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靠性分析设计基坑土钉支护工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坤铭 王建国 郑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822,共5页
为了对基坑土钉支护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文章建立基坑土钉支护极限状态功能函数,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采用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进行可靠度计算,把计算参数视为随机变量,考虑参数变异性对基坑土钉支护可靠度的影响;可靠指标的选取考虑边坡... 为了对基坑土钉支护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文章建立基坑土钉支护极限状态功能函数,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采用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进行可靠度计算,把计算参数视为随机变量,考虑参数变异性对基坑土钉支护可靠度的影响;可靠指标的选取考虑边坡工程等级,以目标可靠度为控制指标指导土钉支护设计。工程算例表明采用可靠性方法设计基坑土钉支护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土钉支护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基坑卸荷影响深度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广芹 马晨光 徐亚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4-828,共5页
通过不同固结压力的常规固结回弹试验模拟了黄土基坑大面积卸荷回弹,分析了不同深度土体的卸荷回弹特征,分别得到了卸荷比与回弹率、卸荷比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得出了西安黄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间接确定了回弹变形的最... 通过不同固结压力的常规固结回弹试验模拟了黄土基坑大面积卸荷回弹,分析了不同深度土体的卸荷回弹特征,分别得到了卸荷比与回弹率、卸荷比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得出了西安黄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间接确定了回弹变形的最大影响深度和强回弹区范围,为计算黄土基坑底回弹变形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综合西安某黄土基坑的现场实测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证明了本文研究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坑 回弹变形 卸荷比 固结-回弹试验 影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改性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吸附除磷研究
3
作者 金歆 贾仁勇 +3 位作者 谢小虎 方巧玲 余萌 高玉兰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4,共9页
双碳背景下,固废资源回用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领域,是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蒸压加气混凝土碎料(AAC)回用于水污染修复具有较大的潜能。该研究采用FeAl浸渍-碱滴定-焙烧法制备改性AAC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 双碳背景下,固废资源回用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领域,是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蒸压加气混凝土碎料(AAC)回用于水污染修复具有较大的潜能。该研究采用FeAl浸渍-碱滴定-焙烧法制备改性AAC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测试、傅里叶变换光谱、Zeta电位仪对AAC改性前后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低磷水体的吸附除磷效能。结果表明,Fe∶Al质量比为2∶1,经Ca(OH)_(2)调节的改性AAC(FeAlCa-AAC)表现最优。在反应时间1 h,投加量为0.3 g/L,对1.0 mg/L的含磷水体中磷的去除率达98.28%。批实验结果表明,磷的去除率随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FeAlCa-AAC投加量的增加、初始溶液pH的增大而升高。溶液中共存阴离子Cl^(-)、SO_(4)^(2-)、NO_(3)^(-)对磷的去除基本无影响,相对来说,高浓度的HCO_(3)^(-)对FeAlCa-AAC吸附除磷抑制作用较强。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FeAlCa-AAC吸附除磷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加气混凝土 吸附 资源回用 水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位移预测的非线性组合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戈海玉 涂劲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8-1812,共5页
通过边坡现场监测位移序列来预测未来时间边坡的位移,可以有效地评价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将灰色理论与投影寻踪回归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时... 通过边坡现场监测位移序列来预测未来时间边坡的位移,可以有效地评价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将灰色理论与投影寻踪回归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新模型既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数据的规律性,又充分利用了投影寻踪回归方法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及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同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将文中提出的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应用到2个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边坡位移的预测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位移 灰色理论 投影寻踪回归方法 时间序列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边坡支护形式的地震稳定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秦凤艳 杨富莲 +1 位作者 刘洪波 吴坤铭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0-466,共7页
为了对比分析抗滑桩、抗滑桩加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这3种边坡支护形式的地震稳定性,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3种支护形式在地震作用后,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系数的衰减幅度基本一致,其中格构梁加预应力... 为了对比分析抗滑桩、抗滑桩加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这3种边坡支护形式的地震稳定性,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3种支护形式在地震作用后,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系数的衰减幅度基本一致,其中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的衰减程度略弱,从结构受力放大倍数来看,抗滑桩支护形式的结构受力放大程度明显高于其余2种支护形式。计算结果还显示预应力锚索不仅能够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抑制支护结构内力的放大,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支护形式 FLAC3D 地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非线性确定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应乐 刘丽云 戈海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5-401,共7页
影响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很复杂,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可有效地确定岩体抗剪强度。将多元非线性统计方法引入到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研究中,选取了12个影响岩体抗剪强度的定性、定量指标,通过收集到的大量工程数据... 影响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很复杂,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可有效地确定岩体抗剪强度。将多元非线性统计方法引入到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研究中,选取了12个影响岩体抗剪强度的定性、定量指标,通过收集到的大量工程数据,分别建立凝聚力和内摩擦角非线性显式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92 729,0.999 998。该方法可考虑定量、定性因素的影响,经现场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运算过程简单,可方便工程现场使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岩体抗剪强度 多元非线性统计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覆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凤艳 戈海玉 +1 位作者 郝成伟 涂劲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了分析基覆边坡即含基岩和覆盖层的边坡在地震作用力下的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了边坡几何形态、地震波特征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加速度峰值为140cm/s2的地震作用下,60m高基覆边坡的临界坡度约为27°... 为了分析基覆边坡即含基岩和覆盖层的边坡在地震作用力下的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了边坡几何形态、地震波特征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加速度峰值为140cm/s2的地震作用下,60m高基覆边坡的临界坡度约为27°,即坡度达27°时边坡失稳。坡度为29°的基覆边坡其临界高度约为48m,因此用幂函数关系拟合了临界值状态下基覆边坡高度及坡度的关系,拟合公式为y=5×107x-4.132,其中x为边坡坡度,y为边坡高度。对于地震作用下对基覆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而言,边坡高度的变化最敏感,其次为边坡坡度,最后为地震作用的加速度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覆边坡 数值模拟 临界状态 因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岩尾砂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砂浆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登 邓敏 +2 位作者 郝成伟 兰祥辉 莫立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65-10069,共5页
采用电石渣对石英岩尾砂进行煅烧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背散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改性石英岩尾砂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掺改性石英岩尾砂的水泥砂浆强度和干燥收缩。通过背散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了掺改... 采用电石渣对石英岩尾砂进行煅烧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背散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改性石英岩尾砂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掺改性石英岩尾砂的水泥砂浆强度和干燥收缩。通过背散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了掺改性石英岩尾砂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改性石英岩尾砂颗粒表面生成了具有水化活性的β-C_2S,水化生成CSH凝胶,可以改善石英岩尾砂与水泥浆体的界面结构,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和干燥收缩,提高了掺改性石英岩尾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岩尾砂 表面改性 强度 干燥收缩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的淠河水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如升 高玉兰 杨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2,共3页
针对低温低浊淠河水,分别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烧杯实验,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范围。结果表明,在水温较低(<10℃)的情况下,PAFC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PAC,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 针对低温低浊淠河水,分别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烧杯实验,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范围。结果表明,在水温较低(<10℃)的情况下,PAFC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PAC,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4.4、12.8 mg/L。水体的pH对混凝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在pH﹤6.3时,2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都不是很好,PAC处理的最佳pH为8.2左右,PAFC处理的最佳pH为9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pH来提高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低浊水 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表面改性石英岩粉水泥浆体的强度和自收缩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成伟 陈登 +2 位作者 邓敏 姜蕾 刘舒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4,共6页
采用掺入电石渣压蒸和低温煅烧法对石英岩粉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表面改性石英岩粉的矿物组成、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测定了掺表面改性石英岩粉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自收缩性能;通过扫描... 采用掺入电石渣压蒸和低温煅烧法对石英岩粉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表面改性石英岩粉的矿物组成、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测定了掺表面改性石英岩粉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自收缩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了掺表面改性石英岩粉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压蒸和低温煅烧改性石英岩粉体的表面分别生成了具有胶凝性的托勃莫来石和β-C_2S,增加了石英岩粉表面的胶凝性,改善了石英岩粉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结构,从而降低了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自收缩,提高了掺表面改性石英岩粉水泥浆体的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岩粉 表面改性 强度 自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英岩尾砂对水泥浆体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登 邓敏 +2 位作者 郝成伟 兰祥辉 莫立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掺入电石渣并在850℃高温条件下煅烧石英岩尾砂1 h,对石英岩尾砂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改性石英岩尾砂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测定掺入改性石英岩尾砂的水泥浆体的干燥收... 采用掺入电石渣并在850℃高温条件下煅烧石英岩尾砂1 h,对石英岩尾砂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改性石英岩尾砂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测定掺入改性石英岩尾砂的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改性石英岩尾砂颗粒表面生成了具有水化活性的β-C2S,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改善了复合水泥浆体中石英岩尾砂颗粒与水泥浆体的界面黏结,提高了水泥浆体的强度,降低了干燥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岩尾砂 表面改性 强度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滑坡支护方案的比选及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凤艳 戈海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了确定某滑坡的治理方案,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联合支护3种方案,结果表明,在滑体中上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在滑体中下部采用抗滑桩支护的抗... 为了确定某滑坡的治理方案,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联合支护3种方案,结果表明,在滑体中上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在滑体中下部采用抗滑桩支护的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联合支护方案为最优方案,抗滑桩与锚索框架梁的合理距离宜在10 m左右。对最优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该滑坡的支护结构形式。施工1 a后的边坡变形监测结果符合工程要求,与数值模拟结果也比较吻合,表明该滑坡的优化支护方案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滑坡支护 抗滑桩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膜过滤特性研究
13
作者 高玉兰 王礼同 +1 位作者 汪万芬 宋新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0,35,共4页
采用中空纤维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HF-MSBR)和双功能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DF-MSBR)处理实际洗浴污水,在不排泥条件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两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浊度等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 采用中空纤维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HF-MSBR)和双功能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DF-MSBR)处理实际洗浴污水,在不排泥条件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两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浊度等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2%和88.4%、99.6%和96.9%;DF-MSBR系统中聚乙烯膜组件对COD的强化去除作用不明显,但对浊度的强化去除作用显著,通过膜曝气可以使膜通量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膜过滤性能仍不稳定,膜污染发展速度较快,过滤周期较短;HF-MSBR系统出水COD优于DF-MSBR,出水浊度小于1NTU,在运行期间膜过滤阻力上升缓慢,平均上升速率远远小于DF-MSBR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洗浴污水 膜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自由度耦合技术的复杂结构内力分析
14
作者 涂劲松 李珠 戈海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在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杂工程结构设计内力分析时,不同构件的模型简化导致设计结果出入较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空间梁单元和杆单元的空间耦合技术问题,应用可释放自由度的beam44单元建立较符合实际的模型。与全梁式单元模型相比,... 在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杂工程结构设计内力分析时,不同构件的模型简化导致设计结果出入较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空间梁单元和杆单元的空间耦合技术问题,应用可释放自由度的beam44单元建立较符合实际的模型。与全梁式单元模型相比,应用自由度耦合技术分析的结果减少了结构刚度和设计内力,但过渡单元由于刚度的突然释放导致内力偏大。动力特性分析表明,采用耦合技术的混合模型与全梁式模型在模态上基本一致,但混合结构对位移的敏感性较高,以此设计将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自由度耦合 动态响应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岩真三轴单面卸荷条件下加卸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文松 赵光明 +3 位作者 孟祥瑞 李英明 蔡金龙 高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6-534,共9页
为了准确地评价巷(隧)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稳定性,采用真三轴卸荷扰动岩石测试系统对大理岩岩样进行第三主应力单面卸荷加、卸载试验研究.通过高应力巷(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机理分析,采用不同应力加卸路径模拟能量积聚型和应力集中型两种... 为了准确地评价巷(隧)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稳定性,采用真三轴卸荷扰动岩石测试系统对大理岩岩样进行第三主应力单面卸荷加、卸载试验研究.通过高应力巷(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机理分析,采用不同应力加卸路径模拟能量积聚型和应力集中型两种物理工程破坏模型,进一步分析两种破坏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破坏特征和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面应力的减小出现扩容现象,主要破坏面在临空面附近,随着轴压的升高,劈裂破坏范围增大,卸荷临界值也增大;随着围压增高,屈服点和峰值点增大,并且屈服点和峰值之间的曲线斜率较为平缓,破坏由局部张拉-劈裂-剪切复合性破坏发展成整体劈裂破坏;同围压条件下卸荷破坏强度是加载破坏强度的 80%,岩体卸荷比加载更容易破坏,进而修正了广义 Hoek-Brown 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单面卸荷 HOEK-BROWN准则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对黄土压缩回弹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振龙 徐亚利 刘增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根据黄土的大孔隙、高强度及欠压密等特性,对不同含水量的原状土与重塑土进行了一系列侧限压缩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压缩再回弹试验和压缩回弹再压缩试验,并对天然含水量下原状土进行4种不同荷载下的回弹再压缩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详细... 根据黄土的大孔隙、高强度及欠压密等特性,对不同含水量的原状土与重塑土进行了一系列侧限压缩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压缩再回弹试验和压缩回弹再压缩试验,并对天然含水量下原状土进行4种不同荷载下的回弹再压缩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结构性对黄土的压缩和回弹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原状土在结构屈服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得出黄土的结构性对其压缩回弹性能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在结构屈服压力前后,原状土的回弹能力差别较大.研究成果为提出一种结构性黄土先期固结压力的推求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重塑土 结构性 压缩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连续箱梁桥箱内壁卡车碰撞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正峰 陈燊 涂劲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530,共6页
文章采用LS-DYNA程序研究新型双层桥在卡车碰撞下结构动力特性与卡车运行轨迹。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卡车撞击箱梁在顶板与腹板交接部位产生瞬时应力较大,并且整个碰撞过程反复出现,角度越大,栏杆在碰撞后期的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卡车... 文章采用LS-DYNA程序研究新型双层桥在卡车碰撞下结构动力特性与卡车运行轨迹。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卡车撞击箱梁在顶板与腹板交接部位产生瞬时应力较大,并且整个碰撞过程反复出现,角度越大,栏杆在碰撞后期的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卡车速度的减少量与角度较为敏感,初始速度对其影响不大;碰撞力时程曲线出现4次波峰,车身惯性导致的二次碰撞力峰值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桥 连续箱梁 运行轨迹 应力集中 碰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制冷和微槽道热管的相变墙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余才锐 沈冬梅 +1 位作者 何伟 胡中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为防止夏季室外温度过高情况的发生,提高建筑墙体的节能率,提出一种集相变材料、微槽道热管、丙烯酸树脂辐射制冷板为一体的新型节能墙体。为测试新型墙体的热工性能,构建1个南墙为新型墙体的实验房间(房间C);另外搭建2个南墙分别为砖... 为防止夏季室外温度过高情况的发生,提高建筑墙体的节能率,提出一种集相变材料、微槽道热管、丙烯酸树脂辐射制冷板为一体的新型节能墙体。为测试新型墙体的热工性能,构建1个南墙为新型墙体的实验房间(房间C);另外搭建2个南墙分别为砖墙、相变-砖墙的实验房间(房间A、B)作为参照房间。经实验测试分析得:1)房间C南墙内表面峰值温度比室外综合峰值温度低30.7℃,降低了52.5%,时间延迟为4.5 h;2)房间C室内日平均温度比房间B低0.4℃;3)房间C通过南墙的得热量比房间A、B分别低41.4%、21.3%。因此,新型节能墙体在夏季降低温度、减少得热量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相变材料 微槽道热管 天空辐射制冷 大气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松 丁发兴 +3 位作者 卫心怡 何畅 王文君 黄修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4-2615,共12页
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较其他组合结构短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及延性。为提出适用性更广的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探究拉筋连接模式和等效体积配箍率对拉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建立... 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较其他组合结构短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及延性。为提出适用性更广的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探究拉筋连接模式和等效体积配箍率对拉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建立焊接和非焊接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及不同截面形式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的数值模型。对16根不同截面及拉筋型式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试验研究,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探究拉筋钢管混凝土约束作用及约束区域,提出适用性更广的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有效模拟焊接及非焊接型式拉筋钢管混凝土短住轴压受力性能。焊接及非焊接拉筋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且拉筋对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影响大于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相较于方形截面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等效配箍率对圆形截面短柱轴压承载力的影响较小。焊接试件拉筋应力较非焊接试件增加早且快,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强。另外,所提拉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不同截面形式构件均有较好的适用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精度较高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筋钢管混凝土 约束效应 极限承载力 非焊接拉筋 轴心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池火下横隔梁对多肋钢筋混凝土T梁桥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净 李小珍 毛小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基于油池火焰蔓延特性,探究了火灾下横隔梁对多肋钢筋混凝土T梁桥温度场的影响。理论分析了T梁底火焰蔓延总长度与热释放速率间的无量纲关系,用FDS建立4种火灾场景的流体计算模型,分析T梁边界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将FDS计算结果加载到T梁... 基于油池火焰蔓延特性,探究了火灾下横隔梁对多肋钢筋混凝土T梁桥温度场的影响。理论分析了T梁底火焰蔓延总长度与热释放速率间的无量纲关系,用FDS建立4种火灾场景的流体计算模型,分析T梁边界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将FDS计算结果加载到T梁桥有限元模型上,计算截面内部温度场。结果表明:在开放空间,T梁底火蔓延与无量纲热功率之间的线性比值大于封闭空间的2.58;横隔梁有效降低了火焰邻近区域的温度,在顺桥向将T梁边界温度场分成4个区域,各分区间温度比无横隔梁时分别降低9.7%、41%、56.8%。说明横隔梁限制了热传递,使火源直接作用的梁构件温度梯度梁肋中部提高33%,梁底提高13.3%,翼板底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池火 火焰蔓延总长度 横隔梁 温度分布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