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ARγ基因沉默抑制HCCLM3细胞侵袭与转移
1
作者 杨汉正 吴旭东 陈卫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沉默对HCCLM3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Tanswell小室建立肿瘤细胞侵袭模型,PPARγshRNA(pshPPARγ组)和pBi-hU6-DNA质粒(pshPPARγ-N组)转染HCCLM3细胞,并以未转染...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沉默对HCCLM3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Tanswell小室建立肿瘤细胞侵袭模型,PPARγshRNA(pshPPARγ组)和pBi-hU6-DNA质粒(pshPPARγ-N组)转染HCCLM3细胞,并以未转染细胞为阴性对照(对照组),观察3组HCCLM3细胞黏附、迁移、侵袭和移动能力;RT-PCR法检测HCCLM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和整合素β1mRNA表达。结果:pshPPARγ组PPARγ mRNA表达下调80.5%;pshPPARγ组跨过半透膜的细胞数为(68±7)个,透过滤膜的细胞数为(17±3)个,黏附的细胞数为(49±9)个,细胞越过划痕的时间为(6.40±1.14)天,与其他两组比较P均<0.01。pshPPARγ组MMP2、整合素β1表达下调,TIMP2表达上调。结论:PPARγ基因沉默能降低HCCLM3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可能经由整合素信号通路调节MMP2/TIMP2平衡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PPARΓ HCCLM3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