鸟类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亚楠 成海 +1 位作者 赵永强 陈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171-2175,共5页
鸟类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物种,湿地生境条件影响着鸟类多样性。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旱化湿地修复区为对象,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55种9025只鸟类,其中优势种3种,常见种为4种,稀有... 鸟类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物种,湿地生境条件影响着鸟类多样性。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旱化湿地修复区为对象,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55种9025只鸟类,其中优势种3种,常见种为4种,稀有种为48种,以水鸟、迁徙鸟类为主。时间分布上,11月中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鸟类个体数出现一个峰值,主要是冬候鸟来此越冬;次峰值出现在4—8月,主要是夏季繁殖鸟类。空间分布上,植被盖度越小的区域,鸟类的种类多,均匀度低;植被盖度适中的区域适合鸟类栖息活动,物种分布均衡,多样性指数高;植被盖度越大的区域,鸟类种类和数量少,均匀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湿地修复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执法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明 吕士成 邓锦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9期192-193,共2页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环境执法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赋予的法定职责实施管理,做到有效保护,成果显著。在具体工作中综合依靠科研成果,提高执法科技含量;依靠...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环境执法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赋予的法定职责实施管理,做到有效保护,成果显著。在具体工作中综合依靠科研成果,提高执法科技含量;依靠宣传教育,降低违法案件发生率;依靠社区群众参与,提高执法效力;依靠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高综合执法与监督效能。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以丹顶鹤为代表的珍禽栖息数量明显增加,也有白鹳等珍禽由原来的冬候鸟变为留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环境执法 科研 宣教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自动识别技术在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征浩 陈国远 +3 位作者 赵永强 张亚楠 李春荣 陈浩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39-42,共4页
常规鸟类调查方法有样线法、样点法、标图法、标记重捕法、鸣声回放法、聚集地调查法等,需要调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且耗费大量人力,不能长期全天时监测鸟类情况。基于此,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探索采用鸟类自动识别技术,取得较好... 常规鸟类调查方法有样线法、样点法、标图法、标记重捕法、鸣声回放法、聚集地调查法等,需要调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且耗费大量人力,不能长期全天时监测鸟类情况。基于此,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探索采用鸟类自动识别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天气良好状态下对50种重点鸟类进行有效识别,识别正解率逾95%,与人工巡检相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该研究还针对在应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调查 自动识别 应用 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分布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成海 陈浩 李春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29-329,331,共2页
对盐城自然保护区河麂的数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群数量有下降和向保护区核心区集中的趋势,对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建议,以为河麂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城自然保护区 河麂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亚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231-232,237,共3页
阐述了文化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以期将保护区现有的文化资源正确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建设中,使生态旅游文化得以提升。
关键词 盐城自然保护区 生态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建议 江苏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与类型分析
11
作者 王常玲 谢春平 周羽佳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5期70-73,共4页
本文通过文献查询及数据库统计,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格局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3处,面积仅占该省国土面积的3.78%。从分布格局来看承德市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而邯郸市... 本文通过文献查询及数据库统计,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格局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3处,面积仅占该省国土面积的3.78%。从分布格局来看承德市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而邯郸市和衡水市最少。该省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类型,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共有三大类别7种类型。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偏少,且分布不均匀,类型不完整。建议有关部门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布局,加大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分布特征 类型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自然疫源性疾病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志东 《农家科技》 2011年第A4期93-93,共1页
自然疫源地疾病指的是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该地区时才会被感染,也被称作人畜共患病。从上个世纪末香港发现首例人感染O157型大肠杆菌... 自然疫源地疾病指的是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该地区时才会被感染,也被称作人畜共患病。从上个世纪末香港发现首例人感染O157型大肠杆菌病例以来,从SARS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野生动物原先的可爱形象似乎变得越来可怕起来,有段时间人们谈"狸"色变,谈鸟色变。笔者从事野生动物保护10多年,对野生动物疾病有一定了解,人与自然疫源性疾病斗争史上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地疾病 科学 野生动物保护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再引入朱鹮的重要性
13
作者 王凯红 陈浩 +2 位作者 陈卫华 李洪磊 蔡新杰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41-243,共3页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朱鹮曾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在华东、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等地越冬,具有迁徙习性和在沿海滩涂觅食的能力。由于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和天...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朱鹮曾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在华东、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等地越冬,具有迁徙习性和在沿海滩涂觅食的能力。由于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和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朱鹮迁徙种群已经灭绝,仅剩陕西省洋县7只野生不迁徙种群。经过40年的保护,近年来朱鹮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堪称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一个成功典范。然而现存朱鹮种群分布面积狭小、遗传多样性低、缺失迁徙能力,难以应对恶劣环境和传染病威胁。朱鹮再引入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生境,是重建朱鹮迁徙种群、提高朱鹮应对多变环境能力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文旨在介绍朱鹮的历史发展、保护现状和讨论再引入滨海湿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再引入 滨海湿地 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14
作者 王凯红 赵永强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是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1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滨海湿地面积... 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是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1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的人为原因,结合盐城沿海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湿地开发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实践途径,保持适度原则,珍惜稀缺资源,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湿地 现状分析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15
作者 殷鹏 李春荣 +3 位作者 陈志洲 申玉香 李洪山 孙悦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27-30,33,共5页
采用样方法、样线法,实地调查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结果表明,盐城沿海滩涂已广布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其中,对生态系统影响较为严重的物种是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防治力度。
关键词 盐城沿海滩涂 外来入侵植物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16
作者 惠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331-332,共2页
阐述了湿地的定义与功能,介绍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其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对策,以期促进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沿海湿地 现状 存在问题 保护对策 江苏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架型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17
作者 王涛 张计育 +2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刚 宣继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猕猴桃起源于我国,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和发展却主要开始于新西兰。目前我国猕猴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整体的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树形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因素,而架型是支撑猕猴桃树形的基础。本文详细追溯了猕猴... 猕猴桃起源于我国,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和发展却主要开始于新西兰。目前我国猕猴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整体的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树形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因素,而架型是支撑猕猴桃树形的基础。本文详细追溯了猕猴桃架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讨论了各种架型特点以及对猕猴桃生产的主要影响,并对猕猴桃架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型 树形 猕猴桃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与生境选择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大伟 张亚兰 +4 位作者 孙勇 吕士成 成海 穆少杰 鲁长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7,共5页
对2006—2014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进行同步调查,分析其中4个年度的种群分布和2个年度的生境利用、选择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在盐城滨海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丹顶鹤种群数... 对2006—2014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进行同步调查,分析其中4个年度的种群分布和2个年度的生境利用、选择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在盐城滨海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丹顶鹤种群数量稳定,且略有增长。丹顶鹤分布区域有向核心区集中的趋势。丹顶鹤对苇滩和盐蒿滩表现出正选择,对农田、盐田、水产养殖塘表现出负选择。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及生境选择与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形式、人类活动和生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江苏 盐城 滨海湿地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栖息地利用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对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
19
作者 丁咏 蒋丹丹 +5 位作者 彭翔 李征浩 陈悦 薛仁贵 张金池 刘鑫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90,共10页
[目的]探究酸雨对亚热带麻栎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单一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江苏南京铜山林场长势一致的两种不同树种(麻栎和杉木)为对象,每个树种共设置4种处理:S1(pH4.5... [目的]探究酸雨对亚热带麻栎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单一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江苏南京铜山林场长势一致的两种不同树种(麻栎和杉木)为对象,每个树种共设置4种处理:S1(pH4.5)、S2(pH3.5)和S3(pH2.5)和对照CK(pH6.6),比较分析酸雨对两种不同人工林树种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结果](1)酸雨处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尤其是显著增加了麻栎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2)酸雨明显降低了细根的分解率,其中,强酸型酸雨(pH2.5)分别显著降低麻栎和杉木人工林分解率15.15%和8.75%,并且,无论是强酸型酸雨还是弱酸型酸雨处理,均对麻栎人工林细根分解的抑制作用强于杉木人工林(p<0.05)。(3)麻栎人工林细根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敏感性高于杉木人工林。(4)酸雨对细根质量损失的显著抑制作用仅出现在麻栎人工林中(p<0.05)酸雨明显降低了分解过程中C,N,K,Ca和Mg的损失,而麻栎和杉木人工林中细根的残留量与残留的C和K密切相关。[结论]酸雨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细根的分解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取决于人工林的类型。其中,酸雨对麻栎人工林细根分解的抑制作用强于杉木人工林,麻栎人工林细根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的敏感性高于杉木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土壤微生物群落 细根分解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沿海丹顶鹤种群动态与湿地环境变迁的关系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吕士成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3,共5页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期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下降与保护区湿地类型的变迁有关.对丹顶鹤种群动态分布分析认为,未来于本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在核心区的栖息仍然保持稳定及增加趋势,另有部分群体也有继续向异地迁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种群动态 保护与管理 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