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污染指数在城市环境噪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笑梅 刘晓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由于环境噪声的声源和传播途径错综复杂,声级分布规律性较差,以及人们的主观反应又存在着差异,因而传统的污染指数评价方法难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声环境状况。考虑到较高声级对人的影响,文章采用了改良型污染指数法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了评... 由于环境噪声的声源和传播途径错综复杂,声级分布规律性较差,以及人们的主观反应又存在着差异,因而传统的污染指数评价方法难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声环境状况。考虑到较高声级对人的影响,文章采用了改良型污染指数法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了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用于城市环境噪声评价科学可行,结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污染指数法 噪声评价 噪声起伏系数 噪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诚 马春梅 +5 位作者 李兰 孙智彬 郑朝贵 白九江 朱光耀 黄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32,共11页
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性发掘的宝贵机会,通过对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丰都县玉溪遗址等典型遗址和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环境考古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利用年代学、沉积学、重矿物组分鉴定、锆石形态统计、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方法辨... 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性发掘的宝贵机会,通过对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丰都县玉溪遗址等典型遗址和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环境考古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利用年代学、沉积学、重矿物组分鉴定、锆石形态统计、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方法辨别考古遗址地层中古洪水沉积的方法;建立了该区地表孢粉-气候的转换函数,并将其用于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的研究,弄清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背景,并将自然沉积地层环境演变记录与典型考古遗址地层古洪水事件作了对比分析。遗址时空分布研究表明:长江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宋代677处遗址时空分布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遗址多沿江河分布,且在河流交汇处呈聚集状态,这与人类多选择河流1~2级阶地为生、河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有关。研究表明:中坝遗址能延续5000a的原因一方面与其盐业遗址的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其长期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有关。从该遗址T0202探方出土近20万件动物骨骼的分类统计证明了这一点。7.6kaBP以来,水位在吴淞高程147.024m以上的古洪水至少在玉溪遗址T0403探方中留下了16次沉积记录。神农架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及其148个孢粉样品和10个AMS14C测年数据表明,该泥炭地层为本项目提供了理想的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背景,尤其8.2kaBP前后的降温事件很明显,6.7~4.2kaBP为中全新世最适宜期,4.2kaBP前后由暖湿转为凉干,3.5~0.9kaBP季风降水整体较弱,0.9kaBP前后转为较凉湿。根据对中坝和玉溪两处遗址地层的研究,在8.2~6.7kaBP期间出现有10个古洪水层;在6.7~4.2kaBP全新世最适宜期遗址地层中出现有8个古洪水层;在3.5~0.9kaBP降水减少的时期,中坝遗址中仅出现2个洪水层(即西周时期的37-1和战国早期的第21层);在0.9kaBP以来降水较多的时期,中坝遗址中存在3个洪水层(即宋代中期的11C-1层、清代的5-1层和1981年的2B-2层)。这表明,8.2~6.7kaBP的洪水在三峡地区次数是最多的,6.7~4.2kaBP的洪水数量次之。长江三峡库区的这一古洪水发生规律或许可以解释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在7.8~5.1kaBP期间遗址数量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库区 全新世环境演变 环境考古 古洪水事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赵怀琼 王明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活动涉及大、中、小尺度的地域范围,牵涉行业较多,旅游安全存在于旅游行业及其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的旅游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从系统论和旅游地...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活动涉及大、中、小尺度的地域范围,牵涉行业较多,旅游安全存在于旅游行业及其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的旅游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从系统论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把旅游安全作为一个风险系统进行研究;认为旅游安全风险系统是由旅游者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特定的相互依赖的系统;初步探讨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研究内容;对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的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研究,以期弄清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旅游安全风险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安全 风险系统 安全分析 安全评价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示生物蚯蚓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典友 程仁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37-4638,共2页
介绍了蚯蚓作为指示生物应用于环境监测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并且从2个方面介绍蚯蚓在环境指示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生物监测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指示生物 蚯蚓 生物监测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淠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汪万芬 钱东升 谭绿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与各级水质标准的关联度,以确定水环境质量的级别。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六安市淠河水质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不仅采用"中心化"方法进行数列的无量纲化处理,还运用点...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与各级水质标准的关联度,以确定水环境质量的级别。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六安市淠河水质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不仅采用"中心化"方法进行数列的无量纲化处理,还运用点到区间距离法计算关联系数,克服了传统灰关联分析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可行。结果表明:2007年度,窑岗嘴大桥和大店岗断面的水质均为Ⅰ类,光华厂渡口和新安渡口断面的水质级别均为Ⅱ类,各监测断面水质较清洁。2007年度,新安渡口断面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质依次属于Ⅱ、Ⅱ、Ⅰ级,水质较清洁,水期对水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关联分析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 淠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本俊 况明生 +2 位作者 王堃 徐克文 赵德成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8期11-15,共5页
六安市是农业大市,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随着六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土地中暴露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六安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问... 六安市是农业大市,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随着六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土地中暴露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六安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 土地利用 优化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典友 《农技服务》 2008年第5期100-100,109,共2页
分别探讨了蚯蚓体本身和蚯蚓粪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蚯蚓 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磷吸收利用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丁玉川 陈明昌 +2 位作者 程滨 李丽君 李典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91-1797,共7页
土壤缺磷和低磷利用率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筛选和培育磷高效吸收利用品种是提高磷素利用率的有效途径.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大豆(G ly cine m ax(L.)M err.)品种磷吸收利用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和... 土壤缺磷和低磷利用率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筛选和培育磷高效吸收利用品种是提高磷素利用率的有效途径.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大豆(G ly cine m ax(L.)M err.)品种磷吸收利用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和正常供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在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冠比率、植株磷含量和其相对值、磷吸收量和其相对值、磷利用效率和其相对比值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多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缺磷条件下,大豆不同品种植株磷的利用效率及其相对比值与植株磷含量和磷吸收量以及它们的相对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植株磷含量与植株磷吸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植株干物质量和其相对值、植株磷吸收量和其相对值以及植株磷利用效率为筛选指标,筛选出3个大豆磷高效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磷利用效率 筛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卡拉岗组火山岩^(40)Ar-^(39)Ar年龄 被引量:20
9
作者 谭绿贵 周涛发 +2 位作者 袁峰 范裕 岳书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9-586,共8页
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萨吾尔地区卡拉岗组3个火山岩样品(英安岩、玄武岩和流纹岩)进行了40Ar-39Ar精确测年,获得英安岩坪年龄为283±2Ma(2σ),玄武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81·2±3·0Ma(2σ),流纹岩坪年龄为280±2Ma(2σ)... 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萨吾尔地区卡拉岗组3个火山岩样品(英安岩、玄武岩和流纹岩)进行了40Ar-39Ar精确测年,获得英安岩坪年龄为283±2Ma(2σ),玄武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81·2±3·0Ma(2σ),流纹岩坪年龄为280±2Ma(2σ),因此确定该组火山岩形成于距今283~280Ma,为早二叠世亚丁斯克期火山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早二叠世 火山岩 新疆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与取样数的Kriging插值精度对比研究--以舒城县土壤全氮空间分异为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雷能忠 王心源 +1 位作者 蒋锦刚 黄大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分析地形与取样数对大尺度Kriging插值精度的关系,在舒城县的山区、丘陵、岗区、平原等4个不同地形单元采集土壤表层(0—20cm)样品611个,进行可变取样数条件下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异插值精度比较。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4个地形单元... 为分析地形与取样数对大尺度Kriging插值精度的关系,在舒城县的山区、丘陵、岗区、平原等4个不同地形单元采集土壤表层(0—20cm)样品611个,进行可变取样数条件下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异插值精度比较。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4个地形单元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的平均值〈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精度标准均方根误差检验值(NRMSE)在各地形单元内都随着采样密度的增大而不断降低,插值精度提高;各地形单元之间,在相同的采样密度下,Kriging插值精度大小顺序为平原〉岗区〉丘陵〉山区,随着地形复杂程度增加,Kriging插值精度降低。NRMSE检验值平均变化率分析表明,地形越复杂地区Kriging插值精度提高越快。地形条件和取样数是影响大尺度Kriging插值精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格插值 插值精度 土壤全氮 地形 舒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地貌分类的滨海湿地生态功能评价——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玉凤 刘红玉 +1 位作者 孙贤斌 朱丽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8-1724,共7页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空间差异对该区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文地貌分类为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根据盐城滨海湿地2006-2007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制作湿地景观图,同时通过DEM和水文水动力条件图,借助Arcgis9....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空间差异对该区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文地貌分类为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根据盐城滨海湿地2006-2007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制作湿地景观图,同时通过DEM和水文水动力条件图,借助Arcgis9.2的空间分析功能确定水文地貌单元(HGMU)。在此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湿地景观数据对不同水文地貌单元的湿地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盐城海滨湿地包括7类水文地貌单元(HGMU),不同HGMU生态系统类型差异较大;(2)同种HGMU生态功能基本处于同一等级,不同HGMU的生态功能差异明显;(3)盐城海滨湿地不同HGMU单元生态功能由大到小排序为:淡水双向-冲积区(河口)、海水天双向-泥粉砂带、海水月双向-泥滩带、海水年双向-草滩带、淡水单向-冲积区、淡水单向-海积区和淡水单向-冲积海积区。其中,河口湿地、淤泥质滩涂和草滩带湿地在维护盐城海滨湿地生态功能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貌单元 生态功能评价 滨海湿地 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土地利用对景观格局影响辨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1 位作者 李玉凤 郝敬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共8页
采用CA-Markov模型方法,研究挠力河流域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对湿地景观格局干扰强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显著。1967—2000年,挠力河流域湿地类型景观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减小,耕地和水域斑块的面积周长分维数逐渐减小... 采用CA-Markov模型方法,研究挠力河流域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对湿地景观格局干扰强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显著。1967—2000年,挠力河流域湿地类型景观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减小,耕地和水域斑块的面积周长分维数逐渐减小,而沼泽和居民地的散布与并列指数变大,草甸和耕地聚集度指数增大;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湿地景观空间分布逐渐由流域周围高地势区向中心河流廊道退缩。(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耕地和居民用地数量迅速增加,耕地趋于集中连片分布,土地利用呈由自然湿地逐渐转化为耕地的变化过程,耕地成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3)流域土地利用强度存在阶段差异。1967—2000年,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干扰强度逐渐加剧,人为景观面积比例由1967年的26.5%上升至2000年的67.8%。土地利用影响强度指数由1967年的1.690上升至2000年的2.394。2000年模拟的流域土地利用影响强度比2000年实际土地利用影响强度小,由此可以识别1983—2000年人类对湿地景观的干扰强度比1967—1983年有所增大;利用居民地和沼泽面积的变化可以识别流域人口增长和排水活动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时段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变化 CA—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 挠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袁媛 王心源 +2 位作者 雷能忠 邵尉 王官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8,49,共4页
采用江淮分水岭地区13个站点40年(1961~2001年)的各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并利用该数据进一步确定区域旱涝级别,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旱涝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地区... 采用江淮分水岭地区13个站点40年(1961~2001年)的各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并利用该数据进一步确定区域旱涝级别,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旱涝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的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Z指数 GIS 江淮分水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插值的土壤全氮空间变异 被引量:20
14
作者 雷能忠 王心源 +1 位作者 蒋锦刚 黄大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可以为土壤改良分区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寻求合适的取样数和插值方法是进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关键。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共取得0~20cm土壤表层样品523个,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由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在不同... 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可以为土壤改良分区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寻求合适的取样数和插值方法是进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关键。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共取得0~20cm土壤表层样品523个,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由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在不同取样数条件下获得,通过与克里格插值法进行比较得出:样本数在100个时,神经网络插值的预测吻合度(G)比克里格插值高7.75%,均方根误差(RMSE)低0.1,总体精度优于克里格;样本数大于200时,神经网络插值和克里格插值精度基本相同,随着采样数量增加,两种方法的插值精度也在提高,并逐步趋于平稳。在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在小样本情况下,神经网络插值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克里格插值法 空间分异 土壤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边缘带灌丛沙丘防风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升堂 邹学勇 +1 位作者 张春来 程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对民勤天然绿洲边缘带的固定、半固定及半流动风速灌丛沙丘实地观测表明,气流通过单个固定灌丛沙丘时,近地面平均风速降低4.4%,在965 m观测样线内降低57%,且风是连续降低的,愈靠近内侧降低得愈多,到绿洲内部农田边缘处时,平均风速仅有... 对民勤天然绿洲边缘带的固定、半固定及半流动风速灌丛沙丘实地观测表明,气流通过单个固定灌丛沙丘时,近地面平均风速降低4.4%,在965 m观测样线内降低57%,且风是连续降低的,愈靠近内侧降低得愈多,到绿洲内部农田边缘处时,平均风速仅有对照点的21%。深入了解灌丛沙丘对绿洲的防护机理,对于合理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带灌丛沙丘,避免绿洲遭受风沙侵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边缘带 灌丛沙丘 天然粗糙元 降低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起沙起尘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升堂 赵延治 +1 位作者 邹学勇 程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5,共5页
沙尘天气分沙尘暴、扬沙、浮尘三种,北京扬沙天气的沙尘源以就地起沙为主。为有效地进行北京地区的防沙治沙,在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的春季里,对北京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起沙起尘的实地观测,同时对各土地类型进行了土壤采样,分... 沙尘天气分沙尘暴、扬沙、浮尘三种,北京扬沙天气的沙尘源以就地起沙为主。为有效地进行北京地区的防沙治沙,在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的春季里,对北京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起沙起尘的实地观测,同时对各土地类型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了土壤的粒度特征。得到的初步结论为:京郊地区裸露地表的起沙风速为6 m/s左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起沙起尘特性有很大不同,在同等风速条件下,可起沙性从大到小分别为翻耕地、留茬地、经济林地、荒地、防护林地和草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起沙特性不同表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北京防沙治沙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风蚀 沙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在小麦和玉米中活性形态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贤斌 李玉成 王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669,共4页
以小麦和玉米的根和叶为对象,采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铅的形态和迁移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铅在小麦根中的含量高于玉米根,玉米和小麦吸收铅主要集中于根部,而且主要分布在根部的细胞壁与残渣态(F1),其所占比例为70% ̄92%;从重... 以小麦和玉米的根和叶为对象,采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铅的形态和迁移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铅在小麦根中的含量高于玉米根,玉米和小麦吸收铅主要集中于根部,而且主要分布在根部的细胞壁与残渣态(F1),其所占比例为70% ̄92%;从重金属形态分级提取来看,主要集中在活性较低的醋酸态、盐酸态和氯化钠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和玉米 活性形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堂寨泥炭地层的磁化率、Rb/Sr值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43
18
作者 黄润 朱诚 王升堂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天堂寨泥炭地层记录了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通过对地层剖面磁化率、Rb/Sr值测定和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表明: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可划分5个阶段:(1)5700~5050cal.aB.P.,气候暖... 天堂寨泥炭地层记录了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通过对地层剖面磁化率、Rb/Sr值测定和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表明: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可划分5个阶段:(1)5700~5050cal.aB.P.,气候暖湿为主;(2)5050~4300cal.aB.P.,以暖干为主,期间气候波动剧烈,气温出现过短暂而急剧的下降;(3)4300~2500cal.aB.P.,气候总体上处于相对冷湿状态,波动不大;(4)2500~1400cal.aB.P.,气温有所回升;(5)1400cal.aB.P.至今,气候冷干;至现代,气候又有所回升。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作为泥炭恢复古气候古环境的代用指标,但与黄土剖面中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正好相反,即低磁化率和Rb/Sr比值指示气候湿热,高磁化率和Rb/Sr比值指示气候干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地层 磁化率Rb/Sr值 古气候 大别山天堂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湿地景观格局优化及其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被引量:78
19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究景观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1)湿地景观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影响区域湿地景观生态过程和功能。(2)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优化景观格局。(3)景观格局优化改善景观连通度和生态流,废黄河口附近和大丰港附近等关键区域对景观连通性和生态流重要值最大,景观连通性受到显著影响,是景观生态节点优化的首要对象。(4)加强保护核心斑块源地、提高景观连通度是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优化 生态功能评价 效应 盐城海滨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坤铭 王建国 +1 位作者 谭晓慧 戈海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0-703,共4页
根据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桩间土体在极限状态下的静力学平衡条件、拱顶截面及拱脚处三角受压区应满足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基于此建立抗滑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并考虑了滑坡推力分布的影响。以安徽屯黄公路某段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桩间距计... 根据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桩间土体在极限状态下的静力学平衡条件、拱顶截面及拱脚处三角受压区应满足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基于此建立抗滑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并考虑了滑坡推力分布的影响。以安徽屯黄公路某段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与实际工程设计基本一致,通过对该边坡进行加固,由前后稳定性分析可知,设置抗滑桩并采用合理的桩间距可以有效地提高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桩间土拱 土拱效应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