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分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民 徐祝军 +1 位作者 董利军 朱劲松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研究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脂肪,酶解法分离培养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第三代细胞生长曲线。成脂诱导4 d,成骨诱导培养18 d,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碱...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研究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脂肪,酶解法分离培养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第三代细胞生长曲线。成脂诱导4 d,成骨诱导培养18 d,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钙盐沉积VonKossa染色来观察细胞成脂、成骨表型转化。结果:大鼠脂肪中能分离培养出一定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其群体倍增时间为(60±3.2)h。在成脂诱导培养液作用下可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诱导培养液作用下,可特异性表达成骨分化标志碱性磷酸酶,同时也具有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于取材、大量分离培养和定向诱导成骨分化的特点,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干细胞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拳法临床路径在原发性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章泾萍 潘丽英 +4 位作者 倪爱珍 黄静 黄先娥 孙玉 汤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降低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的病死率、减少致残率和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方法:将324例各部位颅内原发性肿瘤患者应用组合拳法临床路径和传统的"请求-应答模式"后,对患者治愈情况、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平... 目的:降低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的病死率、减少致残率和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方法:将324例各部位颅内原发性肿瘤患者应用组合拳法临床路径和传统的"请求-应答模式"后,对患者治愈情况、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愈率由56.5%上升至65.4%,症状明显改善由原来24.2%提高至29.7%,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由48.4%降至34.6%,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21.5±2.72)d下降至(15.5d±3.5)d,平均医疗费用由(26410±662.20)元减少至(17320±688.23)元,患者的满意度由91.4%上升至97.6%。结论:采用组合拳临床路径方法,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拳法 临床路径 颅内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加兵 董利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低温等离子刀对16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68例患者经术后6~54个月随访,平均(19±6)个月。其中疗效优127例,良28例,可13例,...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低温等离子刀对16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68例患者经术后6~54个月随访,平均(19±6)个月。其中疗效优127例,良28例,可13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关节镜下应用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镜下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性高、副反应小和止血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和功能康复,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刀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