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防控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方萍 王玲 +4 位作者 张蔚 兰洋 姚远 徐绍莲 熊祖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防控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入住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分为对照组490例和观察组514例。对照组采取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全面识别精神科封闭...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防控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入住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分为对照组490例和观察组514例。对照组采取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全面识别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风险因素,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结果管控后,观察组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精神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及防控技术指标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用于精神科封闭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有利于识别风险人群及薄弱环节,加强专科护理质量及防控技术督导,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封闭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专科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肺血管穿行征对肺磨玻璃结节进展的风险评估
2
作者 陈芳 赵红 +1 位作者 梁静静 吴宗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中伴血管穿行是否为肺结节进展的危险因素,为GGN的随访策略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3年11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胸部高分辨CT并诊断为含有持续GGN(初始直径≤10 mm)患者256...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中伴血管穿行是否为肺结节进展的危险因素,为GGN的随访策略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3年11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胸部高分辨CT并诊断为含有持续GGN(初始直径≤10 mm)患者256例。根据胸部高分辨CT图像上GGN内部是否出现肺血管穿行现象,将结节分为肺血管穿行组(A组)和无肺血管穿行组(B组)。通过评估GGN大小、密度等影像特征变化判断其进展情况,比较两组结节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256例患者中,A组155例共196个GGN,B组101例共106个GGN,随访时间14~80个月,31个结节有进展,GGN进展率为10.3%(31/302)。两组结节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相同,随访2~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出现平缓下降,但两组结节不同随访时间节点(36、60、80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80,P=0.090;χ^(2)=1.683,P=0.194;χ^(2)=2.630,P=0.105)。结论 GGN中出现肺血管穿行是一种常见表现,并非结节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能作为判断结节恶变风险和手术干预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低分化簇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周 朱运超 +3 位作者 吴德平 宣自磊 陈秀明 张新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36-942,共7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肠癌低分化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的H&E染色标本及病例资...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肠癌低分化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的H&E染色标本及病例资料,复评全部患者肿瘤组织中PDC分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Cox模型评价PDC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DC G1为52例,G2 14例,G3 36例。PDC分级与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独立正相关,而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独立负相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HR=2.377,95%CI:1.237~4.568;P=0.009)、远处转移(HR=7.455,95%CI:2.597~21.399;P<0.001)和PDC分级(HR=2.095,95%CI:1.099~3.994;P=0.025)均为结肠癌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TIL和TB均可影响结肠癌PDC分级,评估癌组织中PDC分级有助于对结肠癌患者进行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低分化簇 疾病无进展生存 预后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镁离子浓度与直肠癌患者谷氨酰转肽酶的关系
4
作者 刘洪俊 汪圣毅 +1 位作者 刘虎 张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直肠癌患者血清镁离子(Mg^(2+))浓度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影响尚不明确,收集分析临床数据,Mg^(2+)浓度不呈正态分布(D=0.737,P<0.05),按照中位数分组,比较不同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局部加权散点平滑(LOWESS)、分段线性回... 直肠癌患者血清镁离子(Mg^(2+))浓度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影响尚不明确,收集分析临床数据,Mg^(2+)浓度不呈正态分布(D=0.737,P<0.05),按照中位数分组,比较不同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局部加权散点平滑(LOWESS)、分段线性回归方法,拟合血清Mg^(2+)浓度与γ-GT的关系。结果发现,与Mg^(2+)浓度小于0.92 mmol/L组的直肠癌患者比较,Mg^(2+)浓度≥0.92 mmol/L组的γ-GT和血清总胆固醇较高(P均<0.05)。LOWESS的结果表明,原始数据中血清Mg^(2+)浓度的两个变化点分别为0.92 mmol/L和0.99 mmol/L,自然对数转换的数据中血清Mg^(2+)浓度的另外两个变化点分别为-0.167和-0.01。利用原始数据建立的两段线性回归模型表明,血清Mg^(2+)浓度的变化点为0.98 mmol/L,Mg^(2+)浓度<0.98 mmol/L对γ-GT有正向影响,Mg^(2+)≥0.98 mmol/L时有负向影响。另一个使用自然对数转换数据的两段线性回归模型显示,血清Mg^(2+)浓度的变化点为0.01,其中Mg^(2+)浓度的自然对数<0.01对γ-GT有正向影响,当Mg^(2+)浓度的自然对数≥0.01时则有负向影响。用原始数据LOWESS回归的2个拐点,即0.92 mmol/L和0.99 mmol/L的Mg^(2+)浓度,进行三段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0.980 mmol/L的Mg^(2+)浓度,对γ-GT的影响是正向的,且与<0.929 mmol/L的Mg^(2+)浓度区间的系数不同,影响程度不同,而在≥0.980 mmol/L的Mg^(2+)浓度区间,对γ-GT的影响是负向的,此外,用对数转换数据LOWESS的2个拐点进行的三段线性回归,也显示Mg^(2+)浓度的自然对数以-0.020为分界点时,对γ-GT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但三段线性回归模型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具有较高Mg^(2+)浓度的直肠癌患者,其γ-GT的水平也较高,Mg^(2+)浓度对γ-GT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为γ-GT的关联因素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血清镁离子 Γ谷氨酰转肽酶 局部加权散点平滑 分段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死亡相关LncRNA的胃癌预后模型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凤亮 曹志国 +3 位作者 石小琪 张启坤 陈昌裕 余昌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9-1439,共11页
目的 基于二硫化物应激导致的新型细胞死亡类型,探究与其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建立双硫死亡相关的胃癌预后模型,为胃癌治疗的预后情况评估提供新的方式。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库TCGA获得胃癌与正常组织样本的转录组... 目的 基于二硫化物应激导致的新型细胞死亡类型,探究与其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建立双硫死亡相关的胃癌预后模型,为胃癌治疗的预后情况评估提供新的方式。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库TCGA获得胃癌与正常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并通过Pearson分析与LASSO-Cox回归分析挑选双硫死亡相关LncRNA。基于上述LncRNA构建出相关的胃癌预后模型,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药物敏感性分析、定量逆转录PCR(RT-qPCR)等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识别出400个双硫死亡相关的LncRNA,并筛选出其中5个构建预后模型,用于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模型在验证中显示,高风险评分组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风险评分组(P<0.05)。此外,预后模型的预测能力(AUC=0.725)优于仅依据年龄和性别等基本特征进行预测。双硫死亡相关LncRNA在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双硫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可以用于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和肿瘤微环境,为胃癌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靶点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死亡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士英 徐茂红 +5 位作者 赵克霞 张小勇 汪洋奎 顾宏霞 陈秀明 罗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3-1034,共2页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特别是TNF-α大量释放,可导致肝脏急性出血性坏死[1]。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含多种...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特别是TNF-α大量释放,可导致肝脏急性出血性坏死[1]。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具有解酒毒、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刀豆蛋白A 小鼠 免疫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东风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175-3178,3183,共5页
目的探讨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PDN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 目的探讨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PDN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8周,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3例(82.5%),有效6例(15.0%),无效1例(2.5%);对照组显效9例(22.5%),有效21例(52.5%),无效10例(25.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81,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增大(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甲钴胺相比,采用硫辛酸序贯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PDN效果更明显,可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用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硫辛酸 依帕司他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东风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690-3694,共5页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针对DPN的发生风险尚无有效的预测手段。有研究发现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对胰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针对DPN的发生风险尚无有效的预测手段。有研究发现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对胰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关于其与DPN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TG/HDL-C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未并发DPN患者150例(对照组),并发DPN患者148例(DP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HDL-C比值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HDL-C比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与DPN组患者性别、年龄、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饮酒史、DBP、FPG、HbA1c、C-P、TC、HDL-C、LDL-C、Cr、UA、Cys-C、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有吸烟史占比、腰围、SBP、TG、TG/HDL-C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和TG/HDL-C比值高是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以TG/HDL-C比值为诊断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27〔95%CI(0.563,0.690),P<0.001〕,诊断的最佳切点值为3.7,此时的灵敏度为34.5%,特异度为93.3%。结论TG/HDL-C比值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DPN,TG/HDL-C比值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松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东风 张楠 +2 位作者 章秋 赵广碧 杨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N=30例)及非骨松组(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N=30例)及非骨松组(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BALP、TRAP水平。骨松组服用替勃龙(2.5 mg/d)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骨密度(BM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血清TRAP、BAL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骨松组及非骨松组的血清TRAP、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血清TRAP、BALP水平较非骨松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月后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其血清TRAP、BALP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开始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骨代谢指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月后,其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TRAP和BALP的检测,可以早期评价骨转换情况,联合BMD测定可以及时监测替勃龙的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替勃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萍 金平 +7 位作者 霍佳佳 兰洋 张超 张章 许洋洋 姚远 陈明军 杨振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440例(建模组)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现状及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5月... 目的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440例(建模组)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现状及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5月188例(验证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18%,共分检出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75株、33株、7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分、入院48 h首次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增高、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口腔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入院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927(均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约登指数为0.721,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1.2%,准确率为93.6%。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预测模型中的风险因素尽早落实医院感染标准防控技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幸存者及其配偶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1
作者 叶寿梅 曹志国 +2 位作者 余有声 潘燕 陈本鑫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调查甲状腺癌幸存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复查的146例甲状腺癌幸存者,采用汉化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P)、家庭坚韧性量表(F... 目的:调查甲状腺癌幸存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复查的146例甲状腺癌幸存者,采用汉化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P)、家庭坚韧性量表(FH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甲状腺癌幸存者中96例(65.8%)经历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其配偶中87名(59.6%)经历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水平、FoP-Q-SF/P得分、FHI得分、SSRS得分是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幸存者有较高水平的癌症复发恐惧,减轻配偶癌症复发恐惧,改善家庭耐受性和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癌幸存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幸存者 癌症复发恐惧 家庭坚韧性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期间口腔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少华 方萍 陶玉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979-298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外伤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吸痰护理后行气管插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插管前以及手术期间给予口...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外伤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吸痰护理后行气管插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插管前以及手术期间给予口腔护理干预,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浸湿纱布擦洗联合抽吸式牙刷冲洗。比较两组病人麻醉复苏后口腔清洁度、口咽部菌落计数及术后第3日、第7日口腔疾患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复苏后口腔清洁度、口咽部菌落计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3日、第7日口腔疾患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全身麻醉病人气管插管前以及手术期间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可预防口腔内容物反流,降低口腔疾患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Rγ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昌义 潘晓飞 +6 位作者 余昌俊 武平 陈本鑫 李宝 张干 龚玉勇 李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探究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RORγ)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RORγ敲减细胞系,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率;MTT、克隆形成、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 目的 探究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RORγ)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RORγ敲减细胞系,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率;MTT、克隆形成、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RORγ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RORγ基因的敲减增强了结肠癌细胞的活力(F值=157.40,P<0.01)、克隆形成能力(F=61.35,P<0.01)、迁移能力(F=13.00,P<0.01)、侵袭能力(F=21.26,P<0.01)和划痕愈合能力(F=877.2,P<0.01),抑制了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促进了波形蛋白(vimentin)和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表达;TIMER 2.0数据库分析显示结肠腺癌(COAD)组织中RORγ的表达水平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结论 RORγ表达的下调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 免疫浸润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牵引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玉国 陈林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204-207,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联合脉动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科室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肌肉松弛剂、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联合脉动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科室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肌肉松弛剂、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推拿牵引联合脉动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腰椎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关节屈曲活动度、腰椎功能[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腰椎关节屈曲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FIM括约肌控制、自理活动、行进、转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交流、社会认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推拿牵引联合脉动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疗效,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牵引 脉动仪(冲击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安江 王昆 汪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目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医院精神科中西结合病区收治的60例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 目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医院精神科中西结合病区收治的60例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精神分裂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精神分裂症 痰火内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转出病人重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绍莲 解绍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6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病人重返ICU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ICU病人重返率。[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79例转出病人中重新返回ICU的5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重返原因,找出危险因素。[结... [目的]了解近3年来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病人重返ICU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ICU病人重返率。[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79例转出病人中重新返回ICU的5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重返原因,找出危险因素。[结果]3年ICU病人重返率为7.66%;ICU转出病人重返原因主要与呼吸系统问题有关,突出表现为病人人工气道护理不到位、病人排痰措施不能落实、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家庭照顾无力等。[结论]影响ICU病人重返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呼吸道的护理与管理不能满足病人需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病人 重返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输氧控压冲洗装置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
17
作者 黄维 赵梅 +4 位作者 胡仁玉 李会杰 李绍华 胡悦 丁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13-2017,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高流量输氧控压冲洗装置清除气管插管病人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收治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146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 目的:观察应用高流量输氧控压冲洗装置清除气管插管病人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收治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146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高流量输氧控压冲洗装置清除气囊上滞留物(高流量法),对照组采用呼吸机吸气屏气键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呼吸机屏气法)。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操作相关并发症、每日清除滞留物总量、操作前后生命体征及气道压力变化、培训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5.41%)与对照组VAP发生率(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CPIS评分、隐血试验阳性率、呛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每日清除滞留物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前后生命体征、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时间、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流量输氧控压冲洗装置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效果可靠,操作安全,提高了病人对清除操作的耐受性,护士更容易掌握与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高流量输氧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囊上滞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靶向CYP1B1/NF-κB信号抑制乳腺癌进展并增强紫杉醇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范东伟 陈本鑫 +2 位作者 余有声 金从稳 黄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42-851,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索异鼠李素(ISO)抑制乳腺癌(BC)进展的生物学机制及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侵袭和细胞凋亡实验探索ISO对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全基因组微阵列、功...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索异鼠李素(ISO)抑制乳腺癌(BC)进展的生物学机制及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侵袭和细胞凋亡实验探索ISO对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全基因组微阵列、功能富集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ISO生物学功能并鉴定核心靶基因。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B)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评估CYP1B1在BC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侵袭和细胞凋亡实验探索CYP1B1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凋亡影响。通过建立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分析ISO和CYP1B1对BC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验证。通过qRT-PCR和WB分析ISO和CYP1B1对NF-κB信号的影响。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分析ISO联合紫杉醇对BC进展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ISO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的IC50值为11.93μmol/L,划痕、Transwell侵袭和凋亡实验证实ISO可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P<0.05)。火山图显示共有8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ISO能促进27个基因表达,抑制53个基因表达。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有机羟基化合物代谢过程、炎症反应、甾醇代谢过程以及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中。PPI网络结果显示,ISO核心靶基因为细胞色素P4501B1(CYP1B1)。qRT-PCR、WB和Kaplan-Meier plotter结果显示,CYP1B1 mRNA和蛋白质在BC中表达增高且介导更差预后(P<0.05)。CCK-8、划痕、Transwell侵袭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CYP1B1过表达增强MDA-MB-231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而加入ISO可逆转这种现象(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ISO下调CYP1B1表达并减弱NF-κB信号(P<0.05)。体外及体内实验结果显示,ISO联合紫杉醇可显著抑制BC细胞活力和肿瘤生长(P<0.05)。结论ISO通过调控CYP1B1/NF-κB信号轴抑制BC恶性生物学行为,且ISO能增强紫杉醇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乳腺癌 CYP1B1 NF-κB 紫杉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