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KeV电子入射单电离氦原子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杨欢 邢玲玲 +3 位作者 张穗萌 吴兴举 赵敏福 刘向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1-898,共8页
用3C模型、DS3C模型对1KeV电子入射氦原子(e,2e)反应中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并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变化规律进行... 用3C模型、DS3C模型对1KeV电子入射氦原子(e,2e)反应中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并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贡献可以忽略;而在垂直平面内,这些效应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结构存在较强影响;另外,末态出射电子与靶核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散射平面内和垂直平面内截面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屏蔽效应 散射平面 垂直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Cu的弹性常数随温度及压强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玲玲 杨欢 +1 位作者 张刚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4,共8页
从Anderson-Grüneisen参数定义式和热膨胀系数定义式出发,根据Tallon的普遍化理论,推导出了一个用于计算弹性常数的理论模型,用所得到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了MgO和Cu两种固体材料的弹性常数C_(11)、C_(12)和C_(44)随压强以及温度变... 从Anderson-Grüneisen参数定义式和热膨胀系数定义式出发,根据Tallon的普遍化理论,推导出了一个用于计算弹性常数的理论模型,用所得到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了MgO和Cu两种固体材料的弹性常数C_(11)、C_(12)和C_(44)随压强以及温度变化的理论数值,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Kumar模型计算结果以及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Kumar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并且由于所用的推导方法不依赖于晶体的结构,因此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常数 弹性模量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ZnO纳米棒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克跃 蔡圣文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8-1841,共4页
以六水硝酸锌为锌源,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制备了纳米氧化锌(ZnO)。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对氧化锌的吸收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锌属于六方纤... 以六水硝酸锌为锌源,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制备了纳米氧化锌(ZnO)。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对氧化锌的吸收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锌属于六方纤锌矿单晶结构,呈棒状结构。通过改变PVA含量,氧化锌纳米棒的长度可以从400 nm到2μm可调。吸收光谱表明,随着PVA含量增加,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讨论了PVA作用下氧化锌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聚乙烯醇 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