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7
1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2 位作者 方向群 程金霞 谢立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以患者入住ICU作为观察起点,以患者死亡或入住ICU 180 d为观察终点,计算实际病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最终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死亡30例(死亡组),存活25例(存活组),实际病死率为55%,与CAP评分预测死亡风险(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死亡组CAP评分为(129±30)分,存活组为(108±19)分,死亡组CAP评分大于存活组(t=-2.977,P=0.00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P评分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r=0.893,P=0.007)。绘制ROC曲线发现,CAP评分预测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00,0.868),P=0.003〕,当取CAP评分为110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发现,本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02 d〔95%CI(82,122)〕,中位生存期为114 d〔95%CI(31,197)〕。结论 CAP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预后 通气机 机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一年内死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建华 汪正光 +2 位作者 程金霞 郑绍鹏 张牧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24-412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出现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的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出现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的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住ICU时作为观察起点,以患者死亡或入住ICU后365d为观察终点,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死亡39例,存活22例,死亡率为63.94%。平均生存时间179d,SE20d,中位生存时间124d,SE64d。死亡组平均年龄(71.09±9.21)岁,死于COPD急性加重28例(71.79%),脑血管意外3例(7.69%),肺炎3例(7.69%),心血管事件3例(7.69%),其他2例(5.13%)。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极高,主要死亡原因是COPD急性加重,COPD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风险 支气管哮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变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3 位作者 谢立德 郑绍鹏 黄嵘 方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7月收治的5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入住ICU时为观察起点.转出ICU或死亡为观察终点。分别计算每一位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目的:探讨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7月收治的5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入住ICU时为观察起点.转出ICU或死亡为观察终点。分别计算每一位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50例中存活44例.死亡6例。5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295次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和MEWS评分。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最高22分,最低0分,中位数5分(3分,7分)。MEWS评分最高12分,最低0分,中位数4分(2分,6分)。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80(95%可信区间0.813—0.947,P〈0.001)。评分6.5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580。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67(95%可信区间0.661—0.873,P〈0.001),评分5.5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50。结论:潜在危重病预警评分对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优于M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评分 预警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2 位作者 黄嵘 洪曦菲 方向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08-321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评估每例患者入ICU第1天时FOUR...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评估每例患者入ICU第1天时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以入ICU第1天为观察起点,入ICU第90天为观察终点,统计患者90 d病死率,分析FOUR评分和GCS评分与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21~83岁,中位年龄51(41,62)岁,中位住ICU时间8(3,15)d。90 d病死率为39.2%(20/51),90 d预后良好17例,预后不良34例。患者入ICU第1天GCS评分平均(6.5±3.6)分,FOUR评分平均(6.2±4.7)分。GCS评分与FOUR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90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95%CI(0.799,0.976),P 〈0.001〕和0.927〔95%CI(0.853,1.000),P 〈0.001〕。FOUR评分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s =-0.836,P〈0.001);GCS评分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s =-0.783, P〈0.001)。结论 FOUR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优于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绍鹏 张牧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病死率可高达60%-100%。近年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但因其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的复杂性,...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病死率可高达60%-100%。近年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但因其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的复杂性,临床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死亡率仍较高,现就NPE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诊治 PULMONARY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急性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 疾病情况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