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秀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肿瘤化疗患者最易伴发抑郁情绪。抑郁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增加其不良反应感受性。文章综述肿瘤化疗患者伴发抑郁临床干预的现状,重点概述心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研究进展,以及干预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肿瘤化疗患者 抑郁 临床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文英 陈冬云 +3 位作者 邢文 吴明 杨志敏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阿霉素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血清中心肌酶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超氧...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阿霉素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血清中心肌酶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酶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与阿霉素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LDH、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及TnI水平降低(P>0.05)。阿霉素组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变性。结论:磷酸肌酸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阿霉素 心肌酶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文英 陈冬云 齐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干预组、阿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干预组、阿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ATP酶的变化,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bcl-2、fa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磷酸肌酸钠组比较,阿霉素组心肌细胞发生明显的水肿变性,并可见部分细胞凋亡,凋亡指数增大(P<0.05);阿霉素组MDA明显增高(P<0.05),ATP酶活力降低(P<0.05);血清中TnI和NT-proBNP有增高的趋势(P>0.05);磷酸肌酸钠组与阿霉素组比较,bcl-2基因表达增多,fas基因表达减少(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磷酸肌酸钠减少氧自由基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自噬性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飞 胡琴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877-882,共6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5、10、20、40μg/mL)的多西紫杉醇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6、12、24、48、72h后,用MTT法测定其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5、10、20、40μg/mL)的多西紫杉醇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6、12、24、48、72h后,用MTT法测定其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及透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分布,RT-PCR法检测自噬基因Beclin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多西紫杉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P<0.05);多西紫杉醇10μg/mL处理的HeLa细胞,早期(24h内)可出现明显的细胞自噬性变化,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G2/M期阻滞,且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多西紫杉醇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性凋亡等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 多西紫杉醇 自噬 凋亡 BECLIN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海兵 张刚 +2 位作者 韩彬 郭晓珺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化疗的153例MM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临床特...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化疗的153例MM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累计完成化疗415个疗程,其中150个疗程出现感染,占36.14%;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9.25%)、消化道(16.42%)、泌尿道(13.43%)和口腔(7.46%)。共检出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62%,革兰阳性菌占17.5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有糖尿病(95%CI:6.572-80.650,OR=22.359,P<0.001)、住院时间>20 d(95%CI:1.785-29.169,OR=17.328,P<0.001)、ISS分期高(95%CI:4.974-35.247,OR=12.894,P<0.001)是MM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住院化疗容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20 d以及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高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更高;对于合并有糖尿病、住院时间>20 d以及ISS分期高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盛莉莉 王潞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8例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治疗后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设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n=25)和观察组(n=23),维持组予以卡培他滨1.0 g/m^2 bid第1~14天,休息7d,2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8例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治疗后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设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n=25)和观察组(n=23),维持组予以卡培他滨1.0 g/m^2 bid第1~14天,休息7d,21d为1个周期,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观察组仅随诊,定期复查.观察维持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25例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患者,共完成148个周期化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余均口服至病情进展,中位治疗周期为6周期.维持治疗疗效分析:5例患者达到PR,16例SD,4例PD.维持治疗有效率为20%,疾病控制率为84%.维持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2个月,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个月(P<0.05).维持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和血液学毒性,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级,Ⅲ级发生率为28%,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耐受性好.结论: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治疗后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维持治疗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IGF-Ⅰ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杨 吉兆宁 +1 位作者 王潞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系统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秀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系统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与其一般状况、化疗期症状、情绪体验及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165例消化道系统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 目的:探讨消化道系统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与其一般状况、化疗期症状、情绪体验及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165例消化道系统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消化道系统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评分为(14.551±7.402)分;其化疗依从性受年龄、医疗支付方式、是否参与锻炼3个因素的影响(P<0.05)。(2)患者化疗依从性评分与安德森症状评估总分呈正相关(r=0.812),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177);(3)患者的安德森症状评估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其2个因子分进入其化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患者化疗期症状、情绪体验和心理弹性水平是影响其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系统癌症 化疗依从性 心理弹性 安德森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清华 孙爱萍 +5 位作者 许业松 鲍仕凤 谢发琴 詹凤丽 余正芝 蔡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中频脉冲电疗法,B组给予康惠尔透...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中频脉冲电疗法,B组给予康惠尔透明贴疗法,C组给予湿热敷疗法,观察患者在治疗第3天、5天、7天后疼痛与肿胀缓解情况、治愈率情况。结果:3组疗法治疗第3天、5天、7天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治疗5天、7天后肿胀缓解程度比较;治疗7天后治愈率比较均示A组治疗明显优于B、C组治疗(P均<0.05,P<0.01)。结论: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PICC致静脉炎能尽早地减轻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治愈率明显优于康惠尔透明贴法与湿热敷法,值得临床开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脉冲电疗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一叶萩碱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刚 陈冬云 +1 位作者 程静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左旋一叶萩碱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传代24h后加入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200μmol/L)左旋一叶萩碱处理,分别继续培养24、36、48h... 目的:研究左旋一叶萩碱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传代24h后加入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200μmol/L)左旋一叶萩碱处理,分别继续培养24、36、48h后,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细胞形态变化;分别用不同浓度(0、20μmol/L)左旋一叶萩碱作用A549细胞48h后,进行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自噬发生情况;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Beclin 1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左旋一叶萩碱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其中,21.204μmol/L左旋一叶萩碱作用A549细胞48h后,细胞死亡率接近50%;倒置显微镜观察到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左旋一叶萩碱剂量增加,MDC阳性细胞的荧光强度及细胞内MDC荧光颗粒数目明显增加。另外,研究还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上升,自噬基因Beclin 1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左旋一叶萩碱具有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性凋亡,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左旋一叶萩碱上调自噬基因Beclin 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诱导A549细胞自噬性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一叶萩碱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琼 刘飞 陈传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48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标准化疗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48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标准化疗组(对照组)。分析两组近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存状况的差异。结果:比较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评估近期疗效,两组ORR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综合征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状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够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P<0.05)。结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能够提高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疗效,患者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 化疗 晚期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西布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
12
作者 王朝霞 陈意红 +2 位作者 谈文霞 胡琴 吉兆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了解环氧化物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西布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择ECA-109细胞系作为试验对象,检测ECA-109细胞系的COX-2表达水平,设塞来西布0.25、50、100μmol/L4个实验组,分别予6MV-X线照射0、... 目的:了解环氧化物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西布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择ECA-109细胞系作为试验对象,检测ECA-109细胞系的COX-2表达水平,设塞来西布0.25、50、100μmol/L4个实验组,分别予6MV-X线照射0、2、4、6Gy后,再分别行MTT比色试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凋亡3项指标。结果:不同辐射剂量与不同浓度的塞来西布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凋亡率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塞来西布与放射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随塞来西布的浓度和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塞来西布联合放射对ECA-109细胞的存活率、D0值和Dq值作用均小于单纯放射组,Dq变小;塞来西布和4Gy(6MV-X)联合用于ECA-109细胞其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塞来西布能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塞来西布与放射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塞来西布 ECA109细胞系 放射增敏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