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圈养野生动物粪便及生境耐药菌分布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彩云 郑亚文 +6 位作者 王紫薇 谢文婷 杨岩松 张迁 张妍 贾情娜 李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圈养野生动物粪便及生境抗生素耐药菌分布情况,该研究利用不同抗生素选择性平板采集7种野生动物粪样和生境水土样共54份样本,进行耐药菌的筛选和检出率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周围环境样本耐药菌检出率与粪样耐药菌检出率... 为探究圈养野生动物粪便及生境抗生素耐药菌分布情况,该研究利用不同抗生素选择性平板采集7种野生动物粪样和生境水土样共54份样本,进行耐药菌的筛选和检出率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周围环境样本耐药菌检出率与粪样耐药菌检出率统计结果基本类似,其中粪样耐药菌检出率介于0~73.36%之间,生境中水样耐药菌检出率介于0~65.69%之间,土样耐药菌检出率介于0~82.47%之间。野生动物粪样存在不同程度细菌耐药现象,并有明显多重耐药性。野生动物中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最为严重,其次为氟苯尼考抗生素。该研究可为中国野生动物自然环境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粪便 生境 抗生素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某野生动物园戊型肝炎跨种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权 蒲颖艳 +7 位作者 张文 牟静 曹祥荣 崔立 杨志彪 华修国 胡钧 徐春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90-3691,3716,共3页
从皖南某野生动物园采集包括鸟类在内的22种动物粪便样品共计38份,采用RT-nPCR法检测HEV。结果表明,28.9%的粪样呈HEV RNA阳性,其中包括多种鸟类粪样。对所有11个HEV分离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属基因4型,同源性为96%-100%。这提示... 从皖南某野生动物园采集包括鸟类在内的22种动物粪便样品共计38份,采用RT-nPCR法检测HEV。结果表明,28.9%的粪样呈HEV RNA阳性,其中包括多种鸟类粪样。对所有11个HEV分离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属基因4型,同源性为96%-100%。这提示,在该野生动物中心发生了HEV的跨种间感染,并且哺乳动物HEV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跨种感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圈养黑麂驯养繁育的人工管理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良银 李群 张文兴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8期83-84,共2页
本文在总结安徽省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多年黑麂驯养繁育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近几年黑麂饲养种群所出现的死亡个体的环境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从而降低幼体死亡率和壮大圈养种群。
关键词 人工管理 黑麂 繁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麂亚科动物钾离子通道基因片段及其内含子序列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戴君勇 曹祥荣 +3 位作者 石磊 张锡然 徐春茂 胡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100,共6页
运用PCR扩增、T A克隆、测序等技术,获得黑麂,小麂,赤麂和毛冠鹿4种麂亚科动物基因组DNA的钾离子通道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麂属动物之间的外显子区域序列差异为0.90%~1.44%,毛冠鹿与麂属动物之间的差异为0.90%~1.26%,可见这一段序... 运用PCR扩增、T A克隆、测序等技术,获得黑麂,小麂,赤麂和毛冠鹿4种麂亚科动物基因组DNA的钾离子通道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麂属动物之间的外显子区域序列差异为0.90%~1.44%,毛冠鹿与麂属动物之间的差异为0.90%~1.26%,可见这一段序列的同源性较高。而内含子部分序列差异在麂属动物之间的差异为0~1.22%,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差异为1.83%左右。由NJ法和最大简约法(Mp法)构建的进化树表明黑麂与赤麂亲缘关系较近,小麂与他们同为一属但关系较远,而毛冠鹿与它们之间的分化程度已达到属间水平。研究表明基因组的内含子序列能够较真实反映近缘动物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分子进化比较分析的较理想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麂亚科 系统进化 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 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冠鹿与3种麂属动物的GAPDH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君勇 曹祥荣 +3 位作者 石磊 张锡然 徐春茂 王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9,共5页
麂亚科(Muntiacinae)动物包括麂属(Muntiacus)和毛冠鹿属(Elaphodus),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及印度,动物形态相似,但具有令人瞩目的细胞遗传学特性.本文以赤麂(Muntiacus muntjak)、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小麂(Munti... 麂亚科(Muntiacinae)动物包括麂属(Muntiacus)和毛冠鹿属(Elaphodus),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及印度,动物形态相似,但具有令人瞩目的细胞遗传学特性.本文以赤麂(Muntiacus muntjak)、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4种麂亚科动物为材料,以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GAPDH,管家基因)为靶基因,对毛冠鹿在麂亚科中分类地位进行分子鉴定.提取这4种动物的基因组DNA,根据人的GAPDH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约为300bp的扩增产物.将纯化后的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Vector中,转化DH-5a菌,挑选阳性克隆。用M13-47/RV—M通用引物进行测序.测序的结果经clustal软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麂属动物种问GAPDH基因间的DNA差异在2.52%~4.37%之间,毛冠鹿与麂属3种动物的差异在1.79%-2.87%之间.这些变异以碱基的转换为主.本文结果支持毛冠鹿为独立属1种的分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麂亚科 毛冠鹿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黑麂的保护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0,共2页
黑麂(muntiacus crinfron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哺乳动物,它属于偶蹄目鹿科麂亚科麂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名录的我国特有的世界性受胁物种,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为珍贵的鹿类... 黑麂(muntiacus crinfron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哺乳动物,它属于偶蹄目鹿科麂亚科麂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名录的我国特有的世界性受胁物种,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目前全国仅存5 000只,仅分布于皖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保护现状 黑麂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哺乳动物 受胁物种 麂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与鸟类监测
7
作者 赵融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8-50,共3页
根据皖南鸟类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合理布局建设皖南鸟类监测站,对皖南山区鸟类疫源疫病进行监测,构建长效防控预警机制,为有效保护濒危珍稀鸟类、保护物种多样性、防止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向畜禽及人类传播蔓延、维护地方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 根据皖南鸟类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合理布局建设皖南鸟类监测站,对皖南山区鸟类疫源疫病进行监测,构建长效防控预警机制,为有效保护濒危珍稀鸟类、保护物种多样性、防止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向畜禽及人类传播蔓延、维护地方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野生鸟类 疫源疫病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救护鸳鸯的饲养管理
8
作者 李群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8期109-109,共1页
野生鸳鸯由外界自然环境转入人工笼舍中饲养,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应激过大,会造成死亡。本文对一对救护的野生鸳鸯进行了人工笼舍饲养及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减少应激是饲养成功的关键所在,如光线较暗、有隐蔽场所、有同伴陪伴、合适... 野生鸳鸯由外界自然环境转入人工笼舍中饲养,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应激过大,会造成死亡。本文对一对救护的野生鸳鸯进行了人工笼舍饲养及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减少应激是饲养成功的关键所在,如光线较暗、有隐蔽场所、有同伴陪伴、合适对口的饲料等都极大提高了野生鸳鸯的饲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 救护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冠鹿ZFY、ZFX基因片段的克隆与性别鉴定 被引量:9
9
作者 蒋华云 曹祥荣 +2 位作者 张锡然 胡均 徐春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468,共4页
根据人和鼠性别分化相关的ZFY、ZFX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雌雄毛冠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上,获得ZFY、ZFX重组克隆,并测定了ZFY、ZFX基因片段的序列,序列比较显示两者同源性达91%,仅在少数位点有差异,以... 根据人和鼠性别分化相关的ZFY、ZFX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雌雄毛冠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上,获得ZFY、ZFX重组克隆,并测定了ZFY、ZFX基因片段的序列,序列比较显示两者同源性达91%,仅在少数位点有差异,以此确定AvaⅡ为ZFX上特异酶切位点,通过PCR扩增和AvaⅡ特异酶切对毛冠鹿性别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ZFY ZFX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毛冠鹿的一核型与性染色体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亚慧 张锡然 +3 位作者 曹祥荣 徐志鹏 胡均 徐春茂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培养成年雄性毛冠鹿的皮肤细胞,对其核型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核型,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染色体正好配成24对,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该对异型染色体的一条为较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仅次于第3号...  以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培养成年雄性毛冠鹿的皮肤细胞,对其核型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核型,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染色体正好配成24对,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该对异型染色体的一条为较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仅次于第3号染色体,C带与薄层扫描显示其异染色质丰富.另一条为较大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介于第2号与第3号染色体之间,比其他已知核型中相应的染色体长,几乎全为异染色质.G带分析表明该对异型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均显示一些数目不等的浅带.本文通过核型分析,对毛冠鹿的性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染色体 毛冠鹿 核型 带型 薄层扫描显示 原代细胞培养 C带 G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豹脱毛症的诊治
11
作者 胡均 张文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云豹 脱毛症 定期驱虫 饲养过程 诊治 疫病防治 成体 食物中毒 意外 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条顺气穴插入法治疗牛角膜翳
12
作者 胡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9期49-49,共1页
1病因牛角膜翳是临床常见的眼部疾患,多由于角膜受到损伤、受到异物、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特别是农村养牛都喜欢牵绳放养,而牛绳在牵拉时摆动极易碰到眼睛,使得耕牛因此而患疾的居多。
关键词 角膜翳 养牛 插入法 顺气穴 治疗 柳条 化学性 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