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两种兽类新纪录——东阳江麝鼩和安徽麝鼩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江晓 徐一凡 +5 位作者 邹志安 曾卫 代杰 任学洋 姚洪凤 陈中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麝鼩属(Crocidu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s)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麝鼩属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属,已记录有198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8)。麝鼩属物种体型较小、形态保守,... 麝鼩属(Crocidu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s)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麝鼩属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属,已记录有198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8)。麝鼩属物种体型较小、形态保守,属内多个物种的分类和分布存在较大争议。我国麝鼩属物种丰富,目前记录有14种麝鼩在我国分布(魏辅文等,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阳江麝鼩 安徽麝鼩 武夷山 江西省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兴明 陈继旺 +5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8-109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两种覆土厚度[30 cm(M)、50 cm(N)],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 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两种覆土厚度[30 cm(M)、50 cm(N)],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 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添加香根草(B)、添加香根草20 d后接种蚯蚓(C)处理,分析覆土理化性质及香根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CK相比,A、B和C处理均能使覆土pH显著降低趋向中性(P<0.05),提升覆土电导率(EC)、有机质(OM)、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与CK相比,不同时间接种蚯蚓均能增加香根草发芽率、总重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B处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A处理叶绿素b含量和C处理根系总长较CK均显著提高(P<0.05)。与CK相比,B处理降低香根草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效果较强,30和50 cm厚度覆土下B处理香根草可溶性蛋白较CK分别降低9.34%和4.69%(P<0.05),50 cm厚度覆土下脯氨酸含量较CK降低了5.55%(P<0.05),而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根草丙二醛含量。同一覆土厚度下,A处理仅在30 cm条件下显著降低香根草过氧化氢酶活性;B、C处理香根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A、C处理中覆土OM、TN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环境因子,而B处理中覆土OM、TP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蚯蚓-香根草联合应用于复垦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香根草 生理生态特性 矸石覆土 覆土厚度 不同协同时间 土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光伏沉陷塘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3
作者 王兴明 胡雨琴 +5 位作者 范廷玉 董众兵 梁淑英 董鹏 储昭霞 邓瑞来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87,共15页
为探究沉陷塘与非沉陷塘、光伏沉陷塘与无光伏沉陷塘、漂浮型光伏沉陷塘与立柱型光伏沉陷塘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的差异,本研究选取对光伏沉陷塘中Cr、Ni、Cd、Pb、Cu、Mn、Zn等7种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利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并... 为探究沉陷塘与非沉陷塘、光伏沉陷塘与无光伏沉陷塘、漂浮型光伏沉陷塘与立柱型光伏沉陷塘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的差异,本研究选取对光伏沉陷塘中Cr、Ni、Cd、Pb、Cu、Mn、Zn等7种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利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USEPA模型对微量元素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塘中Cd大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最高达11.78μg·L^(−1),Cu、Zn浓度最小值分别为13.75μg·L^(−1)、34.85μg·L^(−1),均大于长江河源区背景值3.01μg·L^(−1)、6.46μg·L^(−1),呈现一定富集现象,其中,Zn富集程度较高;与无光伏沉陷塘相比,沉陷塘微量元素浓度较低,没有受到光伏面板材料的影响或光伏面板影响较小,整体表现为漂浮型光伏电站>立柱型光伏电站>无光伏沉陷塘;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发现沉陷塘污染水平整体表现为立柱光伏沉陷塘>漂浮光伏沉陷塘,光伏沉陷塘>无光伏沉陷塘,沉陷塘>非沉陷塘;相关性和聚类分析显示,漂浮光伏沉陷塘的污染源为冶金化工、汽车排放,立柱光伏沉陷塘的污染源为矿业开采、道路交通、燃煤和农业肥料,无光伏沉陷塘的污染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内源污染,非沉陷塘的污染源为工业生产、农业肥料和道路交通;健康风险评价发现沉陷塘中非致癌物质通过饮水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非致癌总风险HI均小于1,最大为0.133,处于人体可接受水平,致癌物质Cr、Cd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CR小于1×10^(−6),认为无致癌风险或致癌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塘 微量元素 污染评价 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炭强化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兴明 徐岚 +4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邓瑞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8-1656,共9页
为探讨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对污泥性质和重金属的影响,本研究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对蚯蚓堆肥进行强化处理,探究不同生物炭剂量(污泥干质量的2%、4%、6%、8%)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有效态以及赋存形态的影... 为探讨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对污泥性质和重金属的影响,本研究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对蚯蚓堆肥进行强化处理,探究不同生物炭剂量(污泥干质量的2%、4%、6%、8%)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有效态以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有机质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不添加稻壳炭)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强化后的电导率、有机质分别降低28.96%~47.46%、2.84%~18.87%;稻壳炭强化的污泥堆肥中养分增加,总氮、总磷和总钾在8%添加量时分别提高9.89%、24.39%和2.51%。当稻壳炭添加到蚯蚓堆肥后,重金属从易迁移转化形态向稳定态转化,在8%添加比例时,Cd、Cu、Ni的残渣态占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57、19.12、9.27个百分点,有效态分别降低56.25%、34.22%、28.20%;添加4%稻壳炭使Pb由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稳定的有机结合态转化,且有效态降低27.69%。相关性分析发现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升高堆体pH降低了污泥中Cd、Cu、Ni、Pb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可显著提升城市污泥营养元素,改善理化性质,提高污泥中重金属钝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稻壳炭 城市污泥堆肥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时间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兴明 章珍 +3 位作者 储昭霞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8-537,共10页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态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堆肥时间增加(0~30 d),污泥pH和总氮(TN)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总有机碳(TOC)浓度逐渐降低,电导率(EC)先降低后升高,总磷(TP)和总钾(TK)浓度逐渐增加,堆肥结束时,pH、TOC浓度和TN浓度分别较初始值平均降低6.38%、20.24%和13.44%;重金属Cd、Zn和Pb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u、Ni和Cr浓度先升高后降低;重金属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r和Pb有效态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堆肥10 d时,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较初始值降低最多,平均降低40.99%、30.65%、16.23%和3.17%。秸秆炭的添加能改善污泥弱酸性环境,提高TK浓度,降低EC和TOC、TN、TP浓度;污泥中重金属(除Pb外)浓度及其有效态(除Cu和Pb外)浓度均随秸秆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主要通过改变污泥pH及EC与TOC、TP浓度影响重金属有效态浓度,且添加8%玉米秸秆炭时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和有效态浓度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污泥 蚯蚓堆肥 玉米秸秆炭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三种小型兽类新纪录
6
作者 朱中旭 李权 +8 位作者 陈中正 李学友 裴枭鑫 王洪娇 普昌哲 罗康 罗京 普明进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3-573,共11页
2020—2023年,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西藏重点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及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林芝和日喀则采集到一批小型兽类标本。通过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中包含甘肃鼩鼱(Sorex cansulus)、柴达木... 2020—2023年,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西藏重点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及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林芝和日喀则采集到一批小型兽类标本。通过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中包含甘肃鼩鼱(Sorex cansulus)、柴达木根田鼠(Alexandromys limnophilus)和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皆为西藏自治区兽类新纪录。其中甘肃鼩鼱西藏种群与云南白马雪山种群形态大小相近,最大似然树(ML)显示二者构成单系(BS=100),组内遗传距离为0.5%~0.6%;柴达木根田鼠西藏种群与四川种群形态大小相近,二者构成单系(BS=100),组内遗传距离为1.0%~1.4%;耐氏大鼠西藏种群与泰国种群和云南种群部分形态特征相异,三者构成单系(BS=81),组内遗传距离为5.7%~6.3%。本研究扩展了这三个物种的分布区并丰富了西藏自治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鼩鼱 柴达木根田鼠 耐氏大鼠 西藏自治区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缺齿鼹中国内地分布新纪录
7
作者 姚洪凤 胡江晓 +7 位作者 韩吉学 汤若晖 周佳俊 何锴 张余才 储俊 赵凯 陈中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严格适应地下生活的“真鼹”,常栖息于林间草地或邻近农地中。缺齿鼹外形上与鼹属(Talpa)物种十分相似,其齿式为:3.1.4.3/2.1.4.3=42(Ziegler,197...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ia)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严格适应地下生活的“真鼹”,常栖息于林间草地或邻近农地中。缺齿鼹外形上与鼹属(Talpa)物种十分相似,其齿式为:3.1.4.3/2.1.4.3=42(Ziegler,1971),下颌比鼹属物种缺少一个门齿,故而得名缺齿鼹。当前分类体系认为缺齿鼹属共包含9个物种,其中5种在中国有分布(魏辅文,2021):大缺齿鼹(M.robusta Nehring,1891)、海岛缺齿鼹(M.insularis Swinhoe,1862)、台湾缺齿鼹(M.kanoana Kawada et al.,2007)、华南缺齿鼹(M.latouchei Thomas,1907)和钓鱼岛鼹(M.uchid‐ai Abe et al.,1991)。华南缺齿鼹和海岛缺齿鼹的分类和分布仍存较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齿鼹属 海岛缺齿鼹 中国内地 安徽省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城市内河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范廷玉 赵一凡 +7 位作者 王兴明 王顺 查世娇 路啊康 颜昭耀 王苗 陈迎香 周维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0-1391,共12页
为研究夏末秋初芜湖城市内河水质波动原因,在综合考虑河段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排放等因素的基础上,论文选择芜湖三条代表性城市内河河段(中央城河段、汇成河段、中山南路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布设了18个监测断面,分析了pH、溶解氧(DO... 为研究夏末秋初芜湖城市内河水质波动原因,在综合考虑河段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排放等因素的基础上,论文选择芜湖三条代表性城市内河河段(中央城河段、汇成河段、中山南路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布设了18个监测断面,分析了pH、溶解氧(DO)、电导率(EC)、氨氮(NH3-N)和总磷(TP)以及叶绿素a(Chla)等水质指标,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试了微生物群落,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三条城市内河河段细菌多样性丰富,主要菌门种类相似,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汇成河段水中的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最高,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从上游到下游显著增加,污水管网老化泄漏及点源排放是导致该河段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偏高的主要原因.冗余分析(RDA)表明总氮(TN)在三条城市内河河段的水生细菌群落分布中起关键作用,氨氮(NH_(3)-N)和总磷(TP)以及叶绿素a(Chla)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研究结果为精准高效保障城市内河水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 城市内河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典型矿区不同塌陷年龄沉陷塘水中微量元素浓度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4
9
作者 程晓静 王兴明 +3 位作者 储昭霞 王运敏 范廷玉 徐晓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1,88,共9页
[目的]研究淮南典型矿区不同年龄沉陷塘水体5种微量元素Mn,Ni,V,As和Cr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旨在为采煤沉陷区微量元素风险管控、沉陷塘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测定水样的微量元素Mn,Ni,V,As和Cr的含量,运用Pearson相... [目的]研究淮南典型矿区不同年龄沉陷塘水体5种微量元素Mn,Ni,V,As和Cr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旨在为采煤沉陷区微量元素风险管控、沉陷塘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测定水样的微量元素Mn,Ni,V,As和Cr的含量,运用Pearson相关性和主成分析法识别微量元素的来源,同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①沉陷塘水体微量元素As和Cr的含量符合中国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元素Mn,Ni和V的含量在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之内。②不同塌陷年龄沉陷水体微量元素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青年矿>老年矿>中年矿,随塌陷年龄增加,研究区沉陷水体微量元素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③不同年龄塌陷水体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不同年龄塌陷水体致癌元素(As,Cr,Ni)成人和儿童年均致癌健康风险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青年矿元素As的致癌风险值相对较大,接近USEPA限值。[结论]受采煤活动影响,煤矿开采初期,沉陷水体微量元素浓度较大,应做好敏感微量元素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随塌陷年龄越加,沉陷塘水体的微量元素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矿区 采煤塌陷塘 塌陷年龄 微量元素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黏液联合竹炭堆肥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郇辉辉 王兴明 +4 位作者 储昭霞 王运敏 范廷玉 董众兵 徐晓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7-1085,共9页
重金属积聚于生活污泥中限制了其利用价值,为削弱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和提升其可利用性,向污泥中添加蚯蚓黏液和不同比例竹炭(2%、4%、6%和8%),以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探究黏液联合竹炭对堆肥后污泥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结果... 重金属积聚于生活污泥中限制了其利用价值,为削弱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和提升其可利用性,向污泥中添加蚯蚓黏液和不同比例竹炭(2%、4%、6%和8%),以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探究黏液联合竹炭对堆肥后污泥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污泥单独堆肥,添加黏液提升了污泥pH、电导率(EC)和降低了总氮(TN)、总磷(TP),添加竹炭后,污泥弱酸性环境进一步改善,有机质(OM)和EC提高,但营养元素仍存在一定流失。在单独黏液堆肥时,重金属总量(Pb、Ni、Cu、Zn和Cd)降低,Pb、Ni、Cd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降低其有效性,随着污泥中添加黏液和不同比例竹炭,重金属总量进一步降低,Pb、Ni、Zn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逐渐向残渣态转化,而Cu有机结合态逐渐向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降低Pb、Ni、Zn和升高Cu的有效性。通过相关、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可知,黏液联合竹炭主要改变EC和OM,分别影响污泥中有效Cu和有效Zn、Pb、Ni。黏液+8%竹炭处理在降低污泥中多数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黏液 竹炭 污泥堆肥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分数生长素对Cd胁迫的香樟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泽锟 张辰阳 +7 位作者 汪洋 艾艳梅 徐晓阳 冯今萍 洪婉悦 宋兰萍 李小平 周际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1年生香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探究了在Cd质量分数为20 mg·kg^(-1)胁迫时施加不同质量分数(5、10、40 mg·kg^(-1))的吲哚乙酸(I...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1年生香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探究了在Cd质量分数为20 mg·kg^(-1)胁迫时施加不同质量分数(5、10、40 mg·kg^(-1))的吲哚乙酸(IAA)对香樟幼苗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1年生香樟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施加吲哚乙酸可有效缓解Cd对香樟的胁迫,主要表现为吲哚乙酸可增加香樟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抗坏血酸质量摩尔浓度、谷胱甘肽质量摩尔浓度。外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吲哚乙酸对香樟幼苗Cd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施加10 mg·kg^(-1)吲哚乙酸对香樟Cd胁迫的缓解作用最显著,与仅Cd污染处理未施加IAA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60.67%、58.58%、60.13%,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抗坏血酸质量摩尔浓度、谷胱甘肽质量摩尔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57.7%、34.89%、22.22%、28.55%、66.03%。外源吲哚乙酸通过缓解由Cd污染导致的氧化胁迫,增强香樟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香樟抗逆境胁迫能力,减少Cd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CD胁迫 吲哚乙酸 光合作用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香根草联合作用对复垦土壤重金属Cr、Cu、Pb和Zn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鲁福庆 王兴明 +2 位作者 储昭霞 范廷玉 徐晓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4-1203,共10页
为研究蚯蚓-香根草联合作用对复垦土壤重金属Cr、Cu、Pb和Zn总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采用土柱模拟试验,设置50和70 cm 2组厚度覆土,每组覆土分别设置不种植香根草不添加蚯蚓(CK)、单独种植香根草(V)、单独添加蚯蚓(E)和蚯蚓-香根草联合(... 为研究蚯蚓-香根草联合作用对复垦土壤重金属Cr、Cu、Pb和Zn总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采用土柱模拟试验,设置50和70 cm 2组厚度覆土,每组覆土分别设置不种植香根草不添加蚯蚓(CK)、单独种植香根草(V)、单独添加蚯蚓(E)和蚯蚓-香根草联合(VE)4个处理,分析覆土理化性质以及Cr、Cu、Pb和Zn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V、E和VE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Cr、Cu、Pb和Zn总含量(P<0.05),且VE处理对重金属总量的降低效果优于其他处理,VE处理50和70 cm厚度覆土重金属Cr、Cu、Pb和Zn总含量与CK相比分别降低4.90%、13.12%、10.36%和6.91%以及5.47%、11.20%、10.34%和6.96%。与CK相比,E处理能提高覆土重金属有效态含量;V处理能降低覆土Cu、Pb和Zn有效态含量;VE处理降低覆土Pb有效态含量的效果较弱,降低Cu和Zn有效态含量的效果较强。同一覆土厚度条件下,与CK相比,V、E和VE处理均能降低覆土pH值,提高土壤OM、TN和TP含量。此外,接种蚯蚓能增加香根草生物量,且蚯蚓对香根草地下部生物量增加的效果比地上部生物量更显著。相关性及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后,土壤pH与Cr和Pb有效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OM含量与Cr和Pb有效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Zn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TN和TP含量与Cu和Pb总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pH和OM含量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键因子。因此,蚯蚓-香根草联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覆土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香根草 重金属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巢鼠属分类与分布的讨论 被引量:11
13
作者 裴枭鑫 曲潍滢 +3 位作者 张敏 邵江山 方磊 陈中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巢鼠属(Micromys Dehne,1841)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是最小的啮齿动物之一。此前的研究显示该属包含巢鼠(M.minutus)和红耳巢鼠(M.erythrotis)两个物种,但由于数据缺乏,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仍存争议,且两个物种在中国... 巢鼠属(Micromys Dehne,1841)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是最小的啮齿动物之一。此前的研究显示该属包含巢鼠(M.minutus)和红耳巢鼠(M.erythrotis)两个物种,但由于数据缺乏,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仍存争议,且两个物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也不确定。本研究在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批巢鼠属标本,经形态与分子学鉴定发现其包含巢鼠和红耳巢鼠两个物种,它们在清凉峰海拔1600 m处同域分布,支持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基于安徽清凉峰巢鼠和红耳巢鼠的外形特点,本文对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巢鼠属照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巢鼠属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同时绘制了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在我国巢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红耳巢鼠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陕西、湖北、西藏、贵州、重庆、安徽、福建、广西;两者在安徽清凉峰和陕西镇巴县、城固县皆有分布。此外,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我国巢鼠属多样性仍被低估,极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分类单元,巢鼠属的分类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巢鼠 巢鼠 分布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