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动物模型在青光眼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硕 孟永 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50-1855,共6页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威胁人类眼健康。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干预措施提供了研究基础。文章在对青光眼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自发产生和人为诱导青光眼动物模型两个角度,对当前...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威胁人类眼健康。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干预措施提供了研究基础。文章在对青光眼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自发产生和人为诱导青光眼动物模型两个角度,对当前青光眼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叙述。一种青光眼动物模型只能模拟某一类型青光眼或青光眼某一方面的病理改变,因此,应根据不同试验需求,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随着生物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将有望进一步改进现有模型或开发新的诱导机制来克服目前的局限性,使我们在未来能更好地理解和干预青光眼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动物模型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活体示踪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舒哲 许波华 +2 位作者 王雁 黄芳华 邱云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4-631,共8页
细胞治疗作为肿瘤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新型疗法,通过修复受损组织或替换身体缺陷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细胞治疗产品治疗疾病的机制和细胞移植后的宿主体内的分布和迁移情况并不非常清楚。细胞治疗产品的... 细胞治疗作为肿瘤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新型疗法,通过修复受损组织或替换身体缺陷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细胞治疗产品治疗疾病的机制和细胞移植后的宿主体内的分布和迁移情况并不非常清楚。细胞治疗产品的组织分布和存续时间是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进行动态观察。目前可选择的示踪技术包括影像学、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缺点是需要在细胞移植后处死动物,取出相应组织进行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成像等手段为细胞移植后无创和实时评估移植细胞的分布、迁移和归巢提供了新选择。近年来,已有大量关于细胞非临床无创性示踪方法的研究。本综述主要对细胞非临床活体示踪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细胞治疗产品的组织分布、迁移和归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细胞标记 活体示踪 细胞分布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孟永 +6 位作者 宋硕 熊亚妮 谢金华 刘楚乔 付莉莉 陶巧玉 常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30,共10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视网膜黄斑区变性,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漏性)2类。干性AMD患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脂代谢紊乱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视网膜黄斑区变性,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漏性)2类。干性AMD患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脂代谢紊乱高度相关。迄今尚无理想的干性AMD模型。本综述根据建模机制将目前研究或现有的干性AMD动物模型进行分类,介绍动物模型的建模方式、指标改变、造模周期、特异性改变、造模机制和适用性,评述各种动物模型利弊,帮助合理选择动物模型,以期对未来AMD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动物模型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对幼年动物的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莉莉 魏丽萍 +3 位作者 刘楚乔 陶巧玉 张鹏 邱云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9-965,共7页
第三代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近年来,其被应用于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如儿童矮小症、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发育延迟及性早熟等疾病,但其对肝、肾功能,脂质代谢,生殖功能及骨代谢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来... 第三代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近年来,其被应用于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如儿童矮小症、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发育延迟及性早熟等疾病,但其对肝、肾功能,脂质代谢,生殖功能及骨代谢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来曲唑可引起睾丸形态异常、生精小管及间质组织改变;还可降低骨密度,对骨代谢的平衡造成影响。此外,还会造成认知功能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来曲唑的生殖系统毒性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睾丸细胞的发育成熟、体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表达以及睾丸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有关;骨代谢毒性机制与其增加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增加成骨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NF-κB活性有关;认知功能毒性机制与其调节海马经典及非经典效应、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吸收、减少L型钙通道阻滞胱天蛋白酶3活化有关。本文以期为临床儿科安全有效地使用来曲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幼年动物 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叶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苏五珍 舒鸣 +2 位作者 李中波 覃永长 罗世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55,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腰果叶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04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处理1和2组肉鸡分别饲喂阶段基础日粮+0、100和200 mg/kg的腰果叶提取物... 文章旨在评估腰果叶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04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处理1和2组肉鸡分别饲喂阶段基础日粮+0、100和200 mg/kg的腰果叶提取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腰果叶提取物组肉鸡的末重(42 d)、22~42 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20%和3.40%(P<0.05),生长后期(22~42 d)和全期(1~42 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3.78%和2.71%(P<0.05)。200 mg/kg腰果叶提取物组与对照组和100 mg/kg腰果叶提取物组对肉鸡生长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kg腰果叶提取物组肉鸡白细胞数量分别显著降低66.60%和68.03%(P<0.05),而红细胞数量分别显著提高23.00%和26.20%(P<0.05),血红蛋白浓度分别显著提高73.93%和77.03%(P<0.05)。100和200 mg/kg腰果叶提取物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胸肌TBARS值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指标、肉品质和饲料转化率,日粮中腰果叶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叶提取物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特征及其造模前后谷氨酸的含量
6
作者 熊亚妮 孟永 +3 位作者 钱仪敏 张鹏 张慧 李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
目的观察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后视网膜的功能、结构及谷氨酸含量的变化,为视网膜的损伤及可能保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0只成年SPF级Long Evans大鼠,对其左眼前房持续60 ... 目的观察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后视网膜的功能、结构及谷氨酸含量的变化,为视网膜的损伤及可能保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0只成年SPF级Long Evans大鼠,对其左眼前房持续60 min灌注高压生理盐水(132 mmHg),构建RIR损伤模型,右侧眼不处理作为自身对照。在造模后1、3、7和14 d,利用闪光全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测视网膜电生理功能的变化情况;在造模前及造模后3、7、14 d,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厚度,眼底成像观察眼底血管的变化情况;于造模后14 d处死大鼠,进行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和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细胞凋亡及分布情况,ELISA检测视网膜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眼相比,造模眼从第1天开始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极显著下降(P<0.01),潜伏期极显著延迟(P<0.01);OCT显示从第3天开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retinal 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极显著变薄(P<0.01),从第7天开始全层视网膜厚度极显著变薄(P<0.01),且都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薄(P<0.05);眼底照片显示视网膜从第3天开始出现明显的缺血,一直到第14天都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第14天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视网膜萎缩,内层明显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s,RGCs)减少;TUNEL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视网膜各层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ELISA结果显示造模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增加(P<0.05)。结论Long Evans大鼠RIR损伤引起视觉电生理功能严重损伤,视网膜萎缩,尤其GCC厚度减少最明显,且随着时间延长损伤加剧,不可逆转,RGCs凋亡,眼底血管缺血,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增加,为视网膜损伤类疾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Evans大鼠 RIR损伤 视网膜 谷氨酸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