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盈江县放养鸡肠道蠕虫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明超 窦相发 +3 位作者 阎楼芳 杨文秋 潘朝仙 李树荣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蠕虫 放养鸡 盈江县 云南省 肠道 基础研究工作 动物科技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江县发展水牛奶业的优势和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正发 肖院先 师正鹏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2期83-84,共2页
本文就盈江县发展水牛奶业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水牛奶业是"十一·五"期间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盈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柱产... 本文就盈江县发展水牛奶业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水牛奶业是"十一·五"期间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盈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提出了水牛奶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奶业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殖技术在盈江县水牛改良中的应用
3
作者 许艳芬 黄晓松 +1 位作者 和占星 罗在仁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16%,德宏水牛的受胎率高于(P>0.05)二品种杂交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国产氯前列烯醇(PG)0.6mg/头·次处理后,水牛的同期发情率经产水牛高于青年水牛,(P>0.05),杂交水牛高于德宏水牛(P>0.05),体重401~530kg水牛高于体重300~400 kg水牛(P<0.05);发情明显水牛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发情不明显的水牛(P<0.01)。经超排所获4枚可用鲜胚分别移植3头受体, 90 d检查时的妊娠率为33.33%,但最终未产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人工授精 同期发情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江县奶水牛业开发及经济效益初报
4
作者 许艳芬 罗在仁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奶水牛 经济效益 开发 盈江县 初报 营养价值 水牛奶 抗逆性强 疯牛病 荷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江县火烧猪肉检疫初报
5
作者 罗在仁 潘朝仙 +3 位作者 杨珍珍 杨文秋 李永吉 许艳芬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猪肉检疫 盈江县 火烧 风味特色 民族特色 填充物 凤尾竹 番石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畜牧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子姗 罗在仁 钟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356-357,359,共3页
近30年来,德宏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迄今与种植业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从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虽然德宏草食畜、家禽及淡水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养猪业在德宏畜牧业中仍居主要地位... 近30年来,德宏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迄今与种植业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从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虽然德宏草食畜、家禽及淡水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养猪业在德宏畜牧业中仍居主要地位。因此,从调整和优化德宏畜牧业结构角度考虑,未来德宏州在稳定养猪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快草食畜、家禽业等其他畜牧产业的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产业结构 变化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江奶水牛产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文春 尹正发 肖院先 《云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奶水牛 产业前景 杂交改良 发源地 主产区 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江兴建奶水牛养殖小区的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朝然 高文春 罗洪继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养殖小区 奶水牛 产业化发展 饲养管理 政策扶持 水牛奶业 分散饲养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2种冬性牧草生产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钟声 黄梅芬 +1 位作者 薛世明 罗在仁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研究了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对云南省秋冬季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生长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光叶紫花苕为45 kg/hm2,低于此播种量时,饲草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播种量时... 研究了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对云南省秋冬季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生长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光叶紫花苕为45 kg/hm2,低于此播种量时,饲草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播种量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量与播种时间无互作效应(P>0.05),故2种牧草在云南秋冬季播种时,播种时间改变不需调整用种量。牧草品种与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性(P<0.05),推迟播种时间对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且对多花黑麦草的影响程度更严重。干季少雨及4月的高温天气是影响云南省冬播多花黑麦草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播种时间晚于11月中旬,光叶紫花苕的播种价值大于多花黑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光叶紫花苕 播种量 播种时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条件对紫茎泽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梅芬 徐驰 +11 位作者 曹后英 黄晓松 袁福锦 尹以昌 钟声 尹正发 奎嘉祥 罗在仁 段新惠 王红仙 戴聪莉 管荣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1429-1436,共8页
随机样方调查研究云南省盈江县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生物产量以及其他植物生物量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海拔对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和紫茎泽兰生物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随机样方调查研究云南省盈江县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生物产量以及其他植物生物量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海拔对紫茎泽兰种群的株丛数、分枝数、株高和紫茎泽兰生物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海拔1400~2200m为紫茎泽兰种群营养生长的旺盛地区。②纬度对紫茎泽兰种群株丛数和株高有明显的影响。紫茎泽兰种群在北纬24°~25°的范围内生长茂盛。③经度对营养生长期紫茎泽兰的株丛数、营养枝数有明显的影响;经度≥97°的地区为紫茎泽兰种群生长的适宜地区。④坡度对营养生长紫茎泽兰的株高及紫茎泽兰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尤其以中等坡度上的紫茎泽兰种群生长良好。⑤风向坡对营养生长期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生物产量有影响;尤以侧风坡方向的紫茎泽兰种群长势良好。根据调查分析与踏察结果以及总结历年的相关文献,建议以海拔1400~2200m,或北纬小于等于25°,或东经在97°~102°,或坡度为15°~29°,或坡向是阳坡和半阳坡的紫茎泽兰属生长旺盛的适宜地区,作为紫茎泽兰的重点防治地区;以海拔低于1300m和高于2300m,或北纬25°以上,或东经大于102°,或缓坡和中等坡度,或阴坡的紫茎泽兰次适宜生长区域作为次重点防治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营养生长 环境因子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象草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自玮 袁福锦 +2 位作者 罗在仁 匡崇义 毕玉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单次干物质产量、年总干物质产量、株高、分蘖数为指标,测定了氮、磷、钾不同组合对德宏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组合为...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单次干物质产量、年总干物质产量、株高、分蘖数为指标,测定了氮、磷、钾不同组合对德宏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组合为尿素(900 kg/hm2)+钙镁磷(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氮>钾>磷。刈割5次时,干物质年均产量可达40.41 t/hm2。不同施肥组合之间株高、单次产量、年总干物质产量差异显著,但分蘖数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说明,单次产量与株高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分蘖数与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千物质产量 正交试验 氮磷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象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袁福锦 周自玮 +2 位作者 罗在仁 管荣发 曹后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46-49,共4页
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的7个施氮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茬刈割测定结果表明,每茬施氮处理间的干物质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第1茬以施纯氮量165.6 kg/hm2为最佳处理,干物质产量为7.2 t/hm2;第2、第3茬的施纯氮量均以... 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的7个施氮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茬刈割测定结果表明,每茬施氮处理间的干物质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第1茬以施纯氮量165.6 kg/hm2为最佳处理,干物质产量为7.2 t/hm2;第2、第3茬的施纯氮量均以124.2 kg/hm2水平为宜,干物质产量分别为7.2和14.8t/hm2。回归分析显示,在相应处理范围内,每茬的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干物质产量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直线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施氮水平 生产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象草分蘖数、株高、产量的影响及分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自玮 袁福锦 +2 位作者 黄小松 罗在仁 匡崇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14-718,共5页
采用完全随计区组设计,以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产量、株高及分蘖数为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设计直线回归模型,分析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及干物质产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值、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71值及... 采用完全随计区组设计,以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产量、株高及分蘖数为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设计直线回归模型,分析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及干物质产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值、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71值及相应的R0.01,R0.05,R0.01,T0.05的参考值。结果表明,分蘖数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5219x+7.860714.相关系数r=0.9564;株高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101794x+179.8571,相关系数r=0.936744;干物质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30710x+15.28571,相关系数r=0.977123。说明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干物质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证明氮肥施用量对德宏逸生象草的生长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分析施氮量和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增加量关系可知,既要维持象草的高产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尿素施用量在700-800kgN/hm^2之间为宜。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无需编程,一般科技人员易于掌握,模型构建完成后,每次只需变更数据即可得到准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施氮水平 直线回归模型 MICROSOFT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种对象草生产性能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福锦 周自玮 +2 位作者 许艳芬 黄晓松 罗在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3-76,共4页
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采用扦插、平埋2种植入方式和40、80、120 cm 3个行距水平进行组合栽种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和平埋的繁殖成活率分别为90%和87%,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方差分析显示,行距水平间的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采用扦插、平埋2种植入方式和40、80、120 cm 3个行距水平进行组合栽种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和平埋的繁殖成活率分别为90%和87%,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方差分析显示,行距水平间的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F>F0.01),植入方式、植入方式与行距互作效应均不显著(F<F0.05)。40、80与120 cm行距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P<0.01),40与80 cm行距间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5次刈割的年合计产量表明,平埋+80 cm行距、平埋+40 cm行距的产量显著高于平埋+120 cm行距、扦插+120 cm行距的产量(P<0.05);平埋+80 cm行距与扦插+120 cm行距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植入方式 行距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栽培因子对特高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福锦 薛世明 +2 位作者 罗在仁 曹后英 肖院先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7,共3页
对影响特高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灌水和行距五个因子,进行L8(27)五因素二水平正交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灌水>氮肥>钾肥>行距>磷肥。方差分析表明,浇水条件水平间存在极显著... 对影响特高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灌水和行距五个因子,进行L8(27)五因素二水平正交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灌水>氮肥>钾肥>行距>磷肥。方差分析表明,浇水条件水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F0.01),氮肥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F>F0.05)。在所设的8个处理中,最适宜的试验处理为:尿素220 kg/hm2+分蘖期灌1次水+硫酸钾90 kg/hm2+钙镁磷肥450 kg/hm2+行距30 cm,其种子产量为1 54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多花黑麦草 种子产量 栽培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带禾本科牧草的营养价值及变化动态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声 罗在仁 +2 位作者 黄梅芬 薛世明 余梅 《中国草食动物》 2010年第5期41-42,共2页
对比研究了两个地方牧草品种盈江危地马拉草和德宏象草的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的生长发育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物候阶段,德宏象草的营养价值略优于盈江危地马拉草,但相同生长天数的盈江危地马拉草营养... 对比研究了两个地方牧草品种盈江危地马拉草和德宏象草的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的生长发育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物候阶段,德宏象草的营养价值略优于盈江危地马拉草,但相同生长天数的盈江危地马拉草营养价值优于德宏象草;从季节变化角度分析,盈江危地马拉草营养价值可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但德宏象草随生长时间延长下降迅速。两个品种的物候发育及营养价值变化特点决定了两种牧草的利用方式不同,生长季内德宏象草适合多次刈割利用,盈江危地马拉草则适合采取较少次数的刈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地马拉草 象草 营养价值 变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在云南的生长表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自玮 罗再仁 +1 位作者 钟声 段新慧 《云南畜牧兽医》 2004年第3期24-24,共1页
对4个栽培种多花黑麦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说明特高与劲能2个品种的产量较高,可在云南进行大面积推广;百慕大与牧杰产量较低,不适于大面积种植。在冬春季,4个栽培种多花黑麦草均无种子生产价值。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云南 生长表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亚热带地区奶牛胚胎移植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和占星 王喆 +4 位作者 创向辉 汤守琨 黄晓松 罗在仁 闫信地 《中国奶牛》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南亚热带地区 胚胎移植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 奶牛 云南西部 年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象草与王草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匡崇义 徐驰 +3 位作者 黄晓松 周自玮 罗在仁 师正鹏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6期4-8,共5页
通过对德宏象草和王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德宏象草种子实生苗生长速度快,其自然扩展蔓延途径主要依靠种子繁殖进行;德宏象草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均极显著高于王草(P<0.01),但德宏象草的生长高度... 通过对德宏象草和王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德宏象草种子实生苗生长速度快,其自然扩展蔓延途径主要依靠种子繁殖进行;德宏象草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均极显著高于王草(P<0.01),但德宏象草的生长高度、分蘖数均低于王草;德宏象草幼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高于王草幼茎的再生能力(P<0.01),而德宏象草主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低于王草主茎的再生能力(P<0.01);德宏象草最适刈割留茬高度为10cm,利用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象草 王草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次数对混播草地定植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声 罗在仁 奎嘉祥 《草业与畜牧》 2006年第9期15-16,29,共3页
紫茎泽兰是我国西南亚热带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灾难”。在紫茎泽兰占优势的地段上,人工清除紫茎泽兰后,建植混播草地。本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次数对草地定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次数对播种牧草及杂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紫茎泽兰是我国西南亚热带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灾难”。在紫茎泽兰占优势的地段上,人工清除紫茎泽兰后,建植混播草地。本试验研究了相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次数对草地定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次数对播种牧草及杂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基肥和一次追肥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混播草地定植期生长速度和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同时能有效防止紫茎泽兰的再发生。根据肥料的性质和特点,钙镁磷肥可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钾肥和尿素等速效性肥料播种时只施一半,另外一半在播种后2个月作追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定植期 施肥次数 紫茎泽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