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丹素通过调节TGF-β1/Smad2及Nrf2/NOX4通路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
1
作者 李慧 胡恒钊 +4 位作者 俞婷婷 胡慧娴 王佳乐 吴晶 郝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plumbagi,PL)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博来霉素组(bleomycin,BLM)、PL低剂量组(1 mg/kg)、PL高剂量组(2 m...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plumbagi,PL)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博来霉素组(bleomycin,BLM)、PL低剂量组(1 mg/kg)、PL高剂量组(2 mg/kg)。采用气管内注射BLM(3 mg/kg)复制小鼠PF模型,腹腔注射PL(1或2 mg/kg)3周,处死动物。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related factor 2,Nrf2)和NADPH氧化酶4(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collagen Ⅰ,Col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Col Ⅲ)、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p-Smad2、Nrf2和NOX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BLM组相比,PL治疗可减轻小鼠肺间质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降低HYP含量(P<0.01,P<0.05),降低α-SMA、Col Ⅰ和Col Ⅲ的蛋白表达(P<0.01,P<0.05),减少IL-6的分泌(P<0.01),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SOD和GSH的活性,减少MDA含量,P<0.01,P<0.05),显著下调TGF-β_(1)、p-Smad2和NOX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上调Nrf2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PL可能通过调节TGF-β_(1)/Smad2及Nrf2/NOX4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与胶原沉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PF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肺纤维化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Nrf2/NO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基于抑制caspase-1经典细胞焦亡信号通路 被引量:5
2
作者 房尚萍 孙任珂 +4 位作者 苏慧 翟科程 项毓 高杨梦娜 郭文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caspase-1经典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在绿原酸治疗急性肾损伤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CLP+地塞米松组(CLP+DXM组)、CLP+绿原酸组(CLP+CGA组)。S... 目的探讨caspase-1经典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在绿原酸治疗急性肾损伤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CLP+地塞米松组(CLP+DXM组)、CLP+绿原酸组(CLP+CGA组)。Sham组小鼠仅开腹未造模,CLP组CLP+DXM组和CLP+CGA组小鼠均盲肠结扎穿刺(CLP)造模。Sham组、CLP组、CLP+DXM组和CLP+CGA组在造模后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g/kg、生理盐水10 mg/kg,注地塞米松1μg/kg和绿原酸15 mg/kg 6 h。各组均在注射药物结束后8 h,比较各组小鼠7 d生存率,肾组织大体形态、HE染色,肾组织细胞凋亡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及肾组织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绿原酸干预后提高了小鼠7 d生存率,肾组织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降低了肾功能指标BUN、Scr、KIM-1水平;NLRP3炎性小体及caspase-1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论绿原酸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信号通路,改善盲肠结扎穿刺所致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细胞焦亡 NLRP3炎性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GI2-AS3通过靶向调控miR-1269a/PTEN/AKT通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喜瑞 戚之琳 +6 位作者 邓园洁 杨子晗 孙丽 李国豪 梁娟娟 吴菲 袁力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3-2043,共11页
目的研究lncRNA MAGI2-AS3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AGI2-AS3和miR-1269a在顺铂敏感细胞(A549,H1299)和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H1299/DDP)中的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敲低A549和H1299中的MAGI2-AS... 目的研究lncRNA MAGI2-AS3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AGI2-AS3和miR-1269a在顺铂敏感细胞(A549,H1299)和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H1299/DDP)中的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敲低A549和H1299中的MAGI2-AS3的表达,过表达A549/DDP和H1299/DDP中的MAGI2-AS3并加入20μmol/L顺铂(DDP)处理。A549/DDP和H1299/DDP细胞实验分组为:OE-NC组,OE-MAGI2-AS3组,OE-NC+DDP组,OE-MAGI2-AS3+DDP组,A549和H1299细胞实验分组为:sh-NC组,sh-MAGI2-AS3组,sh-NC+DDP组,sh-MAGI2-AS3+DDP组。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蛋白表达量,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EMT变化。通过网站GEPIA、StarBase和miRDB预测MAGI2-AS3、miR-1269a和PTEN之间的靶向关系,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IP实验验证。采用miR-1269a mimic和pcDNA3.1-PTEN进行Rescue实验。结果MAGI2-AS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A549/DDP和H1299/DDP中的MAGI2-AS3表达量显著低于A549和H1299(P<0.01)。干扰MAGI2-AS3可以显著促进顺铂处理前、后A549和H1299细胞的存活及EMT进程(P<0.01),同时降低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5)。过表达MAGI2-AS3可以显著抑制顺铂处理前、后A549/DDP和H1299/DDP细胞存活与EMT进程(P<0.01),同时提升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5)。MAGI2-AS3与miR-1269a结合在一起,miR-1269a与PTEN 3'UTR结合。在A549/DDP细胞内MAGI2-AS3通过靶向吸附miR-1269a促进PTEN的表达并下调AKT磷酸化从而抑制顺铂刺激下细胞的EMT进程(P<0.01)、促进顺铂诱导的A549/DDP细胞凋亡(P<0.01)。结论LncRNA MAGI2-AS3通过靶向调控miR-1269a/PTEN/AKT信号轴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AGI2-AS3 miR-1269a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成瘾大鼠的心理生理学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文婷 杨丽勤 +5 位作者 张忠楠 梁俊 江楠 蒋淼 郭文俊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8-61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对丙泊酚的成瘾性及其心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opofol Group,n=18)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n=15),在一周适应性饲养后,接受为期11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包括前测阶段、训... 目的:探讨大鼠对丙泊酚的成瘾性及其心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opofol Group,n=18)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n=15),在一周适应性饲养后,接受为期11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包括前测阶段、训练阶段和后测阶段。CPP实验后,在乌拉坦麻醉下分别对大鼠伏隔核核心部(Acbc)和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生物电活动进行细胞外记录,并同步记录体温、心电图(ECG)、呼吸肌肌电(EMG),观察腹腔注射30mg/kg丙泊酚的影响。结果:(1)丙泊酚组大鼠后测阶段在伴药箱停留时间较前测阶段增加(P<0.01),丙泊酚组大鼠后测阶段与前测阶段在伴药箱停留时间的差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2)丙泊酚组(n=10)大鼠Acbc和BLA的放电频率较对照组(n=5)均升高(Acbc:P<0.01,BLA:P<0.05);(3)丙泊酚组大鼠核团放电频率的Acbc/BLA比值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4)急性腹腔注射30mg/kg丙泊酚后,两核团放电频率均无明显变化,但丙泊酚组大鼠呼吸频率、体温下降(P<0.05,n=8)。结论:短期重复给予小剂量丙泊酚即有成瘾性,其机制可能与脑内奖赏-惩罚系统的平衡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成瘾 条件性位置偏爱 心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剂在脓毒症大鼠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
作者 孙瑶 包鹏举 +2 位作者 张根葆 王海华 王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20,共7页
目的探讨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在脓毒症大鼠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78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0 mg/kg)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模型组以LPS注射后4、6... 目的探讨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在脓毒症大鼠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78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0 mg/kg)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模型组以LPS注射后4、6、8、12、16、24 h时的标本采集时间分为6组,6只/组;余36只大鼠于LPS注射30 min后使用药物干预,分为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激动剂SEW2871干预组(0.5 mg/kg,腹腔注射)和PCA干预组(0.1 mg/kg,腹腔注射),各干预组以LPS注射后6、12、24 h时的标本采集时间分为3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4、S1P、IL-12和IFN-γ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S1PR1和CD10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大鼠在注射LPS后的24 h内,血浆S1P、IL-12、IL-4和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5),LPS注射后6 h内IFN-γ/IL-4比值逐渐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肠系膜淋巴结中S1PR1和CD103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SEW2871明显增加血浆S1P、IL-12和IFN-γ的浓度,降低血浆IL-4水平(P<0.05),且明显减少淋巴结中S1PR1和CD103的表达(P<0.05)。蛇毒PCA干预后,血浆IL-4水平明显增高,淋巴结S1PR1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五步蛇毒PCA对维持脓毒症早期机体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1P-S1PR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适应性免疫应答 1-磷酸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受体1 五步蛇毒 蛋白C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传江 姚琴琴 +5 位作者 欧丹丹 王雅楠 李澜涛 袁荆 鲁卫华 金孝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ICU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ICU收治的年满18周岁,ICU停留时间大于24h的174例患者,采用CAM-ICU每天两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酗酒史等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ICU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ICU收治的年满18周岁,ICU停留时间大于24h的174例患者,采用CAM-ICU每天两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酗酒史等12个因素与谵妄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4例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22例(12.64%)(谵妄组),非谵妄组为152例(87.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OR 3.932,95%CI 1.225-12.617)、手术(OR 9.691,95%CI 2.103-44.657)、低氧血症(OR 6.595,95%CI 1.377-31.585)、苯二氮?类药(OR 7.620,95%CI 1.713-33.899)是危重患者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史、手术、低氧血症、苯二氮?类药是危重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早行谵妄筛查,积极预防ICU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及其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毛曦轲 喻辰晞 +2 位作者 黄滔 毛桐俊 吴志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60-1170,共11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内质网环境的稳定是保持内质网蛋白质合成顺利进行所必须的。当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异常聚集时,常常会导致蛋白质合成紊乱并引发内质网应...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内质网环境的稳定是保持内质网蛋白质合成顺利进行所必须的。当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异常聚集时,常常会导致蛋白质合成紊乱并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内质网可通过诱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来维持内质网稳态和恢复细胞功能。然而,随着ERS的持续加重,持续发生的UPR将引发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肺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的ERS和UPR都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将对ERS和UPR及其相关通路进行介绍,并对其主要诱因、抑制剂以及ERS在肺癌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为肺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通路抑制剂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检测IL-12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包鹏举 孙瑶 +2 位作者 王海华 金孝岠 张根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法鉴定白介素-12(IL-12)、检测其含量并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方法以50μm i.d.×48.5 cm未涂层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分析影响IL-12分离效果的因素并建立IL-12标准曲线;将IL-12与抗IL-12抗体混匀液在38℃水... 目的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法鉴定白介素-12(IL-12)、检测其含量并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方法以50μm i.d.×48.5 cm未涂层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分析影响IL-12分离效果的因素并建立IL-12标准曲线;将IL-12与抗IL-12抗体混匀液在38℃水浴槽中孵育,40 min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将其与IL-12、抗IL-12抗体的电泳结果比较以鉴定IL-12;将IL-12与DTT在60℃水浴槽中孵育不同时间,并研究IL-12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泳结果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结果建立了以含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硼酸盐(pH=9.3,80 mmol/L)为缓冲液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扫集法;IL-12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线性范围为2~120 ng/L;随着IL-12与DTT孵育时间的延长,IL-12的二硫键逐渐被打开,图谱中可显示蛋白峰随之发生的变化。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这为今后在肿瘤等疾病中快速检测IL-12的含量以及分析其含量变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泳 白介素-12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忻钰棋 曹亚 王玉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麻醉领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开发的超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它具有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少。本综述旨在概述瑞马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麻醉领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开发的超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它具有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少。本综述旨在概述瑞马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超短效苯二氮卓类药 镇静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S1PR3可缓解小鼠的急性肺损伤:基于抑制MAPK信号通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房尚萍 袁冉 +1 位作者 孙任珂 马同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15-1821,共7页
目的探讨敲除S1PR3是否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途径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方法用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雄性C57BL/6J和S1PR3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C57 NS组(C57,生理盐水处理)、C57LPS组(C57,LPS诱导)... 目的探讨敲除S1PR3是否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途径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方法用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雄性C57BL/6J和S1PR3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C57 NS组(C57,生理盐水处理)、C57LPS组(C57,LPS诱导)、S1PR3^(-/-)NS组(S1PR3敲除鼠,生理盐水处理)、S1PR3^(-/-)LPS组(S1PR3敲除鼠,LPS诱导),8只/组。RT-qPCR检测S1PR3,IL-β和IL-18表达,HE染色检测肺部组织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1,GSDMD,p-JNK,p-ERK p-p38蛋白表达水平。同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LE-12细胞)铺板后分为4组:PBS组、LPS组、CYM5541组(仅加入S1PR3激动剂)、CYM5541+LPS组(加入S1PR3激动剂+LPS),检测各组细胞焦亡水平及MAPK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S1PR3表达上调(P<0.001);血清IL-1β和IL-18因急性肺损伤而明显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小鼠因敲除S1PR3肺出血、炎症渗出明显改善,肺湿干比重下降,细胞凋亡比例和焦亡相关蛋白如clvcaspase-1,GSDMD表达均降低(P<0.05)。MLE-12细胞因加入S1PR3激动剂,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此外,MAPKs家族(JNK,ERK p38)的激活因S1PR3敲除后受到抑制,因加入S1PR3激动剂而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敲除S1PR3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改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R3 急性肺损伤 MAPK通路 细胞焦亡 CYM55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启祥 程敏 +3 位作者 陈玉珍 王晓东 张翠锋 郭文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0-1296,共7页
目的 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3A4*1G(CYP3A4*1G)的基因多态性对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由... 目的 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3A4*1G(CYP3A4*1G)的基因多态性对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由建库至2021年8月发表的关于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影响的研究,按照Cochrane指导手册的方法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867例患者,其中CYP3A4*1G突变组351例,未突变组5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YP3A4*1G突变组比较,未突变组术后24、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增加(SMD=0.32,95%CI 0.19~0.46,P<0.001),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SMD=0.30,95%CI 0.13~0.47,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对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3A4 基因多态性 舒芬太尼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的分级与预后存在种族差异:一项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的研究
12
作者 房尚萍 刘佳梦 +4 位作者 岳星辰 李欢 利琬柠 汤晓宇 包鹏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706-1717,共12页
目的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印戒细胞癌在不同种族间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对2000~2020年美国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 目的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胃印戒细胞癌在不同种族间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对2000~2020年美国SEER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按种族分为白人、黑人、亚洲人或太平洋岛民、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队列。通过基线人口学分析、KM生存曲线、列线图等方法,评估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与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58例患者,其中黑人占8.6%,白人占72.4%,亚洲人或太平洋岛民占16.6%,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占1.0%,其他种族占1.4%。肿瘤分级因种族而异,不同种族的患病率和生存率差异显著,白人队列的差异最为突出,且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的管理和预后结果也呈现出种族差异。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的肿瘤分级和预后存在种族差异,这一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特异性,这为优化临床诊疗策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种族差异 SEER分析 列线图 TCGA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