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提升研究——以六安市为例
1
作者 张鹏 王长昊 李彦洲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5期41-43,共3页
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区腹地,其丘陵地貌及农田细碎化特征显著,导致传统大中型农业机械适应性不足,机械化作业覆盖率长期偏低,成为制约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瓶颈。本研究基于地形制约、农户经营分散化及技术经济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系... 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区腹地,其丘陵地貌及农田细碎化特征显著,导致传统大中型农业机械适应性不足,机械化作业覆盖率长期偏低,成为制约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瓶颈。本研究基于地形制约、农户经营分散化及技术经济条件薄弱等现实问题,系统剖析了六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障碍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有农机设备在复杂地形中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功能局限性强等问题,政策支持精准度、社会化服务网络覆盖度及农户技术素养亦亟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适配山区地形的小型化农机研发为核心,通过动态分类补贴机制与金融支持创新降低农户购机成本,构建村级合作社主导的多层次服务网络,并强化分层培训与场景示范相结合的技术推广体系。研究结果为摆脱丘陵地区机械化发展困境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对推动六安市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发展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大别山区 农机研发 优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机床电气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龚灯 韩刚 +1 位作者 周同旭 林华 《福建农机》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分析智能制造的发展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出应具备机电基础知识牢固、实操技能扎实、新设备适应能力强的要求。由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其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对传统机械类课程体系进行... 分析智能制造的发展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出应具备机电基础知识牢固、实操技能扎实、新设备适应能力强的要求。由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其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对传统机械类课程体系进行升级与补充,强化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联系;探索开发综合性实训平台;进行综合性教学案例设计。最后,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能够依托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赛教结合创新项目,以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床电气 机械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的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
作者 曹昌勇 林华 +1 位作者 周小超 李彦洲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OBE教育理念,针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将项目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实践表明,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OBE教育理念,针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将项目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实践表明,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 项目驱动式 OBE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创新机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华 曹昌勇王洪新邬志军周小超张晓东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7期93-94,共2页
新工科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皖西学院机械专业为例,紧跟时代、立足地方和产业需求,理解新工科与产教融合的内涵,面向智能制造对传统机械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 新工科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皖西学院机械专业为例,紧跟时代、立足地方和产业需求,理解新工科与产教融合的内涵,面向智能制造对传统机械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找准现状中突出的问题所在,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等,培养了应用型“新工科”人才,推动了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智能制造 人才培养 多方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昌勇 荣莉 +4 位作者 张伟 贾伟建 纪小虎 张鹏 林华 《福建农机》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对学生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为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明确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优化教...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对学生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为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明确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和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 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内孔结构磨粒流加工的检测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龚灯 赵伦武 +1 位作者 倪帅 韩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4,共8页
为提高军工零件的内孔加工的可靠性和加工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磨粒流加工中,磨料粒度、磨料质量分数、磨粒流工作压力和循环加工次数对阶梯内孔倒圆角半径、材料去除率、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磨粒流工作压力是内孔倒圆角半径... 为提高军工零件的内孔加工的可靠性和加工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磨粒流加工中,磨料粒度、磨料质量分数、磨粒流工作压力和循环加工次数对阶梯内孔倒圆角半径、材料去除率、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磨粒流工作压力是内孔倒圆角半径的首要影响因素,较为显著,材料去除率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磨料质量分数,而内孔表面粗糙度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循环加工次数,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复杂内孔磨粒流加工效果评价的模型。以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多目标工艺参数寻优,得到了综合平衡权重下的最佳工艺方案(磨料粒度1 000#,磨料质量分数为50%,工作压力为7.5 MPa,循环加工次数为30次),验证试验表明优化结果和实际加工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 去毛刺工艺 正交试验 加工质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湍流模型的电解加工温度多场耦合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远龙 林华 +1 位作者 陈培譞 李回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4,126,共8页
针对型面电解加工过程中的间隙温度分布难以预测和测量的问题,建立型面二维电解加工温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分别基于SA、k-ε、k-ω、SST和低雷诺数k-ε等湍流模型求解加工间隙流场分布,耦合电场、流场和温度场求解间隙温度场分布,... 针对型面电解加工过程中的间隙温度分布难以预测和测量的问题,建立型面二维电解加工温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分别基于SA、k-ε、k-ω、SST和低雷诺数k-ε等湍流模型求解加工间隙流场分布,耦合电场、流场和温度场求解间隙温度场分布,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求解近壁区流速时采用低雷诺数壁处理比采用壁函数处理的精度高,间隙温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准稳态,基于SST、低雷诺数k-ε模型的间隙温度仿真值非常接近,其耦合气泡的温度多场耦合模型仿真值与试验值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电解加工 多物理场耦合 对流传热 低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权秀敏 丁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9,共11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纳米Sm2O3对TiC/Co基复合涂层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主要由γ-Co、Cr23C6、TiC、Co3Ti和Fe7Sm相组成...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纳米Sm2O3对TiC/Co基复合涂层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主要由γ-Co、Cr23C6、TiC、Co3Ti和Fe7Sm相组成.纳米Sm2O3增强TiC/Co基复合涂层呈现出与基体形成更加优良的冶金结合和优良的润湿性,显微组织明显细小均匀.随着纳米Sm2O3含量增加,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均先增加后降低,当纳米Sm2O3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分别提高了10.1%和17.1%.添加纳米Sm2O3的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纳米Sm2O3对TiC/Co基合金涂层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O基合金 TIC 纳米Sm2O3 耐磨性能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装甲钢板抗弹性能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9
作者 黄锋 郭逊 +2 位作者 梁思诚 李德发 官计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89,共6页
建立了普通钢芯子弹射击4.6 mm厚装甲钢靶板有限元模型,将试验测得的沿板厚方向分布的残余应力赋值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靶板初始残余应力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并用试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有初始残余应力靶板背凸高度和... 建立了普通钢芯子弹射击4.6 mm厚装甲钢靶板有限元模型,将试验测得的沿板厚方向分布的残余应力赋值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靶板初始残余应力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并用试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有初始残余应力靶板背凸高度和弹坑深度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相对误差分别仅为2.0%和4.8%,证明模型准确;与无初始残余应力靶板相比,施加初始残余压应力后靶板的背凸高度和弹坑深度均减小,说明其抗弹性能提高;随着施加残余压应力的增大,靶板抗弹性能呈现出略微提升的趋势,但提升幅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钢 抗弹性能能 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胎偏磨的悬架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鹏 郑泉 刘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针对目前市场性能反馈的轮胎偏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悬架优化方法。以某款轮胎偏磨严重的前麦弗逊悬架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Car软件建立了麦弗逊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前轮定... 针对目前市场性能反馈的轮胎偏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悬架优化方法。以某款轮胎偏磨严重的前麦弗逊悬架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Car软件建立了麦弗逊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对轮胎偏磨的影响;为合理选择该悬架硬点,基于邻域培植多目标遗传算法(neighborhood cultivation genetic algorithm,NCGA)选取侧滑量、轮距、外倾角和前束角为联合优化目标函数,对关键硬点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全局最优。结果表明:侧滑量、轮距、前束角的变化范围分别减小了11%、22%、98%,有效减少了轮胎偏磨,悬架综合性能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对解决该类轮胎的偏磨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偏磨 侧滑量 多目标遗传算法 前轮定位参数 麦弗逊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液两相流模型的电解加工多场耦合仿真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小超 陈远龙 +1 位作者 侯亭波 王壮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5-1141,共7页
针对电解加工产生的气泡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引入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电解加工中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描述,并耦合电场和温度场相关模型,分析了工具阴极、工件阳极表面气泡率、温度、电导率和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通过调整加工电压、入... 针对电解加工产生的气泡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引入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电解加工中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描述,并耦合电场和温度场相关模型,分析了工具阴极、工件阳极表面气泡率、温度、电导率和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通过调整加工电压、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对工件阳极表面气泡率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流速相同的条件下,减小加工电压、增加出口压力能够改善电导率分布,使阳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阳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与工件轮廓高度误差分布吻合;采用优化后参数加工出的工件轮廓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电解加工 气泡率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气溶胶-水汽的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路 邢昆明 +4 位作者 赵明 邓迁 王邦新 庄鹏 施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63,共11页
设计和构建了发射波长为355 nm和532 nm的户外型全天时激光雷达系统,用于探测大气气溶胶和水汽。运用355 nm和532 nm的米散射、532 nm的偏振、氮气和水汽分子的拉曼激光雷达技术,用于对边界层结构、对流层气溶胶和云光学特性及其形态、... 设计和构建了发射波长为355 nm和532 nm的户外型全天时激光雷达系统,用于探测大气气溶胶和水汽。运用355 nm和532 nm的米散射、532 nm的偏振、氮气和水汽分子的拉曼激光雷达技术,用于对边界层结构、对流层气溶胶和云光学特性及其形态、水汽混合比进行连续探测研究。该系统结构紧凑,运输方便,具备远程操作、数据传输、一键式启动等功能。利用该系统对大气气溶胶和水汽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在大气气溶胶的探测过程中,在重污染条件下混合层高度较干净天低,在0.5 km以下,而干净天在1 km左右;通过对消光系数、Angstrom指数和退偏振比分析可知,重污染条件下,底层大气气溶胶以球形粗粒子污染物为主,干净天底层大气气溶胶以球形细粒子污染物为主;在云层中,Angstrom指数明显减小,且出现负值,说明云粒子半径较大。在水汽探测过程中,采用自标定方法获得系统的标定常数为121,与已标定的激光雷达系统对比,误差在±0.3 g/kg以内;连续探测结果表明可对夜晚5 km及白天混合层以内进行探测。该系统满足产品化的需求,可广泛运用于大气环境的监测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气溶胶 水汽混合比 消光系数 Angstrom指数 退偏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Co基梯度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昌春 石岩 王洪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9,共6页
为了分析激光功率对Co基梯度耐磨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在20Cr Mn Mo钢表面依次熔覆St6,St12B,Co47+WC(质量分数为0.05)合金粉末制备厚度约为2.4mm的Co基梯度耐磨涂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结... 为了分析激光功率对Co基梯度耐磨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在20Cr Mn Mo钢表面依次熔覆St6,St12B,Co47+WC(质量分数为0.05)合金粉末制备厚度约为2.4mm的Co基梯度耐磨涂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光功率下涂层表面均没有出现裂纹且各涂层中晶体形貌相似,表层出现致密的等轴晶、过渡层出现粗大的柱状晶、底层出现平面晶和树枝晶;600W时耐磨层中发现未熔WC颗粒,800W耐磨层发现CoW_2B_2硬质相;在600W^800W范围内,激光功率越高,涂层整体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越好;激光功率为800W时,耐磨层显微硬度达到730HV_(0.1),涂层耐磨性相对于基体提高了300%。此研究结果对激光熔覆制备Co基梯度耐磨涂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Co基梯度耐磨涂层 激光功率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压痕和反演分析法确定Al_(18)B_(4)O_(33)w/2024Al复合材料基体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文超 汪吉赛 +3 位作者 曹洪 许锋 张辉 王成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探明铝基体强化对铝基复合材料强度的贡献值并确定铝基体力学性能参数,实现性能导向的铝基复合材料可控设计,针对Al_(18)B_(4)O_(33)w/2024Al复合材料铝基体开展纳米压痕试验,获取铝基体载荷-位移曲线,利用量纲法确定铝基体应变强化... 为探明铝基体强化对铝基复合材料强度的贡献值并确定铝基体力学性能参数,实现性能导向的铝基复合材料可控设计,针对Al_(18)B_(4)O_(33)w/2024Al复合材料铝基体开展纳米压痕试验,获取铝基体载荷-位移曲线,利用量纲法确定铝基体应变强化指数和初始特征应力,利用有限元迭代的反演分析法确定铝基体特征应力和特征应变。基于幂强化模型,确定铝基体屈服强度和幂函数型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基于获得的基体力学性能参数开展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Al_(18)B_(4)O_(33)w/2024Al复合材料中铝基体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分别为84.09和0.927 GPa。量纲法确定铝基体应变强化指数为0.224。反演分析法确定铝基体特征应力为396.51 MPa、特征应变为0.0301、名义屈服强度为226.47 MPa。有限元模拟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与纳米压痕试验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72,验证了量纲法及反演分析法确定Al_(18)B_(4)O_(33)w/2024Al复合材料基体力学性能参数具有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基体强化 金属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反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的小目标与边缘增强热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莎莎 刘琼 张晓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1-713,共13页
由于热图像存在无颜色信息,边缘模糊,细节信息较弱等问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分割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编码-解码(encode-decode)架构的基础上,本文增加了多级像素空间注意模块(multi-level pixel spatial attention module,MPAM)... 由于热图像存在无颜色信息,边缘模糊,细节信息较弱等问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分割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编码-解码(encode-decode)架构的基础上,本文增加了多级像素空间注意模块(multi-level pixel spatial attention module,MPAM)、边缘提取模块(edge extraction module,EEM)和小目标提取模块(tiny target extraction module,TTM).其中,MPAM能使网络充分保留细节的同时捕捉到语义信息,EEM和TTM分别提取具有语义信息的边缘和小目标等细节特征.为提高各类别边缘相交区域像素点和小目标物体的预测精度,设计了专门的损失函数对已获得的边缘和小目标特征进行监督训练,提高各类别边缘相交区域像素点和小目标物体的预测精度.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课题组构建的热图像数据集SCUT_SEG、公开的热图像数据集SODA和合成热红外数据集Cityscpae,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FCN、PSPNet、Deeplabv3+、MCNet、EC-CNN等5种网络分割算法效果略好,性能提升约2.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图像语义分割 编码-解码 注意模块 小目标特征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鹏 王洪新 程振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3-1549,共7页
本文对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包含扭转振动模型、纵向振动模型及垂向振动模型的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模糊控制器、滑模控制器及PID控制器,集成各控... 本文对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包含扭转振动模型、纵向振动模型及垂向振动模型的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模糊控制器、滑模控制器及PID控制器,集成各控制器协调互补控制电动汽车的主动前轮转向、目标横摆力矩以及主动悬架,实现对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的集成控制。结果表明:在该方法的集成协调控制下,可以显著降低峰值处的车体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并实现质心垂向加速度与侧偏角的有效抑制,提升电动汽车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汽车行驶中的悬架动行程与轮毂电机定转子位移,提升汽车的操纵平稳性与乘坐舒适性,并且可以降低汽车行驶时撞击限位的几率,保障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的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驱动悬挂系统 集成控制 PID控制器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光机系统结构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路 谢晨波 +5 位作者 庄鹏 邢昆明 方志远 储玉飞 邵甲第 王邦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44,共18页
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主要通过气溶胶与辐射相互作用(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ARI)和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aerosol-cloud interaction,ACI)两种途径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主要通过气溶胶与辐射相互作用(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ARI)和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aerosol-cloud interaction,ACI)两种途径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第五次报告指出,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不确定性辐射强迫因子之一。在云–气溶胶全球探测领域中,星载云–气溶胶遥感雷达的探测能力与发展方向对研究者们研究全球云–气溶胶分布特点越来越重要。首先对星载云–气溶胶遥感雷达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典型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空间技术实验LITE、正交偏振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PSO、云–气溶胶传输系统CATS、大气激光雷达ATLID)的探测任务、光机系统参数、结构及材料等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其次从工作机制、光机系统结构、应用材料和探测能力等方面对各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特点进行了对比,提出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光机系统结构设计特点与方法;最后分析了当前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为我国发展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提供技术方向及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辐射 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 遥感技术 光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温控和碘吸收池技术的发射激光稳频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路 庄鹏 +2 位作者 谢晨波 王邦新 邢昆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通过分析系统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反演出风速,为提高风场探测精度,从稳频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在稳频过程中,分别采取措施消除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和短期抖动。针对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设计并研制了种子激光器温控箱,...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通过分析系统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反演出风速,为提高风场探测精度,从稳频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在稳频过程中,分别采取措施消除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和短期抖动。针对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设计并研制了种子激光器温控箱,通过水浴的控温方式大大减小了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将激光频率稳定在±50 MHz以内;针对激光频率的短期抖动,采用以碘分子吸收池为核心器件的稳频系统,通过半导体控温方式对碘分子吸收池精确控温,控温精度达0.03℃,提高了稳频精度,将激光频率进一步稳定在±8 MHz以内,满足±10 MHz以内的设计精度要求。通过搭建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对发射激光稳频装置进行系统验证,连续4组风场观测结果表明:系统探测高度为17 km,绝大部分方差在4 m/s以下,满足测风激光雷达测量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激光频率漂移 稳频 碘分子吸收池 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FP标准具透过率曲线校准及风场观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路 庄鹏 +2 位作者 谢晨波 王邦新 邢昆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210,共11页
研制了一台基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发射激光波长为532 nm,采用300 mm口径望远镜接收回波信号,能够同时探测从边界层到对流层顶的大气风场.为提高法布里-珀罗标准具透过率曲线扫描的准确度,在接收机光路严格装... 研制了一台基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发射激光波长为532 nm,采用300 mm口径望远镜接收回波信号,能够同时探测从边界层到对流层顶的大气风场.为提高法布里-珀罗标准具透过率曲线扫描的准确度,在接收机光路严格装调基础上,通过脉冲光直接对三通道法布里-珀罗标准具频谱进行扫描,通过高速采集卡采集脉冲信号并进行拟合积分得到准确的脉冲信号强度,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FPI-1、FPI-2和FPI-L的谱宽分别为1.20 GHz、1.22 GHz、1.18 GHz,峰值透过率分别为0.817、0.807、0.768,FPI-1和FPI-2及FPI-1和FPI-L的峰峰间隔分别为3.91 GHz和1.25 GHz.在风场观测试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同一方向上径向风速得到,91%的测量方差小于4 m/s,在水平风场观测中,该系统白天探测高度为13 km,夜间可达17 km,并与探空气球进行对比,从1.5 km至10 km范围内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激光雷达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透过率曲线校准 大气风场 探空气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茶及相关专利检索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闯 罗伟 商圣虎 《福建茶叶》 2020年第9期36-37,共2页
安徽省是全国范围内重要的茶叶基地,但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逐渐减缓,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为了分析其中的因素,本文选取其技术指标专利作为衡量的依据,通过分析2005-2020年之间的茶及相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申请人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和建... 安徽省是全国范围内重要的茶叶基地,但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逐渐减缓,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为了分析其中的因素,本文选取其技术指标专利作为衡量的依据,通过分析2005-2020年之间的茶及相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申请人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近年来茶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有所降低,且专利技术质量不高,建议全面提高专利技术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并于高校建立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发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专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